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我靠,我被ig簽下了!」

30號。

當missing收到通知,他的喜悅簡直無處安放。

自鳥巢之夜後,聯盟沒有哪個教練有如此的聲譽。

受ssg背景板的襯托,站在上帝視角的人都會覺得這樣的視野防線很可怕,但卻依舊難以阻止rng發起進攻,看過那場決賽的人,絕對會對beggin教練隨機應變的bp和小場的調節能力所折服。

而現在,他就要去到beggin教練所在的ig,怎一個興奮可以概括。

3小時後。

missing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婁運峰,走廊外,陽光那樣明媚。

「好了,各位,這就是你們的新搭檔missing,接下來,他會跟你們一起特訓。」

訓練室。

秦明特意看了看寶藍,繼續強調:「還是那句話,戰術問題我來安排,能不能進步由你們決定。」

至此。

秦明順勢公布了春季賽的大名單——

上單:theshy

打野:寧

中路:rookie

下輔:阿水、missing/寶藍

聽到這份名單。

rookie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duke,但視線移過去,更讓他覺得有喜劇意義的是,theshy還在玩弄手指。

作為全場唯一一個中文情況堪憂的人,他根本不知道這麼一周主教練講了啥,他只能從rookie那裡得知教練讓他多練英雄。

可這件事對他來說本就是日常,他練英雄從來都是隨機,搖到什麼玩什麼。

而對人群外圍,剛融入團體的missing來說,他在暗暗咬牙,鼓勵自己好好表現,他天真的以為作為新人,他接下來的日子可能以學習經驗為主。

畢竟,他去參加we的青訓營時,那裡的教練就是這麼跟他說得:你還年輕,多向老選手學習,未來肯定屬於你們這樣的年輕人。

但在秦明心裡,什麼經驗不經驗根本就不重要。這支ig就沒啥正規的戰術經驗。

他此時宣布這個,也是希望接下來的戰術特訓,讓一些本就不會有出場表現的人放棄幻想。

他當然可以畫個摸不到的大餅,讓duke等人認真rank,覺得有機會頂替,可這太殘酷了,他想不出duke有希望取代theshy的場景,從英雄池,到戰術側重帶來的團隊反饋,包括對位壓制力和進攻嗅覺。這是全方位的領先。

緊跟著,秦明決定了新賽季的打法。

第一套進攻陣型就是以對線壓制為基礎的內外結合,簡單的說,就是通過bp確定主攻方向,積極碰撞,並讓野輔進一步挑開空間。

而在這個框架之上,更進一步的變種,就是中野輔堆疊,除邊路不動,其他人都會頻繁跑動獲取捕捉。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

這一陣容的打法形式需要rookie調整定位。

秦明拿出戰術板,第一次上戰術課。

「我舉個例子,中路出辛德拉、妖姬、傑斯等前幾級大機率拿到線權的英雄,然後我需要上路打得簡潔點,最好一上線就要對手感到麻煩,需要叫打野解線。

在這個過程里,第一波碰撞我不好劃定,這得看寧的判斷,但第二節點,也就是升6,且野怪刷新點開始出現時間差異的階段,我需要中路能在推進線的空窗期,快速做出決定。」

「有問題嗎?」

全員默不作聲,只有rookie皺著眉頭在思考這樣的打法會不會影響自己。

如果不是傻瓜,應該聽得出這套戰術需要中路牽制對方反撲力量,也就是說,留給中路賴線吃經濟的時間不會多,甚至得減少對位單殺回合。

比如rookie最喜歡的拿到優勢,不給喘息的打法,是一直消耗消耗再消耗,待在塔前的環節不少,只要對手出現走位失誤,很容易在完成單殺之後,獲取第二、第三次單殺,讓對手陷入惡性循環。

當然,這種打法需要打野保住後背,所以kid才會養成少刷石甲蟲跟蛤蟆的野區習慣,就是為了多在中路附近靠會,一旦打起來,kid只要5、6秒就能反應過來加入戰場,而一般而言,rookie總能拖到他趕來。

所以。

當教練真的對他們的常用打法進行改變,他們能接受嗎?讓人從熟悉的環境中走出,總是充滿擔憂。

可這還只是第一個改變。

想到這,rookie對他們的新教練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上來就對大腿動手,要求降低線殺率,把這部分精力挪到反制對手的側重力量,可謂大膽。

但,rookie願意試試。

雖然他享受單殺別人然後上嘴臉的快樂,但當院長的日子實在太苦逼了。

s6被橫掃出局,s7那樣苦苦掙扎,落了個2:6,2個bo5都無法從泥潭中走出,如果教練覺得他改變了更好贏,更省力,哪怕讓自己的顏色黯淡一點,他也能接受。但前提是,要有效果。

就好像克里斯上來,大談特談學習skt,結果弄得不倫不類,搞得大家都不會玩遊戲,最終又回到了中路悶c的時代。

接下來。

秦明開始細緻的講解運用,rookie很快就發現他的擔心有點多餘,聽到這麼複雜的應變,他覺得自己不用擔心光芒會被隊友分走,而是焦慮自己能不能適應這麼一個撐起中場的角色。

為什麼?

足足10種掩護拆解,還都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決斷,在秦明來到之前,rookie從未想過遊戲可以這麼複雜。

他不明白,在打上beggin烙印的ig時代,有這麼一個打線天賦點滿、跟小虎、doinb不一樣的中單,秦明就像是得到了一個新玩具。

他迫不及待在這支ig身上,實驗新的戰術。

當然。

聽起來似乎很複雜,但其實攻防起來並不複雜,之所以情況多,只是因為對手的應對會多,可如果執行的多了,有經驗了,很多情況都有先兆。

無他。

這套的核心就在於相互呼應,熟悉這一點,就算有個雛形。

「上路回推線,中路能動,如果對面要纏住你,在不確定打野位置的情況下,寧你得先靠中,再去上,然後rookie你來到上半區這個位置(紅方的話就是藍區藍buff區域,藍方的話,就是紅區紅buff區域及後側過道)。

你在這裡先蹲幾秒,具體蹲多久你自己判斷,如果確定穩殺,那你不用靠上了,繼續回頭接線;

如果不穩,那就蹲過來的人,把他先打退,讓他趕往戰場的速度變慢,再去需求上路控線,慢慢把戰場拉到我們喜歡的作戰方式,那就是2到3個人的拉切進攻,充分發揮線權的作用。」

「二,上路推進線,中路動不了,上路做出越塔動作施壓逼防,如果對手有意協防,rookie你就拖住中單,先別管線,然後打野往後側靠,確定中路情況,再去幫上,一般情況下,如果這時候上路想反撲,只要往後拉幾步,就夠打野區分重點在哪。

三,上路……」

我不道啊!

寧在聽天書。

這個新體系的概念,都是建立在相互呼應式的跑位拆解,取決於對手的變化而調整,對手越是跟不上,他們的上限越高。

而位於中路的rookie作為支點之一,比打野的判斷情況更重更多,能不能打,怎麼打,怎麼攔截,能不能攔,攔到什麼程度,都需要中單心裡有數。

更不要提,在講解的過程中,秦明引入視野區域盯防,佐證判斷,信息量就更大了。

一群讀不進書的網癮少年絕對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不是根據感覺打遊戲,而是記下各種攔截的手段和掩護方式,做出千變萬化的進攻拆解。

「教練,我做不到啊!」

rookie看著列印出來的厚厚的拆解手冊,人都麻了。

「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

「不行。」rookie看到自己這麼多工作量,絕望道:「以前沒有這些,我們也打得不錯。」

「你指的不錯是季後賽倒在第三輪,被edg蹂躪?」

秦明強調道:「我不管你們以前什麼樣,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打得有創造性,有活力,直到達到我所要的高度。」

這句話撂下。

ig眾人頓時迎來了慘無人道的高強度復盤特訓。

凌晨的rank成了眾人散心的環節,以前的他們打rank也沒這麼積極,可一想到每天5、6場的戰術課,打打rank,輕輕鬆鬆不動腦子,好像比較解壓。

至於酒吧。

秦明非常反感他的隊員沒事就去嗨皮一下,或許有了重要的成績可以去放鬆,但周周放鬆可沒這個玩法。

散漫的生活被打亂。

不適應的不止一人。

就像寧,他每天都挨訓。

被說得最多的有三點,一,看到線上正常壓制,打不出血線,就不知道做什麼,沒太多區域習慣;

二,刷野順序過於套路,或許是轉型才半年,擱這玩公式刷野,約訓練賽的時候,常常吃悶虧,然後下一個刷新點繼續吃虧,提前判斷的準確率低效;

三,過於頭鐵,對卡視野不重視,不太清楚視野極限範圍,導致會出現露出身位,行動目標泄露的情況。

說得直白點,對第一種戰術框架的運用,還沒涉及下半區,只是這點概念、時機、位置和選擇的組合就讓他們叫苦連天。

「跟寧講,讓他看看安必信的防守和小花生的進攻,總結出來讓他模擬,他現在對位置和時機的選取很薄弱。

還有,他不注重刷野細節,別人恨不得多節省一秒的時間極限拉野,他卻不太在乎,寧願把這個時間放到看對線上,但其實對線方面,對位人來補充就行了,不需要他頻繁切視角。

另外,我必須得說——theshy的中文情況為什麼還是這麼糟糕?純用信號,會給予誤判。」

g指導苦笑,最後這部分是他抓的:「他好像不太喜歡學中文,我怕強制性學習會造成逆反。」

「他現在在幹嘛?」

「打大亂斗。」

「……」

凌晨。

秦明帶著g指導作為翻譯逮到了theshy。

他玩得很認真,操控著盲僧,q摸眼w打斷二段技能,雪球位移r閃調整角度,踹飛三個,當這一波如他所想的那樣開啟,他的嘴角不自覺的露出笑。

有時候。

秦明都不想打擾他,同時,秦明很討厭2個人的交流,需要通過第三人轉述,這總讓他覺得表達的東西不夠清晰,達不到面對面交換心意的效果。

但沒辦法。

theshy在we青訓出道,算起來,也來中國2年半了,這麼長的時間,詞彙量還這麼低,只有一種可能,他不願學,或者說,沒有學習的動力,寧願把心思放在大亂斗、放在排位里。

在秦明來之前,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一個人玩遊戲,如果不是duke融入了環境,被懶散的生活磨平,夏季賽他不會是訓練賽主力。成為主力之前,theshy有一整天的時間供他揮霍。

一盤結束。

流暢的像個打野玩家。

「程璐,教練來了。」g指導搭了搭肩。

扭頭。

theshy就看到主教練站在自己身後。

「現在是自由時間?」他怕自己大亂斗被罵。

「沒有,我不管你自由時間是選擇上分還是大亂斗,這是你放鬆的方式,我不操心。」

秦明只是點出來:「這幾天戰術課你覺得怎麼樣?中野都有任務,阿水、missing在積極磨合,你呢?上半部不止是中野的事,你的任務是什麼?」

他自言自語道:「一個團隊,總該所有人參與進去,對嗎?」

theshy默默點頭。

在秦明來之前,他的定位就是一個人玩,有團打團,所以整個季後賽他只掏過大蟲子、納爾、鱷魚、蘭博、劍姬,英雄特點都是被抓有用,不會因為被針對,英雄曲線忽然斷裂,整場沒聲音。

其中那把劍姬,還是他向rookie商量,讓義進哥幫他拿的。

「那你能做些什麼,你現在連準確表達信息都做不到。

我問你,如果你覺得對面走位有異常,打野ping信號要上,你該怎麼提醒留點技能,拉扯反撲?」

theshy沉默。

溝通的問題不是一個人說過他,從we到ig,歷經三四任教練組,都像完成任務一樣提出來,好久之後才會想到檢查進度。

「我看你的打法,跟排位沒什麼不同,視野大部分時候是空的,你拿到線權的時候就沒想用視野封鎖區域,給打野一些支持?

在我之前,有人提過這些嗎?

我很懷疑到底是他們從未說過,還是你知道但你不去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行俠?」

theshy情緒低下去。

「我覺得你浪費了3年時間。別的職業選手都是努力進入比賽節奏,但我沒看出來你想適應的決心。」

theshy回擊道:「我不想這樣被改變!我很敬佩duke大哥,但他那樣的遊戲方式不是我想要的。」

在theshy追尋職業的道路上,他也很迷茫。

他發現他既不喜歡lck那種先拿優勢,然後穩步蠶食的遊戲方式,更不喜歡lpl一堆不考慮優勢,先考慮劣勢的藍領上單。

意外的。

說出這句「非分之想」,秦明沒有跟克里斯一樣露出疑惑的表情,更沒有像we青訓組一樣露出嘲笑。

「很好,有自己的風格是好事,但你想過怎麼讓團隊容納你的風格嗎?靠只跟中單溝通?」

秦明對theshy的斥責顯然並不是不肯定他。

秦明真心覺得一個好苗子在浪費時間,浪費天賦,如果黃金期的職業生涯里不追求突破,難道等力不從心時,再想著與眾不同?

看看faker就知道,s7固然因為中路不好c,不如加里奧、螞蚱來得輕鬆,但另一個原因也是faker的打法不支持他逆版本carry,換做s5,大飛老師需要想這麼多嗎,扣馬需要考慮這麼多?

s8的ig打得好不好?

好。

金教練在上野調教這塊一直不錯,s6的ssg,s7的lz,上野體系閃閃發光,只做到這些,強勁的衝擊力依舊能打贏很多隊伍。

但除了這個,他們可不可以更好?

當然。

這麼一群有天分的選手,不需要那麼確定未來。

「我跟你約法三章。我可以給你自由發揮的舞台,幫你創造不一樣的內容,你就是你,不會成為別人的影子,但是,我希望你花點心思學中文,另外,你的rank習慣要改改。」

秦明嚴肅道:「你浪費了三年,三年前的你是什麼樣,三年後的你還是什麼樣,防守站位白的像張紙,做眼習慣超級不好。」

「我有這麼差嗎?」

秦明露出了笑,「不,即便你的rank習慣這麼重,你依舊能打贏99的上單,但這不是你一個的遊戲,如果單殺就能穩贏,我們何必講究戰術。」

theshy有些不確定,「只要溝通就行嗎?」

「如果你只跟中單有溝通,那永遠差點意思,還有,我會給你找個陪練。」

秦明拍拍他肩膀,「你繼續大亂斗吧,玩得開心,我會列印一份簡單有效的交流詞彙,你先學會這些——

所以,且忍受吧,我不是過來打壓你,否則我留在rng不好嗎?他們的處理和紀律性比我們好一萬倍。」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