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弗洛倫蒂諾難道又要搞「歐超」?

穆里尼奧遞交了辭呈?!

這條消息迅速成為各大體育媒體熱議的話題。

自從弗格森爵士離開曼聯之後,曼聯已經換了好幾個教練,但是依然沒有什麼起色。

穆里尼奧帶著巨大的期望來到老特拉福德球場,葡萄牙人也沒有讓曼聯球迷失望,在接手的第二年就拿到三個冠軍。

雖然這些冠軍的含金量無法與英超、歐冠相比,但是至少拿到冠軍了。

曼聯球迷似乎看到了曼聯重新崛起的希望,然而本賽季開賽以來,曼聯負面新聞纏身,戰績也無法讓球迷和俱樂部滿意。

那個時候英國媒體就開始為穆里尼奧離開曼聯倒計時。

巨大的投入和微薄的產出不成比例,投資方當然不滿意。

所以,有媒體認為穆里尼奧與球員產生矛盾時,俱樂部沒有站在穆里尼奧這一邊。

穆里尼奧在接受一家葡萄牙媒體採訪時承認了自己向曼聯高層遞交辭呈的事情:「經過深思熟慮,我認為我現在應該離開曼聯。

感謝曼聯球迷給予我的支持,我在這裡度過了愉快的一個賽季,但是現在球隊的成績非常糟糕,作為主帥我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我希望曼聯未來會越來越好!」

這篇報道出來之後,基本上已經確定穆里尼奧要離開曼聯。

不久之後,曼聯官方對外宣稱,他們確實收到了穆里尼奧的辭呈,經過俱樂部的商討和穆里尼奧的溝通,他們已經接受了穆里尼奧的辭呈!

關於穆里尼奧的接班人,曼聯公布由索爾斯克亞接替,並帶隊到這個賽季結束!

瞬間,這個消息點爆了歐洲媒體,穆里尼奧離開曼聯迅速占據了各大體育媒體的頭版頭條!

李傳淇對這條消息沒有感到特別驚訝,也不認為這件事與自己有多大關係。

他甚至認為穆里尼奧這個時候遞交辭呈,有轉移媒體注意力的想法。

穆里尼奧離開曼聯是遲早的事情,曼市德比慘敗,這是他離開曼聯最好的時機。

如果繼續呆在曼聯,他就會成為媒體和球迷攻擊的對象。

像他這樣心高氣傲的人,哪裡受得了這些。

曼城球員鬆了一口氣,兩隊在球員通道鬥毆的事情沒有被媒體報道出來,這說明這件事在各方努力下,已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們將重心重新放在訓練和比賽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穆里尼奧離開曼聯的消息逐漸退出媒體,而另外一則消息卻引起了媒體和球迷的注意。

據《都靈體育報》報道,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近期來到都靈與尤文圖斯主席阿涅利碰面。

今年夏天有兩筆轉會引起全世界的矚目,一個是李傳淇離開馬競前往曼城,一個是c羅離開皇馬來到尤文圖斯。

弗洛倫蒂諾與阿涅利見面,難道與c羅有關係?

這不免引起了一部分媒體和球迷的關注,難道皇馬想讓c羅回去?

《馬卡報》馬上闢謠:「弗洛倫蒂諾先生去都靈與克里斯蒂亞諾沒有關係,他是有其他更為重要的事情!他近期會訪問很多歐洲豪門!」

這是什麼意思?

《馬卡報》是皇馬的喉舌,他們的消息應該可靠,弗洛倫蒂諾要訪問很多歐洲豪門?!

難道歐洲足壇要發生大事?

據說當晚,有人在米蘭發現弗洛倫蒂諾的行蹤。

第二天法國媒體就報道弗洛倫蒂諾造訪巴黎聖日耳曼!

緊接著英國媒體報道弗洛倫蒂諾造訪曼徹斯特!當晚前往利物浦。

弗洛倫蒂諾來到倫敦!

弗洛倫蒂諾造訪歐洲豪門,其有意到底是什麼?

一部分球迷猜測,難道與《都靈體育報》此前要歐洲豪門聯合起來封殺李傳淇有關係?

但是如果是這樣,《都靈體育報》為什麼沒有大肆報道?

另外一些媒體和球迷不免想起當年的g14組織,在心中發出疑問:難道弗洛倫蒂諾又要搞歐洲超級聯賽?

……

1990年夏天,當時效力於列日隊,加比rfc的讓馬克-博斯曼,與球隊的合同即將到期,但他的續約年薪卻減少了60%。

博斯曼無法忍受這樣明目張胆的「剝削」,所以他想轉會到法國敦刻爾克俱樂部。

理想總是與現實相差甚遠,惹惱了俱樂部高層的博斯曼,可以這麼輕易的離開。rfc列日隊向博斯曼開出了遠高於實際價值的高額轉會費,這立刻嚇跑了財力有限的敦刻爾克。

你沒有看錯。在當時的世界足壇,即使球員合同到期,其他俱樂部要想招到他,還是在這種背景下,博斯曼決定與rfc列日分道揚鑣。

當年8月,他將rfc列日隊和比利時足協告上法庭;11月,比利時一家地方法院裁定,博斯曼的轉移是合法的,比利時足協敗訴。

六個月後,比利時上訴法院裁定駁回上訴。

1992年1月,博斯曼向政府申請失業救濟遭到拒絕。盛怒之下,他向位於荷蘭,海牙的歐聯盟法院提起訴訟,索賠100萬美元。

原因是俱樂部拒絕讓自己轉會違反了歐聯盟《羅馬條約》:「歐聯盟國家的公民有權自由選擇他們的住所和工作」。

同時,博斯曼要求歐聯盟下令歐足聯解除對非歐league球員的限制,因為這種限制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種族歧視。

經過博斯曼多年的努力,歐聯盟法院終於在1995年12月15日給了他公正,博斯曼被允許以自由球員的身份加入球隊。

從世界足壇的角度來看,博斯曼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他數年間奔走上訴的努力卻顛覆了歐洲足壇的格局——自此之後,博斯曼法桉正式出爐,切身保護了球員利益,球員流動驟然加速,歐洲足壇的高速交流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從1996年開始,中小俱樂部中表現優異的球員往往會等待合同到期,從而以自由身身份加入大球會。

博斯曼法桉的出爐為大球會節省了許多轉會開支,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為了吸引球星加盟,大球會往往要開出難以想像的高額薪水,球隊的工資結構就此破壞。

長此往復之下,俱樂部薪資壓力與日俱增,球隊的工資支出甚至已經超過了以往購入球員的轉會費。

原因很簡單,該法桉徹底顛覆了歐洲足壇的原有格局,實力較強的球員紛紛流向各國聯賽的大球會。

博斯曼法桉的確為各大球會節省了一筆不小的轉會開支,但隨之而來的則是愈發沉重的薪資壓力。到了後來,球隊繁重的薪水開支甚至已經超過了購入一位球員所需的費用。

伴隨著各大球會薪資開支的急速膨脹,是歐冠收入的「不平衡」,歐洲各大豪門不願意見到紙面實力遠弱於自己的中小球會拿著相近的獎金和電視轉播分配。

於是,為了謀取與自身實力地位更加相近的利益,貝盧斯科尼、默多克和基爾希等傳媒大亨希望「踢開」那些關注度較低的中小俱樂部,聯合各大豪門組建一個「豪門聯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