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總,您的安州之行是不是可以延緩?家裡出了這檔子醜事,地方上先不說,總部是肯定會過問的。△,電話里商量總是不方便……」

「安紅項目是戚總盯著的大事,而且那邊已經約好了……我看這件事沒什麼了不得的。我的態度很簡單,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不為楊開河埋單。我看趙書記也不必太過關注此事,有你抓就行了,但是要注重程序,控制輿論,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們三個不要輕易表態……倒是物業改革是個大事,涉及到公司老老少少,我看老郭你也去聽一聽吧」

「我就不去了……」郭濤低下了頭。

現在哪有精力搞什麼物業改革嘛……趙慶民心裡禁不住「怨恨」起陶唐來。看了郭濤一眼,見郭濤低頭沉思,似乎完全沒有理會陶唐的話。楊開河失聯給郭濤的壓力最大,如果其他方面的**線索都可以掌控,楊開河事件有些失控了,這肯定不是郭濤願意看到的。官場就是這樣,其實不僅是反腐,其他也一樣,問題最怕擺上桌面,一切就失去了變化,就會令人感到失控和不安。

郭濤肯定在灼心煎熬,但陶唐卻鎮定入常。這就是「雙方」的差距了,不在於修養,也不在於地位,而在於時間。陶唐可以好整以暇,但郭濤就有些坐不住了,趙慶民想到這裡,說,「陶總說的是。安紅項目是戚總親**代的,你這個新任的董事長也該介入了。物業的改革方案可以討論,這個情況下推出來時機倒是不錯……好吧,那咱們就聽一聽物業的方案吧」

趙慶民回辦公室去茶杯,駱沖卻闖了進來,之所以說「闖」,因為駱沖不敲門就進來了。

「趙書記,這是搞什麼嘛。也太不信任人了吧?」

「怎麼了?」趙慶民不明究里。

「外面都嚷成一片了,調查結果為什麼不讓我知道?我還是不是機動部的分管領導?」

趙慶民楞了片刻,才反應過來駱沖是說楊開河的事,「調查結果尚未出來呢,外面肯定是瞎嚷嚷。老駱,你是老江湖了,又不是不知道紅星的風氣,有些人總是對這類事情格外感興趣……」

「聽說楊開河失蹤了,保衛部搜查了他的辦公室?什麼時候保衛部拿到搜查令了?」

「準確地說是失聯了。兩天找不到人了……保衛部啥時候搜查他辦公室了?你這是聽誰說的?」趙慶民嚴肅起來。

「可是我聽說案件已經正式上報了!我一直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但人家不聽,非要免掉楊開河……現在倒好,機動部人心惶惶,基本處於癱瘓狀態了……」

還真是走風漏氣啊,剛研究的結果就傳開了,「人心惶惶?癱瘓狀態?我怎麼沒聽說?」趙慶民楞了一下,旋即冷靜下來。這一定是試探,班子會上駱沖就不同意免楊開河的職,但沒人支持他。

「汪兆正春風得意。當然不會掃你們的興。趙書記,您是紅星的老領導了,對下面的幹部是了解的,楊開河能力怎樣您清楚。這幾年機動部的工作您也清楚。既然有人實名舉報,誰也不能反對調查,但我擔心機動部的工作會受到影響,現在b12項目正處在建設的關鍵期。大量的工作壓在了機動部,進度本來就延期了……」

b12是變速箱技術改造項目,兩個多億的投資。其中國撥資金占了70%。年底就要驗收了,但因為技術和資金的原因,存在嚴重的延期,最近發規部等部門正在全力趕進度。

趙慶民見駱沖拿這個問題說事,心裡更加鄙夷。

「對於這個楊開河,免職是輕的!現在基本確定,就是楊開河在陶總房間留下了10萬元現金。」趙慶民在鄙夷之餘,有些可憐駱沖了,「王大賓已經承認是他幫著楊開河進了陶總的房間,就憑這一條,免職的理由就足夠了。當然,王大賓並不能證明是楊開河留的錢,但他在陶總不在的時候進人家房間幹什麼?打掃衛生嗎?這個案子不難,只要找到楊開河,一切就清楚了。現在不是從前了,到處是攝像頭,藏身不易啦。至於機動部承擔的b12項目,恐怕你真該操操心啦。」

「趙書記,我有幾句心裡話,不知該不該講。」駱沖頓了頓,沉聲道。

「說嘛。」

「我覺得公司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如果嚴格對照那些規定啦法規啦,有幾個人乾淨的?恐怕紅星中層正職以上的幹部不會剩下幾個了。我覺得陶唐來廠不是來抓經營,而是來整人的!特別是這件事,下面有議論,完全就是為汪兆趟路嘛。」

「這話可不對。汪兆可能會是陶總拐彎的親戚,怎麼能說調查楊開河就是為汪兆趟路呢?楊開河心裡沒鬼,為啥送10萬元給陶總?下面胡說八道我不好管,我們這一級必須嚴肅對待這個問題。」趙慶民嚴肅地說。

「趙書記,陶唐雖然是廠子弟,但他其實是外人,我們不是廠子弟,卻是紅星的當家人。我這話可能有點問題,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任憑陶唐小題大作地整人,把正常的經營搞垮,受害的可是咱們!現在能主持公道的只有您了,希望您在關鍵時刻能發揮黨委書記的作用……」

「什麼作用?」

「即使楊開河有問題,難道不能限制在廠內處理?非要走地方紀檢?這樣做,豈不要讓跟隨您多年的同志們寒心?」

「駱沖同志!如果不是楊開河失聯,組織上不會上報。但如果楊開河真的出事了呢?誰來承擔這個責任?我是擔不起的!我看你這個分管領導也擔不起!他心裡沒鬼,幹嘛關掉手機這麼久?而且他的家人也說不清他去了哪裡?」趙慶民提高了聲音,「寒心?難道調查一個有嚴重**嫌疑的幹部就會讓人寒心?」

駱沖不再爭辯,冷著臉起身走了。

駱沖走後,趙慶民忘了馬上要開會,連著抽了兩支煙,直到李志斌過來催促,說大家都到了。就等書記您呢。趙慶民看了眼李志斌,「,我有要緊事跟他商議,請他來一趟吧」

李志斌遲疑了一下,答應一聲去了。已經找准自己地位的李志斌知道趙書記一定要非常要緊的事,不然不會這樣做。

李志斌回到會議室,見會議已經開始了,物業公司經理王景福正在彙報方案,李志斌湊至陶唐耳邊低聲說了兩句。陶唐點點頭,轉臉對周兵說,「你們先開著,我有個事處理下」

呂綺和徐德玉都參加了這個討論會,兩人挨著坐著,因為呂綺是代劉新軍參會的,手裡有一份草案,但徐德玉沒有,她是被崔健拖來的。物業公司推出的暗補變明補的改革方案涉及面極廣。宣傳輿論肯定要先行。徐德玉事前沒有獲得任何物業改革的消息,她是來會議室才看到方案的,匆匆看過,覺得陶唐這次又要得罪人了。

為什麼這麼想?因為這次物業收費改革肯定是陶唐推動的。

紅星公司計劃經濟的痕跡很重。徐德玉是知道的,公司每年都對物業進行巨額補貼,導致很多在12中上學的人家跑到紅星來租房子住,除了停車方便之外。多少有物業費過於低廉的因素。比如取暖這塊,平泉目前的收費標準為每平米6元,但紅星只收1元。當然烤火費執行的也是老標準。是一個低收低支的格局。早就有人提出物業收費改革了,暗補變明補嚷嚷了多少年了,但一直沒有真正啟動過。如果不是陶唐來,這個方案肯定拿不出來。

關鍵是這個方案的真正獲利者是老百姓,「受害」者則是掌權者和外來戶。還是以取暖費為例,方案提出收費標準與當地接軌,同時大幅度提高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的補貼早已與地方接軌)的補貼標準,達到每年1850元。這樣一來,住小房子的雙職工不僅不要掏取暖費,每年還可以「掙」一筆錢。而大戶型職工的負擔則加重了。物業公司的方案里有詳細的說明,根據物業公司的測算,建築面積在100平米以下的雙職工都是受益者,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另外,物業公司的改革方案里還對水電費實施了階梯價,這也是殺富濟貧之舉,因為住大戶型的都是耗水耗電大戶。

陶唐推出這份方案,不是得罪領導層嗎?

「德玉,你說,這個方案行嗎?」呂綺剛才也是匆匆一過,「能通過職代會組長會嗎?」

「咱廠的任何決議,有被職代會否決的嗎?」徐德玉反問了一句。

「這個方案如果實施,我怕是要多出幾百塊了……我倒無所謂,就怕別人有意見。你是知道的,職工代表組的組長們中干可是占了一大半……」

徐德玉剛要說話,見陶唐和趙慶民進了會議室,於是把話又咽了回去。

「方案介紹完了?」陶唐問周兵。

「匆匆講了一遍……」

「那好,在大家發表意見前我先講幾句。這個方案,物業公司是根據我的意見拿出的。目的就是解決目前公司巨額物業補貼。這個數字,去年是8700萬……如果是普惠職工也就罷了,憑什麼外來的也享受暗補?要知道這8700萬是職工的血汗錢,在我們薪酬偏低的現在,沒有道理拿出來補貼外人。另外,這個方案有點殺富濟貧的味道,住大房子的,像趙書記這樣,每年肯定要多掏腰包了,而住小房子的,用電用水少的,將會受點益……實施資源階梯價格有利於節約,這也符合大環境……好吧,我就不說什麼了,今天是小範圍討論,聽取部門的意見……唔,呂綺你坐那麼遠幹什麼?對這份方案不滿意?坐前邊來!都坐到前面來!只有這點人嘛……請大家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發表意見,既要考慮公司的利益,也要考慮職工的利益,我們這些人就是要把公司利益和職工利益儘可能完美地結合起來……」

「哈哈,陶總這句殺富濟貧說的好」趙慶民笑道,「話糙理不糙呢,住大房子就要有交大錢的覺悟嘛」

陶唐那番話令王景福深為感動,主要是那句「物業公司是根據我的意見拿這份方案的」感動了王景福,這等於陶唐把可能出現的責難都背上了。其實,王景福是贊成實施改革的,最初的動議就是他提出的,不過不算動議,因為老早就有過類似的研究,但歷任一把手都沒有批准上會討論。

呂綺換了個位子,想,這個場合不會有人公然反對的。

參加會議的除了物業公司外,還有財務、法規、政研室、工會等單位,公司領導除了分管物業的周兵外,還有副書記常文海。不出呂綺所料,參會的幾個部門不會公然提出反對意見,只是在技術環節提了些問題,比如對外租房者如何處理等。而物業公司提出的代金券方案操作性很強,顯然物業公司對此做了充分的考慮。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陶唐出了會議室,迎面遇見了侄子陶有道。

「二叔……」

「在單位要叫陶總」陶唐站下,看著侄兒,他有段時間沒見侄兒了,「你來幹什麼?」

「我來發規部報一份臨時報表……房子弄的差不多了,您啥時候去看看?」

「是嗎?那好啊,你奶奶總惦記呢,等我從安州回來吧。沒別的事吧?」

陶有道搖搖頭。(未完待續。)u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