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敦全在「五一」後正式開始新書啟動的準備工作。∷頂∷∷∷,..在東湖會所受到了啟發,回來後他一直在構思新書,最終決定以東湖實業為原型,主人公鎖定了唐一昆。

印玉桃曾建議他以陶唐為原型搞,而且認為他對國企比較熟悉,畢竟在國企工作了十幾年,對國企的體制、機制有著一般寫手不具備的條件。而且,還有陶唐呢,你盡可以從陶唐那裡獲得必要的素材。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這樣的故事沒有什麼吸引力。如果以宋悅為原型,倒還可以展開故事,但主題就比較灰暗了。他在qq上和他的編輯聊了幾回,對編輯講了他新書的構想,編輯認為用一個**分子做主人公原型不合適,最近上面對網絡文學有新的要求,無論是歷史類還是現實類,還是要以宣傳正能量為主。

正能量?我們有正能量嗎?孫敦全腹誹不已。印玉桃不過是個建議而已,寫什麼,如何寫完全是他的事,沒人干涉他。這就是自由職業者的妙處了,孫敦全骨子裡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所以從未後悔過離開紅星那個他深惡痛絕的體制。

他一面繼續他那部民國愛情故事,一面構思著新書的框架。新書大體的思路確定後,他要做的就是資料的收集了。網上有東湖實業的簡介,屬於宣傳性質,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他要的是東湖的發展史,或者是唐一昆的發家史。

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孫敦全甚至不認識東湖的任何一個中高級職員。

但「五一」假期期間孫敦全意外獲得了機會。那天他去了文化宮閒逛,遇到了一個人。

平泉市文化宮在每周六、日都有古玩舊貨市場,孫敦全主要是淘舊書報,他曾為了寫手裡這本書在文化宮舊書報市場買了不少殘破的雜誌和報紙,一來二去,他還有些迷戀上「淘舊」了。不過因為手頭拮据,好一些的東西他是買不起的。在逛文化宮舊貨市場時,孫敦全就會想,如果自己是唐一昆就美了,這些東西,看上哪個就是哪個,甚至不要去詢問價格。便是陶唐,一年的薪水好幾十萬,維繫這樣的愛好一問題沒有。但自己就不行了……隨即他意識到,唐一昆陶唐那類人是不會有閒暇時間來逛舊貨市場的,他們有錢,但沒有自己的閒暇,世界上的事總是這樣玄妙,擁有此便不能擁有彼,所以自己也不應抱怨什麼。

那天孫敦全正在舊貨市場翻看一本人書,封面已經沒有了,但畫工極美,他肯定兒時看過,於是蹲在那裡翻閱起來。連環畫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所創作,內容是批水滸,大概是奉旨作文,連環畫講述了水泊梁山「兩條路線」的鬥爭,讓孫敦全時隔三十餘年重讀的津津有味。連環畫極大地歌頌了李逵,稱讚其是徹底的革命派,讓孫敦全感到很好笑。他是認真讀過《水滸傳》的,雖然李逵有其憨直可愛的一面,但孫敦全卻不喜歡這個綽號「黑旋風」的莽漢,嚴重懷疑其有心理疾病。因為書中的李逵不愛錢財,不喜女色,除了好酒,就是嗜殺,掄起板斧不問究竟地砍殺將去,甚至瘋狂剁屍……又不像伍子胥鞭屍是有著深仇大恨,李逵的嗜殺已經近乎病態了……在那個年代,一切服從政治需求,這個在孫敦全眼裡典型的殺人狂魔便成了高大全似的英雄人物了。

或者是連環畫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孫敦全在那兒看的津津有味,直到一個女聲笑他,「夠認真嘛。跑這兒免費看起人書了?」

他抬頭一看,見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女人正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一時間卻想不起對方是誰了。

「怎麼,不認識了?」

「看著是面熟,對不起,我真的想不起來了……」

「張紅芹。你叫孫敦全,沒錯吧?」

「張紅芹?哦,哦,瞧我這記性。你是呂綺的好朋友,對吧?那時候你們幾乎形影不離的。」孫敦全站起身,向對方伸出手去。

「總算想起來了。怎麼,在收藏人書?」張紅芹笑著握住了孫敦全伸出的手,「好久沒見了,呂綺還在廠里?她好嗎?」

「我是瞎溜達,談不上收藏,而且也沒那個財力。呂綺在廠里,怎麼?你們失去聯繫了?」

「唉,她結婚時我還去了,後來就失去聯繫了……你可以給我她的電話嗎?」

「當然。喔,乾脆你跟我回趟廠唄,她挺好的,前不久我們還在一起吃飯呢。對了,你記得陶唐吧?」

「記得。當然記得。他不是在燕京嗎?哎,今天算了,改日吧,改日一定回廠見見呂綺。」

「陶唐回紅星當一把手了,唐一昆為陶唐接風,幾個同學在一起吃了頓飯。有周鴻友,韓瑞林,哦,還有顧眉君。」

「啊,陶唐當了紅星的一把手了?真是厲害……那呂綺呢,她現在幹什麼呢?你呢,也在紅星?當領導了吧?」

「呂綺在計劃部當副主任,日子過的挺美的。我啊,早辭職了,現在是無業游民,要不來這兒閒逛呢。對了,你現在在哪兒高就?」

「我啊,在東湖實業混碗飯吃……」

「你在東湖啊,那可不錯……」孫敦全心念一動,「這是你兒子?」他看著牽著張紅芹手的**歲樣子的男孩。

「是。我家老二,他上面還有個女兒……誌喜歡看人書,休息了,閒著沒事,就過來轉轉,沒想到遇見了你,你沒怎麼變,稍微胖了。」

「兒女雙全啊。不錯不錯。時間不早了,遇見就是緣分,咱找個地方聊聊?不,你一定聽我的。」孫敦全摸出0元買下那本人書,也不討價還價了,不由分拉了張紅芹的兒子,「喜歡哪套書,跟叔叔,叔叔送你做禮物。」

「你呀,還是那個樣子,沒變。」張紅芹依舊笑眯眯的。

半時後,孫敦全和張紅芹母子進了文化宮內的一家快餐廳,他硬是花80元給志買了一套舊版的《東周列國志》,現在志正津津有味地看著有些殘破的人書。

「隨便吃就可以了,別要酒了,我開車來的。」張紅芹制止了孫敦全。

「那咱就不喝酒了。見到你真是高興。你怎麼去了東湖?」孫敦全了幾個菜,要了果啤,「這玩意沒問題,權當是酒了。為了咱們意外重逢。」

「我可不像你們,我沒考上大學,考了紡織廠技校,畢業後在紡織廠當擋車工,累死個人。後來東湖招工,我去考試,就進了東湖。」

「那你算是東湖的元老了嘛。有唐一昆罩著,日子不錯吧?」

「什麼不錯。人家是大老闆,我是打工仔。民企可不講什麼同學情分的。」

「上次在東湖會所吃飯,老唐沒提起你……你在東湖幹嘛呢?都東湖創造了平泉的富豪階層。」孫敦全打量著張紅芹的穿著,「一看你就是那部分先富起來的。」

「你高看我了。對了,你怎麼辭職了?」

「這個不能怪廠里。是我不適應國企的作派,我在宣傳部來著,實在沒意思,就辭了。嘿嘿,現在看起來咱們58班還真是龍虎班,出了好幾個弄潮兒,不過,就成就而言,還要數你們唐老闆了,我看周鴻友和陶唐也比不上唐一昆。」

「我不這樣看。人生的成就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那用什麼衡量?現在不就剩了這個指標了嗎?」

「反正我不這樣看。哎,這下呂綺的日子可好過了,」似乎想到了什麼,張紅芹咯咯笑起來,「現在什麼都無所謂了,當初陶唐可對呂綺有意思,但願他沒忘。他啥時候回來的?我真沒聽。」

「上個月才調過來。陶唐啊,其實命也不那麼好,夫人因車禍去世了,現在是光棍一條。他一直跟我保持著聯繫,我們全家還去打擾過人家,非常熱情周到,那時他在濱海……陶唐不錯,真的。」

「人啊,一旦地位發生變化,就會變的。當年唐一昆初創東湖,真像是《沙家浜》里胡傳魁唱的『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跟我們關係都不錯,後來人家發達了,哪裡還會記得我們?陶唐跟你不錯是因為你辭職了,如果你是他的部下,怕是就不這樣了。」

「看樣子你不得志啊,請原諒我用詞不當。你在東湖做什麼呢?」

「我干過的差事可多了……現在被趕到東湖機械了,總部在開發區,老闆是唐一昆的弟弟唐一為。或許你認識?」

「我肯定不認識。實話,那時候跟唐一昆也沒過幾句話。要不是當年出了平泉飯店那檔子事,這個人我或許已經忘了。對了,我一直很好奇,唐一昆怎麼就搞起了東湖實業?二十年內聚集上百億資產,是不折不扣的神話啊。」

「這個嘛……大的方面講,是趕上了好時候。的方面呢,唐一昆確實厲害,有眼光,東湖的起步是從煤礦開始的,現在把重心轉到房地產了,人家總是能找到掙錢的機會。前幾年煤礦多掙錢,到東山煤礦拉煤的車能排出幾里地去!剛才你東湖造就了平泉的富豪集團,的本也沒錯。但東湖內部也分三六九等的,且不唐一昆家族和那些手握實權的人,東湖的幾大版塊待遇差老遠啦。最差的就是東湖機械,旗下有的廠子都快要倒閉啦。對了,你辭職後幹嘛呢?倒賣古玩?不像啊。」

「我不瞞你。我現在是靠賣文餬口呢。」

「作家啊。看不出來。志,你看孫叔叔是大作家呢。」

「你就別寒磣我了。作家?現在有幾個真正的作家?咱們最高的獎項就是矛盾文學獎了,每四年一次,現在都搞了八屆了,除了首屆的幾本書外,有那本書真正出名的?我看職業作家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一本書連1000冊都賣不出去還掙啥錢?相反,倒是網絡文學蠻紅的,原網至少有幾萬個『作家』,收入最高的以千萬計。」

張紅芹吃了一驚,「有那麼多?」

「絕對有。不過那種大神級別的寥寥無幾。大部分『作者』是兼職,像我這樣的,既沒有正當職業,書的訂閱量又慘澹無比,應當是最慘的一類吧。對了紅芹,我準備以東湖實業為原型寫一本書呢,正好遇到了你,可以給我講講東湖嗎?我在網上查了,東湖的介紹不少,但都不是我想要的。」

張紅芹來了興趣,「那你想知道什麼?」

「第一桶金。就是發家的本錢。經商如此,其他領域也如此。第一桶金是最難的。我在這兒買過幾本《星火燎原》,聽過這個名字嗎?」

「沒有。我只知道**有篇文章的名字叫星火燎原。」

「對。那套書的書名是老人家題寫的。據是他唯一一次為別人寫的書題寫書名。」

「哦,誰寫的?這麼大面子?」

「開國將帥啊。是一部徵文集。建軍三十年由總政治部發起的,改革開放前一共出了八本,我在這兒買到了三本,舊版的,還是繁體字呢。你知道嗎?主席是靠軍隊起家的,他起家的軍隊是哪支嗎?」

「我不關心這些……」

「女的很少看這類書,但真的很有意思。我跟你吧,老人家發跡的第一桶金是紅四軍,就是井岡山的那支部隊。其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他親自帶領上了井岡山的秋收起義餘部,中間出了若干大人物,比如羅榮桓元帥,譚政大將都是。另一部分是朱德帶上井岡山的南昌起義餘部,中間更是藏龍臥虎,比如陳毅、**、粟裕……厲害吧?這就是第一桶金,憑藉著那幾千號人,老人家硬是打下了萬里江山……」

「你拿唐一昆比主席,不恰當了吧?」

「道理一樣啊。唐一昆做生意我知道一些,但他突然收購東山煤礦,我就不曉得從哪裡搞來的資金了。就憑他南下深圳做買賣,能掙出幾個礦來?我感到很好奇。貸款?貸款有那麼容易嗎?銀行不要抵押嗎?他靠什麼抵押?」

「嘿,你還真問著人了。不瞞你,我在東湖干過這個。據我所知,唐一昆的現任夫人家裡有錢,是她資助唐一昆的。」

「我聽過這個傳言——最近我一直在收集東湖的資料,根據我掌握的情況,東湖的股權結構其實很簡單,就掌握在唐、魏兩大家族手裡,但唐家是絕對控股,這個沒錯吧?雖然夫妻一體,但我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魏鳳茹的錢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她父親或者其他長輩的,換做是你,會把股權讓給唐一昆?不會吧?」

「我怎麼覺得你在調查東湖呢?」

「我調查東湖幹嘛?我真的是為了寫書。這些不過是素材而已。可能你不大看網絡,現在最暢銷的就是都市類了,不外是天才的發家史而已。年輕的讀者們在虛幻的世界裡尋找現實得不到的滿足。我覺得東湖這樣的民企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難道不是嗎?」

「那也沒必要窮究歷史呀。」

「我不是窮究東湖的歷史。我是想把故事編的更動人一些。我一直認為,創業初始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精彩的,寫不好這一段,文章就失去了基礎。就像一棟房子,根基扎不穩,質量就無從談起了……你放心,我絕沒有抹黑東湖的意思,寫好了,也是為東湖做宣傳嘛。另外,我不會白讓你提供素材的。」

張紅芹咯咯笑起來,「哈哈,你給我什麼好處?」

「不瞞你,我寫了好幾本了,但現在才發現過去那幾本書都是胡扯,沒有一價值。現在才明白網文也是文學。既然是文學,就必須遵循文學的一般規律,就必須有生活的素材。我不求急,一定要把準備工作做好……你問我給你什麼好處?送你一件拿得出手的禮品吧——假如這本書成功了,要什麼東西,你來選,我話算數。」

「逗你玩呢。你還當真了。我不要什麼報酬,就算幫你一個忙吧……」

於是,張紅芹一面吃飯,一面講訴她所知道的東湖。不覺時間就溜走了,直到志鬧騰起來,張紅芹,「不成了,我得回家了,下午還有事呢。」

倆人互相留了電話,那頓飯還是張紅芹買的單,張紅芹對孫敦全,「別爭了,你看,你給我兒子買書,我不也沒客氣嗎?希望你真能寫出一本值得我看的來。」

孫敦全收穫極大,他對東湖的「調查」算是邁出了一大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