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皇上,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吳逆太狡猾!(求月票)

嘩啦啦的水聲響起,幾匹瘦馬馱著幾名光著膀子的大清朝廷大員,踏過了川北梓潼河的一處淺灘,立足在了梓潼河西岸。緊接著又是百餘名騎士跟著涌了過來。

再後面就是稀稀拉拉的一千二三百步行開進的,看著有點像叫花子的清兵了——這一千二三百步行的再加上百餘個騎馬的,總共不到一千四百人,就是岳樂麾下的八旗新軍中路軍剩下的全部正兵,加上李天浴和盧三好從勒爾錦那裡領到的一營甘陝綠營的剩餘,再加上王忠孝、戴梓二人的手下。其中屬於八旗新軍的兵丁還不到八百!

當日岳樂、費揚古、王忠孝他們一起渡過沱江的時候,費揚古還數過一次人頭,他和岳樂手下的八旗兵在那時候還有一千三百餘人,可是當他們穿過大片人煙稀少的地區,抵達保寧府境內的時候,八旗正兵的人數又少了四五百.這就是穿越「無人區」的可怕之處了!

如果現在的四川好歹還有幾百萬人口,這群八旗正兵在渡過沱江後好歹能找著個村子洗把熱水澡,換身乾淨衣服,吃口熱乎的,再睡個好覺,之後一路上再有吃有喝,那大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減員了。

可是現在沒有這樣的條件.在如今的四川腹地,人煙都少見了。就算還有一些人口聚集的地兒,就憑他們這些落荒而走的大清兵敢去投奔嗎?

現在四川這邊,人沒多少,但到處都是老虎、熊貓、大灰狼,全是會咬人的猛獸!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的人類,全都不是善茬,都是聚族築壘而居的,都是有武裝的遇上官府來派差收稅,他們都有可能用弓箭招呼一頓!

八旗兵要自投羅網抓了去砍了腦袋送給吳三桂不香嗎?

所以從沱江北岸逃過來的岳樂、費揚古、王忠孝、李天浴、盧三好等人,遇見川民的寨子都得繞著走。即便看見縣城,也不敢一頭往裡面扎。

誰知道這些縣官現在是忠大清還是忠吳三桂?即便縣令還沒正式接受吳家的官職,那也不排除早就暗通了,現在正好借岳樂、費揚古他們的腦袋邀功。

因此岳樂、費揚古他們這一行人就只能避開有人煙的地方,看見村寨、城池都得繞著走,一路風餐露宿,向著北邊大概還忠於大清的保寧府而去。

這可就苦了那些泅渡沱江連口喝水都喝不上,連身乾衣服都沒得換的八旗子弟了。他們都是北京城二環內有四合院的兵,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罪?在這之前,他們就算入營訓練和長途行軍的時候,都是奴僕伺候的他們只管習練武藝陣列或是蒙著頭趕路,根本不管其他,當然也不知道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應該怎麼把自己照顧好。

結果,從岳樂他們泅渡沱江的第二天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八旗兵病倒了,有些是因為「水太涼」而染了風寒,有些可能是因為不幹凈的食物和飲水拉了肚子,還有一些則是連日行軍打仗,身子骨扛不住了。

而那些病倒的八旗子弟如果官不夠大,那可就只能慘遭拋棄,被丟在路邊等著四川的老虎、大灰狼和黑白熊拿他們改善伙食了。

這一路走一路「丟」的,八旗子弟就這樣給丟掉了好幾百!

那些人被丟掉的時候一個個又是哭喊又是哀求的,特別可憐.不過岳樂、費揚古、王忠孝、李天浴都是慈不掌兵的主兒。只有盧三好是好人,還能陪著他們哭一會兒,說點安慰人的話,臨了還會幫他們寫封遺書什麼的,真是大好人啊!

而七八天的行軍之後,剩下的那些八旗子弟和甘陝綠營兵,還有王忠孝、戴梓的手下情況也不是很好,搞得都跟叫花子差不多了,衣服破破爛爛的,人也瘦了一圈又一圈,還都是蓬頭垢面的。大部分人都靴子也沒了,都穿著紮腳的草鞋,拄著樹枝木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丐幫弟子出門做買賣呢!

不過這幫叫花子兵在涉渡梓潼江後,總算是進入了相對比較安全的區域了,因為過了梓潼江往東沒多遠可就是保寧府的富村驛了。

保寧府是川北重鎮,清廷在這裡擺了一個總兵。而駐防保寧的總兵吳之茂恰好又和吳三桂關係親密。

所以岳樂不放心他,就把吳之茂調到了瀘州,又讓莫洛從自己的標兵當中抽調了兩千人守在保寧府城。

另外,岳樂和勒爾錦還從底下八旗子弟的家奴當中,抽調出三千精壯,和莫洛的標兵一併留在保寧。

所以岳樂和費揚古都樂觀地估計保寧多半還在大清控制當中.

當然了,大清也控制不了保寧太久的,畢竟他們這回輸得太慘了!

岳樂親臨的兩萬人幾乎是全軍覆沒了,兩萬大軍現在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勒爾錦那一路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也許還能剩下萬餘人。再加上留在保寧的五千和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軍隊,怎麼算都不可能夠兩萬啊!

而吳三桂那邊,至少有四萬大軍由雲南入了四川,再加上四川本地投靠他的逆賊,五萬人都能湊出來,而且還挾著大勝之威

岳樂騎在馬上,左算又算,都覺得想要把吳三桂壓制在四川是不可能的。漢中多半也保不住,能暫時守住秦嶺就不錯了.仗打成這樣,該怎麼和朝廷和皇上交代呢?

他正唉聲嘆氣的時候,突然前方一陣馬蹄響起,蹄聲密集而且急促,怕是有幾百上千騎正在奔過來。

他看了看左右,這裡已經是保寧府的地盤了,附近還有一座驛城,應該是富村驛。

難道保寧已經丟了?

岳樂聽見這馬蹄聲臉色都嚇白了,忙勒住戰馬抬頭向前看去。

王忠孝也有點緊張了.現在四川兵荒馬亂的,大清朝的秩序已經崩了,吳三桂的新秩序還沒建立,正是最危險的時候,他可不想莫名其妙折在某個小軍頭手裡!

倒是盧三好表現得非常鎮靜:「自己人,一定是自己人.吳三桂的騎兵精貴,輕易不捨得出動,之前已經用得狠了,現在一定在休整,不可能大批派到保寧,更別說一次出動幾百上千來對付咱們。」

這個分析還是有道理的。

岳樂和費揚古都讚許地點點頭,兩個人也恢復了鎮定,立馬在官道上等著前方的馬隊靠近。沒過一會兒,岳樂、費揚古等人就已經看清楚來人的裝束和旗號了——都是「一片紅」!

不用說也知道,這是正紅旗小旗主,順承郡王勒爾錦的人。看他們的數量還挺多的,還有紅色的布面甲穿,看來從富順縣跑路的時候還是挺麻溜的。

費揚古的眼神很好,遠遠的就已經瞧見勒爾錦本人了,於是就用滿洲話大喊:「來者可是順承郡王嗎?安親王在此!」

那邊馬上就傳來了勒爾錦的聲音:「是費揚古俺答嗎?我是勒爾錦安王爺還好吧?」

「還好,總算是.嗚嗚」

一路上都表現得挺堅強的費揚古說著話忽然就放聲大哭了起來!

而他這一哭不要緊,其他人也都被他「帶哭」了連心情很不錯的王忠孝、盧三好也都馬上變了臉兒,落下了傷心的眼淚。

打了敗仗的岳樂哭得就更傷心了,都哭得搖搖晃晃,快要從馬背上跌下去了。還是王忠孝和盧三好反應及時,兩人趕緊從馬背上翻下來,一邊一個扶著岳樂,岳樂則身子一軟滑下了馬背。

勒爾錦也飛馬到了岳樂的跟前,一邊哭著鼻子一邊從馬背上下來,「叔王,叔王咱們這次輸得太慘也太冤了!」

「輸得冤?王爺,這話怎麼說呢?」王忠孝的眼淚也是說來就來,一邊哭還一邊咬牙切齒地問。

盧三好這個大好人也一臉好奇地問:「王爺,咱們到底冤在哪兒?」

勒爾錦抹著眼淚道:「咱們內部有不少吳逆的細作!」

「是嗎?」盧三好一臉吃驚地表情,又瞄了眼王忠孝

王忠孝問:「王爺,您說的細作是不是馬思文那個混帳王八蛋?」

「什麼?馬思文也叛變了?」勒爾錦大吃一驚,「他是旗人啊!」

岳樂咬著牙齒,「還是個陳漢軍呢!如果不是他給吳三桂通風報信,又領著五千綠營新軍倒戈,我怎麼會輸得那麼慘?」

「就是!」王忠孝說,「王爺本來都快贏了,已經在大觀鎮壓制吳逆打了.」

勒爾錦搖搖頭道:「沒有這個馬思文咱也贏不了.因為咱們內部還有吳三桂的姦細!」

「是誰?」王忠孝一臉怒氣,右手攥緊了腰刀。

「是,是姓羅的!」

「姓羅的?」王忠孝一愣,「難道是」

「四川巡撫羅森!」勒爾錦一副快要氣炸的模樣。

「羅森?怎麼可能?」盧三好大驚。

「他是巡撫啊!」王忠孝也有點不敢相信。

岳樂也是一臉驚詫莫名:「順王,你說羅森是吳三桂的人?我還以為你說吳之茂呢!」

「吳之茂也是吳三桂的人!」勒爾錦跺跺腳說,「還有四川提督鄭蛟麟、夔州總兵譚弘都是吳三桂的人!叔王,您看看四川這是什麼地方?巡撫是吳三桂人,提督是吳三桂人,總兵也是吳三桂的人.還有底下的道府州縣,還有各地聽調不聽宣的豪強,幾乎都是吳三桂的人!我們這些客軍還怎麼打?

那日我們在榮溪橋上和吳逆的兵戰,連著打退了吳三桂七八次進攻,眼看就要贏了結果羅森領著他的撫標在富順縣城內叛變,直接救走了吳應熊還捎帶著抄了我們的後路,把我們擺在富順縣城上的炮陣都給抄了!」

「竟有此事?」費揚古的鼻子都給氣歪了,「姓羅的還是飽讀聖賢書的進士呢,怎麼那般不知廉恥?」

安親王岳樂皺著眉頭問:「如此說來,吳應熊已經落入吳三桂之手?」

勒爾錦嘆了口氣:「當日我被吳三桂和羅森內外夾擊,所部大亂.要不是八旗子弟們用命,就要全軍覆沒了,如何還能把吳應熊搶回來?」

安親王又問:「順王,你手裡還剩多少人馬?」

勒爾錦伸出兩根手指頭:「還有兩萬!」

「兩萬?」安親王一喜,「那豈不是全軍而退了?」

勒爾錦搖搖頭:「這兩萬人還得算上保寧府的五千人,還有從潼川府、順慶府撤出的兩千家奴,還有從富順縣城那裡跑出來的家奴和莫制軍、王提督、柏提督的人馬.」

「八旗正丁還剩多少?」岳樂問。

勒爾錦嘆了口氣:「不足五千.」

不足五千的意思當然就是多過四千,少於五千,並且比較接近四千了這一役,八旗子弟,包括滿旗子、蒙旗子、漢軍、包衣人,一下沒了一萬五!

雖然其中真正的滿旗子最多就是小半,但也是損失慘重了!

安親王好一陣失望,嘆著氣道:「皇上交給咱們兩萬八旗兵,現在只剩下五千四川一省也快丟乾淨了.連吳應熊這個人質都丟了.這可怎麼交待啊!」

「王爺,這不能怪您和順王啊!」王忠孝掰著手指頭說,「這個四川巡撫,四川提督,四川的幾個總兵,還有綠營新軍的一個總兵全他N的是吳三桂的人,這仗怎麼可能打得贏嘛?」

「就是!」盧三好說,「此役雖敗,非戰之過!況且二位王爺手頭還有兩萬精兵,足以退保關中,壓制吳逆.現在最要緊的是把這兩萬大軍帶回關中,匯合上西安將軍的兵馬,牢牢守住秦嶺和祁山各口。」

王忠孝又補充道:「只要兩位王爺能把吳三桂擋在秦嶺、祁山以南,皇上就得倚重二位王爺況且四川本就一片白地,朝廷拿在手裡也是雞肋,甩給吳三桂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盧三好連連點頭:「二位王爺.如果吳三桂趁勝殺入關中,得到了陝甘壯士,那可真就要龍飛九五了」

「龍飛九五?」勒爾錦瞪了盧三好一眼,「伱這話什麼意思?」

一旁的費揚古低聲吟道:「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這是元末紅巾賊的口號!如果吳三桂得到了陝甘壯士,那他也要直抵幽燕之地了!」他看著岳樂、勒爾錦,「二位王爺,王總戎和盧道台說得對啊您二位只要能替皇上守住關中,那最多就是革了王爵和本兼各職,然後戴罪督軍立功。」

「可是要守住關中,靠區區兩萬人和西安將軍的幾千八旗兵能夠用嗎?」勒爾錦問。

「夠!」安親王岳樂一咬牙道,「必須得夠.」他想了想,又問,「這請罪的摺子怎麼寫?」

盧三好說:「當然是照直了寫就和皇上明說了,咱們因為羅森、馬思文、鄭蛟麟、吳之茂等逆賊的出賣,才惜敗於吳三桂,大軍給打散了,現在退到了保寧,已經收攏到兩萬餘人,現準備暫時退往關中,重新整頓軍隊,再嚴密設防,封堵吳逆.」

不得不說,這個盧三好雖然不是紹興師爺出生,但是寫奏章的本事一定要不差。居然能把那麼難看的一場敗仗,寫得不是特別難看,還能讓皇上看到希望,並且為岳樂、勒爾錦再爭一個「整軍設防」之權。

現在天下大亂在即,康熙也快要焦頭爛額了,很有可能會讓岳樂、勒爾錦再頂一陣先的.而他們倆只要利用整軍的機會牢牢抓住那兩萬兵馬,那康熙就不得不倚重他們了。

而這兩個倒霉王爺如果因為盧一峰的計策保住了權位,那盧一峰不就成了他們的心腹?

岳樂、勒爾錦這時候都把目光投向了王忠孝。

王忠孝點點頭道:「二位王爺,咱們就這麼往上報吧.這也算是如實上奏了!而且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堵住吳三桂!要不卑職帶著奏本跑一趟北京。」

他這是要跑路了.他的雲南曲靖總兵肯定沒得當,而且也不想在陝西軍前混了,現在天下大亂,他也該去廣東經營自家的根據地了。

邊上的費揚古也說:「二位王爺,卑職和世凱一起走這一遭吧卑職和世凱一起去和皇上說明四川、陝西的險惡局面。同時再把吳軍到底有多能打也告訴皇上!吳三桂這逆賊比咱們原來想得可厲害太多了,決不能等閒視之。」

這貨是要回去打小報告吧?

王忠孝心道:他是彪形大妃董鄂妃的兄弟,應該也是康麻子的心腹.康熙把他派到岳樂身邊,一是當副手,二恐怕就是當監督了。

「這樣也好!」

「好,如此甚好。」

安親王岳樂和順承郡王勒爾錦當然知道費揚古是什麼人?

但他們倆現在也不能攔著不讓費揚古回京復命吧?好在費揚古和王忠孝一來一回,也得有些日子朝中知道四川的敗報,也得慌亂上一陣子,而且陝西的鍋有沒有人能背也是個問題。要是鰲拜還在,許是能派出些能人,現在也只能這樣將就著來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