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嘩啦的翻書聲。

又來了……

老道士無奈睜眼,就看到換了一身行頭的曹謹行,由衷說道:

「你這升的真快啊,才升百戶沒幾天,轉眼就副千戶了。這麼年輕的副千戶,老道在鎮撫司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

「前輩。」

曹謹行放下書,看向老道士,覺得還是直接問省事,便道:「晚輩有幾個修煉上的問題,想請您指點。」

「哦?」

看他這麼鄭重,老道坐直了身體:「什麼問題?說吧。」

「什麼叫『只有心法,沒有術法?』」

白雲岫之前說他只有《寒蟾功》心法,沒有術法,從而推斷出他並非宋成蹊親傳。

術法難道指的是配套的武功嗎?

曹謹行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原來是這個。」

老道士撫須說道:「鎮撫司秘庫囊括天下武功,博字有餘,專則不足,而且都是自修獨修,胡亂搭配,難免會不倫不類。你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例子。以龍虎山天師府為例,什麼是心法?什麼是術法?」

曹謹行對這個門派有了解,道:「心法肯定是《五雷天心訣》無疑,術法……難道是《五雷掌》?」

老道士:「對,也不對。」

曹謹行無奈道:「前輩,晚輩可不擅長打啞謎。」

老道士笑道:「心法為道,術法為技。莊子有言:『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

道為萬法之源,技為合道之絕藝,歷來都有兩種解釋,基於一直以來的武夫理念,你應該只知道第一種。」

曹謹行點頭:「內功心法和各路武學,這就是最普遍的心法和術法。」

「沒錯。」

老道士道:「但還有另一種解釋,只有達到先天,只有接觸靈武才能理解。我問你,《五雷天心訣》的道,又是什麼?」

剎那間,曹謹行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這才是『靈武』兩個字的真意嗎?」

他喃喃自語。

老道士既高興又酸的慌,這是何等的悟性,稍加點撥,直接就通了!

看他理解了,但應該還只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階段,老道士索性直言:

「《五雷天心決》乃祖師張道陵所創之絕頂神功,修成之後,以真氣化雷,以自身引雷,可納萬鈞雷霆為己用。

『御雷』二字就是它的道!以御雷心法為基的一切攻擊手段,都是術法!類似的還有很多。

蜀山劍宗以『御劍』為道,苗疆五毒以『御蠱』為道,萬獸山莊以『御獸』為道,魔教明宗以『御火』為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千百年來,無數武功、無數真氣不過八類而已:天、地、山、澤、風、雷、水、火!

凡級武功只能錘鍊肉體,靈級武功卻能駕馭萬物!

《玄天連劍指》化水凝冰,《排雲掌》匯聚九天雲氣,這都是『水』的運用,只不過還處於初級階段,這是六品的局限。

品級越高的武功,意味著對『道』的領悟越深,運用越強。你現在明白了嗎?」

曹謹行深揖一禮:「多謝前輩指點,曹謹行感激不盡。」

「不必如此。」

老道士趕緊把他扶起來:「這只是解惑而已。你身兼多道,現在選吧,是專修還是兼修,先修哪個,後修哪個……」

曹謹行一笑,既然明白了,當然選性價比最高的。

他迅速拿起書翻到某頁,指給老道士看:「這個在哪?」

老道士定睛一看。

只見上面寫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御冰絕》。

「好!」

老道士情不自禁贊了一聲,又開始替天師府心疼:多好多有靈性的苗子啊,太可惜了!

「四層,甲字區,橫六縱七。」

老道士照舊取出鑰匙遞給曹謹行,囑咐道:「看的時候悠著點,此功過於霸道,別傷著別人。」

「前輩……」

曹謹行無語道:「能看五品的都是什麼人?你也說了我是最年輕的,怎麼可能對其他人造成威脅。」

「那可沒準~」

老道士重新躺回太師椅,悠哉悠哉道:「好好看,好好學吧,這本書很特別,它比你以前練過的那些武功都難理解,但只要你領會了,也就懂『術法』了,屆時,必將脫胎換骨,我很期待。」

「那我去了。」

曹謹行拿著鑰匙直上四層。

這回明顯感覺整層樓空地面積多了很多,武功數量銳減,他很輕易就找到位置,打開抽屜,取出裡面的秘籍。

翻開扉頁。

除了那三個大字,還有他的著作者:【(唐)天師,葉靜能。】

「唐朝的能人異士啊……」

對這個時期的道士,曹謹行就知道倆,寫奇書《推背圖》的那個李淳風和袁天罡。

他翻開書頁,仔細閱讀。

這一次,他比以往都要認真。

因為《御冰絕》通篇闡述的都是真氣凝冰、御冰之法,直指「御水」之道的核心!

只要他能學會,他的真氣利用率將更高,所有水系武功都會隨之威力大漲!

這就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但這玩意很難懂很難懂。

連作者都在簡介上明確指出:【此功法艱深晦澀,非凡俗之人能悟,一時興之所至,留待有緣,望惜之。】

曹謹行還真就不信那個邪。

「就我這滿級悟性,只要你言之有物,就不可能有我看不懂的東西!」

他漸漸沉入其中。

感覺像打開了新世界。

他看的很沉迷,所以並沒注意到,就在相隔兩排書架的後方,還有一個身穿飛魚服的副千戶靜靜地站在那裡。

他就像乾枯的木樁,閉著眼睛一動不動,隨即,像是察覺到機會,慢慢拔出了腰間寶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