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秦可卿:……魑魅魍魎怎麼她就這麼多

榮慶堂

賈母、王夫人、秦可卿,元春已先一步回返府中,正是晌午時分,春光明媚,暖意融融,日光透過竹簾縫隙以及軒窗玻璃照將進來,被十二架屏風上分割開來,將布置雅致、空間軒敞的榮慶堂,映照的明亮整潔。

「鴛鴦,去東府看看珩哥兒回來了沒有。」賈母面帶憂色,待鴛鴦去往東府,轉而看向坐在一旁的秦可卿,安慰道:「珩哥兒媳婦兒,你也不要太過擔心了,珩哥兒他年前不就離京剿寇,後來沒什麼事兒不說,還立了功勞,大晉了爵位。」

秦可卿美眸蒙上一層憂色,說道:「夫君他這次出征,比之以往大有不同,聽宋夫人說河南亂民聚集了十萬之眾,賊勢浩大。」

賈母張了張嘴,也有些擔憂。

十萬人,的確不同以往。

元春寬慰道:「老祖宗,弟妹,珩弟他這次能調動的兵馬,比之先前也要多了許多。」

賈母道:「珩哥兒媳婦兒,是這個理兒,他現在能動用的兵馬也多了,當初東府的代化公南征北戰,也沒少打過仗,還有小國公在時,哪一次我都是提心弔膽的。」

就在這時,廊檐下傳來欣喜聲音,人未至,笑先聞。

「老祖宗,我剛才聽著就像您,怎麼回來這麼早兒?」

說話間,鳳姐領著平兒、豐兒、彩明等丫鬟進得榮慶堂,目光掠向幾人的面容,落在秦可卿身上時,驚訝之餘,臉上笑意凝滯,疑惑問道:「老祖宗,這是?」

卻是見著幾人臉上完全沒有笑紋,這哪裡像是觀禮之後,興盡而歸的誥命模樣,以鳳姐之察顏觀色,自是猜測出了什麼事兒。

賈母招呼道:「鳳丫頭,過來坐,等會兒和你們說說。」

鳳姐壓下心頭的疑惑,邁著盈盈步子,在賈母近前的繡墩坐下,心頭疑惑更甚。

恰在這時,李紈、迎春、探春、湘雲、黛玉也領著丫鬟陸陸續續挑簾進了榮慶堂。

有的是賈母著丫鬟喚來的,有的是聽到賈母回來的消息後過來的。

至於寶玉,前日在賈政的再三催促下,去了族學的崇文館寄宿學習。

一眾鶯鶯燕燕向著賈母、王夫人、秦可卿、元春行禮罷,紛紛落座下來,不解地看向愁雲滿面的賈母以及秦可卿。

而帘子又是晃動幾下,薛姨媽與寶釵也在丫鬟的陪同下進得榮慶堂。

「老太太,這……怎麼回來了?」薛姨媽一進來,就是詫異問道。

寶釵一眼就瞧見那雲堆翠髻,珠輝玉麗的玉人,水潤杏眸中泛起疑惑光芒。

因為朝廷的消息還未傳到榮國府後宅,故而眾人尚不知河南出了變故。

見人都已到齊,賈母一邊兒吩咐著林之孝家的準備午飯,一邊說道:「宮裡舉行魏王的封妃大典,不想河南那邊兒出了亂子,說是一夥兒賊寇裹挾百姓,攻陷了開封省府,珩哥兒風風火火地接了宮裡的旨意,要往河南剿寇,等下就領兵出京。」

此言一出,鳳紈、迎春、探春、黛玉都是一愣。

領兵出征?還要出京?

黛玉罥煙眉下的燦然星眸中憂色浮起,不由抬眸看向那著一品誥命服的麗人,此刻秦可卿著朱紅雲錦衣宮裳,頭戴點翠珠冠,那張玫姿艷逸的芙蓉玉面,再無往日的盈盈笑意,反而為憂切之色覆蓋。

寶釵柳葉細眉蹙起,同樣將一雙瑩潤目光投去,恰恰對上一雙柔潤如水的美眸望將過來,心頭微動。

秦可卿看向寶釵,以只有二人心照不宣的方式,點了點頭,以示安慰。

自先前見到那位身份高貴的晉陽長公主,心底一較高下的心思早就淡了,如今夫君領兵出征,兵凶戰危,她和薛妹妹在家裡什麼忙也幫不上,只能提心弔膽。

鳳姐問道:「老祖宗,南安太妃這幾天不是說河南沒事兒?」

說著,面色一怔,皺眉道:「珩兄弟是好像說過,最近京里還為這樁事兒鬧的沸沸揚揚的。」

柳芳之母孫氏上門搬弄是非,賈政為通政司彈劾奏疏又惶惶不可終日,賈珩前些時日特意在榮慶堂和眾人解說過此事,故而,鳳姐以及其他人並非不知。

賈母嘆道:「就是這個事兒,河南的軍報還把宮裡那位至尊急的吐血暈倒了。」

「這……」榮慶堂中眾人聞言,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皇帝吐血暈倒,鬧得這般厲害嗎?

賈母說話只間,不待鳳姐相詢,就將今日慶賀典禮的經過,一五一十敘說了一番,元春則隨時補充著細節。

從捷報到來,南安太妃以及理國公柳家、鎮國公牛家幾位太夫人、誥命夫人的說落,再到真正敗報傳來,天子吐血暈倒,朝野內外震動,雖只是以言語描述,但也聽得眾人心緒不寧。

鳳姐神情迷茫片刻,問道:「老祖宗的意思是,大典上先來了一封捷報,文武百官以為是喜上加喜,實際是假的捷報,但那些官兒都沒辨出真假,只有珩兄弟他識破了,最終確定說是河南出了大亂子?」

賈母嘆了一口氣,道:「珩哥兒他好多天前不就說,為了這事兒,京里不少人彈劾他,現在倒是被他言中了。」

說著,面色複雜道:「回來時候,幾家誥命都說,珩哥兒他倒像是能掐會算一樣。」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驚異難言。

寶釵柳葉細眉下,明眸熠熠流波,芳心之中,欣然與激動交織在一起。

她說皇帝為何吐血?多半是又羞又愧,方至急火攻心。

探春英氣秀眉下,明眸晶瑩燦然,滿朝文武皆為「捷報」愚弄,唯有珩哥哥他識破了詭計,而且是一開始就識破,提前就有所布置,這……真是神鬼之能了。

黛玉面色一時恍惚,雖外祖母將事情說的輕描淡寫,可想來捷報傳來時,不少朝臣都在攻訐、嘲諷於他,也難為怎麼識破了捷報是假的。

薛姨媽心有餘悸說道:「這……那宮裡那位吐血,後來是怎麼說的?沒有怪罪珩哥兒吧?」

此言一出,眾人壓下心頭的驚異,面色微變。

皇帝吐血暈倒,這可不是一樁小事兒,如是怨到他身上……

鳳姐柳梢眉挑起,急聲道:「老祖宗,這無論如何也怪罪不得珩兄弟頭上吧?珩兄弟很久前不就是提醒著,可那些朝里的官兒跟著搗亂不說,還彈劾他,他能有什麼法子,宮裡那位至尊是聖明天子,想來分得清這個理兒才是。」

探春道:「常聽珩哥哥說當今聖上,賢明英睿,絕不會不分青紅皂白,無故遷怒旁人,這番應是有功無過,否則也不至於派著珩哥哥出京。」

眾人聞言,心頭鬆了一口氣。

不過,其他人都是看向賈母,等著解釋。

賈母嘆道:「怎麼可能怪罪著珩哥兒?反而讓珩哥兒去平叛了,說來,那些先前彈劾珩哥兒的大臣倒是跪了一路,珩哥兒他見過宮裡那位至尊,就領著人出來,去往京營調兵了。」

想起先前熙和宮外滿朝文武跪在兩旁,而那少年卻穿行而過的一幕。

當初還不覺如何,然而在事後覺得心緒難以平靜。

王夫人臉色淡漠,並不出言,撥弄了下佛珠。

湘雲面帶驚訝,詫異說道:「珩哥哥這是要離京去河南打仗了?」

黛玉聞言,垂眸思索著利害,鬱郁眉眼間現出一絲憂愁。

前往河南打仗,這不比他先前在京城附近剿寇,只怕要更為兇險莫測。

迎春靜靜聽著幾人說著,目光閃了閃,臉上倒無多少神色變化,身旁的司棋卻凝眉思索著。

探春凝了凝修麗的眉頭,低聲道:「前段時日,珩哥哥和京營一直忙著這個事兒,也算籌備多時,如是早一些出兵,興許聲勢也不會鬧的這般大。」

她最近在珩哥哥的書房,見一些京營軍將遞上來的奏報,還有一位封號咸寧的公主跟著珩哥哥忙前忙後,也不知……嫂子知道了沒有?

元春解釋說道:「宮裡頒發了聖旨,說是讓珩弟為欽差,前往河南平亂,以天子劍轄制地方官員,賦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之權。」

薛姨媽聞言,面色微變。

鳳姐俏麗玉容上現出一抹異色,低聲道:「先斬後奏,這在戲文里倒是聽過這話。」

這聽著就了不得,大權在握,說一不二,也不知該是怎樣的體面尊榮。

這般想著,鳳姐神情一時恍惚了下。

探春清聲道:「地方州縣不比京里,不給這權也不大行,容易被掣肘,貽誤軍機。」

李紈不施粉黛的秀雅玉容上也有幾分失神,先前南安太妃家的搬弄是非,她也瞧見了,只是沒有想到竟是這般結果,讓他言中了不說,還讓他領兵前往剿寇?

只是,原想著趁著月底蘭兒回來,請個東道兒,和他商量蘭兒的學業,是不是今年春上參加進學試,不想竟出了這檔子事,只能等他打了勝仗回來了。

賈母道:「也不知珩哥兒等會兒回來不回來,再是出征,總要給家裡道個別,珩哥兒媳婦兒,你也別挂念了,珩哥兒他是個有大能為的,也是個有大福氣的,他這次平叛,給伱立個大功勞回來。」

秦可卿嘆道:「我只盼望著夫君能平平安安回來就好。」

寶釵凝眸看向那麗人,聽著這話,心思就有幾許複雜。

雖以先見之明取得宮裡那位至尊的信任,可一到兩軍陣前,刀槍無眼的,她也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就好了,有些事兒,順其自然,強求不得。

就在眾人心思各異時,從外進來一個嬤嬤說道:「老太太,太太,珩大奶奶,璉二奶奶,大爺過來了。」

秦可卿正自神思不屬間,聞言心頭一喜,連忙起得身來,徇聲望去,柔弱楚楚的美眸中帶著急切之色。

說話間,只見著一個蟒服少年出現在眾人眼前,臉色平靜,看不出什麼愁容,只是身旁還帶著一個錦衣衛士。

原來,賈珩先前領著咸寧公主回到寧國府,剛剛落座,就見到了鴛鴦,知賈母與可卿已返回了榮國府,遂一同過來。

「珩哥兒。」賈母拄著拐杖站將起來,看著那少年,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忽而就被賈珩身旁身形高挑明麗的錦衣衛士吸引了目光,攏了攏老眼,隱隱覺得面熟。

此刻,元春、迎春、探春、湘雲、釵黛、鳳紈也都看向那蟒服少年,只是剎那間,卻是為其身旁的錦衣衛士所驚。

有幾個嬤嬤和丫鬟心頭一驚,連忙遮掩著自家姑娘,唯恐被外男瞧了去。

暗道,珩大爺怎麼能將其他男子帶了進來?

只是黛玉星眸閃了閃,瞧見那著飛魚服的衛士,儀容秀麗,修眉聯娟,氣質更是冷清幽艷,耳垂上尚有耳釘炫射盈盈光輝。

「這次前往河南,過來向老太太辭行。」賈珩輕聲說著,目光掠過元春、可卿,面色溫煦幾分,然後看向一旁的咸寧公主,介紹道:「這位是咸寧公主,宋國舅失陷在開封府,咸寧公主惦念宋國舅安危,也在隨行軍中之列。」

秦可卿、寶釵:「???」

鳳紈、迎探、黛云:「……」

秦可卿心頭「咯噔」了下,秀眉蹙起,旋即,烏珠流盼的美眸中翻湧起陣陣疑惑。

晉陽長公主那邊兒還沒弄明白,這怎麼又來一個咸寧公主?

難道,那個晉陽長公主,是她認錯了人?

可不對呀,那一顰一笑的柔媚之態,還有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感觸,從裡到外幾乎都是她家夫君的印記,她不會弄錯才是。

可怎麼又多了一個咸寧公主?

寶釵此刻瞧著那身形高挑、容色姝麗的少女,如白海棠花蕊的臉蛋兒同樣蒙上一層疑色,杏眸眸光疊爍幾下。

公主?

這裡怎麼還有公主?難道……

轉頭看向那少年,卻見其目光清正,坦然自若,轉而將少年方才的話在心頭輾轉來回。

宋國舅失陷在開封府,公主隨行前往河南解救……好像也說得過去。

可心思靈動慧黠的少女,抬起秋波流轉的水潤杏眸,正好瞥見著那位公主殿下一閃即逝的眼神,心頭不由一緊。

這眼神,她可再熟悉不過,有時候無人注意時,她也會那般偷瞧他。

寶釵抿了抿粉唇,攥緊了一方手帕,心底生出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忍不住看向「正主」。

然而「正主」同樣處在一股「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魑魅魍魎怎麼她就這麼多」的懵然中。

秦可卿容色變幻,轉而就調整好心態,一剪秋水秋波盈盈地看向那窈窕明麗、神清骨秀的少女。

賈母詫異片刻,笑道:「老身剛才還說,看著有些面熟,原來是咸寧公主,老身起來給公主殿下見禮了。」

說話間,就要拄著拐杖從羅漢床上起身。

咸寧公主此刻正自接受著一道道明亮瑩瑩的目光打量,心頭正有幾分忐忑,暗道,先生家的姊妹看著真多,而且一個個看著靈秀聰慧的緊,有的丰韻娉婷,有的雍容華麗,有的林下風致,有的英媚天成,有的嬌憨爛漫……

這時,忽而聞聽賈母這番言語,嚇了一跳,連忙近前朝著賈母拱手一禮,柔聲道:「老太太,該我向您行禮才是的。」

賈母也只是作勢,並未真的向咸寧公主行禮。

這等滿頭花甲的超品誥命,也就面對宋皇后和馮太后才有行禮,年輕的公主如是受了這禮,落在旁人眼中就有些不知敬老,其實,咸寧公主也被宋皇后吩咐過攙扶賈母。

而後,賈母則充當介紹人的身份,先介紹了王夫人,王夫人朝著咸寧公主行了一禮,待介紹過鳳姐、李紈、秦可卿等幾個年長媳婦兒,幾人都是起身,好奇地打量著咸寧公主。

李紈不敢怠慢,盈盈福了一禮,喚道:「民婦李紈,見過公主殿下。」

「這位夫人客氣了。」咸寧公主看著對面衣裳簡素,頭飾也不見奢麗的婦人,情知是孀居婦人。

鳳姐見著咸寧公主,嬌嫩細膩的少婦臉上笑意流溢,道:「老祖宗,咱們家院裡是栽了梧桐樹了不成?」

賈母一時間頗為費解,有些摸不准鳳姐葫蘆里賣的什麼藥,笑道:「這是怎麼一說?」

王夫人、薛姨媽,也都好奇地看向鳳姐,目帶迷惑。

「這院裡沒有梧桐樹,今個兒怎麼引得鳳凰飛過來?」鳳姐笑了笑,丹鳳眼看向咸寧公主。

眾人聞言,方知其意,都是輕笑了起來。

鳳姐笑道:「人常言天家的都是龍鳳之姿,還真是不假,老祖宗,您瞧瞧,這品貌真是與尋常人家不同的。」

咸寧公主看向彩繡輝煌,明麗非常的婦人,也被誇得幾分羞怯,說道:「這位嫂子過譽了。」

卻是拿捏不准這位語笑嫣然的麗人身份,只得胡亂稱著嫂子。

鳳姐聽得心頭一跳,暗道,被一位公主叫著嫂子,也不知她是從哪兒論起的?

咸寧公主這時候,抬眸看向秦可卿,輕笑了笑,喚道:「秦夫人好。」

秦可卿驚訝地看向對面的少女,壓下心頭的一絲古怪心緒,問道:「咸寧殿下要往河南,此事,宮裡的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是應允著?」

咸寧公主道:「先前一直跟著先生在京營料理著團營兵馬的事兒,父皇和母后都是同意著,舅舅就在河南開封,太后的家人也在洛陽,論理我也該過去看看才是。」

秦可卿螓首點了點,叮囑道:「殿下路上注意安全,兩軍陣前,不比旁處。」

咸寧公主低聲應著,然後看向元春,這是早就見過的,輕笑喚道:「元春姐姐。」

元春連忙欠身還了一禮,道著不敢。

咸寧公主拉過元春的手,清聲道:「姐姐若是不棄,可喚我一聲芷兒妹妹,姐姐是榮國之後,我與勛貴家的同齡女孩子也是以姊妹相稱的,先前在姑姑那邊兒見著姐姐,就覺得大姐姐善解人意,溫柔大方。」

元春見狀也不再固辭,喚道:「芷兒妹妹。」

咸寧公主又一一見過迎春、探春,最終目光落在探春臉上對上英秀眉眼下那雙顧盼神飛的眸子,笑道:「先生,這位妹妹好生英秀瓊麗。」

賈珩笑道:「殿下,這是我三妹妹,三妹妹性情大氣,平常也幫著我整理著機要文書,你們可以多親近親近。」

當初他答應過探春,在天下去看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不該局限在小小後宅中。

既是生於末世運偏消,那他就改變她的時運。

咸寧公主欣喜道:「那我倒是相見恨晚了。」

探春有些不好意思垂下英麗的眸子,輕聲道:「殿下過譽了,殿下為天潢貴胄,卻不辭辛勞,以千金之軀隨珩哥哥前往河南平叛,這番膽魄,縱是那些男子也多有不如。」

兩人簡單敘說幾句話,咸寧公主轉眸看向黛玉,對上一雙鬱郁眉眼。

黛玉此刻上著丹紅色褙子,下著素色馬面裙,似卷似舒的柳葉眉下,星眸熠熠生輝,瓊鼻之下,櫻桃檀口。

黛玉凝眸看向對面的少女,抿了抿櫻唇,聲音柔柔弱弱道:「見過咸寧殿下。」

說來有些有趣,面對生人,黛玉還是有些怕生的,只有在熟悉以後,才有林懟懟之名。

「這位妹妹眉眼氣韻如瀟湘之水,黛郁含煙,看著倒有些像嬋月妹妹。」咸寧公主轉眸對著一旁的賈珩說道。

黛玉:「???」

她像誰?從來都是別人像她呀……

賈珩道:「我瞧著倒不大像,小郡主古靈精怪,林妹妹要安靜一些。」

晴雯像黛玉,齡官兒像黛玉,現在又多一個嬋月,嗯,也不對,從來都是別人像黛玉,黛玉就沒有像過別人的。

如論像不像,放床上並排……

嗯,他這都在胡思亂想什麼?

「反正,我倒看著親近。」咸寧公主輕聲說著,打量著黛玉,道:「林鹽院的大名,我聽父皇常常提及,今日瞧見妹妹,果是靈秀非常,妹妹,你我以後以姐妹相稱如何?」

顯然對榮寧二府親眷,咸寧公主不說「如數家珍」,但也知道一些,情知眼前黛玉祖上五代列侯,父親曾以科舉探花出仕,歷任蘭台寺大夫、巡鹽御史,出身清貴,縱是自家父皇也時常提及。

黛玉聞言,略有些羞怯道:「姐姐過譽了。」

這位咸寧公主的確與那些皇室宗女不同,雖容顏清冷了一些,但言辭清雅。

這時,轉而看向一旁的寶釵,在賈母的介紹下,輕笑道:「我知道這位妹妹。」

寶釵盈盈行了一禮,聞言,詫異地看向對面這位貴女,問道:「殿下如何知道我?」

咸寧公主一邊兒伸手相扶,一邊清聲問道:「妹妹家是做著皇商生意的吧?」

薛姨媽笑意吟吟著接話說道:「公主殿下好眼力,我們家領著戶部的皇商差事,原是供用著宮裡的陳設用度。」

咸寧公主笑道:「那就是了,時常聽母后提及。」

薛姨媽聞言,心頭一喜。

暗道,她閨女如能和這等天潢貴胄處為閨中姐妹,想來對她家蟠兒也有好處,笑道:「公主殿下寶釵與公主殿下年齡仿若,你們年輕女孩兒好生親近親近才是。」

咸寧公主笑了笑,應了聲。

寶釵凝了凝眉,看了一眼自家母親,心頭幽幽嘆了一口氣。

眼前這個說不得就是他在外面的紅顏知己……她要怎麼親近才好?

咸寧公主轉而看向湘雲,笑道:「湘雲妹妹。」

湘雲笑了笑道:「看著姐姐比我大一些,我能喚著一聲咸寧姐姐嗎?」

咸寧公主輕聲道:「你是先生的妹妹,喚我一聲姐姐,也是應該的。」

秦可卿聞言,心頭一跳,什麼叫應該的?

是不是下一步應該喚著嫂子?

轉頭看向自家夫君,卻見其坐在椅子上,正在低頭品茗。

待咸寧公主與眾人一一見過,咸寧公主以及幾個少女都是看向那蟒服少年。

賈珩放下茶盅,看向賈母,說道:「這次出征快的話,也需得一兩個月,老太太在家多多保重身體,老爺此刻還在宮中,不及面辭,還望老太太轉達致意。」

賈母面色複雜,道:「珩哥兒,家裡一切都好,你也不用挂念,你和你媳婦兒用罷飯,就回東府話別,想來你們小兩口也有不少話說。」

賈珩看向秦可卿,點了點頭,轉眸看向探春,道:「三妹妹如是想隨軍可以和咸寧殿下做個伴兒。」

這次剿寇,在形勢明朗以前,他更多還是將探春和咸寧放在洛陽,並不是真正隨他前往兩軍陣前,其實咸寧公主還好,只要有崇平帝的首肯,他哪怕帶在身邊兒就行。

至於想把探春帶在身邊兒,更多是長長見識,如是在後宅待著,好好的敏探春都被養廢了。

尤其,探春心頭不甘,原想著有一番作為,證明著哪怕是庶出,依然能自立自強。

探春聞言,面頰紅潤,心頭一動,英氣眉頭皺緊,目光灼灼地問道:「珩哥哥,我也能去?」

如不是女兒身,她應也能像珩哥哥那般立下一番事業來。

賈珩點了點頭道:「咸寧殿下正好騎馬帶著你,你們路上也正好做個伴。」

咸寧公主也道:「我正說這一去有些孤零零的。」

賈母怔了下,猶豫道:「珩哥兒,探丫頭她還小,是不是有些險了?」

賈珩解釋道:「就是從神京到洛陽那邊兒,帶三妹妹長長見識,也不讓她去前線,洛陽方面要為大軍提供軍需輜重,那邊兒原有不少達官顯貴定居。」

賈母嘆道:「珩哥兒,三丫頭她年歲小,終究還未出過遠門,路上也沒個人照顧,多有不便,還是等二年再說吧。」

探春連忙道:「老祖宗,我自己就能照顧好自己的,再說我就到洛陽,如果前面危險,就不往前面去。」

賈珩道:「老太太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她的。」

「畢竟是小姑娘家家的。」賈母又嘆了一口氣,說道:「珩哥兒,老身知道你素來喜歡三丫頭的爽利性子,可她終究是女兒家,年歲又這般小,這般鞍馬勞頓,如是折騰壞了身子的。」

這時候的小孩子夭折率原就很高,雖然探春已經十多歲,但賈母仍有些不放心。

秦可卿聞言,也勸道:「夫君如是想帶上三妹妹,等再過二年,她大一些也不遲的。」

賈珩想了想,看向從期冀目光轉而黯然的探春,道:「那三妹妹,先這般罷。」

這就是這個時代對女孩兒的束縛,局限於後宅中,咸寧公主尚好,畢竟是天潢貴胄,從小就習練武藝,弓馬嫻熟,只要天子首肯,還能跟著,但探春就不大容易,而且年齡的確有些小。

不過將話提前說好,以後再將探春帶在身邊兒就容易一些。

就在這時候,外間又是進來一個嬤嬤,說道:「老太太,大爺,前廳一個喚著夏侯瑩的錦衣衛,說是奉了宮裡的命令,來尋著珩大爺。」

賈珩聞言,面色一頓,道:「夏侯瑩?」

夏侯瑩是晉陽府上的典軍,統率公主府的衛隊,並被崇平帝授以錦衣指揮僉事銜,算是在錦衣府中的異類。

夏侯瑩武藝高強,心思縝密,以一介女流身份在錦衣府中居於高位,不能以尋常女子而視,其實,也沒有人將其當做女人,常常被崇平帝指派以秘密任務。

心思電轉之間,就有些明了晉陽的主意,這是派著一位女護衛跟著咸寧公主,有著一位女姓護衛,的確要方便許多。

須臾,在一個嬤嬤引領下,一身飛魚服,懸配繡春刀的夏侯瑩,神情清肅地進入榮慶堂。

這位錦衣指揮僉事,柳眉鳳眸,面如清霜,眉眼英氣逼人,因是常年在外,不施粉黛的面容肌膚略有幾分風霜後的粗糙,朝著賈珩以及咸寧公主拱手道:「卑職見過都督,晉陽殿下和皇后娘娘特意派卑職保護殿下前往河南。」

說著,看向咸寧公主,鄭重道:「皇后娘娘說殿下頭一次出遠門,如果到了,時時向宮裡報平安,等尋到了宋國舅,帶回京里去。」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