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我們不當太平天國,我們要學曾國藩!(求訂閱,求月票)

聽見盧三好這麼一說,跟著額楚的一群江寧駐防八旗的兵丁都用一種期待的目光瞧著他們的額將軍。

駐防八旗都是拖家帶口的,兵駐在哪裡,家口就跟著上哪裡。

要是城破被屠,那可就是全家死光光!

而江寧滿城則是除北京外,所有由八旗兵駐防的滿城(旗城)最大的,其面積大約占了江寧城的百分之二十,位置就在原來南京皇城那一帶,最外圈的城牆長達二十二里!

其中東、南兩面利用明代南京城的城垣,西、北兩面利用明皇城的城牆加以擴建而成。所以本屬於南京城牆的正陽門和朝陽門,都是於江寧滿城的一部分!

現在朝陽門瓮城已經盧三好帶人奪占,也就意味著江寧滿城的第一層門戶,實際上已經洞開了!

但是江寧滿城的基礎畢竟是南京城牆和南京皇城,那可是層層疊疊的防護,城牆裡面有皇城,皇城裡面還有南京紫禁城.一層一層跟套娃似的。

而且不僅有城套城,還有河套河。

所以江寧滿城裡面的旗人家眷完全可以放棄最外層的城牆,龜縮到原來的皇城、紫禁城裡面去死守。

在多隆帶走了大部分的江寧旗軍和總督標兵之後,感覺到兵力不足的額楚,已經讓原本居住在皇城外的旗人家眷都遷入原本的明朝皇城了。

這些旗人家眷人數不少,總共有兩三萬口!他們要是死守內層的皇城、紫禁城,新大明的團練軍想要打破就不容易了。

畢竟江寧的團練軍也沒多少人,眼下也就是五千多兵力,其中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只有一千名說廣府話、客家話的新江寧人.靠這點兵力,要硬啃下江寧滿城,根本就不現實。

而江寧滿城一時啃不下來,或是攻打滿城造成江寧團練損失慘重,都不利於大明新朝廷接下去的發展。

所以,上策就是放江寧滿城裡的旗人家眷和額楚一起離開。可以追殺一輪,也可以不追殺就看王忠孝的心情吧!

在擁有了江寧這座地理位置和政治象徵意義都極為重要的城市後,大明新朝廷的字號就能立起來!而朱三太子、盧三號這夥人如果能搶在耿精忠之前拿下江寧全城,那就等於摘了個大桃子他們甚至可以閉了城門,不讓耿精忠的軍隊入城。

這樣的話,朱三太子可就不是明獻帝了,而耿精忠想要當耿太師、耿丞相就很難了。

但是這一套如意算盤額楚也算到一些!

他還知道,一旦朱三太子和盧三好完全控制了江寧城,並且主導了未來的大明新朝廷,那麼他們很快就會控制整個江寧府——江寧可是大府!一個江寧城就有幾十萬人口,如果再加上城外的幾個縣,百萬人口也許都有。而百萬人口如果掌握到位了,五萬到十萬團練兵也是可以拉出來的!

有了那麼多的軍隊,江南那些富得流油的州府還會是大清的地盤嗎?

另外,如果江寧一旦沒有了耿精忠、尚之信的份兒,他們會怎麼辦?回福建?還是向鎮江、蘇州、常州等地進兵?

如果多隆率領的軍隊最後在蕪湖損失慘重,而朝廷又一時抽不出援兵來江南.那江南各府可就真沒有抵抗耿精忠、尚之信兩萬大軍的力量了。

如果大員島上的鄭經再來插一腳,那大清的東南富庶之地恐怕一寸都保不住嘍!

琢磨了一會兒之後,額楚已經有了主張,為了大清江山,也為了他這個大清罪人的罪可以輕一點兒他不能顧及江寧滿城之中的家眷!

得讓他們留在江寧滿城中死扛,只有他們死了,大清朝才能爭取到整頓江南防務的時間

額楚咬著牙大喝道:「姓盧的,你以為老夫是傻子?老夫會信你?江寧滿城堅不可摧,你根本拿不下來我們的家眷子弟要是棄堅城而出,一定會被你們追殺,到時候即便能跑到鎮江,也是十不存一!現在老夫就去鎮江調集大兵回來反攻!老夫就不信,你能在老夫趕回來前打破江寧滿城!」

說完,他也不給盧三好理論的機會,揮了揮馬鞭,一邊打馬調頭,一邊大聲呼喊道:「走咱們快去鎮江調兵,然後再打回來!」

跟著他的駐防八旗兵丁雖然都想把家眷帶走,但是聽額楚那麼一分析,好像也有道理,於是就跟著額楚一起揚長而去了。

這下輪到朝陽門瓮城城樓上的王忠孝、陳永華、盧三好他們傻眼了!

他們這回遇上個為國不要家的狠奴才了!

盧三好、陳永華都不是攻城專家,不過他們也知道江寧滿城特別不好打!於是都扭頭看著曾經指揮軍隊打下了澳門、廣州兩座堅城的王忠孝。

「中山.打個滿城得花多少時間?」陳永華問。

「五天行不?」盧三好也皺眉道,「如果五天打不下來,耿精忠可就該到了!」

「五天?」王忠孝回頭問劉碩川,「劉百戶,你覺得這滿城要怎麼打?」

劉碩川現在已經升官了!

從外委把總升到了百戶,真是官運亨通啊!

不過他的官升得也不容易,不僅要跳槽當貳臣,還要參加江寧起事——這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反清復明!

而且還沒得選!

前天他剛把朱三太子、陳永華、王忠孝他們仨領到地方,立馬就被扣留了。然後就是一道選擇題擺他們面前——要麼追隨朱三太子當從龍之臣。

要麼死!

這種選擇題,劉碩川肯定不會選錯的。

一把總,還是外委的,當大清忠烈他也不夠資格啊!

還不如搏一下,如果成了不就發了?

所以他馬上就給朱三太子跪了,並且馬上就給封了個百戶錦衣親軍的百戶,而且還是目前錦衣親軍中最高級的軍官!

哦,或者說他一個人就是錦衣親軍的全部了!

當了錦衣親軍之後,這位劉百戶馬上就拿出了錦衣衛應有的實力。今兒就是他負責帶路領著王忠孝、陳永華、王雷勇和百餘精銳,裝成江寧團丁,先走水路混進江寧城的東水關,並且一舉將之奪取!

然後又押著一個清軍守城營的千總登上水關城牆,沿著城牆上的通道一路混到了正陽門瓮城,一波突襲,又拿下了正陽門瓮城。隨後又沿著城牆直撲朝陽門瓮城,和藉口傷重,領著幾十個團丁留在朝陽門瓮城內休息的盧三號一起,突襲奪取了這處緊要之地。

而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兩座瓮城和江寧東水關之外,現在新大明這邊在江寧城內還控制著江寧知府衙門、江寧縣衙、上元縣衙等三處據點,想要控制整個江寧漢城恐怕都得忙活上好幾天!

至於滿城恐怕不好打啊!

「這個.不好打啊!」劉碩川搖搖頭,「李中堂,咱們在朝陽門、正陽門、東水關已經弄出不少動靜了,皇城內的八旗兵和家眷不可能不知道,偷襲是不可能了。」

他口中的「李中堂」當然就是王忠孝了!

王忠孝現在花名李中山,姓了李李闖王暫時干不上,就先當一任李中堂吧!

所以王忠孝就給自己封了個「大學士」,這就當中堂了。

李中堂微微點頭。

劉碩川則接著說道:「而南京皇城四面都有護城河,只要堵上護城河上的橋樑,想要偷偷混進皇城就沒可能了依卑職之見,要打皇城就只能來硬的或是圍困。而咱們的人手有點少,還是先拿下江寧漢城,再牢牢控制住太平門、通濟門、正陽門、朝陽門、西化門、小門、北安門等滿城各門以及各門之間的城牆,困住皇城內的旗人家眷和部分旗兵,然後等耿王大軍到了,再設法攻打皇城吧。」

「也好,」李中堂想了想,一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就點點頭道,「就先照著劉百戶的辦法來吧等團練軍大隊開過來了,咱們就先控制原本的滿城各門和城牆,再拿下漢城的各處城門,並且控制龍江口和城西秦淮河兩岸的商埠,安撫住人心,然後再做打算。」

盧三號提醒道:「世凱,要這麼布署,那咱們手裡的幾千團丁可就幹不成別的事兒了再過幾日耿精忠他們就要到了,到時候南京是誰的都不好說!」

王忠孝笑道:「南京雖然要緊,但不過是一座孤城.咱們就算牢牢控制了南京,也不見得能打開局面。搞不好,三太子還會讓人困在南京,就跟那個太」

「太?太什麼?」盧三好見王忠孝不往下說,就追問了起來。

「沒,沒什麼。」王忠孝笑道,「總之,咱們不能只有一個南京城,還得想辦法迅速擴充隊伍,再把南京城周圍的各縣都牢牢掌握起來.有餘力的話,再沿著長江向太平府、鎮江府等地發展。」

王忠孝的話聽著不錯,可是要怎麼辦到呢?

看見盧三好一臉狐疑,王忠孝道:「三好,咱們先別想那麼多抓緊時間,控制滿城城牆和江寧漢城!」

「好!」盧三好點點頭,「我馬上派人去孝陵衛城調兵!」

「等南京的形勢稍安後,再把各縣的縣令都叫到知府衙門,我有一個擴建江南團練的計略要和大傢伙好好商量!」

「擴建團練?」盧三號有點擔心,「是要搞均田?」

「不,不均田」王忠孝搖搖頭,苦笑道,「咱們在江南可沒有搞均田的本錢,只能拉攏地方上的士紳!」

均田,得均得動才行!

要想均得動,一要實力夠大!二要阻力夠小!

廣東那邊,王家軍的實力夠大,起步的時候就有一萬幾千大軍,而均田開始的地方就是香山、新會、新寧三個縣。而這三個縣又存在大量的沿海「荒地」——差不多半數的土地,因為清廷和尚可喜的遷界海禁給廢掉了。

也就是說,王家政權手裡掌握著大量可以分配的無主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王忠孝可以先用分配沿海土地拉一波死忠,而對於其他地區的均田也可以放得寬一些——許多不分家的「義門宗族」,都可以不參加均田,同時也只有持田過多大地主才會承受損失。

另外,在廣府「內地」,還有大量的平南王府藩莊,那些土地又是可以拿來慷他人之慨的。

所以廣東均田的難度其實並不高,擁護的人很多,反對的人很少。

但是在人多田少,士紳實力強大的江南一帶,想要均田可不容易!而且王忠孝帶到江寧的實力有限,只有大約千人的精銳。

如果他硬要不顧實際情況,在江寧均一波田搞不好會把朱三太子均成洪教主,把南京城均成天京城。

王忠孝可沒那麼教條,他早就已經想好轍了!

就是向太平天國的敵人曾剃頭學習,在江南辦一支湘軍似的的團練軍!

江寧變南京後的第三天,除了皇城這一片依舊被兩萬三萬的八旗家眷和少量旗兵精壯控制之外,整個南京城都已經在朱三太子朱慈炯的領導之下了!

由於朱三太子、盧三好和王忠孝取了個巧,「半買半偷」的將大半個南京城給搞到手中了,所以南京的市面大體還維持著,市面上的秩序也算井然。

不過由於皇城裡面尚有負隅頑抗的八旗,而應天府之外的江南地區,基本上還在大清朝廷的擁護者手中。

所以南京城平靜而井然的執行之下,也是危機四伏,暗流涌動的。

而在南京應天府衙,一場決定新大明朝廷存亡的關鍵會議,正在一種少見的平等、和諧、團結的氣氛中進行。

這裡沒有朱洪武那樣的英明暴君,也沒有什麼天父天兄下凡來,有的只是原君、原臣共商國是。

「現在南京城還沒有完全收復,定王殿下就急著請諸位過來應天府,還是為了擴軍備戰的事兒咱們在南京這邊的地盤並不大,而且再過幾日耿精忠、尚之信還要過來靠咱們這幾千人,想要在南京這裡站穩腳跟可不易啊!如果站不穩腳跟,那咱這一趟不是白來了?大家這些年的苦,也就白吃了!」

在被布置成會場的應天府大堂內發言的是王忠孝,他現在已經脫掉了清朝的官服,還又一次剪掉了半真半假(部分是真,但長度不足,所以有接了一點)的辮子,恢復了明朝的衣冠。不過並沒有穿上大學士的那一身,還是一襲便服。

他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南京朝廷的草台班子.有朱三太子、陳永華、常明月、何天然、余海濤、王雷勇、張二十一、鄭得勝、左元陽、王化行、劉碩川,以及五個應天府屬縣的縣令,就是那幾個「官白勞」。

一個個看著都挺興奮的,也都挺疲倦的。

不到三天時間,他們就把大半座江寧城給安撫控制起來了,恐怕都沒怎麼合過眼.而且精神也一直處於亢奮狀態中吧?

當然了,緊張和不安也是一定的。

因為他們這回乾得可是深入敵後,中心開花的活兒。

如果能在南京站住腳,那可就賺大發了.否則的話,功虧一簣,或是給他人作嫁衣也是難免的,甚至有可能把命送了。

「中堂,您是想均田辦鄉軍嗎?」問話的是江寧縣令景川,他的語氣顯得有點低沉,看也覺得在南京均田不容易。

「不是.」王忠孝笑道,「現在江寧團練辦得好,何苦再橫生枝節呢?我的意思是,咱們就把江寧團練做大!」

「要怎麼做大?」盧三好問。

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是有點難!

「三個辦法,」王忠孝說,「一是給高額的軍餉!要人賣命,不給銀子可不行!

二是依靠願意為我們所用的前明遺民士紳來編練團練.這些士紳有關係有人脈,而且互相之間盤根錯節,對於滿清肯定也是不滿意的,可以為我們所用。

三是江寧團練要搞兵為將有,兵隨將走!」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