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跳投(求推薦求收藏!)

第二天周三,陸源一大早就跑到球館練原地投籃,繼續按照張潤給的訓練方法練習投籃,結果再沒能退到罰球線。

然後在和白葉的一對一鬥牛中,又被打了個10:1。不過這回的區別是,白葉要求先攻,結果陸源依靠防守硬生生防下來一個,再進攻打進一個,接著就是照例被毆打了。

到了晚上,是一周中最痛苦的體能訓練,一幫人都被拉到體育場跑步、蛙跳、折返跑。

張潤非常幸運地躲過了這次體能訓練,因為高靜讓他帶著陸源練三節課的投籃。

這正合張潤的意思,因為他決定,今晚把跳投的內容統統教給陸源,以後就讓他自己慢慢消化和練習了。

陸源把自己早上的事情告訴了張潤,張潤笑了笑說道:「很正常,有一個東西叫做手感,一旦手感來了,怎麼投怎麼有,沒有手感,站在籃筐下面都投不進。」

顯然,陸源昨天晚上是突然來了手感,所以連投連中,超過了自己的一般水平。

陸源不太明白,張潤說:「其實這個東西很難說清,算是籃球里比較玄乎的東西。我翻過關於手感的一些資料,說是肌肉和心態達到了一個最佳狀態。練習越勤奮,這種最佳狀態越容易出現。」

陸源點了點頭,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先進行熱身,把前兩天練的內容複習一遍,再做十五分鐘的運球練習,然後開始聽張潤講真正的跳投。

「顧名思義,跳投就是跳起來進行投籃,利用整個軀體上升的力量幫助手臂把球投出去,同時起跳也可以躲避對手的封蓋或者干擾,所以跳投才是投籃的主要形式。」

說著,張潤站在罰球線上,持球,起跳,出手,一個標準的跳投,球空心入網。張潤的跳投和白葉不同,他採用比較標準的單手肩上式投籃,速度適中,手型穩定,姿勢也不難看。

投進之後,張潤又說道:「跳投從形式上來說,根據出手時機的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種。但嚴格上來說,只有兩種,一種是一邊跳一邊投,一種是先跳,再投。」

張潤沒有多解釋,繼續給陸源做演示,他還是站在罰球線上,持球,用力起跳,當跳到空中最高點時,才把球投了出去,球還是空心入網。

落地後,張潤問道:「感覺兩次有什麼區別?」

陸源說道:「感覺第二次比較吃力,相當於把自己扔到半空,再來個原地投籃。」

張潤笑了笑,說道:「沒錯,其實跳投從本質上來說,只有一種。剛剛那個,扔到半空中,再來個原地投籃,是一些NBA球員在實戰中為了躲避對方防守,而採取的特殊投籃手段,一般人其實練不好的。」

別看張潤只是個高二的學生,可他對跳投的確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得益於網絡上豐富的資料和資源,張潤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考證,還翻看了不少國外資料,才得出這個結論。

接著,張潤又向陸源演示了幾遍跳投,先屈膝,然後起跳,起跳的過程中舉球,當跳起的時候,球基本舉到了最上方,在身體上升的過程中,做出投籃動作,把球投出去。

「好了,接下來輪到你了,試著投一個吧。」張潤把球交給了陸源,講的再多,都不如自己親身體驗一下。

陸源接過球,吐了口氣,到現在為止,陸源覺得投籃可比運球難練多了,但也有趣多了。

他看了看籃筐,照著剛剛張潤投籃的姿勢,屈膝,起跳,出手,球卻打在了籃筐前沿,沒進。

張潤搖了搖頭,說道:「以前有沒有人教過你投籃?」

陸源說道:「之前白葉教過我一點點,為了應付選拔的。」

張潤這才知道,陸源參加選拔,三分鐘投籃測試用了獨特的砸籃法,把球朝著板上砸,原來是白葉教他的。

張潤說道:「白葉的跳投太獨特了,你可不能學他。剛剛你犯了一個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下半身動作和上半身脫節,還記得禮拜一教你的步法嗎?」

陸源點了點頭,張潤接著說道:「待會兒我把球傳給你,記住一點,在接球之前,膝蓋就要彎下來,拿到球,就要開始往上跳了。」

說著,陸源站在罰球圈,左腳踩在罰球線,右腳站在罰球線後,身體和罰球線呈60度。張潤把球傳了過來,陸源接球轉身,同時屈膝,背朝前傾,背部、大腿、小腿呈一個Z字型,接著抬手,同時起跳。

陸源感覺到有一股上升的力量,從他的膝蓋一直傳遞到托著球的手掌心裡,在這股力量消失之前,他要把球投出去。

出手!

球從陸源的指尖離開,他看著球飛向籃筐,手依舊保持著投籃出手瞬間的姿勢,直到球落入了籃筐。

「唰!」

是籃球擦過籃網的聲音,這是陸源第一次感到,這個聲音是如此的動聽。

「耶!!」

進球後陸源開心地像個智障,高舉雙手繞著罰球圈跑了四五圈,搞得張潤哭笑不得。

不過張潤不得不承認,陸源的學習能力強的驚人。

張潤最早自己練的時候,投籃動作也和陸源剛開始的一樣,照著NBA球員的學,感覺沒錯,其實錯的一塌糊塗。

許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籃球愛好者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上下動作脫節,拿到球以後先把球往上舉,舉的過程中屈膝,等球舉到最高點,再起跳,投籃。

而真正的專業投籃方式,是在接球的瞬間,膝蓋已經屈到合適的角度,當開始抬手上舉的時候,就要開始起跳了。

當球舉到高點時,差不多也跳到了高點,此時順著起跳的力量,在高點把球投出,這才是正確的投籃姿勢。

早先張潤就著這個錯誤姿勢練習了很久,直到加入初中籃球隊,才被教練糾正過來,花了不少時間。

而陸源只用一次便糾正成功,一來真的有天賦,二來他白紙一張,對於籃球技術沒有任何基礎,自然也沒有錯誤理念和習慣的誤導。

過了投進第一個跳投的興奮勁,接下來陸源開始在張潤的指導下進行不斷地重複練習,投籃這項技術,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雖然陸源大體上學會了如何進行跳投,但他很快發現,還是有很多技術細節需要完善。幸好張潤是個不錯的老師,陸源不斷地提問,張潤一一解答。他發現在投籃方面,張潤懂得可真多。

比如抓球手的擺放問題,陸源有些糾結,左手和右手應該怎麼放才合適。

張潤告訴陸源,要根據手掌的大小,和出手時的感覺選擇正確的左右手擺放位置,像張潤自己,手比較小,所以作為護球手的左手,放置的位置就離右手比較遠,一般放在皮球的左上方。

而陸源的手掌比較大,張潤建議他左手掌托在左下方靠後一點的位置,雙手張開的狀態下,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大拇指呈T字型,這樣既可以保持球的穩定,又能讓左手對右手投籃的干擾減少到最小。

陸源照著這樣的抓球姿勢試投了幾個,果然感覺出手比較舒服,心裡默默地記下了。

除了左右手的擺放,張潤還告訴了陸源關於手抓球力度的問題,軟手還是硬手,他推薦陸源用硬手;並在投籃中不斷糾正陸源容易出現的手肘外翻問題,總之一個多小時練下來,陸源既覺得充實,又覺得空虛。

充實的是一下子學了這麼多關於投籃的知識和技巧,空虛的是,陸源感覺到自己還是有很多東西沒有學,一個投籃就有這麼多門道,籃球還有那麼多別的技術,不知道要學到什麼時候。更不用說,學完了個人技術還要學球隊戰術,關於戰術的東西,高靜可還一點沒教呢。

似乎看出了陸源的困惑,張潤說道:「你進步已經很快了,算上今天打籃球才幾天,投籃才學了三天。怪不得高教練專門讓我教你投籃,也怪不得你學了兩星期籃球,就能進籃球隊。」

張潤的話中帶著一絲妒忌,不過並沒有惡意,這很正常,陸源不僅三天跳投就學的有模有樣,而且今天張潤發現,適合陸源的,全是難度高、方法先進的投籃技術。

像單手頭上投籃,硬手抓球,T字型左右手位,都是一些身體素質極佳和天賦很好的球員才能使得開的方式,張潤甚至想教陸源壓腕式投籃,這是頂級投籃高手才會使用的投籃手型。

不過陸源似乎並不在意這些,絲毫不感到洋洋自得,而是問張潤:「張潤,那白葉的投籃是怎麼練的?」

看樣子,在陸源心裡,白葉才是他的目標。

張潤回答道:「白葉啊……他肯定是從小就有人專門為他設計投籃技術,然後照著這個技術堅持練到今天,至少十年吧。」

張潤這麼一說,陸源不說話了,繼續埋頭練習,汗水早已濕透了他的衣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