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有點怯,微微搖頭,「還沒呢,怕是……怕是快回來了吧!」

老楊頭花白的眉頭皺在一起,煩躁的拍了拍身旁的輪椅扶手。

「都這個時辰了,還不回來,也不曉得到底在搞啥!」他說。

孫氏被老楊頭的舉動嚇得縮了縮肩膀,楊若晴見狀將孫氏拉著坐了回去,並跟老楊頭那說:「爺,稍安勿躁,事情整完了他們肯定就會回來,既然沒有回來,你阿九肯定是還有事情耽誤了。」

老楊頭更加煩躁不安的說:「我能靜下心來嗎?都這個點兒了還不回來,就說明他們遷墳和下葬的時辰蹉跎了,蹉跎了那可是不好的!」

楊若晴蹙眉,望了眼屋外的院子,也有點疑惑。

老漢的煩躁是真實的,但老漢的顧慮也是說得通的。

天還沒亮就動身去了山里,不管是起墳還是重新下葬,都應該趕在具體的時辰之前完成的。

再算上他們下山需要花費的時間,正常情況下,這個時辰點應該已經回家了才對。

既然沒有回家,那就肯定是出了點岔子。

思及此,楊若晴又對老楊頭說:「再等等吧,再過半個時辰不回來,我就派人進山去看到底咋回事!」

老楊頭皺著眉,點點頭,臉上的陰鬱卻一直不散。

譚氏不吭聲,繼續喝茶。

劉氏也不吭聲,接著嗑瓜子。

孫氏和楊若晴也都坐了回去,接著照看倆孩子。

但經歷了剛才老楊頭那一茬,大傢伙兒雖然嘴上沒再談論這件事,但心裡卻都是在關注著這件事。

過了一會兒,劉氏第一個坐不住了,她將手掌心裡剩下的小半把被汗黏成一團的瓜子一股腦兒扔到嘴巴里,然後起身往外走。

「四弟妹,你上哪去啊?」孫氏問。

劉氏說:「我替咱爹去村後河邊張望張望,看他們咋還不回來,總不可能山裡有親戚留吃飯吧!」

孫氏嘴角抽搐了下,四弟妹這話說的。

「四嬸去村後張望張望也行,有啥情況,就趕緊跑回來跟咱說。」楊若晴將孫氏重新拉坐了回來。

劉氏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放心吧,我是包打聽,你們就等著消息吧!」

撂下這話,劉氏一陣風似的跑出了堂屋,一頭衝進了屋外的驕陽下。

譚氏撇撇嘴:「這人真是不怕熱,閒不住!」

大家沒有回應譚氏的這句話,屋裡繼續表面上的該幹啥幹啥。

劉氏跑開還不到一碗茶的功夫,就又屁顛著跑回來了。

「爹,娘,三嫂,晴兒,不得了不得了,出大事了!」

她倉惶跑進堂屋,說話舌頭都在打捲兒,一概平時遇到八卦事情時的那種亢奮,此時此刻的劉氏,那是滿臉驚恐面無人色啊!

團團圓圓剛好在喝水,倆孩子聽到劉氏這動靜,都不好好喝水了。

紛紛扭著小腦袋來瞅劉氏,由此可見八卦這種事,不僅僅是發生在婦人的身上,這是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

只是因為後天的原因,有的人無限放縱自己的本能,而有的人,卻能對這一切進行理性的控制。

「看看你那副鬼樣子,青天白日的後面有鬼追你!」

譚氏一看劉氏這副樣子,就莫名火大,當下就對劉氏沒好氣的呵斥起來。

劉氏卻完全不惱怒譚氏的呵斥,而是使勁兒擺著手,聲音顫抖:「娘啊,這比鬼還要嚇人啊,咱家二哥,二哥屍變啦!」

「屍變?」譚氏一臉錯愕,她茫然望向一旁的老楊頭,「老頭子,屍變是啥?」

老楊頭的臉此刻比鍋底還要黑,他用力拍了下輪椅的扶手:「老四家的你個臭嘴,甭瞎說!」

劉氏卻激動的拍打著自己的大腿:「我要是瞎說,就讓我出了這門就跌水塘里去一頭淹死!」

老楊頭眯起眼,目光危險的盯著劉氏。

譚氏目光在老楊頭和劉氏身上來回遊移,眨了眨眼,「啥情況?到底啥情況?」

楊若晴這時喂完了懷裡團團,擦了擦團團的嘴角,抱著他站起身。

「那啥,到底啥情況,四嬸你喘口氣從頭說來啊。」楊若晴說。

劉氏卻拚命的搖頭,「我說不了,你四叔,你四叔他們回來了,叫他們說!」

劉氏話音剛落下,果真看到楊華忠楊華明兄弟一窩蜂進了院門。

楊若晴一眼看到他們的臉色,就感覺不對勁。

甚至還感覺他們少了點什麼,不應該是這樣回來。

但少了什麼,她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然而就在這當口,老楊頭已經出聲了,並將楊若晴心頭的疑惑直接用語言的方式問了出來。

「那啥,老三老四老五,你們出門拿在手裡的傢伙什都哪去了?」

經老楊頭這麼一提醒,楊若晴恍然,確實是如此。

爹和四叔五叔他們早上出門去做那件事,肯定是要帶鐵鍬鋤頭柴刀等鈍器的。

不然,總不可能用手指去刨那麼堅硬的黃土石頭吧?

東西帶出去,肯定還得帶回來。

在這個時代,冶金煉鐵的技術還不是很先進,也只有像楊華忠這樣的富農人家,才能有條件置辦各種跟鐵相關的農具。

而且,即使如此,楊華忠家的某些農具,質量還不是很好。

因為大部分都是生鐵的緣故,用不了一陣就容易卷邊,擱在外面淋了雨,還會生鏽,腐蝕。

擱在村裡,那些有一整套農具的農民家庭,那就更少了。

很多人家,都只有少數幾把劣質的農具,甚至有的人家還沒有,經常去別人家借。

比如說楊華忠家,農忙時候,家裡的農具就時常被村裡人借去。

送回來的時候,有些農具都毀壞了。

但楊華忠和孫氏人好,從來不跟村民們計較那些。

他只會默默的去修農具。

而一牆之隔的駱鐵匠,剛好就能修。

說了這麼多,楊若晴只是想說,農具和鐵器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值錢的東西,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更是不能輕易拋棄。

為啥爹他們不把東西帶回來呢?

譚氏也出了聲:「老三,你爹問你話呢,那些帶出去的傢伙什咋都不帶回來?家裡有礦?亂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