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慣例清掃衛生。辦公樓各部門都有自己的衛生區,廠辦的最近,就在三號樓後面的一塊空地。

陳嫣突然看見陶總拎著掃帚出現在辦公室衛生區,頓感驚訝。大概由於陶總的出現,趙書記,郭主席,常副書記以及韓、駱、馬、劉、邱等幾位副總也出現在衛生區。但沒見江上雲、李珞以及周兵。

這可是個稀罕事。從前,應當這樣說,自陳嫣到廠辦,還沒見過公司領導們清掃衛生區呢。

「小陳啊,你是不是再考慮考慮?」劉秀雲停下手,摸出紙巾擦汗。

「考慮什麼?」陳嫣是跟劉副總的,倆人比較慣熟。但陳嫣一時間沒聽懂劉秀雲的話。

「小毛啊。其實他真的不錯……」劉秀雲將紙巾丟掉,放低了聲音,「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真的。我覺得比較般配。」

劉秀雲受人之託為自己的秘書介紹了個男朋友,不想只見了兩面陳嫣就不幹了,而那個小伙子卻看上了陳嫣,有些放不下。

「謝謝劉總。」陳嫣看了下正在蹲著拔草的陶總,「我考慮好了。我們不合適。」

「嘿,你這個小陳啊,我還能害你不成?」

「劉總,陶總叫你呢。」陳嫣提醒劉秀雲。

「呀,陶總叫我?」劉秀雲急忙扔下掃帚跑了過去。

陶唐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賞」公司唯一的女領導。必須承認,如果不計較劉秀雲豐滿的體型,她算一個美女,皮膚白嫩,五官俊俏,看上去不過三十五六歲的樣子。

陶唐撩起工作服的衣襟擦了擦眼鏡,戴上,「劉總,關於欠發工資,有幾個單位?什麼原因?下面都有什麼激烈的反應?會影響生產嗎?」

「這個……大約有七八個分廠吧,還有幾個事務性中心,如質檢中心、理化計量中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發。最長的車間已欠了三個月了。當然有些意見。沒辦法,考核結果就是那樣嘛。其實原先也有欠發的,我不覺得會影響大局。」

「唔,考核結果……」

「對,駱總負責這一塊。人力資源部按照發規部的考核通知核算各單位應發工資。因為資金問題,全廠普遍欠發一個月……」

陶唐點點頭,「行,我知道了。還有件事,關於大學生進廠的,我接到一些反映……」

「對不起,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廠辦已經報告我了,」劉秀雲的臉上帶著歉意,「陶總,公司執行人事制度是嚴格的,張榮和那個姓吳的純屬無理取鬧!我親自跟他們解釋過,就是不聽。那是兩個刺頭,國企嘛,總是拿這些人沒辦法,好像公司欠著他們似的……」

「話不能這樣說。子弟就業是個大事,擱在誰頭上都不會掉以輕心。我答應給你說的兩個刺頭答覆,一個星期內。所以,你跟人力資源部講一下,讓他們把公司關於大中專畢業生招錄的有關規定,以及近三年來實際招收情況等材料準備下,周一上班給我。好吧?」

「好,照您的指示辦。」劉秀雲有些不情願。

回到辦公室,陶唐洗了把臉,讓李志斌把總經濟師駱沖以及發規部負責內部績效考核的人員叫來。

不一會兒,身材矮胖,戴一副深度近視鏡的駱沖領著呂綺來到陶唐辦公室,「陶總,您要聽績效考核的情況彙報?」

「二位請坐吧,」陶唐從大班台後轉出來,在單人沙發上落座,駱沖在三人沙發靠著陶唐的一頭坐下來,呂綺則站在那裡,手裡捏著黑皮筆記本和藍色塑料夾。

「因為昨天韓總談起欠發工資事,想了解下有關情況。坐呀,呂大主任為什麼站著?」陶唐開了句玩笑。

呂綺在長沙發的另一頭坐下了。這是她第一次進陶唐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她是來過的,那時的主人是宋悅。但今天她有些緊張,陶唐的玩笑並未使她放鬆。

「內部責任制考核的主指標是什麼?」陶唐發出第一個問題。

看來是內行。呂綺看駱沖望向自己,答道,「考核體系是這樣的,以萬元收入工資含量確定工資,再用指標體系來修正。」

「輔助指標體系中權重最重的是什麼指標?」

「利潤。」

「目前的欠發工資中,有多少是理論欠發?」

呂綺徹底放鬆下來,跟內行彙報就是輕鬆,「欠發都是實際欠發。理論欠發不叫欠發。」

「那就是說,9830萬都是應當發下去的?」

「沒錯。」

「機關工資如何確定?」

「走分廠的平均值。」

「機關有沒有分類?」

「沒有。」

「內部責任制是職代會通過的吧?」

「是。春節前就通過了。」

「那麼,如果算上欠發的工資,工資水平同比是什麼情況?」

「增加了12%」呂綺脫口而出。

「嗯,收入指標呢?」

「同比下降19%。截止四月底,公司預計銷售收入完成19.4億,僅完成全年目標的16.2%,但工資則完成控制線的27%……」

「這是怎麼回事?合理嗎?」

「因為去年後半年調整了工資基數,平均每人增資350元。其次就是幾個分廠訂單嚴重不足,但為了確保穩定,只能打破考核結果……我認為不會超發,因為後續月份工資實際發放應該會降下來……」

「也不一定吧,前四個月不是已經破壞了辦法嗎?」

「那是沒辦法的事……」呂綺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說錯了。而陶唐是對的,假如局面得不到改善,註定會出現他擔心的結果。

「駱總,」陶唐的目光轉向一直沒說話的駱沖,「你認為責任制考核辦法需不需要做調整?」

「這個,我認為不需要……」

「如果生產一直這麼不景氣下去,也不需要?馬上就五一了,上半年預計完成多少?」

「收入32個億應該有把握,搞得好會完成35個億。五六兩個月是傳統的高產月份……利潤將虧6000萬左右。」

「全年的收入指標是120個億,利潤則是盈利2個億……馮老總給我的命令是指標不變。駱總,先不說利潤,下半年能幹出85個億嗎?」

「不能。根據前四個月的運行,恐怕全年70個億都難保。陶總,您必須打報告給總部了……」

「宋悅簽訂這份軍令狀,沒有跟班子通氣嗎?為什麼懸殊如此之大?」

「年初李珞做出的市場容量只有75個億。但宋悅不幹,因為總部有遞增10%的要求。當時我是投了反對票的,有會議記錄可查。最近幾年,我們的主要市場占有率一直在萎縮。」

「話題跑偏了……駱總,呂主任,你們認為欠發的工資該如何處理?」

這個話題不好接。按道理是必須發的,但總經理的屁股未必跟職工坐在一條凳子上。而且,這是前任的遺留問題,陶唐未必願意馬上埋單。

「我的意見,不一定對……」看駱沖沉吟不言,呂綺忍不住說,「既不能不發,也不應全發。」

「哦?能不能具體點?」

「分別情況吧,對於正承擔主要生產任務的分廠,應當補發。其餘的,先欠著。」

「先生產後生活?」

「就是這個意思。」

陶唐沒有對呂綺的建議表態,對駱沖說,「駱總,今天是周五了,反正本周是無論如何發不下去了,是不是你來組織一個會?請各單位主要領導來,特別是那些訂單不足的單位領導一定要叫來,聽聽他們的意見?職工代表組長也參加。看看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另外,呂主任,你們部研究下責任制考核的合理性吧,就這麼搞下去,我敢斷言到年底,指標差一大塊,工資卻超一大塊。利潤就更別提了。」

「陶總,咱廠的平均工資已經落後於地方了……」駱沖道。

「我知道。但是我們是企業,不是國家機關,沒有財政撥款的。每一分錢都要從市場上掙來!你是不是覺著我準備剋扣大家的收入來保證效益指標的完成?」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

「好吧,謝謝二位。先這樣吧。」

「那,會議您參加嗎?我準備下,下午開吧。」

「你們開吧。我要去分廠走一走。」陶唐看看手錶,「喲,已經九點多了。」

呂綺回到自己辦公室,從文件盒裡找出內部責任制考核文件的複印件開始閱讀。因為是自己主持制定的,除了幾個專業性較強的附件外,大部分都很熟悉,不看文件也能回憶起內容。陶唐的意思她認為已準確理解了,他在擔心指標註定完不成的情況下把工資超發出去。從現在看,苗頭已經出現了,但除了他,領導層沒人關心這件事,他們被楊文歡和宋悅搞怕了,顧不上管這個。更嚴重的是,如果考核延續現在的形式,將形成嚴重的內欠,正如陶唐所說的,我們是企業,所有的錢都要從市場上掙來,國家是不會給一分錢撥款的。

如果嚴格按照考核辦法,工資是不會超發的,但總不能將任務不足的單位停發工資吧?職工生活怎麼辦?穩定還要不要?而陶唐所要的,肯定不是嚴格按照責任制考核走,否則他幹嘛問責任制運行幾個月是不是存在問題?顯然,他要修訂責任制,另闢蹊徑,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呂綺的頭開始疼起來。她認為必須先跟劉新軍彙報一下。就算他不管,仍將皮球踢回來,也不能說自己不尊重他。

呂綺起身沏茶,電熱水壺擺在窗台上,她在倒水時正好看到陶唐騎了自行車向廠區方向了,就他一個人,連秘書都沒帶。

昨天陶唐在散會後的舉動讓她在辦公樓出了名。韓瑞林打電話來詢問究竟,也不知他是如何這麼快獲得消息的。在二號樓辦公的工會女工部長閻淑珍乾脆跑了來,非要她交代跟陶唐究竟是什麼關係。

「真的僅僅是同學?」

「那你說什麼關係?」

「不管你們過去是什麼關係,以後你可得罩著我。」

如果有超越同學的關係倒好了……呂綺想,可是沒有。就像剛才,除了開頭的一句玩笑,都是嚴肅的業務問詢,完全是上級對下級的態度。

當然,他很內行,至少對內部考核體系很內行。

很想對他說,其實駱沖的意見是對的,今年的指標跟你沒有關係,明年才是你的關鍵。既然這樣,還不如讓潛虧都暴露出來,就此甩掉包袱輕裝前進呢。對,應該找機會跟她說說,對,明天晚上不是有同學聚會嗎?那應該是一個好機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