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官員品級,廢除如今大宋品級、勛官、實官等混亂的制度。

簡單劃分為九品十八級,更是廢除了宋朝造成冗官低效的一職多官、恩萌等制度。

除了中樞行政以及官僚階級的改制以外,范卓遠針對胥吏也進行了相關改制。

吏治比官治更加重要,他們直接接觸基層,也是朝廷政策的最終執行者。

王安石的新法,可以說就是毀在糟糕的吏治手上,使善政變成惡政。

宋明清時期,因為中央集權對地方官僚限制極大,導致基層統治基本落入胥吏手中,地方官能不能坐穩位置,很多時候就是下面世代傳承的胥吏所決定的。

對於不聽話的官僚,胥吏可以各種手段不合作、架空甚至威逼栽贓等等,使得官員考績劣等而被罷免。

他們世代紮根地方,老子死了兒子替,地方上黑白兩道通吃,豈是三年一轉的縣令所能對抗的。

尤其是如今范卓遠推行的制度極大限制了士大夫的臣權,如果不同時對胥吏進行制約,那麼官僚階層將會徹底沒用,地方上皆被胥吏把控。

因此在范卓遠治下所有地方上的胥吏都不再由本地人擔任,也不可世代繼承。

如果父子兩代皆有人擔任胥吏,那麼就需要分隔兩地,不能相互接觸。

胥吏同樣需要經過科舉進行選拔,或者從有功軍士中選拔擔任,任期為五年一轉,最多在一地任職兩屆,不在一地常駐。

胥吏按照其職司不同,分管於六部,與官僚一般也有政績考核,五年一轉後即納入吏部考功司進行審批。

也就是說,在宋明清基礎上,胥吏這個階層原本完全屬於編外配置,但在范卓遠這裡則將其徹底納入編制內,其薪俸雖來自地方稅收,但依舊歸屬中央朝廷。

除此之外,在軍制上也做出了有別於大宋的改革。

如今范卓遠手中有一萬驍捷軍精銳主力,另有四萬由解救奴隸編成的軍隊。

這五萬部隊為常備精銳,在地方上他打算恢復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

說起府兵制,它的衰落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唐朝大一統之後,疆土擴張極廣,原本的府兵若是自備裝備糧草參軍,前往邊疆都需要很長時間。

而府兵是沒法長期駐守邊關的,如果令他們長期駐守,又不給予金錢養家,再加上上官盤剝,那麼府兵逃亡,家庭破產便是必然的事。

所以這才導致唐朝中期府兵制度崩壞,不得不以募兵為主,再加上種種原因最終造就了節度使割據的局面出現。

但現在范卓遠所據之地不過燕雲、太原、真定、河間、大名府諸地。

實行府兵制能大力節省軍費,且軍隊耕戰一體,也有較為強大的戰鬥能力,配合常備精銳,足以擴張四方。

當然,等到勢力擴張到一定程度,范卓遠自會漸漸廢除府兵制,改以職業士兵和地方上自主招募的義務兵相輔相成。

府兵制的基礎是土地,每一個府兵皆是自耕農甚至是小地主家庭的子嗣,所以建立制度之時,自然避免不了進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稍通治理的文官能給出一攬子方案,范卓遠提出幾個要點後,放手任憑蕭仲恭進行施為,他以驍捷軍為後台,用武力做背書,對其進行鼎力支持。

其實行過程,無非就是調查人口,劃分階層,而後改土歸流、分配田畝,派發種子農具耕牛等等,並安排相應農耕技術官僚與胥吏進入田間對百姓進行指導。

這些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如何應對地方上的豪強。

燕雲地區這樣的問題倒不是很嚴重,這些年燕雲屢經戰亂,尤其雲、代、朔、蔚四州,人口基本被金軍擄掠一空。

而燕雲地區也只保留了少部分豪族,這些豪族也過得比較慘,早年宋軍打來的時候搶過一波,後來金軍來了兩次,搶了兩波。

不僅人口傷亡慘重,就連固有的田地也把守不住。

對於他們,范卓遠讓薊州韓家為代表,讓各個家族把自家土地情況彙報上來。

而後令人下去清丈確立邊界,按照政策進行分級稅收。

所謂分級稅收就是土地保有量超過一定基數,稅收額度就會遞增。

擁有的土地越多繳納的稅收則越多,如果兼并土地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會被沉重的稅賦壓得破產。

燕雲豪族了解了新制度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但他們本就沒有資格跟范卓遠講條件,再度修改過各自家族的土地規模後,才老老實實配合丈量田地。

使得各家田土保有量處在一個合理水平,如果侵占的土地確實過多的,甚至不得不進行主動分家,將田土分給子孫,讓其另立戶籍,以避免稅賦壓力。

除這些地區外,原本屬於宋地的幾個區域,最典型的如相州韓家,也就是韓琦家族所在,田土更是跨州越縣,阡陌連綿,無窮無盡。

地方上的百姓基本都給他們當過佃戶,就連相州岳飛都不例外。

這樣的家族在大宋算是頂級世家,還有稍弱一些的更是數不勝數。

他們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名望卓著,百姓多為其所蠱惑。

蕭仲恭不想影響太壞,沒有對所有豪族一網打擊,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如韓家這樣最大的幾個,再加上名聲最差的幾個動刀子。

先是通過錦衣衛調查這些家族黑料,而後以戲台、兒歌方式在民間廣為傳播,以敗壞他們在百姓當中的名聲。

再加上一些苦主被引誘去官府告狀,而後對相關桉件進行公審,更將這些家族惡名做實。

此後就到最後一步,朝廷派遣胥吏上門緝拿,如遇抵抗,甚至殘殺朝廷胥吏,那麼就更好了!

直接動軍隊上門圍剿,這等絕對實力壓迫下,縱然這些豪族聯手反抗,甚至僱傭江湖高手行刺,也都被順利鎮壓下來。

在新政之下,沒有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更沒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說法。

敢於反抗的,皆被族誅斬首,田土沒收後,直接就地分給無地農民,令彼輩身敗名裂。

原本還被豪族蠱惑的農民得到如此好處,立馬面孔一變,徹底站在新政這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