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晴把麝香的由來,以及白日裡在醫館發生的事情對家裡人說了一遍。

當然,前面遇到楊氏母女那一段,她掐掉了。

聽完她的訴說,楊華忠和孫氏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孫氏一臉贊同的道:「人命關天,我家晴兒做的對,咱做人就該這樣,廣行善,多積德,老天爺都看著呢。」

「嗯,娘說的在理。」

楊若晴心口不一的附和著。

老天爺要啥都看著,那這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公平了。

那邊,楊華忠也是一副感慨的樣子。

漢子瞅著面前這些銀兩,接著又道:「說到底,咱的這些銀兩,都是棠伢子送的。」

孫氏點頭:「棠伢子真是個難得的好孩子啊,心眼好,老實本分,還這般大方……」

兩口子的目光,很有默契的落在楊若晴的身上。

棠伢子為啥對自家這麼好,啥都不計較。

兩口子是過來人,啥都明白。

這傻閨女,怕是還不太明白吧?

要不要點撥一下呢?

兩口子在用眼神暗暗溝通著。

就在這時,楊若晴的聲音再次插了進來。

「爹,娘,咱驚訝也驚訝過了,感慨也感慨過了,接下來,咱還是好好商量下這筆錢咱怎麼花!」

楊若晴興奮的說道。

撥開那四兩銀子,就憑著這自由支配的十兩銀子,也可以置辦很多東西呢!

身旁,兩個弟弟也都眼睛冒光,豎著耳朵聽。

夫婦兩個見孩子們都在惦記著這事兒,只得暫壓下方才那心思,也跟著琢磨起來。

楊華忠琢磨了下,道:「咱莊戶人家,田地是咱的命根子。田裡有糧,地里有棉,就不愁吃穿。」

孫氏也在努力琢磨,「咱住的這屋子,四面漏風。下小雨倒還能挨過去,趕上大雨或是下冬天的雨雪天氣,難捱啊!」

楊若晴認真的聆聽著爹娘的願望。

「爹的意思是買田地,娘的意思是蓋新房子?」她問。

兩口子都點點頭。

楊若晴沉吟了一下。

家裡現在是五口人,兩畝水田,兩畝旱地。

兩畝旱地裡面,還有半分劈做了菜園子。

這個時代,沒有高產量的雜交水稻,也沒有有效的除蟲的農藥。

一切望天收,畝產量很低,而且還有苛捐雜稅。

若是趕上徵兵,家裡出不起壯丁去服兵役,還得捐銀子做抵。

四畝田地,五張嘴,扣了稅,能管個半飽不餓死就不錯了。

多置辦些田地,很有必要。

楊若晴問楊華忠:「爹,咱這田地買賣,都是跟誰那買?價格又咋樣?你曉得不?」

楊華忠道:「後面余家村的余大福,他家三代人都是這田地房屋買賣的中間人。」

「十里八村誰家要賣田地房屋啥的,都跟他那登記,咱可以跟他那問問。」

楊若晴點點頭,「成,那回頭我去一趟余家村。」

接下來,她又瞅了眼置身的這屋子。

「我娘的打算也是在理,咱這屋子從前是牛棚和雜屋,咱住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楊若晴道。

兩個弟弟一年比一年大,總跟爹娘擠一間屋子,不方便。

「可是晴兒,咱置辦了田地,也就剩不下多少銀子來蓋新房子了。」孫氏道。

「咱五口人,算上廂房,堂屋和灶房,得五六間呢!」孫氏在那掰著手指頭細算。

楊華忠也順著孫氏的思路算了下。

「咱現在住的這後院,壓根就蓋不了那麼多屋子。」

漢子說道:「若是蓋新屋,咱就得去村裡其他地方買塊地皮。且不說蓋屋子,光是買地皮,怕是就得花個二三兩銀子!」

「天哪,蓋新屋子也忒貴了,咱這十兩銀子全搭進去,怕是都還不夠呢!」孫氏咂舌。

「可不就是嘛!」楊華忠道:「我這才想要先置辦點田地,先把咱家的糧倉裝滿再圖別的。」

孫氏點點頭,看那神情,顯然還是有點小失望。

這邊,楊若晴邊聽邊思考。

她雖還不太清楚田地的具體買賣價錢,但在這農耕時代,田地就是根本。

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

「娘,莫氣餒,田地會有的,新屋子也一定會有的。」

楊若晴笑著安撫孫氏:「我會更加努力的賺錢,豬圈的三隻小豬崽子每日也在成長。咱不急,一步一步來,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孫氏笑了,滿臉欣慰的道:「娘不急,娘只是心疼你,這麼辛苦!」

楊若晴搖頭,看了眼面前這一張張親切的臉,「只要咱一家人齊心協力,再辛苦,也是樂呵的!」

……

楊若晴言出必行。

隔天,她就帶著大安去了一趟後面的余家村,把余大福請到了家裡。

楊華忠的屋子裡。

聽完了楊華忠想要買田地,余大福喜笑顏開。

他忙地翻開帶過來的那本厚厚的冊子,遞給坐在床上的楊華忠看。

「楊老三,這上面登記著的,都是現下等待出售的田地,在官府那邊都造冊登記了,穩穩妥妥的。」

「你先瞅,相中了哪塊,我再跟你詳說。」

「好,好!」

楊華忠接過冊子,有點按捺不住激動的翻開細細瞅了起來。

老楊家的男人們,打小哥哥教弟弟,都認得一些字。

楊華忠翻看得倒也很順溜,一邊看一邊點頭,時而露出思忖的表情來。

一旁,孫氏則帶著孩子們安安靜靜的等待著。

大家都很興奮。

這年頭田地就是根本,甭管你是當官的,還是經商的。

到最後,想要家大業大,都得回來購置田地和房屋,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振興家業。

很快,楊華忠就瞅完了。

漢子抬起頭來對坐在那邊喝茶的余大福道:「余大哥,我相中了村南頭,一里地開外的那兩畝水田。」

余大福放下手裡的茶碗,接過那冊子。

他用手指捻了一點口水,翻開了冊子,眯著眼查找起來。

「哎呀,楊老三你好眼光啊!」

余大福道:「這兩畝挨在一塊的水田,是李家村李拐子家的。」

李拐子?

楊華忠想了下,「我認識李家村的李拐子,從前一起做過幫工。」

「他們家孩子多,那麼多張嘴吃飯,咋還要賣田呢?」楊華忠不解的問。

余大福道:「嗨,李拐子好賭,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早就想賣田了。」

「他爹壓著,不敢賣。這不,上個月他爹過世了,辦喪事又拉了一筆債,這才找到了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