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進行到這一步,意軍已經先後錯失了幾次扭轉戰局的機會。

不夠堅決的反擊意味著白白折損兵力和士氣,這是典型的無用功,現在他們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西南方向的71營旋即轉為進攻姿態,在布雷克的指揮下,三個連隊以前一後二的布局展開。

雖然整個進攻正面寬度接近一公里,但是實際可供突破的位置其實就那麼三、四處。

一時間,在這方圓幾里的戰場上,槍炮聲、喊殺聲、爆炸聲、哀嚎聲混雜成了一曲宏大的交響樂。從天空中向下鳥瞰,只見不時有團團硝煙迸發,而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則是攻防雙方的士兵。

儘管頹勢盡顯,不過意軍似乎不打算投降,他們匆忙收縮了防線,直接退回了毗鄰特茹河的地帶繼續頑抗。

事實上戰局的進展速度非常之快,從凌晨發起進攻到現在早上七點多,短短兩個多小時,意軍第79步兵團原本看似完整和堅實的駐地就已經被撕得七零八落了。

「西班牙人在做什麼?!他們是在觀看錶演嗎?!」灰頭土臉的阿爾奇德中校對著副官大吼道。

後者無奈地回:「國民軍沒有足夠的渡船!他們也不敢隨意行動。不知道河流北岸有沒有敵軍,很可能已經在河流下游或上游秘密渡河了!」

「愚蠢!敵軍如果有那麼多兵力,他們肯定先會全力圍攻我們!」

「是,中校,我現在就要求他們立刻增援!」

「快、儘快!我們現在萬分危急!」

當下,兩輛CV33超輕型坦克和幾輛不知名的裝甲車成了國際旅最大的攔路虎,「噠噠噠」的機槍不間斷的掃射著,一邊移動一邊壓制進攻中的各連。

這些裝甲厚度不超過一厘米的義大利載具完全是皮薄餡大,但這依然不是普通步機彈能夠擊穿的,並無專業反坦克武器的進攻部隊無法有效毀傷之。

但是激動過頭了的71營仍然嘗試了兩次無謂的進攻,然而這樣激進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兩次進攻都被意軍的密集火力給瓦解,幾十名英國志願者屍橫遍野。

身處109高地的周長風在炮隊鏡中觀看了全過程,氣得他轉身拿起了電話,對著話筒破口大罵。

「布雷克!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樣的進攻毫無意義!你是怎麼從桑赫斯特皇家軍校畢業的?!德國人的評價一點沒錯!」

所謂「德國人的評價」指的是前段時間他們在閒聊時所提到的事,克雷蒂安說他在歐戰結束前夕繳獲過一本日記本,裡邊以一名德軍中尉的視角記錄了他對英法美三國軍官的評價。

其如是道:「……進攻時的英軍既痴呆又緩慢,一點也不協調。但每一個英國士兵卻不笨拙,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缺乏配合訓練……英國軍官大部分都有勇無謀,他們非常勇敢,但是缺少作為軍官應有的冷靜,這相當不合理……」

稍後,反坦克分隊才算姍姍來遲。

索羅通S18-1000型20㎜反坦克槍雖然名曰「槍」,但因為口徑已經達到槍炮分界線的20㎜,所以將之稱作超輕型反坦克炮也不是不行。

其全重高達45㎏,半自動射擊,發射20×105㎜穿甲彈時可以在100m的距離上擊穿40㎜厚度的垂直裝甲鋼板。

四人小組兩兩分工,兩人一前一後扛槍,另兩人一人拎彈藥箱一人負責觀察。

他們在找到了合適的位置以後就將這笨重的玩意放在地上,副射手為之插上碩大的十發彈匣,主射手則奮力搖動槍身右邊的搖杆,一、二、三,足足旋轉三圈才算是上膛完畢。

顯然,為了發射如此大威力的彈藥,其復進簧的簧力恐怕要普通人用出吃奶的勁才能拉開。為了省力和方便,索羅通公司便別出心裁的設計了這樣一個用搖杆輔助上膛的機構。

「咚!咚!」

兩發20㎜穿甲燃燒彈以每秒鐘七百多米的速度射出,精準擊中了三百多米開外的一輛CV33。

彈頭的黃銅被甲擠壓破裂變形,內部的鋼質彈芯輕鬆鑽透了正面13㎜厚的鋼板;同時,夾雜在彈芯和被甲之間的鋁鎂顆粒受此擠壓而爆燃,隨著彈芯一起衝進了車體內部。

這發穿甲燃燒彈就這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輛CV33的駕駛員被彈芯當場殺死,衣服也被引燃,車輛內部一團糟。

反坦克小組們接二連三的開火,那特有的洪亮槍聲幾乎響徹整個戰場。

20㎜炮彈的後效顯然要比大口徑子彈更強,那些脆弱的超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就這樣被逐個打癱,一縷縷灰煙或白煙從殘骸的縫隙中鑽出。

見這些攔路虎不復存在,被壓制了許久的英國志願者們頓時歡呼起來,旋即一個接一個地躍出了彈坑或掩體,繼續向縱深進攻。

在解決了那些裝甲目標以後,反坦克小組們也沒閒著,威力不俗的反坦克槍對付那些土木工事同樣有效,凡是開火的意軍機槍火力點都遭到了無情的攻擊。

填滿了沙土的布袋子是普通子彈力所不及的,但卻被蘊含著四萬多焦耳動能的20㎜彈頭輕而易舉的鑽透!

一個菲亞特M7914重機槍小組正在拚命地射擊,副射手在專心致志為那奇葩的彈夾供彈裝置裝上新的彈夾,但卻忽然發現機槍停火了?

他詫異地扭頭看去,卻被驚得渾身一顫——主射手的腦袋只剩下邊幾分之一,如同被開了瓢的西瓜似的。

隨著一個接一個的火力點被消除,意軍完全失去了有效防禦的能力,節節敗退。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來也好笑——

因為109高地上的周長風觀察到特茹河北岸的國民軍乘著幾艘小艇前來增援,所以他命令一個迫擊炮排做好了準備,當數十名國民軍士兵剛一登上河灘,就被十幾發迫擊炮彈給炸得抱頭鼠竄。

至此,意軍第79步兵團當場崩潰,幾個連開始不由自主地向河灘那邊潰逃。

「長官!部隊失去控制了!前線單位在自發撤退!」副官頭頂的大蓋帽都是歪著的,他急切道:「我們現在就應該離開這個鬼地方!」

「命令D連再堅持十分鐘!團部準備撤離!」阿爾奇德中校知道形勢不可逆轉,便連忙組織部隊向東北方向撤退。

可是驚惶不已的士兵們大都顧不上這些了,他們把士氣高昂的國際旅上下視作洪水猛獸,因而只是在不管不顧地狼奔豕突。

有人甚至昏頭昏腦地跳進了特茹河中,試圖游泳逃出生天。

早晨8:02,戰鬥基本告終。

「四個小時擊潰一個義大利步兵團,還不是野戰情況,而是據守在這裡的。毫無疑問,這是光榮的勝利,世界應該知道這場戰鬥!」

克雷蒂安表現的非常興奮,嚷嚷著要帶人去現場拍照,然後公之於眾,讓全世界都知道這場雖然以弱擊強、但卻酣暢淋漓的勝利。

這時有人快步跑了過來,立正敬禮,報告道:「長官,布雷克上尉負傷了,現在正在準備手術。」

「嗯?」周長風微微皺眉,追問道:「發生什麼了?嚴重嗎?」

在之前的戰鬥中,擔任71營營長的布雷克就被不知道哪兒飛來的流彈擊中受傷了,但是不算很重,因此他拒絕離開前線,只是簡單包紮了一下。

就這樣帶傷指揮作戰了一個多小時,剛剛他又被炮彈破片擊倒了,據說那塊彈片在其腹部劃開了一條食指長的口子。

「告訴他,只有會及時改正錯誤的人才是合格的軍官。」周長風隨口囑咐道:「希望他以後不要衝動,至少對自己的部下負責。」

「是。」

河對岸的國民軍顯然也沒有料到戰鬥這麼快就結束了,一個團的意軍、原地固守、防禦的還是構築了幾十天之久的地方,怎麼這麼快就做鳥獸散了?

渡河趕來增援的國民軍第九十六步兵旅的一個連同樣損失慘重,大部分人被潰逃的意軍裹挾著一起撤退了,余者非死即傷,還有十幾人被俘。

從生死邊緣走了一圈,五〇旅上下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許多…或者說,那些懵懂無知的新兵們在經過血與火的磨礪以後蛻變了,昨晚還在大大咧咧地吹牛的人現在也變得少言寡語。

收集繳獲的裝備、押送俘虜的敵兵,到處都還冒著一縷縷硝煙的戰場上,三三兩兩的戰士們在清理現場。

在大家眼中,這場戰鬥最大的收穫恐怕就是那些火炮了,原本缺乏重武器的狀況一下子就不復存在。

倉惶離開的義大利炮兵們壓根沒有對這些火炮做任何的破壞工作,6門105/32型105㎜榴彈炮、12門70/15型70㎜山炮一動不動的放列在炮兵陣地上,地上堆滿了空彈殼。

再往後,還有一箱箱堆放得整整齊齊的炮彈,前來檢視戰利品的克雷蒂安隨便一瞥就篤定這兒至少還要兩個基數。

正當大家心滿意足地撿拾著各式各樣的收穫時,卻陡然聽見有人厲聲高呼「敵方飛機」。

當大家接連仰頭朝天張望的時候,飛機引擎的轟鳴聲也剛好傳了過來,只見九架雙翼機以標準的品字隊形向這邊飛來。

即使是在後世,空地之間的協同也是相當複雜的一件事,繁瑣到空中支援的標準執行流程光是標題就有一頁紙。

而現在,儘管制度建設尚未完善,再加上無線電技術水平有限,空地協同的效率實際上並不高,往往只適用於針對事先規劃好的目標,實時變化的情況則難以應付。

要知道現在許多飛行員都還習慣於用過打手勢和揮旗子來進行溝通,效率可想而知。

姍姍來遲的九架CR.32型戰鬥機有些不知所措,在飛行員們看來,他們在接到命令以後就馬不停蹄地駕機起飛了,怎麼等飛臨上空的時候地面部隊就已經被擊敗了?這才過去個把小時啊。

他們接連下降了高度,低空低速飛掠而過,試圖弄清楚地面情況。

「可惡!我們的飛機什麼時候來?!」

克雷蒂安相當著急,因為現在沒有足夠的防空火力,五〇旅上下都只能老老實實隱蔽在掩體中,他生怕這些意軍飛機把那些繳獲的補給和武器裝備給炸掉。

一旁的米勒聳了聳肩,答道:「可能很快就到,我們幾天前就已經申請過了,按計劃,空中支援大約在八點抵達。」

無頭蒼蠅似的意軍飛機在半空中盤旋著,既沒有果斷攻擊那些補給品,也沒有選擇離開,看得出他們正在與指揮部聯絡、等待命令。

就在此刻,正南方向的天空中也出現了幾個小黑點,並且正在迅速接近。

米勒一語中的,共和軍空軍的六架He-51型戰鬥機在大約一千米的高度靠近了戰場,然後開始下降高度準備進行格鬥。

雙翼機之間的戰鬥自然更傾向於狗斗,實際上,在這個空戰戰術還處於摸索階段的年代,許多單翼機在設計時也強調水平迴轉速度從而保證狗斗能力。

見己方空軍加入了戰鬥,地面上的戰士們都仰頭張望著。

意軍戰鬥機立刻做出了應對,他們將掛載的航彈直接拋棄,以減輕重量、如此才能更加靈活的進行近距離纏鬥。

紛紛落下的航彈一團團綻放開,此起彼伏的爆炸讓五〇旅上下趕緊找掩護。一發50㎏航彈擊中了一堆食品補給,霎時間漫天飛舞著各式各樣的罐頭,天空中好像下了一場鐵片、碎肉、餅乾的大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群雙翼機狗斗具有不錯的觀賞性,這可比單翼機來去如風、上下俯衝掃射的一擊脫離要有趣的多。

一架CR.32被咬尾以後,油箱多次中彈,整架飛機化作了一團冒著煙的火球,從天空中近乎垂直的墜落下來。

下邊的人們見此情景,都不約而同地歡呼了起來。

這場天空中的遭遇戰持續了十多分鐘,雙方一度打得難解難分,結束時一共有兩架CR.32被擊落,還有多架被擊傷。

望著愈來愈遠的意軍飛機,周長風長舒了一口氣。

現在,終於可以安心盤點這一戰的收穫了,看看運輸大隊還運了哪些裝備。

他側首問道:「米勒,統計完成沒有?義大利人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東西?」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