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這第三名,原本朱由校也想選一個自己熟悉的人,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更為有意思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文震孟。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文震孟應該是這一次的狀元。

朱由校看到文震孟名字的時候,不由想起來這個人的一些事情。

他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十次參加會試,最後一次才考中。最為關鍵的是最後一次考中之後,他直接就考中了狀元,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了。

同時文震孟這個人是文徵明的曾孫。至於文徵明,也是考了很多次都沒有考中。文震孟似乎重複了他曾祖的科舉過程,只不過他後來考中了,而且還拿下了狀元。

原本朱由校以為這一次排名靠前的肯定都是皇家書院中人。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每天都在那裡學習,對荀子的思想領悟自然是最透徹的,加上每日裡都有人教導,考試的東西就是他們平常學習的,他們自然能夠考出一個非常好的名次來。

除此之外,這些人能夠得到的照顧也最多。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對荀子的思想還不認同,現在自己就是在強推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不會在科舉考試上用多大的功夫,或者說不會在荀子的思想上用多大功夫。

大多數的舉人們,更多的是學孔孟,在這樣的情況下,考荀子他們自然就不擅長。

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所以他們考中的幾率不高,排名靠前的幾率就更不高了。這一次科舉考試,與歷史之中的重疊肯定會很小。

只是讓朱由校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這裡看到了文震孟的名字,這個曾經的狀元。

按理說文震孟不應該考這麼高的名次才對。

在看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朱由校有了一個想法。

或許點了那些皇家書院中的人的確是很好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點一個不是皇家書院中的人好像更能夠彰顯公平,同時能夠給更多的人樹立一個榜樣。

於是朱由校就在文震孟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這第三名就是他了。

至於二甲的第一名,朱由校給了張余。這個人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前幾名,但同時也要壓一壓。

對於這個張余,自己要用,但是也要慎用。二甲的頭名,也就是俗稱的傳臚,是一個比較合適他的名次。

把這幾個人圈出來之後,剩下的事情朱由校就不打算再參與了。

將名單遞給站在一邊的陳洪,朱由校說道:「行了,拿下去吧。」

「是,皇爺。」陳洪連忙躬身答應道,雙手接過了那張名單。

「錦衣衛那裡是不是抓了不少人?」朱由校抬起頭看著他,又問道。

「回皇爺,這些日子的確有不少舉子要鬧事,錦衣衛的確抓了不少人。」陳洪連忙說道:「前些日子許顯純還在問,這些人要怎麼處理?」

朱由校想了想,沒有說話。

事實上這些人還是很棘手的,殺肯定是不可能殺的,也不可能把他們給就這麼放了。

於是朱由校說道:「先關他們一段時間吧。另外你告訴馮從吾,皇家書院那邊馬上招生,這一次多招收一些。」

「趁著現在這些舉子還在京城,也能多招一些有才華的人。」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行了,你退下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一聲之後,躬身走了出去。

事實上,讓皇家書院開始招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轉移矛盾。

這一點也是朱由校早就計劃好的,也到了實施的時候。

現在聚集在京城的這些舉人,是京城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這些人全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心中有自己的道義。

一旦這次科舉的成績公布出去之後,很難說他們會不會鬧騰起來。一旦有些人在那些人裡面煽動,很可能這些人就會鬧出一些事情來。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又不能真的殺了他們。一旦殺了他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熱血沸騰,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就是太麻煩了。

索性就讓皇家書院開始招生,給他們一個出路。到了那個時候,有路可以走,自然就不會想著鬧得太厲害。

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不然現在堵死了,他們鬧騰起來就麻煩了。

讀書人容易熱血上頭,這一點古今皆然。同時他們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所以要做好引導工作。

這些人都是大明將來的人才,不同於朝堂上的貪官污吏,所以要好好的引導。

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之後,朱由校站起來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隨後便轉身向著張皇后那邊走了過去。

現在張皇后有了身孕,可是宮裡面的大寶貝,自己還是要好好的陪陪她,讓她的心情愉快一點。

朱由校這邊只是一句話的事,下面的人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先是皇家書院那邊公布了招生計劃,同時開啟了報名。

隨後就到了放榜的日子,這一次關注的人沒有上一次多,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在等待。同時因為有了名次,所以大家的心情都更緊張了。

尤其是那些在會試這種考中的人,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名次決定了今後的發展,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依舊是德勝樓,依舊是那個包間,張余幾個人還聚在裡面。

與上一次不同,這一次大家雖然都是心中期盼不已,但是並沒有那麼忐忑。

因為上一次考不中的話,那就要再等三年了。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這一次已經不用擔心落榜了,大家等待的就是一個排名。

不過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個排名很重要,但是氣氛卻好了很多,幾個人倒也是有說有笑的。

這個時候,外面突然熱鬧了起來。

顯然榜單已經公布了出來,於是街上又吵鬧了起來,甚至還有人放了鞭炮,顯然這是已經看過榜單,確定考中了的。

德勝樓下也忽然熱鬧了起來,無數人開始鬧騰。

這個時候包間的門突然被推開了,宋應星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臉上帶著興奮的說道:「了不得,太了不得了!」

幾個人都轉頭看向了他,目光非常的急切。

宋應星則是看向了盧象升,直接說道:「盧兄,恭喜你,高中狀元,一甲頭名!」

說完這句話之後,宋應星又轉身看向哥哥,大笑著說道:「哥,一甲第二名,榜眼!」

聽到這話之後,屋子裡面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誰都沒想到,屋子裡面居然包攬了一甲三名的前兩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名次了,同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聽了這話之後,無論是盧象升還是宋應升,兩個人都沒緩過神來

盧象升不敢相信,他怎麼就能夠考到狀元呢?

那可是狀元!

要知道在場的幾個人之中,讀書比他好的很多,怎麼也輪不到他考狀元。

宋應升這個時候也回過神來了,他看著弟弟問道:「其他人呢?」

聽了大哥的話,宋應升連忙說道:「張余張兄,二甲頭名傳臚!」

聽到這個名次之後,幾個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張余的身上,屋子裡面的氣氛有些怪異。

如果說誰學得好,那是張余。可是在會試的時候,拿到了會元的是宋應升;這一次宋應升考了榜眼,盧象升正是拿了狀元,張余反而拿了一個傳臚。

張余見幾個人看著自己,笑著說道:「都看著我幹什麼?覺得我會不甘心?」

「你們也太小瞧我張余張退之了。殿試本身就是一道策論定生死。發揮的好和發揮的不好,本來就是難以定數。」

「何況我考了二甲第一名,也不是很差了吧?」

幾個人聽了這話之後,突然都笑了起來。

一邊的吳襄站起身子說道:「你這話要是傳出去了,肯定有很多人追著你打。」

「好了,好了,咱們幾個人這次成績這麼好,也該好好的慶祝一下。」張余笑著說道:「馬上讓人準備酒菜,咱們不醉不歸。」

「好,我去安排。」宋應升也笑著說道。

同時吳襄也轉頭看向宋應星,問道:「他們的你都看了,那我們的呢?對了,你自己的,你看到沒?」

「我看了,二甲第十一。至於吳兄你,二甲第十七;劉賢劉兄,二甲第三十六。」

「果然還是我最差。」劉賢笑著說道:「以後還要仰仗諸位多多提攜。」

幾個人同時白了一眼劉賢。

盧象升說道:「咱們能夠在一起讀書,這就已經是一種緣分了;能夠位列一榜進士,這就更是一種緣分了。」

「同窗同年,以後在官場之上,自然相互扶持。」

幾個人談笑的時候,外面也已經熱鬧了起來,報喜的人也都沖了過來,恭喜生賀喜聲響成了一片,這些人都是來討賞錢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名次高的人,自然歡天喜地;名次低的,自然是悵然若失。

在不遠處的一家旅店之中,文震孟已經打發走了賀喜的人,隨後回到房間坐了下來,在他身旁是興奮的書童。

此時的文震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考中了探花。

四十六歲了,考了十次了,居然真的考上了,而且還考中了第三名!

想到這些年自己含辛茹苦的考試,文震孟的心裡百感交集。

接下來的日子,自然就是歡慶了。

誇官遊街,恩榮宴,可以說是新科進士最歡暢的時候了。

有人罵不公,有人在歡慶,一時之間,京城上演了人生百態。

有人黯然離開,有人準備去考皇家書院,有人憤而咒罵,不一而足。

皇宮大內,朱由校的臉上卻沒有太多的表情,事情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去,已經讓他心裏面感到安慰了。

沒出事比什麼都強。

現在朱由校明白了那句話的意思,穩定大過一切。

躺在搖椅上,朱由校晃蕩著身子,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但同時更多的則是淡然。

他的心情很舒暢,因為要離京了。

陳洪來到朱由校的身邊,輕聲的說道:「皇爺,他們人到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時間不長,陳洪就帶著幾個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為首的是盧象升,其次則是文震孟,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宋應升以及張余,科舉的前四名。

朱由校今天把他們招過來,一來是見見他們,另外是給他們安排差事。

這件事情原本不用朱由校來做的,但是有事情要和他們說,所以就親自見一下。

四個人進來之後,連忙跪地行禮。

朱由校則是擺了擺手說道:「行了,都起來吧。」

四個人快速的站起了身子,隨後就有兩個人愣住了,盧象升和宋應升兩個人一時之間真的有些回不過神了。

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們認識,而且見過不止一次。

雖然現在換了衣服,場合也不同,但是他們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他們心裏面怦怦地跳,有些張口結舌。

「怎麼,不認識朕了?」朱由校看著他們,笑著說道。

這裡面最早知道朱由校身份的,自然就是張余。只不過他雖然知道了朱由校的身份,但也不敢和其他幾個人說。

「臣等不知陛下身份,請陛下恕罪。」宋應升連忙說道。

「行了,行了,就不要說這個了。」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今天把你們找來,一來是見見面,二來也是有事情和你們說。」

「這一次朝廷科舉,你們幾個名列前茅,做得非常好。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你們幾個都應該入翰林院,不過今年不同,朕想給你們分開安排,所以想問問你們是不是願意。」

這話其實說了也白說,陛下都說了,你能說不願意嗎?

「朝廷新成立了一個參謀處,需要選幾個有才華的新科進士,選出來的人就不用入翰林院了,直接為參謀處行走。」

「對於你們幾個,朕也有一些了解。盧象升,文震孟,你們可願入參謀處?」

這兩個人是朱由校深思熟慮過的,至於剩下的宋應升和張余,還是去翰林苑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