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有也想過,可能是張曉儒護短,畢竟陳光華與張曉儒是一個地方出來的,陳光華曾經是張曉儒的手下。

可范培林的審訊,卻是孫世潤一手經辦。蠶食計劃的情報,也是孫世潤搞到的。常建有可以肯定一點,蠶食計劃他只向范培林透露過。

如果八路軍的情報,真是從三塘鎮搞到的,范培林的嫌疑確實很大。

可是,范培林卻死了。臨死,還供認了他是**。

看著范培林的供詞,常建有眉頭緊蹙,這證詞被人動了手腳的痕跡太明顯。

常建有看了一眼張曉儒,將供詞隨手扔到桌上:「你覺得,范培林會是**嗎?」

張曉儒苦笑著說:「**腦門可沒刻字,哪那麼容易確定呢?但是,只要是三塘鎮警備隊參加的軍事行動,八路軍似乎就早有準備。」

常建有搖了搖頭:「這只能說明,警備隊有**的內線。不能說明,范培林就是**。」

張曉儒輕聲說道:「科長,三塘特務隊,發現了范培林建立的秘密情報網。我們抓到了情報網的幾名成員,都是警備隊的人。其中,一小隊和二小隊的隊長,都被他發展成了情報員。」

常建有吃驚地說:「什麼?」

張曉儒平靜地說:「陳光華發現了端倪,范培林反咬一口,誣陷他是**。陳光華向三塘特務隊的陳景文報告,趁著范培林來縣城時,果斷出擊,這才查明了真相。」

常建有問:「有證據嗎?」

張曉儒鄭重其事地說:「有,人證物證俱全。科長,我們還查明,范培林長期為八路軍提供物資,聽說八路軍被服廠的裁縫師傅,也是范培林介紹的。」

在三塘鎮,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都能隨時弄到。不管范培林想當八路軍還是國民黨,都沒問題。

常建有嘆息著說:「這個范培林,財迷心竅,把自己的命也搭進去了。」

張曉儒說道:「他既想賺錢,也想為自己在**那裡留條退路。可他沒想到,辜負了科長的信任,遲早不會有好下場。他加入**,也應該是政治投機。」

常建有冷冷地說:「政治投機?腳踏兩隻船,沒想到腿卻劈斷了。這樣的人,不死在審訊室,也要死在刑場。」

聽到常建有的話,張曉儒無聲地笑了。常建有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對范培林極度失望。換句話說,常建有已經相信了范培林是**的結論。

張曉儒嘆息著說:「范培林死有餘辜,沒有讓他受夠嚴刑,被他自盡,實在是便宜他了。」

常建有突然問:「范培林既死,他空出來的中隊長之位,你覺得由誰擔任合適?」

張曉儒一愣,馬上說:「警備大隊的事,我怎麼能插手呢?」

常建有說:「又不是讓你決定,只是聽聽你的意見。」

三塘鎮警備隊一個中隊長和三個小隊長,除了陳光華外,其他全部是**,或被范培林拉下水,為**提供情報。

新的警備隊長,似乎不用考慮,讓陳光華升任便是。可常建有卻不想提拔陳光華,范培林的話,不能全信,但也不可不信。

張曉儒微笑著說:「三塘鎮離八路軍不遠也不近,幾乎會參加每一次皇軍的掃蕩行動。科長如果看誰不順眼,這次倒是個機會。」

常建有一張嘴,他就知道陳光華沒戲。既然沒戲,就不要提陳光華。否則,只會讓常建有更加反感。

張曉儒的話,讓常建有陷入沉思。是啊,范培林留下的空缺,完全可以安排一個看不順眼的手下。

常建有目前最看不順眼的,就是第八中隊的胡秋元。胡秋元原是曾希離的手下,算是國民黨投誠過來的,第八中隊的士兵,也有一半以上是警備大隊安插進去的,但常建有總覺得胡秋元與自己不是一條心。

常建有突然說:「曉儒,我想把關興文調回縣城。」

他心裡已經決定,讓胡秋元去三塘鎮。但是,胡秋元只能人去,部隊卻不能過去。把胡秋元調走後,又得新調一人擔任第八中隊的中隊長才行。

常建有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選:關興文。

關興文在大楓樹據點的表現很搶眼,多次與游擊隊交手,作戰勇敢,與游擊隊交手,鮮有敗績。

這次太岳十六團與雙棠縣游擊大隊襲擊大楓樹據點,要不是關興文果斷帶著山田正雄一起撤退,恐怕都會交待在大楓樹。

張曉儒說道:「關興文在大楓樹,他如果到了縣城,誰接手大楓樹的警備隊?」

自從關興文調到大楓樹據點後,不知道多少次向他抱怨,要調到張曉儒身邊工作。獨當一面,隨時會面臨著巨大的的壓力,走路都得提心弔膽。

最重要的是,關興文帶著一排在大楓樹,他們非常孤單。在日本人面前,時刻要表現得親日。很多同志已經抱怨,一定要穿八路軍的軍服,在戰場上打鬼子。

常建有不以意地說:「此事好辦,隨便調一個人就可以了嘛。如果讓關興文當警備中隊長,你覺得他能勝任嗎?」

張曉儒連忙說:「那倒沒問題,我與關興文從小一起長大,他是在我的影響下,才想為皇軍做事。這些年,他深得皇軍賞識,不知道消滅了多少游擊隊。但是,我覺得關興文還是不合適來縣城。」

常建有詫異地說:「為什麼?」

張曉儒搖了搖頭:「關興文畢竟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也沒讀過幾天書,就算有能力,可他要是當了中隊長,別人肯定不會服。我建議,還是留他在大楓樹據點。」

常建有之所以沒提陳光華當中隊長,恐怕也是覺得,不想重用「淘沙系」的人。關興文也是淘沙系的,常建有或許只是拿關興文來試探自己呢。

常建有搖了搖頭:「你說得也有一點道理,但我更看重的是,他對皇軍的一片忠心。」

如果張曉儒支持調關興文來縣城,他恐怕會放棄這個計劃。可張曉儒反對使用關興文,他反而願意提拔關興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