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添翼。

通訊領域霸主、手機銷量排名世界第一、擁有無數專利、年營收超過萬億的華耀,加入星海科技領銜的「星海聯盟」……可謂意義巨大。

比如華耀手機、華耀5g通訊設備的晶片訂單,全部交給忠芯國際,便是上百億的蛋糕。

如果華耀全部採購國產紫光內存、採購大江存儲廠的nand存儲,又是數百億的蛋糕。

也斷了大量海外廠商的血。

總之,二者聯盟,可以說是強強聯合,相當於第一名、第二名聯手,對付第三、第四。

最後誰勝誰負,不言而喻。

……

而在忠芯國際攻克7nm晶片工藝。

華耀公司加入「星海聯盟」之後。

陳今私下作了番盤點。

盤點自己手中,攢了多少張的王牌。

「智能機器人不必多說,不論是掃地機器人(哇哇),還是家庭服務機器人(棒棒),目前都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兩款產品每年銷量合計2000萬左右,帶來500億左右的凈利潤。」

「小星學習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當前累積銷量接近1.5億台,小學、初中、高中市場已接近飽和,後期新入學學生+報廢換新,每年最多賣個兩千萬台,帶來700億左右的凈利潤。」

「不過,專門為大學生們研製的『小星四代』,以及方便社會人士使用的『智腦終端』,都在研發之中,大概兩到三年會推向市場……知識這塊,還有數千億的市場潛力可挖。」

「軟體產品工作助手,主要是給程式設計師群體使用,每月帶來50多億的營收,7成以上都是凈利潤……每年能賺400多億。」

「不過除了程式設計師,還有許多研發機構需要用到工作助手,這個軟體的功能可以不斷拓展,未來覆蓋千萬級別的人口,每月帶來百億營收。」

「影視特效引擎、遊戲引擎,預計每年也能凈賺百億左右。」

「虛擬工廠收費標準最少是10億搭建一座,要麼支付現金,要麼拿出股份,使用門檻較高,但目前還不能公開曝光,避免引發地緣格局震盪……只能儘量給自己人使用。」

「至於星雲系統,純粹是為了燒錢自娛,目前帶不來什麼好處,卻已陸續燒掉了上千億,在打垮安卓系統之前,每年消耗不會低於三百億……平均每天燒掉一個億。」

「此外星海科技持有眾多公司帶來的分紅,每年也有百億以上,但用於投資的開銷更大。」

綜上所述。

陳今大概每年能賺1800億左右。

刨除3萬多名星海員工的工資與各項運營成本(大約300億左右)。

加上各類的大型研發項目、投資活動、燒錢撒錢行為……每年開銷不低於1500億。

故而他是屬於「賺多少花多少」那類人。

但他覺得賺的還是不太夠。

錢還是不怎麼夠花。

必須再增加一些項目,賺更多的錢才行。

那麼再開個什麼項目比較好呢?

「國內廠商的蛋糕,能不搶的話,儘量不搶。」

「不過……外國人的蛋糕,就沒必要那麼客氣了,整盤搶走的風格不能變。」

目前還有什麼屬於外國人的蛋糕,陳今可以搶呢?

家用電腦!

也就是所謂的pc。

pc這塊除了主板、內存、硬碟、電源、機箱、風扇等部件,可實現國產化,cpu、顯卡這兩個最賺錢的產品,壟斷在intel、amd、英偉達等幾家國外公司手中。

作業系統那塊,還有個吃了幾十年暴利的微軟。

現在,他們的好日子,估計要到頭了……至少在z國市場上,他們要遇到最強勁的對手。

而家用電腦項目(包括作業系統),去年就已經啟動,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預計明年就能推出首款採用國產底層架構、國產cpu+國產顯卡、搭載國產作業系統的「純國產pc」。

所以說做「純國產電腦」的想法和打算,一開始就在陳今的規劃之中。

在賺錢的同時,補足最後一塊短板。

不過該項目很多人不看好,做硬體不賺錢,做新的電腦作業系統很難推廣出去,不方便不說,用戶很難習慣……雷小軍倒是挺看好他,投了一筆錢進去。

而陳今更是砸了上百億進去,堅持要做。

因為陳今相信,星海科技做到家用電腦,一定能取得成功!

……

7月18日。

當星海科技進軍家用電腦,即將打造一款出「純國產」電腦的時候。

網絡上又是一片大嘩。

無數的科技圈評論員、資深網友並不是非常看好。

出現了很多唱衰的聲音。

「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家用電腦都快被淘汰了,還來趕這個晚集?」

「家用電腦市場還有的,工作、學習、娛樂,電腦誰不得買一台?只是這個市場真不行了,pc性能十年沒有明顯的提升了,如今買台高配置的電腦,用五年、十年都不落伍,誰有換機衝動?」

「現在進軍家用電腦,做自己的架構,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安全是安全,但不會有什麼人買,你也得建立一個完整的應用生態,但星海科技……」這人想了想還是不說了,星海科技就是個變態。

「我不懷疑星海科技的能力,你們一定有那個技術,但技術好,不代表市場好,尤其是對廣大習慣了indos作業系統的用戶而言,要他們改變習慣,去適應新的作業系統,很難。」

「好吧,我持保留意見,不過電腦這種東西不比手機,很多人是五年一換、十年一換,硬體利潤也不高,軟體倒有利可圖,但得有龐大的用戶規模,你們做的電腦能引起人們的換機衝動,賣出幾千萬台麼?」

「有人去做也好,最近內存、硬碟價格暴跌,喚起了很多人diy新機的衝動,可這邊跌了,cpu、顯卡價格漲了,星海科技進來摻和一腳,往魚缸里放條鲶魚,教訓下intel、英偉達也是不錯的……說不定我會買星海科技做的電腦。」

……

而星海科技宣布進軍家用電腦的消息,傳到國外媒體之上後。

外國網友們笑噴了,紛紛發出嘲諷。

「我欣賞他們的勇氣。」

「我想到了挑戰風車的唐吉坷德。」

「再給他們一百年,他們用的還是我們發明的電腦。」

「嘿,愚蠢的農夫,你們面前是一位巨人。」

「……」

包括intel、英偉達等公司高層,開會討論了一下後,並沒有太過重視,沒有把星海科技的挑戰放在心上。

上世紀80年代,自ibm推出第一台家用電腦起,擠牙膏這塊,他們比賽了快五十年了,從架構標準再到軟體生態,建立了全方位的統治地位,現在有公司想挑戰這種統治?

呵呵。

只能是不屑一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