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至於馬周,李泰肯定不會讓他打理產業。

給他自由,然後在朝廷上站穩腳跟,這本身就是最正確的事。

畢竟自己總不能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到房玄齡的節操身上。

有馬周存在,自己在地方做了什麼好事後,自己才有很大可能被調度回朝廷來了。

畢竟往朝廷裡面塞人真不容易,而馬周更是被自己一路用功勳喂起來的。

雖然等到鄭國渠這一片區域修建好後,想來還會讓馬周去京杭運河推行漕運計劃。

但無論怎麼樣,憑藉著這一份份沉甸甸的功勳,馬周入朝廷,尤其以實幹官員的身份入朝廷,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馬周回朝廷時,也是自己差不多要回去的時候了。

李泰深吸一口氣,雖然從規划上來說,自己希望把時間全部的用起來。

但最終會不會按照自己的計劃走,卻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與之相比,李泰倒是挺想要知道,牧草計劃經過了一年的培養到底怎麼樣了。

畢竟隨著自己發揮,李泰已經感受到環境對自己的制約,別說什麼工業了,實際上就算是在農業上,自己想要發展到一定程度都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說實話,自己也好想要從天而降一個系統,只要簽到就送土豆,玉米,甚至人才。

但很可惜,夢裡面什麼都會有的,但現實卻是什麼都沒有。

土豆和玉米還在美洲的不知道哪一個角落裡面待著,甚至七世紀,李泰都不知道這些東西被馴化了沒有。

畢竟就算自己吃瓜,吃到的西瓜基本上也都是白瓤為主,紅瓤為輔,不得不讓農業學府加大了投入與研究。

如果土豆和玉米還沒有馴化,怕把這兩樣東西放在自己面前,自己也未必認得出來吧。

所以,比較起祈求土豆與玉米的出現,自己還是研究研究牧草吧,這東西現實多了。

李泰的思緒向著幽州那邊飄蕩的過去,而幽州地區也飄蕩著雪花。

「大冬天的,果然還是圍著火炕舒服啊!」李淳風毫無風度的在坐再火炕上,對一起躺在火炕上的眾人道,「今年辛苦諸位了,淳風再此謝過。」

「山長客氣。」這時候一個看起來不比李淳風大幾歲的青年人雙手抱拳的對李淳風回答。

而圍坐在火爐周圍的眾人卻也是紛紛的響應,其中甚至有王玄策與劉仁軌。

「子構,你先來總結一下學校裡面的狀況吧。」李淳風對著盧承基說道。

「農業學府的幽州分校,一共有六百三十七人,其中第一批的一百三十一人在明年就能夠完成所有的課程畢業。」盧承基道,「不過其中的三十多人,已經被李將軍給定了下來,希望作為補充水師的兵力,因為我們與水師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無法拒絕這個要求。」

盧承基說道這裡,目光卻是不由看向了李淳風。

說實話,他實在是不理解,自己學校好好培養出來的人才,那都是衝著種田去的,結果一轉眼就被李德謇給收過去了。

而李淳風卻明白,這三十多人其中至少二十個是自己培養出來測定風速,以及辨別海洋,甚至還負責繪製地圖,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用到數學的知識的崗位。

雖然這時代還沒航海士這個職業,但實際上,李淳風培養出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李德謇當做航海士用的,所以,這地位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有一部分的人,則是體魄格外出色,被李德謇當做基層軍官使用。

說實話,李德謇原本上想把李淳風的學校培養出來的人給一網打盡的。

畢竟李德謇也已經發現了好像從這基礎學校出來的人才在這水軍里好像特別的好用。

但李淳風表示,你要敢超過三分之一老子就跟你絕交!

李德謇也沒有辦法,畢竟一次飽和次次飽了李德謇還是明白的,便沒再伸手了。

畢竟水軍建立起來的目標是為了對付高句麗,但是不得不說,只要大唐還沒有出兵高句麗的意思,那水師也就只能打打周圍海盜。

不過,這個時代海盜雖然不至於到猖獗的地步,但渤海實在算不上寬敞,所以高句麗與大唐之間,多少還是有些走私船隻的。

而李德謇也就懷著打打牙祭的心思,把這些走私船隻一一的清剿了。

畢竟凡是沒經過水師同意而在渤海上混的船隻,全部當做海賊,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錯。

雖然李德謇這樣的行為稍稍有點得罪人,但誰讓他爹是李靖,而他自己又需要練兵,就算是有人去向朝廷投訴,這一件事情也都不了了之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過江龍了。

而且這一條龍實在是太橫了,橫得盧家這樣五家七望的盧家有時候也都不得不低頭。

沒辦法,盧承基范陽盧氏,但李德謇也一樣趙郡李氏,誰又比誰低了!

而且盧家的資源主要是放在進入朝堂中層不斷向上爬的盧承慶的身上,這讓盧承基面對李德謇這個傾注趙郡李氏資源的李德謇,哪怕在范陽這一畝三分地上,也占不到什麼便宜。

畢竟他爹才剛剛滅了東突厥,李德謇此刻在異族中的話語權,直接超過了幽州耕耘了百年的范陽盧氏,這讓盧承基實在是只能選擇向現實低頭啊。

「無事。」李淳風看了一眼盧承基,安慰說道,「渤海水師與我們學府也算是關係緊密,至少渤海水師強了,我們幽州學府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不過,李淳風說是這般的說,心中卻是忍不住的想到,整個幽州學府最大的進項就是跟渤海水師聯手捕魚的收穫。

也正因為有這項收貨,幽州學府才真正建立起來。

說實話,李淳風多少有點不理解,自己以前在高陵學府時倒沒什麼感覺,但真自己開辦學府了,發現辦學府真的好費錢啊!

學子們的吃穿,老師們的薪酬,尤其是農業學府的特殊性,哪怕購入得是需要學生們去開墾的荒地,但至少也要讓學生們有能夠種田的地方,更不要說各種能工巧匠的投入了。

正是如此,辦一個學校那可真的是花錢如流水,如果不是李泰有先見之明的跟渤海水師有了合作,可以說這學校怕就要是,創業未半而預算花光了。

所以,李淳風果斷找了盧承基作為學院的副手,有范陽盧氏這一塊牌子,至少在幽州地區,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會給面子的,而很多需要扯皮的事情也都交給盧承基來負責。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外地企業到本地發展,實際上是非常容易跟本地的企業發生衝突。

在這時候就需要本地也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出來講講情面,說和說和,而盧承基的作用大概就是如此,他算是幽州分校與本地世家之間的潤滑劑。

李淳風點頭把目光投向王玄策,道,「草種計劃如何,是否篩選出了適合的草種,」

「還算順利,異族的牧草,我們自己的牧草都挑選出了一二,分別有紫苜蓿,鵝觀草,和紫根菜。」

王玄策道,「其中紫苜蓿的因為是漢朝時就隨著漢血寶馬流傳入我國。

所以這種牧草的培養方式最是完善,一些擅長養馬的馬匠手裡都有種植紫苜蓿的資料。

我已經收集起來,前期我們可以重點種植紫苜蓿,作為主要的牧草作物。」

「前期?」李淳風聽到了王玄策的話,倒是好奇的說道,「有更好的作物?」

「嗯!」王玄策點點頭說道,「另外就是紫根菜。

這是東突厥百姓送來的草種中最優秀的了,不論是耐寒還是耐旱的特性上都相當的優秀。

這東西不吃土地,不論是在向陽還是向陰的地方都能夠生長,基本上只要土地足夠濕潤,排水又優秀的土地就足夠了。

而且它的周圍很少有其他雜草生長,栽培一次,還能多次收割,一次種植享用多年,作為青儲飼料那是相當的省事。」

說實話,紫根菜如果是在現代,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俄羅斯飼料菜,簡稱俄菜。

這東西的發源地就是高加索山脈和西伯利亞地區,而突厥人對這種牧草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重視,真的發展起來卻是要等到工業革命之後,甚至連畜牧業都完成工業化之後才出來。

至於紫根菜這種東西的價值,差不多是經濟價值最高的牧草了。

按種植一畝俄菜計算,只需頭一年引種培養,此後每年的再投入已寥寥無幾。

一畝土地就能滿足7頭牛、45頭羊、27頭豬、110隻鵝青飼料之需要。

用於喂奶牛,可多產奶8%至12%。按營養價計算,一畝俄菜與種20畝玉米蛋白質含量相等,經濟價值可見一斑。

「既如此,這種作物為什麼不先推廣?」李淳風聽到王玄策的話不由問道。

「因為這種作物我們華夏沒怎麼培養過,不像紫苜蓿我們培養起來已經相當的完善了。」

王玄策認真道,「但這種紫根菜,我們並沒有成熟的耕種技術,這需要慢慢磨合。

既然牧草計劃是為了讓北方的游牧民族融入到我華夏,那就輕乎不得。

畢竟信譽建立不易,但只要出了錯,想要毀壞的話,那就太容易了!」

「你所說的正是!」聽到王玄策話語的沉穩態度,李淳風也認可的點點頭,說道,

「優先推廣紫苜蓿,這紫根菜先找些地方進行試點,對了,你不是說有一種嗎,也說說?」

「另外一種的鵝觀草在效能上比不上另外兩種。

不過鵝觀草能在山上丘陵或者其他環境更加惡劣的情況下生長,算這兩者的一個補充。

若說效能,還是紫苜蓿與紫根菜更好。」王玄策解釋道。

「很不錯,這樣的話牧草計劃算是有了真正的牧草種子,我們農業學府的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待朝廷派人來推廣這些草種了!」李淳風倒是滿意的點點頭。

不過李淳風繼續道,「不過還不夠,我們也不能夠放鬆了,繼續尋找個更適合的牧草。

如果沒有新的種植,那就想辦法通過雜交的方式,不斷培養更優秀的牧草品種。」

「諾!」王玄策聽到了李淳風的話語,到底是答應了下來。

畢竟已經在農業學府待了兩年了,王玄策自然也接觸了豌豆實驗,也懂得了通過實驗的方式來不斷的強化種植的性能,從而種植出更加優秀的牧草。

這時候的李淳風則是把目光落到了劉仁軌的身上,劉仁軌倒是大大方方的說道:

「我在渤海水師的漁船上待了整整一年,跟海船吹了一年,到底是找到能食用的作物了。

一種是紫菜,另外一種是海帶,不過想養殖他們怕是還要花費一段時間。

我最多把他們生活的環境記錄下來,但想要規模培養,就需要交給農業學府了!」

李淳風點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劉仁軌在船上飄蕩了一年的時間,跟著老漁民吃著各種的東西,這才找到了兩種海中的可食用植物。

指望劉仁軌進行種植這是不現實的。

而且李淳風也發現了,自從劉仁軌上了李德謇的船後,好像有點不想要下來了。

所以,與其逼迫劉仁軌去干他不想要乾的事情,還不如讓劉仁軌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至於接下來怎麼樣培養,農業學府這麼多的人,只要有方向了,那麼慢慢培養就是了。

說實話,自從開始種田,好像那些需要好些年才能夠出成績的事情,對於農業學府出來的人來說,好像也能夠接受了。

那種急功近利的態度不能說是沒有,但所有認認真真種過田的學生都明白,想要有收穫,那就必須要耕種一年,想要有更優良的種子,那就必須要多年的成果積累。

總而言之,對於農業學府出來的學生來說,耐心都格外的好!

所以,李淳風也就只是順勢布置了任務,至於什麼時候出成果,至少李淳風並不著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