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幕府大軍人馬雖眾,卻是人人緊張,不斷派遣斥候抵近偵查,皆被范家軍的精銳斥候擊退俘虜。

登岸以後,范卓遠下令占據水源和高地,就地構築營壘。

他是靠著播磨國加古川登陸的,此地為活水,不必擔心投毒,且水流充沛,可於江上行船。

戰艦沿加古川北上進入內地,對岸上軍團進行火力掩護,這樣的背水之戰,退路充足,可以隨便打。

范卓遠領兵在岸上列卻月陣站穩後,看著遠方連綿的堡壘防線微微皺眉。

這個戰場有點類似於三池郡一戰的放大版,三池郡的北條宗政以為己方不善散兵浪戰,結果吃了大虧。

可如今幕府這邊肯定已經知道三池郡的交戰經過,一定不會輕易的跟自己野戰。

縱使自己有攻城妙招,但對面的寨牆防禦體系過於嚴密,又充分藉助了地利,一個個拔過去可能趕不上對方修理的速度。

但是不管再怎麼樣,也是要上前碰一碰的。

他率領兩萬兵馬,副將張僖隨同,攜帶兩門五百斤的銅製火炮,沿著加古川河岸而行,河上有戰艦相隨,可隨時接應後路。

日本銅礦、金銀礦藏資源豐富,范卓遠占領的九州四國地區,就有不少已經開採出來的銅礦石。

這三個多月時間,范卓遠將所有銅礦石全部熔鑄,基本都做成了火炮,足足造了四十幾門大小不同的。

用銅來鑄炮,唯一的缺點就是原材料太貴,但製造加工難度比起鋼鐵要低不少。

現在讓范卓遠用鐵造炮,造出來他也不敢用。

范卓遠領軍來到一處高地,這種木寨用銅炮去打都是浪費,投石車都能輕易砸毀。

但架不住數量龐大,連綿不絕。

范卓遠命令部下炮轟木寨,果然幾炮就炸垮一面牆,裡面守軍根本不與交戰,一面寨牆垮了,立刻從後面哭爹喊娘的撤退,大部分竟然都是農兵。

范卓遠領兵進占後,發現除了背後的加古川,周邊都是敵軍木寨。

副將張僖提醒道:「少帥,我們若是攻打其一,其他地方寨內守軍恐怕會來襲擾我軍側後翼,甚至斷我後勤補給。

此地不利騎兵奔馳,他們襲擾完畢,我軍若追,必會迅速退回寨內。

若是拔寨,趁我軍夜間休息時,他們又會加快搶修。

我軍若是分兵據守占領下來的木寨,但如此綿延數十里的廣大區域,我軍兵力必然大量分散,力量反而會不足應對突發情況。」

旁邊有萬戶問道:「何妨直破中軍,集中部隊,直接進攻他們木寨集群守衛的中央縣城!打下縣城,這麼多木寨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張僖解釋道:「豈有那般簡單,你用千里鏡看看!」

說著將千里鏡交給方才質疑的萬戶,他往姬路縣城方向看去。

只見縣城之外綿延一大片的壕溝,縱橫交錯,鬼知道這些壕溝內有沒有修建藏兵洞。

己方大軍開過去,如果不把壕溝填平,那麼連立足之處都沒有,更何況周圍這麼多木寨又不是死的。

一旦強攻姬路縣城,他們直接出兵襲擾,或者包抄後路斷絕補給,麻煩就會很大。

這名將領微微皺眉,搖頭道:「這等守城布置,讓我想起了當初的襄樊城防體系,這絕不是倭寇能想得出的戰法,該是有宋人老兵在背後指點!」

張僖接過千里鏡,點頭道:「不錯,我們表面上要對付的是幾十萬倭寇,但實際上還包括一些鐵了心幫助倭寇的宋人!這一戰搞不好就是場苦戰!」

范卓遠微微皺眉,淡淡的說道:「先威力偵測,令一萬兵馬出戰,看半日內能攻破幾座木寨,再來討論對策。」

一萬兵馬前驅,一萬兵馬守衛後路,一個上午攻破三座寨堡,利用騎兵繞襲,斬殺敵軍千人,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戰鬥力極其低下的農兵。

范卓遠以千里鏡觀察,心中已有定策。

中午收攏兵馬後,聚將開會。

范卓遠為主將,加上張僖等八名萬戶,圍坐在篝火旁燒烤著野豬肉,一邊打量遠處連綿的寨堡防禦體系,一邊討論策略。

范卓遠撕扯著手中堅韌如硬紙板,毫無油水的野豬腿說道:「號稱四十萬大軍,戰兵必不少於十萬,這麼多人馬牲口,要多少後勤補給?你們算過沒有?」

邊上有萬戶嫌棄的放下乾癟的野豬肋排,說道:「才剛剛秋收完,這近畿地區也算富庶,敵軍收集的糧草支持幾個月到半年我認為問題不大。

更何況,我們雖封鎖了海上,但他們更熟悉陸路,一定有運輸道路。」

張僖皺眉道:「少帥可是想切斷敵軍補給?可是日本地勢破碎,山地連綿,我們不熟地形,如何去阻斷對方的糧草補給?」

方才的萬戶分析得沒有錯,范卓遠心裡也很清楚。

己方後勤實際也不成問題,畢竟有著絕對的海上優勢。

然而系統給的時間如今只剩三個多月,這個底線無人知曉。

對此,范卓遠在上午威力偵查的時候,就已有策略逼敵決戰。

他說道:「其他我不多說,此戰我有三點策略逼其決戰,接下來一段時間只需執行,不需多問。

其一、正面戰場,我們持續放血,合兵而不分兵,每日拔寨焚燒,以最大限度消耗敵軍資源,各部輪戰,保持銳氣。

如有機會,以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為先,不急於短時間內殲滅幕府大軍!改鯨吞為蠶食,零敲碎打。

其二、利用商賈與俘虜釋放謠言,就說朝廷即將派遣十萬大軍前來,到時合兵一塊,一舉滅日!

其三、分五千騎兵、五千輕步兵共一萬兵馬,乘坐戰艦,直插日本關東地區,到敵軍後方進行破壞,引起混亂,掠奪物資、截斷補給!」

除了第三點眾將心有疑惑,憑一萬兵馬繞去敵後襲擾倒是問題不大,可不熟地形的我軍,如何能截斷幕府補給?

至於一二點,眾將不僅心領神會,卻都覺得這是妙招,尤其是第二點,如果聽到朝廷即將派遣後續援軍,那麼幕府將再無兵力優勢,急的將是他們!

如此便能反客為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