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下邳境內清算已經結束了,各縣縣令當眾焚毀名冊,並宣讀公文,前事一筆勾銷。」廣陵,太守府,一名文吏匆匆來到陳登面前,對著陳登拱手道。

「結束?」陳登眼中閃過一抹難言的失望之色,揮了揮手:「退下吧。」

文吏躬身退開。

陳登默默地起身,回到內堂,見到了父親和兄弟。

「元龍何故如此神色?」陳珪詫異的看著陳登問道。

「呂布停止了對徐州的清洗,並命各縣縣令將記錄參與戰事的家族卷宗一併焚毀。」陳登坐下來,嘆息一聲道:「我本以為那呂布一介莽夫,定無法拒絕抄家滅門帶來的誘惑,從而將本已拉攏過來的各地寒門、宗族重新得罪,卻不知,此人竟有如此魄力。」

「會否是那陳宮之謀?」一旁陳應問道。

陳登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陳珪嘆了口氣道:「便是陳宮之謀,呂布若是不用又有何用?」

末了,有些疑惑道:「依我觀之,那呂布並非如此果決之人。」

陳登搖了搖頭,現在事實已經如此,呂布確實做出了違反他性格之事,多說也無意義,良久方才嘆道:「父親,是孩兒謀算失當,本以為各族聯合,可以將呂布拖入泥潭,無暇南顧,如今看來,卻是孩兒太過自信,致使各地大族錯過了最佳轉移之機,平白折損了許多人。」

「為父也未曾想到,那呂布麾下兵馬竟如此兇猛。」陳珪皺了皺眉,各地大族聯手,前後兵馬加起來足有十萬之眾,卻敗的如此乾脆,要知道,呂布還有他身邊兩員大將都還未出手呢。

他父子二人也曾在呂布麾下待過一段時間,對於那些將領的能力不說了熟於胸吧,但也能看個大概,除了張遼、高順二人之外,余者能力不說太差,但也絕對算不上優秀,跟此戰中展現出來的水平完全不同啊。

看走眼了!

陳珪嘆了口氣:「接下來,恐怕便要針對我等出手了。」

「父親,若那呂布來攻,曹公豈會坐視不理?」一旁陳應皺眉問道。

陳登搖頭道:「曹公在攻破袁術之前,不會來徐州,我等要做的,便是撐到曹公攻滅袁術,只有那時,我等才有生機。」

呂布這個時機選擇的太好了,不管呂布在徐州的暴行如何讓人排斥,但眼下天下公敵卻是袁術而非呂布,曹操執掌朝廷,大義上必須拿住,所以對曹操來說,當先要對付的肯定是袁術而非呂布。

「我等如今匯聚了神力者有上百人之多,廣陵如今也不缺兵馬,當可與那呂布斗一斗。」陳應沉聲道。

「廣陵無將啊!」陳登搖頭嘆道,倒也不是無將,而是沒有能夠統帥三軍,在戰場上匹敵呂布的大將,神力者固然厲害,但一旦陷入軍陣,除了他們父子這般身懷五行之力的,也只有被困死的命。

言出法隨可不是萬能的,尤其是普通儒者,言出法隨的效果薄弱,真上了戰場,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府君。」一名吏員來到門外,對著陳登一禮道。

「何事?」陳登看向吏員,溫和笑道。

「門外有自稱江東使者之人求見。」吏員躬身道。

「江東?他們來幹什麼?」陳應皺眉道,據他所知,呂布的貿易線上,江東也有一份。

「自是為徐州而來。」陳登猶豫片刻後,對著吏員道:「快請。」

「喏!」

「兄長,既是為徐州而來,我們見他會否令曹公不滿?」陳應有些擔心。

陳登搖了搖頭:「曹公自會體諒我等苦衷。」

他們並非曹操附庸,至少現在不是,而且曹操也沒時間管他們,現在要擋住呂布,就只能選擇自救,一切以家族為先,至於和曹操合作,還是與孫策合作,以家族的利益出發,自然是誰能給陳家帶來更大的利益就跟誰合作,眼下看來,顯然與孫策合才能解了呂布之難。

不一會兒,一名身材修長,高大俊朗的男子在吏員的帶領下進來。

男子樣貌俊逸,劍眉星目,頭戴綸巾,眼角含笑,既有武將的英武之氣,卻又自有幾分儒家的從容,顧盼之間,姿態瀟洒,叫人不禁心生自慚之感。

「原來是公瑾兄,有失遠迎。」陳登起身笑道。

「元龍兄,許久未見,姿態更勝從前。」周瑜頷首笑道,隨即對著陳珪一禮:「漢瑜公,後輩周瑜,冒昧前來,未曾事先通報,還望恕罪。」

「公瑾說的哪裡話。」陳珪搖了搖頭,示意陳應給周瑜讓座。

「公瑾兄,請。」陳應起身,對著周瑜一引道。

「多謝。」周瑜點點頭,也不客氣,坐在陳應的位置上笑道:「元龍兄數次擊退我主,可是叫我主好生鬱悶。」

卻是此前孫策想要趁勢拿下廣陵,進取徐州,卻被陳登兩次擋回。

「在下也是聽命行事,望孫將軍恕罪。」陳登搖頭道。

「我主倒未曾因此動怒,他在江東橫掃四方,未逢敵手,到了廣陵,卻兩度敗於元龍之手,這信心受挫啊,對於元龍,我主私下裡卻是頗為欽佩的,此番聽聞元龍有難,特命我前來,看看元龍是否願意接受我江東將士進入廣陵,助元龍一臂之力?」周瑜笑道。

周瑜論官位不是孫策手下最高的,但卻絕對是孫策身邊的核心人物,地位絕不比黃蓋、程普、韓當這三位元老低半分,甚至可能在孫策心中,周瑜地位還要高於三人,讓周瑜親自前來,足見孫策誠意。

當然,這個忙肯定不會白幫,孫策想要的是徐州,接受了孫策這份好意之後,陳家以後可能就是江東附庸了。

陳登沒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一旁陳珪笑道:「此事不急,公瑾遠來,不妨先在此處住上幾日,至於孫將軍之事,也不急於一時。」

周瑜點頭笑道:「這是自然,久聞漢瑜公之名,只恨一直無緣求教,此番能見漢瑜公,與我而言,此行已是所獲頗豐,有些問題,困擾在下許久,若漢瑜公能不吝指點,便是此番不能共力抗敵,瑜此番廣陵之行也不算白來!」

「公瑾乃少年英傑,能與公瑾這般青年才俊探討學問,老夫求之不得。」陳珪聞言,也不禁心下開懷,不管是真是假,但人家這次來,算是給足了面子和誠意。

其實如今論起來,他們更需要孫策,畢竟這一仗敗了,陳家可能就如那些大族一般徹底完了,而於江東而言,也不過失去一個本就沒有的入主廣陵的機會而已。

「許久未曾出來走動,可否讓在下領略一番這廣陵景物?」周瑜起身笑道。

「自是應當,元祐。」陳珪點點頭,目光看向立於一旁的陳應。

「孩兒在!」陳應躬身道。

「你負責招待公瑾,切不可怠慢。」陳珪看著陳應道。

「是。」陳應明白陳珪的意思,點點頭,對著周瑜一禮道:「公瑾兄,請隨我來。」

「有勞。」

當下,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內堂,堂中只剩下陳珪、陳登父子。

「父親以為,此事該如何?」陳登看向陳珪,笑容有些苦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何取捨,卻看元龍了。」陳珪淡然道。

陳登想投的是曹操,他對曹操頗為看好,孫策雖有英主之資,然而江東偏安一隅,實難有太多發展。

但眼下的問題是,曹操根本無暇東顧,目前曹操的精力是放在袁術身上,而孫策此時前來接觸陳家,就是要陳家在將來和現在之間做出選擇。

是繼續死忠曹操?還是為保家業,投身孫策麾下?

孫策和呂布不同,如果陳家這次選擇了孫策,可沒辦法再如呂布麾下時一般輕易背離了,背離呂布還有充足理由,呂布非明主、呂布在徐州得位不正、呂布人品不行,但投了孫策之後,人家於危難中出手,陳家固然可以繼續背離,但那樣一來,陳家的名聲就別想要了。

這次選擇,對陳家將來很重要,選擇曹操,眼下這一關很難過,但選擇孫策,以後就是跟曹操處於敵對了,陳家未來發展必須重新設定方向。

陳登倒也沒有思索太久,苦笑著看向父親:「孩兒還有的選麼?」

將來或許美好,但若現在就沒了,還談何將來?

陳珪撫須笑道:「既然沒有選擇,我兒又何必苦惱?」

「孫策確有英主之資,然江東據守可以,然若想出江東,征伐中原卻是萬難。」陳登嘆息道。

並非孫策不行,而是江東士族與中原士族不同,排外性極強,當然,排外這種事兒,各地士族多多少少都有,但江東圈子自古以來都跟中原圈子有隔閡,加上大江雖然保護了江東,讓中原兵馬難以渡過,卻也給江東形成了相對封鎖的環境,使得江東士族多數安於現狀,對外並不具備太強的拓展心。

只是眼下他們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了,要相對抗呂布,只憑陳家顯然不夠。

「將來之事,誰又能知曉?這世間也從無兩全法。」

「父親所言甚是,是孩兒貪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