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的確攻破了,耶律大石第一時間就確定了這件事。

火藥爆炸時,他在東面的城牆上指揮禦敵,聽到南面的城牆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便第一時間就趕了過去,看到城牆內外一片狼藉,死者傷者無數,且城牆破碎的場景。

他什麼也沒說,只招呼一聲親衛,然後騎上戰馬自北城門逃去,就連宮中的蕭太后等人也不管不顧。

大軍入城,所剩遼軍非逃即降,范卓遠命令安頓俘虜,撫慰百姓,全軍不得搶掠,否則軍法斬首從事!

他此前領軍逆襲、組織伏擊、指揮攻城,此三項功勳下來,非止勝捷軍,就連郭藥師的五千常勝軍也對他充滿敬服之意,無人敢不遵從將令。

郭藥師所部昨日曾破城而入,結果被城中百姓聯合蕭干所部擊潰,與燕京城百姓是有仇的,因此被范卓遠嚴令禁止隨意行動。

他們原本就是遼國降宋的軍隊,地位較低,有王稟所部看管,雖想報復城內百姓,此時卻也無可奈何。

范卓遠令人迅速看住府庫,以及守住皇宮、官府等要害部門。

要求百姓全部回家,如無家可歸者,全部統一看管。

那些參與守城之人,按照封建軍隊的慣例,通常全部屠殺了事,但范卓遠只要求凡是放下武器者,皆算降兵,單獨聚集在一起看管起來。

主持完種種軍務,這才與王稟和郭藥師進入皇宮。

蕭太后與遼國群臣此時正在大殿上緊張的等待宋軍前來。

蕭太后本名蕭普賢女,是北遼皇帝耶律淳的妻子,事實上北遼皇帝本身就不合法。

他是因為原本的遼國皇帝天祚帝敗於金軍後失蹤,由燕京城內各個大臣推舉出來擔任的。

這個皇帝剛當上沒多久,就遇到童貫第一次攻伐燕京,為耶律大石所敗,而後立刻向金國上表稱臣,願為附庸。

結果還未等到金國回復,六月份就病死了。

也正因為童貫得知此人病死,才發動了第二次攻伐燕京之戰。

蕭普賢女遙尊天祚帝兒子耶律定為皇帝,同時自己理政應對這次攻勢。

此前楊可世攻入燕京,進入皇宮後,蕭普賢女以其聰慧鎮定,先假意騙取說願意投降宋國,同時暗中派遣使者向蕭干求援。

最終扭轉了敗局,使二十萬宋軍大潰。

不過此番她面對范卓遠,同樣的計策顯然沒有大用。

見到范卓遠的時候,蕭普賢女和在場群臣同時心中顫慄。

她連忙躬身道:「吾等願意依附大宋,還望將軍仁慈,勿施暴虐。」

王稟轉頭問道:「范兄,你看該如何?」

郭藥師冷哼一聲,「此女看似柔弱,實則心機極深,留下來一定是個禍患,不如一刀宰了!」

范卓遠搖頭道:「統統看管起來,待宣撫使前來處理,這非我們權限所能應對。」

一揮手,便有一群士兵上來,將遼國上層建築一網打盡,全部看管在一間殿宇之中。

此時遼國另一隻萬騎大軍已將其他宋軍追殺到了涿州城下,一番耀武揚威,當眾處決俘虜以後,忽然得知回援的奚部大王蕭干被殺,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

主將大驚,立馬就決定回援燕京。

但下屬卻跑來勸阻,說此時蕭干大王確定已死,其餘情況一概不知,燕京是否安全,敵軍到底有多少人馬,是否會圍點打援等等。

一時間全軍上下陷入慌亂,各方意見更是無法統一。

那主將召集眾多軍官商議良久,耽誤了很長時間,最終還是決定往回看看。

畢竟一萬騎在手,哪怕遇伏也應該有辦法逃離。

所以全軍北上,但行軍速度頗慢,一方面是追殺宋軍良久,浪費了不少馬力,一方面也是因為人人心中無底,導致速度延慢。

但最終還是來到了桑乾河處,派出去的斥候回報,燕京城已被攻下,城內秩序井然,宋軍已守住了城牆與城門,還有騎兵在外巡邏。

雖有一處城牆垮塌,但宋軍皆已嚴陣以待,全無破綻。

眾人一看這副情景,知道大勢已去,他們身無補給,強攻燕京城也不現實,旋即繞開燕京,卻往北而去……

不久後到了居庸關,居然追上了正在休息的耶律大石,完成會師。

童貫那邊,他在攻城前一天晚上就見到了回返的慕清研,慕清研建議他一同前往燕京城下,到時即便攻不下城,萬餘兵馬在手,進退也是從容。

但童貫已被遼軍打怕了,抵死都不肯去,慕清研沒有辦法,只能再度回返燕京城下,眼看范卓遠以不可思議的方法炸塌燕京城牆後,就已知曉大局已定,再度縱馬回報童貫。

童貫再三跟慕清研確定細節,即便慕清研脾氣極好都忍不住想要發怒,童貫這才率領麾下剩餘親兵北上。

當看到燕京城上已懸掛上宋軍的旗幟後,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幽州克復了!我大宋立國以來夙願,終於在童某手中實現!此乃萬世不滅之功!當立即彙報陛下如此喜訊!」

慕清研微微皺眉,她說道:「宣撫使,此戰功勞最大的當是那位范虞侯,你可莫要忘了。」

童貫笑道:「范虞侯乃本座慧眼提拔,果然沒讓本座失望,論功行賞當然少不了他一份!

哦,對了,也不知劉延慶他們如何,哼,二十萬兵馬對陣三萬遼軍,竟一失不發便即大潰!本座定要狠狠參他一本,追其要責!」

慕清研搖頭道:「宣撫使,現在最重要的應該不是追究責任,而是布置防禦,進而繼續收復幽雲十六州,以鞏固邊防。

金人率獸食人,海上之盟未必可靠,一旦遼國被攻滅,下一個我們就很有可能跟他們刀兵相見,必須儘早做好準備。」

童貫詫異道:「慕仙子與那位范虞侯所見倒是相同,都這麼不信任金人嗎?海上之盟時,我看他們粗獷樸素,頗重信義啊。」

慕清研認真道:「宣撫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與人相處尚且如此,國與國相處,又豈會有差?」

童貫想了想,歡喜道:「總之既然收復了幽州,接下來攻伐周圍,拿下幽雲十六州都不是難事,哈哈,那本座就讓劉延慶他們過來。

再怎麼說劉延慶也曾隨本座剿滅方臘等食菜事魔教的叛賊,頗立戰功,就再給他一個機會戴罪立功好了。」

慕清研一聽童貫竟然還想重用劉延慶這等庸人,心下一沉,獨自策馬向燕京城而去。

童貫大感詫異,但他也指揮不了地位超然的慈航靜齋,於是讓自身親信前往涿州報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