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很滿意給張大定下的新準則。

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朝臣,乃至費仲都不是吃乾飯的,一個個精明能幹,忠心無比,最後選上的臣子,必然同樣精通背刺。

但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反向操作,一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胡謅,不僅有可能選出庸才,還能讓外行人插手。

現在不敢說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只要能選出幾個,再稍加重用,效果也差不多!

首先,良幣驅逐劣幣最後會變成如上輩子所有人達成共識的劣幣驅逐良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庸臣、奸臣帶歪朝中風氣。

其次,武將插手文官的事,文官插手武將的事,外行人指手劃腳,選出專業對口人才的機率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把真正的能人刷下去!

簡直絕了!

雖然不至於讓朝中上下都變成佞臣,但也能大大改善大商人均忠臣的心梗現象!

子受開始佩服起自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這些人做的不太明顯,做到費仲、尤渾的地步,哪怕聞仲,也說不出話來!

張大連連點頭。

子受相當滿意:「費大夫最近要準備官制改革,招賢館的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記住今日朕對你說的話,你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快將這一切落實。」

「不要怕有朝臣非議!不能釀成官官相護的歪風邪氣!決不能讓他們過多插手新官員的任用!」

「你看著朕,朕再強調一遍」

張大神情嚴肅,盯著柱子一動不動。

「如此選賢用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張大,朕很看重你。」

張大感動得熱淚盈眶:「臣,定不辱命!」

張大頓了頓,他發現還有一個問題:「陛下,那麼這些官員的俸祿」

俸祿

忘記這茬了。

原本是打算跟著官制一起改,降低待遇,讓大臣們不那麼上心,可放在招賢館的新臣子之中,行不通。

奸臣、庸臣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會冒著風險去招賢館嗎?

奸佞必有所圖,所以這些人的俸祿不能少,待遇還應該增加。

而且等朝臣發現那些出身低微,沒有資歷的新臣子,俸祿竟然比自己高,必然心生怨言,那又是一份昏庸值。

還能讓新臣與老臣之間醞釀衝突,甚至形成黨爭。

臣子們都爭權奪利去了,大小事還不是應付了事?

「俸祿?」

子受嚴肅道:「既然是經過多重考驗,甚至不遠萬里千里迢迢來到朝歌,朕又怎麼會在俸祿方面寒了他們的心呢?」

「讓他們自己提俸祿期望,之後一律按照他們的期望,提高兩成!」

「我大商自有國情在此!」

張大頓時醍醐灌頂。

這就是身為人君氣吞山河的膽魄。

天下英雄盡入彀中!

不需要為他人描繪美好未來,也不需要告訴他人忠君報國是本分,而是著重於最本質的利益。

張大身為一個從平民之中走出官員,最明白他們這些人渴求的是什麼。

是認可嗎?是名望嗎?是為國付出嗎?

都不是,是俸祿,是錢財啊!

錢財拿在手上,才是真的,什麼精忠報國什麼為國捐軀

思想境界太高了,小民不搞這個。

張大連聲應道:「遵命,臣定會處理妥當!」

看著張大對著柱子五體投地,子受不由得感嘆,就你這眼神,能選出誰來啊?

子受淡淡道:「下去吧,莫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張大滿懷鬥志的下去了,子受看他撞著門,有些心疼,又讓殷破敗去送了送。

看著張大離去的背影,他握緊了拳頭,帶壞朝風,選奸任庸的重任,就系在你身上了。

子受決定去壽仙宮稍作休息,再考慮官職改革的事情

一日之後。

子受正式開始改動官職。

他最傾向於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中的三省能玩三權分立,相互制約。

一部分人負責制定政策,一部分人負責審核政策,可以駁回或接受,另一部分人則只負責執行政策。

這樣一來,誰也繞不開誰。

上輩子的西方國家,大多都是這樣,保證了基本的公平、公正,但一旦陷入了黨爭,扯起皮來沒完沒了。

哪怕一個利國利民的政策,很容易被官員拖延,最後不了了之。

效率,就是最大的問題。

子受相信朝臣們能看出這一點,所以他做出了補充。

自己這個皇帝,享有最終解釋權。

一旦走三省流程時效率太慢或者有所爭議,皇帝就能乾綱獨斷,直接通過或者直接駁回。

大臣們一定不會覺得有問題,畢竟君王是最高的統治者。

而且在他們眼中「紂王」是聖明的,必然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這樣一來,自己的權力更大了,操作空間更大了!

子受看著粗略規劃出的三省六部,很是滿意。

新官職,加上新臣入朝,新舊交替之際,必然能亂上一陣。

而自己對老臣減少俸祿的騷操作,也能添一把火。

「來人!」

子受召來寺人,讓他將這份草擬的三省六部交給商容與聞仲等人看看,先看個差不多,再在朝會上議論議論。

他可不管到底適不適合商朝的格局,能掌握權力,能讓朝臣心懷不滿,能塞進來庸臣,就足夠了。

昏君嘛,沒必要操心太多。

辦完所有事,子受鬆了口氣。

可惜這時候沒紙張,平民文化也不高,不然辦個學,來一手科舉,就完美了。

看起來科舉能選拔人才,可如果在教科書上做文章,在考題與殿試上另闢蹊蹺,按照庸臣的標準選拔,不就更方便了嗎!

哪裡還需要勞心勞力費這麼大勁!

混子、庸臣不好選,完全可以自己造!

子受搖了搖頭,懶得多想,他是絕不會把紙造出來的,驛站那邊的昏庸值可不能放過。

先給自己砸幾個核桃補補腦,再去找妲己聊聊天。

兒子是個頭疼事,湊不夠九個,連九龍奪嫡都整不出來,再這麼下去,昏庸值不夠真的只能九龍拉棺了。

到了壽仙宮,還沒過幾個時辰,忽然有寺人來報。

「陛下,不好了,醫學院的女醫被刺了!」

「何人被刺?」

子受慌了,別是商青君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女窮的戲曲剛剛編排出來,主角就挨刺了?

這個錢保真的不幹人事,說了甩鍋給皇帝,硬是不聽

求推薦票,求月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