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蔣山山神、鬼仙劉安

看出了穿越者們的想法,項羽笑道:

「哈哈,我項某人豈敢僭越妄稱鐘山之神,便是那蔣子文,不也不敢稱鐘山神,拒了孫仲謀的鐘山神封號,改稱蔣山神嗎?」

「鐘山之神只有一位,那就是上古大神燭龍,是同泰山府君一個年代甚至更久遠的似乎開天闢地就存在的大神,鐘山之神早已隕落,蔣子文與我方能竊據此地,何況我所占據這鐘山神宮,也並非真正燭龍之寢宮,而是蔣歆昔年之神府,為蔣子文成神後以鐘山神宮遺蹟再建。」

鐘山之神是何等存在?

高景飛就算是孤陋寡聞,也聽說過這位的名字。

山海經中記載,鐘山之神曰燭龍,又稱燭陰,燭九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山海經注》說「燭九陰」意為「燭照九幽之處」並非燭龍之名。

當初霸王以江東為根基,江東又稱江左,包含了現在大部分的江南以及皖省等地區,金陵自然也在其中,所以霸王死後,亡魂才得以在陰界江東地區遊蕩,

這鐘山雖然在金陵古城建康城邊,但一來穿越者們熟悉的鐘山神其實是東吳孫權所封,原本只是漢末軍將任秣陵尉的蔣子文,追逐盜賊而戰死於東北郊上的鐘山麓下,東吳孫權建都秣陵也就是後來的建康後,才封其為「鐘山神」,並改鐘山為蔣山,賜建有一座蔣王廟。

民間傳說鐘山神登位後,「自是災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也就是說這位鐘山山神只是死後封神的陰神,算不上真正上古之時的天神地祇,更無法跟傳說中的燭龍這位鐘山之神相媲美。畢竟在山海經描述中,這燭龍絕對是一等一的上古大神,在眾多神魔之中也是頂尖的存在。並非單純的鐘山之神這樣的地祇。

郭世鴻開口問道:

「敢問大王,那蔣王爺如今何處?」

蔣歆,字子文。三國時廣陵今許州人,據說為人輕狂,漢末為秣陵尉,追逐強盜至鐘山麓,戰死後葬在鐘山,南朝齊永明中封以帝號,南唐追諡莊武帝,有廟碑。

據說是孫吳初年,有人看見蔣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馬,手執白羽扇,侍從左右跟隨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樣,於是吳大帝孫權孫仲謀便為蔣子文建祠立廟,封為蔣侯,並將鐘山改名蔣山。所以嚴格來說蔣歆只是蔣山神,只不過後人更認可鐘山這個名字,便稱其為鐘山山神了。

東晉史學家干寶《搜神記》雲,晉軍五戰五勝,皆因蔣歆乘白馬暗中顯靈相助。《資治通鑑》、《太平寰宇記》等書也予以收錄。後人遂將蔣歆顯靈的水塘命名為白馬塘,在現代金湖縣津南鎮塘邊建白馬祠。

後來許州也建白馬廟,高郵也建白馬廟,以祀蔣歆這位神靈。

六朝時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紛紛到蔣王廟祭祀求福。蔣王廟也因此成為重要的祭祀禮拜「蔣王爺」的中心。

學者朱偰在《金陵古蹟圖考》中說:「蔣子文之廟,始興於吳,崇於晉,大於南齊,而衰於明」。他們那個世界的蔣王廟在1912年被改為私塾,後又改為小學,蔣王廟戲台在建國後被改為校舍。

至20世紀60時代,廟宇被毀壞,後來乾脆連廟會也被停辦。

穿越者們心裡猜測或許是蔣子文死後成神,本身就沒有什麼根基,又是陰神之身,在社會幾經變革之後,自然很快就流逝在歷史浪潮之中,也可能是得罪了霸王這位鄰居,被項羽這尊鬼王給滅掉占據了這蔣王廟?

誰知項羽卻笑道:

「蔣子文在南齊之時被我派去豐都跟閻魔王競爭豐都之主之位,後來做了十殿閻羅第一的秦廣王,這鐘山神宮就留給了我,十殿閻王之中五殿由我中土鬼神執掌,五殿由梵教鬼神執掌,這也算是我等中土鬼神與閻魔等外來鬼神之間的一種妥協。」

穿越者們聞言不由恍然,怪不得他們那邊的民間傳說,蔣歆這位蔣王爺成為了陰間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原來根源在這裡頭。

這就好似封建年代朝中一批職位空缺,各派互相競爭,但未免兩敗俱傷最後產生妥協,將職位瓜分了一個意思嗎?

說到這裡,隊伍已經來到了山上神宮之前,就見眼前是一道山門牌坊,上書「蔣山」兩個漢隸大字。

神道兩旁各有一根石柱,叫做「望柱」、「神道柱」,類似華表,一般都建在帝王宮殿、陵墓或者神靈宮殿之前。

望柱之後就是一匹白馬石雕,就是傳說中蔣歆騎白馬顯靈的那匹白馬。

神道兩旁擺放著一對對石獸,看起來跟帝王陵墓類似。只不過後者還會擺放文臣武將的石像。

相比烏江水府那前龍君水晶宮的金碧輝煌,這座籠罩在紅色神光之中的鐘山神宮更加莊嚴肅穆。

鐘山神宮的建築沿襲了漢時的氣勢恢宏、莊嚴古樸的風格,漢承秦制,故漢朝皇宮,都極為講究對稱,在這神宮前方左右兩旁各立著一座闕樓,外觀高大,最早是用於防禦、瞭望使用的。漢代開國後,國內逐漸安定,故而其防禦功能退化,成為宮殿的代表建築。

「闕」通「缺」,直白的解釋就是兩個樓中間有缺口,是充當大門使用,漢代的未央宮、建章宮等宮闕都建有闕樓。

這也是宮闕一詞的由來。

神宮宮殿四周圍牆高大,呈長方形布局,沿著中軸線前進,前、中、後三大殿莊嚴肅穆,極富氣派,後世的紫禁城三大殿也是如此格局。

可惜的是,如今的神宮似乎並不完整,遠遠看去三大殿後方似乎有著缺損。

項羽指著那邊解釋道:「這蔣王廟其實並非是真正的鐘山神宮,只能說是蔣子文的神祠靈境,或許建成後全盛時可稱神宮,但從蔣子文封神到離去當了秦廣王,這二百多年間也未能完全建成,那後殿方向就是曾經鐘山神宮的殘垣斷壁,我接手神宮之後也沒心思去繼續修建,只是前面兩殿已經夠用了……」

穿越者們朝著霸王所指的神宮後殿望去,雖然隱隱只剩斷壁殘垣,草木倒伏,但依稀能夠看出昔日的仙境盛景的輪廓。

就在他們感懷之時,神宮大門敞開,一位身穿羽衣,頭戴金冠,面容溫潤如玉,看起來如同四十餘歲左右的中年道士走了出來。

這道士身形籠罩在一層淡淡金輝之中,身形挺立,廣袍大袖,飄飄乎如遺世獨立之仙人,手中沒有拿拂塵,卻捧著一柄金鑲玉的如意,足有大半手臂那麼長,上面金花紫氣光華閃爍,顯然是一件稀有的寶物。

「兄長,這幾位就是你請來的客人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