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王娡忽然想起,姚翁提到過這個人——被餓死的首富。

「是他給父皇吸膿,父皇才讓我照樣做!要看我夠不夠孝,是不是比他做得更好!」劉啟說著,眯起的眼裡,一股殺氣。

那太子是被鄧通和文帝,道德綁架了。吸痔瘡之膿,不做也不是,做得不好也不是……太子忍不住嘔吐,被父皇責備,怪不得如此氣憤!

「是不是父皇賜了銅山給他?」如此跪舔的小人,王娡明白了文帝為何親近。一代賢君,因小人自損英名啊!

「是。」劉啟答道,「父皇還因他開放了民間鑄幣。」

「什麼?那不是民間鑄幣合法了嗎?」王娡吃驚了。

文帝這老頭子!是糊塗還是聰明過頭了?這政策一開,意味著假幣合法化。或者說從此不存在假幣這個概念,誰造的錢都是真的。

馬克思說過,人會為百分之三百的利潤犯任何罪行,哪怕被絞死也在所不惜。那鄧通守著銅山,就是開啟了不歇班的印鈔機,這勢頭直逼美聯儲!得多瘋狂呀!

「那民間鑄錢合法,也不是誰都能鑄錢的。一來要手藝,二來要技術,三來要設備,四來要原料。那能鑄錢的人也有限吧。」王娡問。

「重農抑商的國策,因父皇開放民間鑄幣,都廢了!」劉啟憂心忡忡,「農民辛苦一年收成,不如鑄幣獲利大,誰還種田?一些奸人,把家裡的銅器、銅錢拿出來熔掉,摻上鐵、鉛等雜質,或把一枚四銖錢改成兩到四枚以獲利,錢越來越輕,越來越小……」

「原來一石糧食,用重幣,可能三百錢就能買下;如果用輕幣,得五百多錢才能買到……」劉啟嘆息。

「那老百姓手裡的四銖錢,變成了三銖、二銖、一銖,家裡的存錢貶值……這是通貨膨脹啊!」王娡喃喃道。

錢越來越不值錢,得多扭曲的價值觀,才能讓那些老實巴交的本分農民說:人家鑄幣的都掙錢了!怪我沒本事,田不種了,也去鑄幣!

「什麼膨脹?」劉啟問道。

「哦,沒什麼。父皇真的是偏寵鄧通?會不會有什麼目的?」王娡想不通。

劉啟的面部肌肉抽搐幾下,沒再作聲。

這是劉啟第一次和她談起朝政。身在後宮,又不接觸民間和朝中之人,王娡對外界一無所知。

為人子人臣,太子劉啟對父皇只有恭順,還能說什麼呢?

「昨日啟兒怎麼匆匆來,又匆匆走了?」竇皇后問王娡。

王娡在給竇皇后按摩眼部穴位。

「太子在父皇處被……」想起太子無奈給父皇吸膿,不讓竇皇后知道也好,王娡又忍住了。

「啟兒有什麼事嗎?」母憑子貴的竇皇后,對太子真的關心。

「沒什麼。太子去父皇處請安後,和太子家令晁錯晁大人有事商議,就急匆匆走了。」王娡敷衍道。

劣幣驅逐良幣。

王娡有些擔心時下的民間鑄幣,輕輕問道:「母后,聽說父皇頒布民間鑄幣合法後,民間的四銖錢,都變輕了……」

竇皇后嘆氣:「你父皇也是沒辦法呀!你父皇以代王身份登皇位,內有功臣集團架空皇帝,外有諸侯王尾大不掉。」

「呂后專政時,就試圖收回鑄幣權。功臣集團和諸侯王就帶頭搗亂,到處都是私鑄的劣質錢幣。呂后不得不做出讓步,默認了私鑄。」

「禍根一直在。尤其吳王劉濞,境內有銅礦,有海鹽。據此成為豪富,到處都是吳氏幣,壓制了朝廷所鑄幣。」

「你父皇頒布了不許在銅錢里摻雜,違者處以黥面之刑。」

黥面就是在臉上刺字。這法律頒布,除了朝廷多廢了點墨水之外,有什麼用?

王娡想,你不讓摻假就不摻假了?重利之下必有勇夫。來吧,有本事給爺紋成奧特曼!

「黥面之刑仍無法阻止摻假。你父皇下令鑄錢可以,但必須按照官方規定的標準。推出了一個叫稱錢衡的東西,專門稱貨幣重量。也就是買賣雙方能夠區分出良幣與劣幣。同樣大小的錢幣,含銅量高的比較重,含銅量低的比較輕。」

哦,稱錢衡能準確的幫人們判斷錢幣的質量,抹平了買賣雙方的信息差。

可這也無法保證農民的種田積極性呀!只會使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就是文帝黃老思想中的自由放任的經濟主張嗎?

「那,現在鄧氏幣比吳氏幣好嗎?父皇賜鄧通銅山,讓其鑄幣,意欲何為?」猶豫一下,王娡問道。

竇皇后冷笑:「當初啟兒殺吳太子劉賢,逼那吳王造反!劉濞老奸巨猾,從此不再進京朝請。這劉濞,盤踞富庶之地,積累錢財,只怕要反哪!」

且慢!劉啟殺劉賢,逼吳王造反?!

王娡捂住眼,怕震驚得掉眼珠子!

我滴個哥呀!奧斯卡影帝是你吧?十五歲,棋盤KO大兄弟,好大一個局!我以為你是暴躁男,原來是心計boy!

「鑄鄧氏幣,就是為了排擠吳氏幣。」竇皇后有些不自然,「鄧通鑄幣,也是你父皇有意安排。若吳氏幣沒有制衡之法,怕是架空朝廷啊!吳王劉濞,野心勃勃,必除之而後快!」

對竇皇后,王娡真得刮目相看!文帝雖然冷落她,但最懂文帝的,還是竇皇后。多少年的默契了!糟糠之妻不下堂,文帝是否也有這理念?

吳氏幣,鄧氏幣,這是一場公元前的貨幣戰爭啊!

到底薑是老的辣!太子劉啟,和竇皇后的看法和想法,有很大不同。

竇皇后對文帝,是一往情深的理解支持。文帝所做任何事,她都能找到解釋的理由,支持的道理。

而太子對父皇的所為,有看法,有分歧,有改進的迫切。這是父與子,老和少的不同。

帝王之家,果然不凡。王娡原本單純的心思,越來越沉重了。

私下聽人說,鄧通是文帝的男寵,斷背那種。看似荒唐的文帝偏愛,背後竟然也是一盤棋!

文帝的造富計劃,讓鄧通成為首富。可一個印鈔機首富,將來怎麼會餓死?

姚翁說,鄧通餓死,和她入宮後的老公有關。那麼,是因劉啟對鄧通的憎惡之心嗎?還是因為鄧通有潑天的錢財,恃富而驕,引禍上身呢?

王娡想起一段話。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