「陛下於殺黎侯於殿上,卻不知黎侯戍守西疆,今有社稷顛覆之危,禍亂己生,隱憂百出事,臣聞君王以道治國,以德治民,克勤克戒,毋敢怠荒,乃得盤石之安,金湯之固,昔陛下初嗣大位,修仁行義,不遑寧處,禮敬諸侯,優恤大臣,憂民勞苦,惜民貨財,友服四夷,威加遐邇,雨順風調,萬民樂業,乃聖乃神,不是過也。」

姬昌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隱隱引起了諸侯們的共鳴。

是啊,以前的紂王多好,什麼七年不鳴一鳴驚人,都是謠言,一驚人就將諸侯在殿上砍了?這算什麼事啊!

諸侯們比誰都清楚紂王在幹什麼,每次都在針對諸侯,企圖削弱他們的勢力。

禮敬諸侯啊!

大商六百餘年,無不是天子與諸侯貴族共治天下。

如今紂王不僅去了天子號,自號始皇帝,強行位高於諸侯,更是直接對他們動手了!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黎侯一劍封喉!

看著諸侯們交頭接耳,群臣似有不悅之色,姬昌長嘆一口氣,繼續道:

「陛下親近姦邪,不修政道,醉酒上朝,沉湎酒肉,日日升歌;大肆凶頑,殿斬諸侯,人道乖和;兄弟鬩牆,王兄反叛,慈愛盡滅;揮霍無敵,酒池肉林,不知廉政;四綱已去其三,臣姬昌添為西伯侯,當廷忠諫,只求陛下能全君臣大義,不至三綱盡污!」

「臣不避斧鉞之誅,獻逆耳之言,唯願陛下悔過自新,削皇帝之號,重修君王與諸侯之好,則諸侯仰服,文武歡心,朝綱整飭,宮內肅清,陛下自能坐享太平,安康萬載,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臣臨啟不勝惶悚待命之至!謹疏以聞,望陛下納諫!」

張桂芳不服,他看著一臉忠臣模樣的姬昌,總覺得這傢伙心裡還瞞著事兒。

他又看了看面無表情的紂王,於是再次大吼,重複道:「陛下,臣張桂芳知曉忠義何物,只請往黎地,若西戎聯合而至,請為陛下拒之,若無皋戎舉族而來,請為陛下吞之!」

這次,聲震大殿。

他要告訴所有諸侯,紂王是有支持者的。

聲音振聾發瞶,一排又一排大臣拜下,有方相、方弼,有費仲、誘惑,也有商容、魯雄,他們雖然同樣無言反駁,但並不妨礙他們選擇支持紂王。

聞仲盯著地上的屍體與紂王看了許久,沉聲道:「陛下非是爾等諸侯臣子能夠非議。」

姬昌卻是沒搭理聞仲,對著張桂芳調笑道:「張將軍乃匹夫之勇,四夷之危又豈是如此簡單?黎侯雖死,但話卻沒錯,古今之人不同,然諸侯之心相同,陛下殺黎侯失諸侯之心,西戎東進,天下不穩,當今大商,乃危商啊!」

這時濃眉大眼的李靖踏步上前:「靖曾聽聞堯帝於路上,見有犯人獲罪,堯帝一問之下,發現犯人行偷竊之事,堯帝問其由,犯人稱天旱已久,無粟可食,不得已而為之,堯帝聽完便要求將犯人放了,自陳過失,其一,因為他無德,上天久旱不雨,其二,是他沒有教導百姓,才有人行偷竊之事,堯帝至誠反省,誠心感動天地,於是天降甘霖。」

姬昌疑惑,李靖用典,似乎是在說黎侯雖然有過失,但卻是因為紂王不為大局考慮,才出言過激,情有可原。

姬昌想了想,當時紂王在陳塘關提出萬方有罪時,曾親手正法李靖的親子,李靖一定心有怨氣,這麼一想,倒也合理。

於是乎,他贊同道:「李總兵之意,昌自然懂得,黎侯有罪,但不至死,陛下更應該與堯帝一樣,反思自身,自陳罪過才是。」

李靖猛地挑眉,環視四周諸侯,道:「天降甘露後,犯人依然行偷竊之事,此非君王之過。」

「今日曾數次言古今之人不同,然諸位可知古今刑罰亦不同?古時有罪之人一腳穿草鞋一腳穿常履便可替死刑,誠心改正,至成湯先王時,更改刑律,斷指、斷足和斷頭堆積滿階,被處罰的人們方才服從,而今法度不明,人不畏法,諸侯不敬法,乃至有黎侯之罪!」

「黎侯不尊法令,以人殉父,其罪當誅!以下犯上,冒犯君王,其罪當誅!外通戎敵,出言相逼,其罪當誅!」

「今法制不明,法度不嚴,百姓農耕而不能溫飽,將士立功而不能得爵,強弱之勢古無定則,天下之道不在朝中空談!」

「務求正法嚴刑激勵朝野士氣,四綱之下各有法令,令行禁止,有罪共罰,有功共賞,朝野釀成浩然正氣,國家不怒自威,加之商人厚重堅韌,大商必將無懼四夷!」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令必行,禁必止,法貴時效,法貴公平,法立如山,但安天下,法度在前罪不改刑,法外無恩減刑潰法。」

「以往諸侯多有私心,民不信官,君不信臣,聖王當不法古,不脩今,法古則後於時,脩今則塞於勢,君王不重義而重法,方能嚴法度以強國,諸侯犯法與庶民同罪,今日血濺大殿,陛下斬黎侯以立法,法必嚴行必果!」

「今大商外有四夷環繞,內有不臣奸賊,此危商」

也許別人口口聲聲稱要嚴令法度,沒什麼人信,但李靖不同。

李靖貴為一關總兵,地位不比諸侯低,親子哪吒殺人犯法,按照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當時紂王在陳塘關,不僅沒有任何縱容,反而聲稱萬方有罪罪在萬方,在李靖面前,將哪吒就地正法。

現在李靖的態度很明顯,他站在紂王這邊,一個看著親兒子在自己面前犯法身死的人,喊出嚴令法度,喊出諸侯犯法與庶民同罪,內心所想很真實,言語極有分量。

李靖在殿中走了一圈,看著吶吶不言的諸侯,高聲道:「諸位又安知危商不會在陛下手中變為強商?」

殿中一片安靜。

半晌後,李靖拜道:

「諸侯犯法與庶民同罪,陛下斬黎侯以正法度,殺的好!」

「臣李靖不才,欲為陛下行變法之事,肅清朝綱,強我大商國力,身死亦無悔!」

求推薦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