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雲奇微微遲疑了一下,還是伸手接了過來。

或許,這不是什麼值錢之物,但是對於他們鍾家來說,也算是一件特殊的傳家之寶了!

只是沒想到,爺爺竟然會直接越過了他的父親這一輩,直接交到了他的手中。

回想著自己爺爺之前剛剛講過的話,鍾雲奇忽然感覺手中的東西,變得沉重了許多。

不過,在好奇心的趨勢之下,他還是放開了手中那泛黃的手抄本。

封面上並沒有任何文字。

翻開之後,第一頁,有幾句自述,正好講述了這個手抄本子的來歷。

『庚辰年六月,余遊歷西南,迷途不得其路。

幸偶遇好友慶同,遂解迷途之困。

余隨慶同好友同行,入得鎮仙古蹟。

觀其歷史,余感慨良多。

臨辭之際,余恐其驚詭往事終有一日不為人所復記。

遂抄錄古蹟中央石碑之文以贈好友。

以期有朝一日石碑不復存,往昔事記尤可存。』——

光緒六年五月,朱顯廷筆。

這第一頁的隨手小記錄,便讓鍾雲奇吃驚不小。

沒想到,這個已然泛黃的手抄本,竟然已經有百年時間了。

鍾雲奇作為大學畢業之人,自然一下就看懂了上面的意思。

大致意思就是說:庚辰年(龍年)的時候,一個學士到西南這裡來遊學歷練,結果,在群山之中迷路了。

最後,偶遇了一個名叫慶同的人,在他的幫助下,才解了迷路的困境。

然後,他跟著這人,來到了鎮仙古鎮這處地方。

在古鎮之中,他看到了記錄這個古鎮歷史往事的石碑記事。

離去之前,這個叫做朱顯廷的學士擔心隨著記事石碑的破損,這些神奇而又故意的往事被人遺忘。

於是,他將石碑上面的記事碑文給抄錄了下來,贈給了幫助過他的好友。

期望有一天,即便石碑破碎,這些往事也依然能夠被這裡的後人們所記住。

這第一頁上面所提到的慶同,指的正是鍾雲奇的高祖,也就是老鎮長鍾遠山的爺爺,鍾慶同。

鍾雲奇看完這第一頁的小記之後,頓時變得沉重了許多。

仿佛,他所捧著的,不是一個手抄本,而是他們這個鎮子的一段歷史。

做了一個深呼吸之後,鍾雲奇緩緩翻開了第二頁。

從這第二頁開始,便是手抄的內容了。

也就是石碑上原本所刻著的內容。

『洪武元年,天降異象,赤貫穿空,消失於西南。』

『隆武二年,司天台吳顯,奉旨西行,視察龍脈之地。』

『顯依照監天密錄所記載,入滄龍流行之地尋其龍脈。』

『顯觀滄龍,激湍沖割本為凶,忽而深聚緩和轉化吉,此乃遇龍呈祥。』

『烏青有言,夫山以靜為常,是惟無動則成龍矣。水以動為常,是惟無靜則結地矣。故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結地之水,必灣環悠洋。』

『愛從重濁凝於地,便有高低勢。勢來起伏是行蹤,前賢呼作龍。』

『水送則龍行,水界則龍止。

滄龍環繞水深聚,蓋水本動,妙在靜中,聚則靜矣。

水融注則內氣聚,蓋倉聚則精氣翕集,此其所以為貴,真龍落處。』

『顯於龍脈之地尋得龍穴所在,幸得入之。』

『龍穴之中,有幼龍焉。』

『蛇生百載而變蟒,蟒蛇蛻鱗變幼龍。』

『顯得見雙龍同穴,幸甚,此生無憾矣。』

『幼龍有靈,念顯誠心,並未傷吾。』

『顯功成身退,上稟聖聽。聖龍大悅,命顯守護龍脈之地,以期幼龍卸甲圓滿,化龍而升。

顯歸,念此地幼龍之後甚多,皆未開智,擾民存生,便於此地建城鎮,聚四方之民共守之。

聖龍親賜金命,謂之鎮仙。

仙者,幼龍之後未開化者也。

顯知幼龍十載一卸甲,需要肉食補之。

顯以司天之法算的秋白之期,於鎮仙之中立下十年祭祀之規,以供幼龍。』

『顯之一生,比之幼龍,不足其百一。

立此碑,以期後來者,有人能繼承顯之志,守其化龍。』

『隆武二年丙戌正月十一日,司天吳顯立。』——

這些,便是這本手抄本的全部內容了。

第一頁是抄錄碑文的學士朱顯廷的自述。

從第二頁開始,便是他所抄錄的,古鎮中央的這快石碑上原本所刻著的記事碑文。

碑文的大致意思,主要可以算作三個部分吧。

第一個部分,只有很短的幾句。

說的是曾經洪武元年的時候,天現奇異景象,有赤色長虹穿過天空,落與西南之地,最後消失不見了。

這其實是吳顯從監天密錄之中看到的記載。

監天密錄,是從曾經的欽天監就一直流傳下來的寶典。

從欽天監,到渾天檢察院,監天院,一直到吳顯之時的司天台。

這監天密錄,一代代流傳下來,並且經過了一代代執掌者的補充。

裡面不僅記載了各種各樣的烏青之術,觀天秘法,逆勢良方等等,還包括了每一代執掌者所添加的逸聞秘傳。

所謂的烏青之術,主要指的便是風水尋龍,望勢定位之類的方法。

隆武二年,時局有些不穩。

當時的帝王便命令吳顯前往視察監天密錄之中所記載的西南龍脈之地,以定國勢。

這也正是這碑文之中所記載的第二部分內容。

吳顯奉命來到了西南之地。

根據自己的風水之法,吳顯成功地找到了監天密錄之中所記載的西南龍脈之地。

也就是如今滄龍江上的這個江心島嶼。

碑文之中有好幾句,都是記錄吳顯尋找龍脈之時所用的方法。

不過,除了監天密錄之中所記載的龍脈之地,吳顯還發現了其它的東西。

『激湍沖割本為凶,忽而深聚緩和轉化吉,此乃遇龍呈祥。』

吳顯斷定,這裡不僅是龍脈之地,更是真龍所落之處。

也就是俗稱的龍穴,千年難得一見。

最後,吳顯果然在其中找到了龍穴入口。

其實,那個所謂龍穴入口,也就是趙寒之前找到的進入那處地下空間的那個位於巨樹之上的那個洞口罷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