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劉啟與其老師晁錯,商議督辦人口普查的特使。最終選定河東郡太守季布。

季布,楚國人,有名的俠士。楚人有一句諺語:即使得到黃金百斤,都不如得到季布一個承諾。也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季布曾為項羽部下,楚漢之爭,讓高祖劉邦吃過不少苦頭。後被高祖通緝,是汝陰侯夏侯嬰向高祖求情,才幸免於難。

因為俠士之名和才能,高祖不僅赦免,還重用了季布。

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

匈奴王冒頓單于寫信侮辱呂后,說我是老光棍,你是老寡婦,我們一起過日子算了。

呂后大為惱火,召來眾將商議。上將軍樊噲,放言率十萬兵橫掃匈奴。呂后很是滿意。

季布卻說,樊噲是阿諛奉承,不足以敵得過匈奴,加之天下既定創傷未愈,最好不要出兵匈奴。

呂后因此不再討論征討匈奴的事,仍是執行和親政策。

季布擔任河東郡守。漢文帝聽說季布的賢名,召見了他,想任用他做御史大夫。但是又有人說季布勇猛酒後難近。

季布滯留官邸一個月才見到文帝。文帝只推說比較看中河東郡的重要,才召見他。季布氣憤,向漢文帝進諫說不能偏信一家之言,之後就告辭回到了河東。

在中國,俠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有卿相之俠,鄉曲之俠,閭巷之下,布衣之俠,匹夫之俠等等。也許他們身份不同,也許他們地位不同。可是他們都喜歡打抱不平,都喜歡扶危濟困,都喜歡仗義疏財,都喜歡鋤強扶弱。

俠者說話講信用,做事有始終,許諾的話一定會做到。不愛惜自己的身軀,著急別人的困難。為了幫助別人,哪怕赴湯蹈火都在所不辭。幫助別人脫出了困境之後,他不會顯擺自己的能力。羞於做出於自身道德有虧的事情。俠者身上值得稱道的品德確實有很多。

俠者身上的優點確實有很多,可是也不能完全說俠者就是完美無缺的。除了有強梁之輩披著俠者的外衣橫施暴虐之外。還有很多俠者通常只會用個人武力來解決問題。他們呼朋喚友,糾集徒屬,一言不合拔劍而起,殺人如同割雞,血腥且殘忍。

這也是法家韓非子不待見俠者的原因。為此還寫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五蠹。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將帶劍的俠者視為亂國的五大蠹蟲之一,是需要除之而後快的害蟲。

俠者行俠仗義,讓人一聽就心生景仰之情,並且為之肅然起敬。這是因為有很多人把行俠仗義里的義看成是正義。這是自動形成的下意識的慣性思維。

可是在很多時候,行俠仗義裡面的那個義字,僅僅是代表著義氣或者意氣而已。這也是俠者為人詬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合乎義氣的事情,未必合乎正義。正義和義氣很多時候都是會相互牴觸的。而人們一直都在追求著正義,並且推崇正義。

俠者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能籠統地將他們歸為絕對的好人。

不過無論是好壞,俠者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視金錢如糞土。古往今來的俠者幾乎都是如此作風。他們看輕的是金錢財貨這些身外物,看重的是個人的名譽聲望,或者是自我道德的完善。

俠者看重自己的名聲,從來不吝嗇於財貨。他們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在於道德感十分的強烈。為了自己的名聲和自身道德的完善,別說付出金錢了,就是付出生命,也不過是一咬牙一跺腳的事情。這也許就是「一諾千金」最本質的釋義。

「殿下,娡兒願隨季布同去,以觀察後效。」

王娡請求太子。自穿越以來,先是被困長陵邑,後又鎖足深宮。她可太想出去溜達了!

「那季布好飲,確實需要人節制。王良娣心思細膩,說不定能察覺人所不在意細節。」晁錯也建議。

劉啟看看王娡:「平兒雙兒還小,怎麼能離開娘親呢?再說你一個女人,拋頭露面不好吧!」

「娡兒可以女扮男妝。就是孩子……」

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王娡想想,也是不忍心拋下孩子。

「那吳國,一直蠢蠢欲動。趁此機會摸清實底。王良娣可以去到吳國,別處不去也可……」晁錯進言。

劉啟對老師的話,一向聽信。他看向王娡,王娡點頭。

回到崇芳閣,王娡找來白芨膠,貼了碎發上去,修剪成短須。她要裝作季布的隨從,相機行事。

當一個束髮,短須的翩翩美少年出現在劉啟面前,他驚呆了!

雄雌莫辨!說是女兒,偏偏多了颯颯英氣和揮灑豪情;說是男子,可那深眸如水,面似銀月,又有說不出的妖嬈和風情!

看得劉啟臉熱心跳,忍不住抱著美人纏綿。兩人自然少不了一番流淚唏噓。

「娡兒,在外千萬小心!路途遙遠,珍重身體,遇事多思量……孤和孩子等你速去速回!」

「啟兒哥哥身為太子,國之擎柱,駐守京城難以脫身。娡兒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分憂解難……放心!娡兒一定平安歸來!」

「孤只說你回長陵省親,外人一概不知。路途之中,娡兒不要泄露蹤跡……孤已安排那郅都貼身保護!」

「謝殿下!娡兒會相機行事,定不負父皇和殿下所望!」王娡應著,早已心花怒放!

身未動,心已遠……來吧!西漢奇妙游!

由郅都護送,帶著一雙女兒,王娡大張旗鼓,浩浩蕩蕩開回長陵田府。把兩個女兒交臧氏照顧,她是放心的,比起在宮裡,更讓她安心。

這夜,王娡在書房會見重要客人。

「大小姐,這兩位是……」姚翁帶來兩位中年男子。

「小人季布,叩見王良娣娘娘!」

「小人欒布,叩見大小姐!」

那欒布伏地哭泣,王娡只得命姚翁和郅都攙他起身。

欒布說起往事,更是老淚縱橫。

欒布,梁國人。當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時候曾經和欒布交往。欒布家裡貧困,在齊地給賣酒的人家做傭工。

過了幾年,彭越在巨野做強盜,而欒布卻被人強行劫持出賣,在燕國當奴僕。因為欒布替他的主人家報了仇,燕將臧荼推薦他擔任都尉。

後來臧荼做了燕王,就任用欒布做將領。等到臧荼反叛,高祖派兵攻打燕國的時候,俘虜了欒布。梁王彭越聽到了這件事,便向皇上進言,請求贖回欒布讓他擔任梁國的大夫。

高祖誅殺異姓王,以謀反的罪名責罰、誅滅了彭越的三族。之後又把彭越的頭懸掛在洛陽城門下示眾,並且下命令說,有敢來收殮或探視的,就立即逮捕他。

欒布從齊國出使返回,在彭越的腦袋下面彙報出使情況,邊祭祀邊哭泣。官吏逮捕了他,並將此事報告了高祖劉邦。

劉邦召見欒布,罵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謀反嗎?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屍,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經很清楚了。趕快把他烹殺!

劉邦左右的人正抬起欒布走向湯鑊的時候,欒布回頭說,希望能讓我說一句話再死。劉邦說,說什麼?欒布說,當陛下被困彭城,兵敗於滎陽、成皋一帶的時候,項王之所以不能順利西進,就是因為彭王據守著梁地,跟漢軍聯合而給楚為難的緣故啊。

現在陛下僅僅懷疑,認為他要謀反,而誅滅了他的家族,我擔心有功之臣人人都會感到自己危險了。

現在彭王已經死了,我活著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請您烹了我吧。劉邦見其大義慷慨,就赦免了欒布的罪過,還任命他做了都尉。

「燕王有恩於小人,卻滿門被屠……今日有幸得見燕王之後,欒布願肝腦塗地,誓死效忠!」

王娡這才明白,原來這倆「布」,都是前朝舊臣。雖居高位,卻難忘舊主知遇之恩。六國異姓王,無辜被屠,他們心生憤懣。

懷俠義之心,無法行俠義之道。也許,這就是他們願誓死效忠王娡——燕王臧荼之後的原因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