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坪村。

吃晌午飯的時候,老楊頭不停的朝外張望,魂不守舍的樣子,好像即將要說親的人是他自己似的。

這讓同桌的楊華忠和楊若晴他們相顧無言,只能偷偷的笑。

楊若晴說:「爺,你就別老是張望了,小堂哥他們得吃了晌午飯才能回來。」

老楊頭緩緩收回目光,跟楊華忠和楊若晴這商量:「這回啊,咱女方的媒人就還請王洪濤來做。你們看,咋樣?」

楊華忠琢磨了下,上一波跟劉家那邊,也是請的王洪濤。

人家是二話沒說就屁顛著去了劉家村幫忙提親,結果……

「好,還請王洪濤,甭管咋樣,這份謝媒錢這回咱一定得給他補上!」楊華忠爽快應下了。

楊若晴說:「那女方的媒人到時候讓鄭家那邊去請。」

楊華忠點頭:「嗯!」

孫氏端了米飯和玉米面粑粑過來。

楊若晴招呼大伙兒:「主食來了,咱先把晌午飯吃了吧!」

今個的主食是燜的大米飯和蒸的玉米面粑粑。

大米飯煊軟蓬鬆,玉米面粑粑色澤金黃,口感清甜,掰開來噴發的熱氣中有淡淡的玉米的清香。

晌午的菜不多,兩葷倆素。

醬豬蹄子是昨夜剩下來的,讓老楊頭下酒。

土豆燒紅燒肉,給大伙兒下飯。

除此外兩個素菜一個是炒蘿蔔菜,還有一個是辣椒炒蛋。

不管是楊華忠家的飯桌,還是駱家,亦或是村裡其他人家,辣椒炒蛋總是一位常客。

這一帶的人喜食辣椒,除非特定的甜菜,不然啥都喜歡往裡擱把辣椒提味。

不咸不辣的菜,吃的沒勁兒,下飯都沒有靈魂。

這個季節辣椒基本是過季了,但楊若晴家依舊能搞到新鮮的辣椒。

不僅能搞到新鮮的辣椒,還能弄到不屬於這個季節的鮮花來裝點屋子。

這,就是銀子的好處。

好了扯遠了,當下楊若晴抓了一隻玉米面粑粑在手裡,從上面撕開一條口子,又用筷子刨開一個小小的空間。

夾了兩筷子辣椒炒蛋塞進去,再合攏,像捏著一隻漢堡包似的塞到嘴邊,狠狠咬下一大口慢慢咀嚼……

那感覺,真是太……哇塞!

「也不曉得永青那小子晌午能不能點上四個菜,咱也忘了交待他這一塊,真怕他犯糊塗。」

老漢抿了口燒酒,又擼了幾口醬肘子,自己的腮幫子被撐的滿滿的,舒服之際不免又開始為楊永青挂念。

楊華忠抬起酒壺幫老楊頭倒酒,微笑著說:「爹你就放心吧,永青也三十出頭的人了,宴請該點些啥菜來招呼人家,他都明白。」

楊若晴也說:「是的嘛,上回他跟黑丫吃飯,小食點了好幾樣呢,還點了人家姑娘愛吃的泡椒鳳爪。」

若是摳掉最後結帳的時候要人家姑娘均攤那部分,其他部分的表現真是不錯。

但最後一項,就將前面所有全部推翻,好感度甚至瞬間降為負數。

「天香樓別的沒有,好吃的多,到了那裡菜單遞上來,這麼厚一大本,」

作為天香樓的東家,楊若晴跟老楊頭這用手指頭比劃了下,又接著說:「我小哥就算隨便點幾個菜,都能拿出手了,爺就放心吧!」

老楊頭苦笑,「我就怕他最後結帳又要鄭家姑娘均攤,那就丟臉了。」

楊華忠接過話茬道:「有了上回黑丫的教訓,他應該不會,再說今個他可是準備了二兩銀子的飯錢,是有備而去。」

吃過晌午飯沒一會兒,楊華明和劉氏兩口子就回來了。

身後卻沒有楊永青,也不見馬車。

「啥情況?你們仨不是一塊去鎮上的嗎?咋就你倆回來不見永青呢?」

楊華明齜牙:「別提了,我們是陳彪叫了個車送回來的,永青那個臭小子,跑去送鄭家人啦!」

「啊?」

老楊頭和楊華忠他們咋一聽這情況,還有點迷惑。

隨即,楊若晴笑了起來:「我小堂哥這是開竅了啊!」

老楊頭和楊華忠他們也跟著反應過來,先前那一絲絲不悅頓時被丟到九霄雲外。

老楊頭連聲誇讚:「不錯不錯,吃完了飯還曉得把人家姑娘送回去,上道!」

楊華忠也很欣慰:「事不過三,這回看來是真的成了!」

楊華明看倒老楊頭和楊華忠都在那一個勁兒的誇讚楊永青,都沒人在意他的死活,故意擺出吃醋的樣子:「爹,三哥,你們太偏心眼了哈,永青是侄子,我也是兒子是弟弟。」

「我不管哈,這趟叫車的錢你們得給我補上。」

劉氏也從旁幫腔說:「沒錯,沒理由咱累死累活的幫他相親,到頭來飯沒吃一口,還得自掏腰包僱車回來。」

老楊頭心情大好,也懶得計較這兩口子半開玩笑的小氣言論,直接從口兜里掏出一把銅錢扔過去。

「五百文,夠了不?」

「夠,夠,妥妥的夠!」

楊華明當寶貝似的揣進了口兜,也跟著喜笑顏開起來。

「還別說,我們在菊兒家吃晌午飯,聽到陳彪找的那車夫過來講,說永青得先送人鄭姑娘回鄭家村去的時候,我就曉得這小子又看對眼了。」

楊華明也湊上來吧嗒著嘴說起當時的事,「這緣分啊就是那麼神奇,之前還扭扭捏捏不想去跟人家鄭姑娘見面呢,結果見了一面就把人家當自個親媳婦兒來寵了,」

「去的時候咱明明說好了,甭管是不是一朵花,吃過飯就立馬去菊兒家接我和他四嬸。」

「這下好啦,吃過飯就跟著人家鄭姑娘跑了,真是個見色起意沒人性的傢伙!」

要是擱在別處聽到楊華明這樣『擠兌』楊永青,老楊頭和楊華忠都少不得要整幾句。

但這會子,他們不僅沒有半點不悅,反而還都笑呵呵的聽著,越聽越高興,越聽越覺得這婚事是鐵板上釘釘了。

「老四,四弟妹,茶泡好了,進屋來歇會喝口茶。」

不管在哪樣的場合,孫氏永遠扮演的都是溫柔賢惠的嫂子形象。

默默無聞的為大家端茶倒水,準備瓜子果子和點心,她不適合上廳堂,她註定為廚房而生。

台前的鎂光燈灑向別人的時候,她在幕後心甘如怡的默默付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