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於吧!」

瞧見一眾工人這般反應,李少青忍不住有些啞然。

「不至於?李工,你是沒試過走散了被困到裡面的窘境,黑夜裡幾個大男人嗷嗷的哭,差點沒把其他幹活的兄弟給嚇死!」

一聽,

最前開口的工人當即反駁道。

話說他們在仿古建築行業前前後後也乾了十幾年二十年,在鳴沙城也乾了將近小兩年,聽潮亭、琅琊閣這樣的古建他們都有參與,

但鳴沙書院北校區絕對是干過最邪乎的建築,沒有之一!

「呵呵,我知道了!」

李少青忍不住搖頭再笑,不過也沒有再解釋什麼。

「對了,李工,明天項目展演的時候我們用不用再過來?」

頓了頓,

一位小工頭再說到。

「不用了,明天會有專門的「侍衛」入駐鳴沙書院北校區,到時候他們會負責這邊的安保等一系列事情。」

李少青微微擺手。

「真不用?那以後維修呢?」

小工頭竟是莫名的鬆了一口氣。

「維修?等到明年六月份,鳴沙書院就會正式開始招生.到時候這邊的古建維修和養護肯定是鳴沙書院的老師和學生來做!」

「那就好!」

「行了,都打起精神.今天晚上的活還有不少而且這個活更重要。」

「好!」

夜色漸深,轉眼已是晚上十點,

雖然鳴沙城美食展演已經結束,負責演繹各個歷史場景的演員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專屬休息室但鹿台上的遊客卻是依舊不願意離去。

無它,

只因為夜晚亮燈後的鹿台以及摘星樓實在是太漂亮了!

尤其是摘星樓,樓身亮化成了那種星空頂的感覺,加上裙樓點綴,一眼望去,真的有種可以站在摘星樓上就可探手取星辰的感覺。

如此美景不打卡拍照留念都對不起這一趟鳴沙城之行。

現實這樣,

網絡上,各大論壇的帖子亦是在議論著鹿台和摘星樓以及美食展演。

「鹿台和摘星樓的夜景真的是太美了,要是晚上在摘星樓里吃飯真的絕了!」

「可不是!」

「以後去鳴沙城那邊至少要四天估計才能轉完所有打卡地!」

「四天?呵呵!四天你就想轉完鳴沙城?你真的有點小看現在的鳴沙城了。」

「啊?四天還不夠?」

一位網友忍不住問道。

在他看來四天應該足夠了!話說龍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景區需要四天才能徹底轉完。

「當然不夠!第一天來你肯定是去清明上河圖、都護府龍門客棧、盤絲洞!第二天是七俠鎮、武帝城和琅琊閣!第三天去仙俠區,晚上看鎖妖塔.第四天來鹿台和摘星樓!」

這時,之前的網友說出了不少遊客心目中的旅遊方案。

「這不四天夠了嗎?」

「著什麼急,現在四天是夠了.但別忘了接下來鳴沙城還有四個展演項目!通過今天的美食展演來看接下來的四個展演項目肯定也是大招。」

「這」

不少網友頓時語塞。

想想也是,今天才是第一天.從開幕式上的全景視頻來看古建展演區好像也不簡單。

「提到項目展演.我現在真的很好奇,為啥鳴沙城不將展演區放在鹿台之上反而要放在鳴沙書院,感覺鹿台和摘星樓就能同時撐得起古建展演和美食展演,而且還能做到對H國那邊雙殺!」

頓了頓,

有網友將話題引到了明天的古建展演上,一提到古建展演評論瞬間多了起來不說還都是那種長評。

「其實我也有疑問,古建項目本來就不好展演總不能給民眾展示古建建造過程吧,所以真不如和美食展演放一起。」

「是有這樣的!我記得之前媒體爆料的時候說鳴沙書院北校區是以龍國四大古書院之首的嶽麓書院為原本修的。

即便鳴沙城原原本本的修出了嶽麓書院.可在我看來,嶽麓書院很有可能還比不上鹿台和摘星樓。」

「嗯嗯,從鳴沙書院的角度考慮肯定是嶽麓書院適合但.」

「我感覺鳴沙城既然將古建展演區設在鳴沙書院肯定有他們的考量。

說不定他們只是想單純的給鳴沙書院做一個宣傳呢?這幾年龍國的大學招生都很卷。」

這時,一個網友如是分析道。

「給鳴沙書院做宣傳?這位仁兄說的很有道理!這種陣仗不比各種花式招生廣告效果強多了?」

「行了,大家都別瞎猜也別瞎了,鳴沙城的心思我們什麼時候猜中過?明天下午三點的時候就會正式揭曉答案。」

「嗯!那就等明天的直播!」

網友們的言論有時候代表的就是民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

到了第二天早上九點,金龍古城和H國那邊的展演項目正式開始,但關注度卻是比第一天小了許多。

一來,沒了開幕式的加持觀眾自然會流失一部分,二來,昨天分會場的橫空出世,別說是各國網友甚至就連各國的媒體都在期待下午鳴沙城的表現,

故而再看這些項目多多少少會有落差。

事實也是如此!

兩國的幾個展演項目各有差矣,龍國昨天臨時調整了方案改動了一些,H國那邊本來就加了一點自己的東西。

所以五個展演項真的很難分清楚到底是誰贏或是誰輸。

反而到了下午兩點五十分的時候,燕城電視台和龍哥衛視的收視率都創出了新高,尤其是燕城電視台.這一時段的收視率已經破了創台記錄。

可見觀眾和網友對分會場第二個展演項有多麼的期待。

下午三點,

直播畫面一轉,主持人開始進場,延續了昨天的直播風格。

鳴沙書院北校區的小城門前,主持人開始介紹,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到的是龍國傳統文化博覽會鳴沙城分會場,古建展演區的現場!

下面有請古建展演區的負責人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很快,

李少青就出現在了鏡頭前。

「大家好,這次我們鳴沙城古建展演區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龍國古建的一些基礎工具和一些基本結構的介紹!

以後這裡也會是我們鳴沙書院古建系學生實習的地方。」

對著鏡頭打了個招呼,李少青就帶著記者走進了校門,來到了校門一側的展覽室。

只見展覽室里陳列著密密麻麻的各種工具以及各種類型的榫卯結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一眼望過去真的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一分鐘兩分鐘.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網友看到最後終是沒能忍住,當即發起了彈幕。

「雖說這些工具以及複雜的榫卯結構能讓人見識到我們龍國傳統古建工藝的複雜和精湛程度,但僅僅展示這個老感覺差點意思。」

「是的!我感覺這些東西給個鏡頭就好,完了直奔主題!」

「嗯!」

好在這個時候,李少青帶著記者走出了工具和結構展覽室,再次來到了紅毯前,對著鏡頭指了指身後的古建。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第二展區!」

「這就是咱們的第二展區?」

記者有些疑惑。

放眼望去,雖然周圍的古建看起來也很精美但昨天才看過鹿台上的古建群和摘星樓,所以感覺這些古建群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嗯!」

「李總,之前有觀眾曾說鳴沙書院是以龍國四大古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為主的,所以您指的第二展區是嶽麓書院嗎?」

頓了頓,

龍國衛視綜合頻道的記者再問。

之所以這麼問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心裡其實也覺得剛才介紹一些工具和榫卯模型有些單調和枯燥,現在必須要拿出一些震驚海外網友的東西出來。

H國那邊的大木匠也曾介紹過這些工具。

當然,

記者也問出了不少坐在電腦前網友的疑惑。

「不是!我們的第二展區主要展示的是龍國古建的布局和傳統風水學畢竟龍國古建不僅僅只有榫卯結構還有風水布局。」

李少青笑了笑,否認道。

「風水布局?」

記者瞬間愣住。

她屬實沒想到李少青會給出這樣一個答案,因為在不少人心裡風水布局就是封建迷信,根本沒有什麼參考的價值。

「嗯,我們的第二展區雖然單個整體是古建小院,但卻是採用了三國時期諸葛先生的八陣圖布局。

這八個布局分別是: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具體呈現「大院包小院,大房連小房,隅落鉤連,迂迴絕對」而且從全局來看,院中有院,各以八為分,能夠分為六十四小院。

一旦有人誤入院子之中便很難走出來。

所以我們才在展覽區設置了專門前往第三展區的通道,為的就是害怕遊客迷路.最後沒有見到核心展區。」

李少青再次解釋道。

話說當時他從許浩那邊拿到稷下學宮周圍的建築分布圖後剛開始覺得沒什麼但後面建著建著迷路和走不出去的工匠越來越多才發現了問題。

最後不得不找許浩.這才知道了具體原因。

「我們龍國的古建風水布局真的有這麼玄嗎?」

回神,

記者忍不住再問道。

理論上來說作為一個記者他不應該問這樣的問題但眼前的介紹實在是有些難以令人相信。

當然,

別說記者不信,電腦面前的各國網友也不信。

Ps:兄弟們,明天開始補更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