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即將慷慨赴死的國軍88師士兵,從領章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上等兵。

他頭戴德國M35鋼盔,帽檐遮掩的雙目炯炯有神,堅閉雙唇面容冷峻,表示出一副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決心和氣慨。

他左肩臂章顯出來他的部隊翻號」88D」。右肩扛著的是一支中正式步槍,左肩斜背帆布子彈帶,右肩是木肩水壺的帆布背帶,兩顆仿德制M-24長柄手榴彈系在胸前」

上述言語後世之人根據留存下來的德械師士兵照片所進行的描述。

在那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都給後人留下了心理上的陰影,後人都對德械師充滿了感情,那麼當年之人對德械師有什麼樣的厚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德械師英勇嗎?當然英勇!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雖然當初國民政府想要建立起六十個德式師,可其實真正達到德式師要求的部隊一共也只有四支罷了。

他們打了淞滬會戰又打了南京保衛戰,最後只有一個師也就是第36師成建制的退出了南京城,而接著又在武漢會戰中打了富金山保衛戰

而在富金山保衛戰中,僅存的德式師第36師從萬餘人打到了800人,那是德式師最後的榮光。

至於說後來的滇西反擊戰,雖然那時七十一軍的前身是德式師,可是準確的說倒不如說他們是美式師了。

雖然說德械師中下層官兵打得很英能也很慘烈,可是一支部隊表現如何卻終究是要受國家各個方面的影響的。

最後的榮光落幕,卻也只能說,仗本來是不該那麼打的。

仗本來不該是那麼打的,是指哪樣打,當然是硬頂著日軍的炮火發起衝鋒啊!

而就在民國二十六年12月13日的上午,王老帽卻也正在嘀聲叨咕著:「這仗啊,本來是不應當這樣打的啊!」

隨著王老帽的叨咕,他們這一伙人卻是全都看著他,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商震他們這一夥子人,商震不在,那大家卻都是在等著王老帽拿主意呢!

王老帽在叨咕啥?他所叨咕的卻正是那些嘴裡正高喊著「丟那媽」而奮力前沖的粵軍!

此一時彼一時,從南京城裡要突出日軍包圍的粵軍現在卻也採用了衝鋒的辦法。

德械師衝鋒那是上面選擇性錯誤,可是粵軍衝鋒卻是不得以而為之,他們不沖不行!

如果他們迎面撞上的日軍給阻滯住了,那麼日軍只會越聚越多,至於中國方面的援軍那肯定是沒有的。

為今之計,粵軍也只有不顧生死的往前沖了。

就在昨天夜裡,王老帽他們還沾沾自喜呢,只因為在他們隨著那支粵軍出城之後,城外竟然還有粵軍!

就王老帽估計,那粵軍的兵力就是沒有一萬也足有數千。

大樹底下好乘涼,有粵軍在前面打衝鋒,他們這些東北軍的散兵卻是正好借光跟著人家衝出去。

只是,王老帽錯了。

粵軍人多,那日軍的兵力卻也是越聚越多。

昨天夜裡粵軍就與遭遇到的日軍一頓好戰,當時那天上的照明彈就沒有滅過,已是把天地間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粵軍採用的也是跳躍式衝鋒的辦法,那南京城外圍有許多已經被守軍放棄的陣地碉堡。

粵軍就利用那些陣地碉堡先找到立足點,然後就向下一處陣地移動,中間遇到日軍那就是雙方對射,甚至還有的白刃拼殺的時候。

處於粵軍隊伍後面的王老帽他們也不知道,粵軍傷亡了多少兵力,終歸還是從一層日軍的包圍圈中沖了出去。

可是就上午九點多的時候,粵軍卻是又與日軍撞在了一起。

而粵軍所用的突圍辦法卻依然是衝鋒,而且也只能是衝鋒!

王老帽他們就看到粵軍用小集群衝鋒的方式向前面的日軍陣地發起了一撥又一撥的衝鋒,而嘴裡喊的話那卻也都是「丟那媽」「勿要做衰仔」之類富有廣東特色的方言。

只是若是日軍那麼容易被粵軍突破,那粵軍又何必發起那一撥又一撥的衝鋒。

就現在,王老帽眼見著前方槍聲不斷,可是粵軍士兵卻是在日軍的火力之下倒下了一撥又一撥卻依舊沒有衝出去,不光是他,他們這一小撮人可就都著急了。

他們著急當然是因為眼看著粵軍竟然沖不出去。

這要是粵軍沖不出去要是被日軍給圍殺在裡面,那他們這些人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粵軍兵力沒有一萬都有八千了,尚且沖不出日軍的包圍圈,就這種大兵團作戰,他們這一小撮人要是死在裡面那還不跟碾死一群螞蟻似的!

眼見著粵軍沖不出去,王老帽他們的退意便生。

當然了,那也可以不叫退意,他們就是想迂迴著跑出去。

畢竟他們這一伙人少,粵軍的主攻方向是往南,而他們卻可以利用自己人數少的特點從旁邊摸出去,想來現在日軍的那張大網也不可能織得那麼嚴密。

然後他們這幾十人該藏就藏該躲就躲,日軍又怎麼可能為了他們這麼點人而大動干戈?

他們也只是想借粵軍的光,可沒有與粵軍同生死共患難的想法。

剛剛大家就已經商量過了,此時王老帽眼見著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他終是一咬牙說道:「咱們走,兩個女的在最後面!」

說完了他就帶著往左面走去,那個那兩個女的,也就是鞠紅霞與那個女學生則是跟著了他們這支隊伍的最後面。

要說粵軍那可是有數千人呢,他們雖然是在最後面,那周圍又怎麼可能沒有粵軍的人。

粵軍的人當然知道有這麼一夥以東北人為主的友軍借光跟在了最後面。

可是人家這種大團隊作戰,多他們這三十來個人不多,少他們這三十來個人不少,人家打衝鋒都懶著讓他們跑前面當炮灰去。

此時一見他們走了卻也沒有人攔著他們,不過終究是有粵軍士兵看著這些相對而言人高馬大的東北軍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而最氣人的卻是當王老帽走過一個粵軍的軍官,當然了,那軍官也不是什麼大官,也就是一個連長,人家看著王老帽卻是拉著廣東人那特有的腔調的了一句:「一路好走啦——不送啦——」

就人家這句話直接就讓王老帽尷尬的假咳了幾聲。

王老帽他們這夥人的臉色就不大好,東北人最愛面子,這讓人鄙夷了那張臉卻總是有些掛不住的。

可是臉面事小,性命事大,王老帽佯裝未聽到人家的鄙夷,卻也只能老著臉往前走。

直到他走遠了一些人家粵軍聽不到他說話了,他才自嘲的說了一句:「要啥面子,這面子是最沒有用的東西,面子不如鞋墊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