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勘合(繼續求月票)

翌日,慈寧宮中便降下懿旨,道是梅貴嬪『性』情賢淑,於皇裔有功,著晉為梅妃,賜予西華宮主殿。

又升了幾位寶林貴人,其中雲貴人擢為雲嬪,也遷入了西華宮。

此時於不相干之人,定是以為太后心喜有嗣,是已對梅妃寵命優渥,但朝中敏銳之人,已是預感到,一場不見血的宮爭,即將拉開序幕。

皇帝心如明鏡,卻不便發作,心中對母親的怨忿,讓他冷笑連連,但天朝以孝治天下,若是***公開鬧出嫌隙,也只是白白讓人看了笑話,只得在明面上,含笑受了懿旨。至於這幾位賢良淑德的嬪妃,卻再也不願接近。

「這樣做,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免太傷人

晨『露』旁觀者清,見他疑忌到那幾位初擢之人,在旁勸了一句,皇帝這才醒悟自己是在遷怒,一時慚愧,也平心靜氣下來。

這半月間,出乎意料的風平『浪』靜,元祈深知晨『露』料理得當,暫時撂開了手,專心於襄王平王的鏖戰爭鬥。

一日早朝將至,前線六百里加急便呈了上來,皇帝啟封一瞥,頓時僵在當場,任由那一頁紙從手中飄落。(16K手機站ap,16K,CN更新最快)。

「宣兵部尚書,還有幾位內閣大學士。」

皇帝壓抑住怒火,淡淡吩咐道。

幾位閣臣進殿時,皇帝在側殿的深處,『陰』暗中坐在書案前,靜靜看他們行禮。

地上跪著的兵部尚書,已是汗流浹背,訥訥不能成言。

「朝廷的軍隊,竟被『私』人調動!」

皇帝咬牙,怒極反笑。

閣臣們面面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朝對鎮以上的兵將調防,一向有極為嚴格的程序,兵部出了勘合,還要由閣臣簽署,再由皇帝下詔,如此朗朗乾坤,竟出了這等大事,饒是這些閣臣見多識廣,也是驚駭難以置信。

齊融見其餘人都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知道他們誰也不敢輕易開口,於是上前問道:「是哪一鎮的兵?」

「欒城平州一線的三個衛所,1萬六千多人,竟然打著朝廷的旗幟,協助襄王進攻---這成什麼世界了?!」

皇帝已然怒極倦透,眸中透出極為冷峻的光芒,他靠在高椅上,望著眾臣,不願再多說什麼。

「他們沒有朝廷的詔令,焉敢如此?!」

齊融氣得須髯直豎,六部之中,他兼管著兵部和刑部,心中雖怒,卻仍有一線清明,他疑『惑』道:「這其中必有什麼蹊蹺!」

「衛所長官出示了兵部的勘合,來源還在追查中。」

皇帝低低說道。

齊融頓時坐立不安,免冠謝罪道:「是老臣的過失,請聖上以國法處置。」

元祈嘆了口氣,冷然道:「事態緊急,正需要仰仗你出力,如何能意氣用事?!」

齊融老臉一紅,退回班中,其餘人也從驚愕中醒來,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如今欒城一線,戰局如何?!」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皇帝切齒說道,眉間閃過一道『陰』霾,眸中光華,耀目而可怕,讓人不敢直視----

「那三個衛所,所轄皆是『精』銳,平王襄王二藩連番惡戰,已是筋疲力盡,有如此迅猛的援軍,舅舅的大軍,可算是所向披靡……」

元祈冷笑著說道,看似誇讚,可言語中的深憎厭惡,就算再懵懂無知的人也聽得出來。

「如今襄王勢如破竹……」

齊融面帶憂慮,沉『吟』片刻,上前奏道:「追查那勘合的來源,整肅朝綱,確實是重要,可眼下,朝廷如何料理這樁事,也實在是個難題。元祈劍眉一挑,居然笑了起來----

醇厚清朗的笑聲,在昏暗殿堂里響起。

「他們就是要讓朕進退兩難,等著看笑話呢!」

「越是如此,朕越不能讓他們如意!」

元祈下定了決心,示意稟筆太監道:「擬旨----」

「勘合來源,要追查到底----我朝一向寬以見仁,但國法天理,也難容這等欺君忤逆的罪過。那三個衛所,著令他們原地休整,糧餉輜重,由襄王提供。」

「皇上----」

齊融大急,道:「這樣豈不是詔告天下,朝廷是偏向襄王的嗎?」

(今天的三更絕不食言,但只寫了半章,馬上要關電閘了,我明天上午9點貼出,明天另外有三更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