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繁殖公司有鸚鵡出售許可證嗎?」老檢察員問道。

「沒有。」寧金鳳道。

「我問完了!」老檢察員看向法官道。

「被告人的辯護人是否需要向被告人發問?」男法官問道。

「需要發問。」方軼說完,頓了一下道:「寧金鳳,你出售的鸚鵡是野生的還是繁育的?」

「我公司里都是繁育的鸚鵡,沒有野生的,我出售的鸚鵡都是公司里繁育的。」寧金鳳非常配合道。

「你將鸚鵡出售給寵物店時,是否知道對方購買鸚鵡的用途?」方軼問道。

「知道,我當時特意問過張老闆。他說是出售給別人當寵物,觀賞用。」寧金鳳道。

「根據起訴書,伱經營的金鳳繁殖有限公司除了沒有出售鸚鵡的許可證外,具備飼養、採購和繁育鸚鵡的許可文件,是這樣嗎?」方軼問道。

「是的,我們公司證照齊全,只是沒有出售許可證,這事賴我,是我法律意識淡薄,對野生動物的出售了解不深,導致犯罪。我懇請法院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們公司正在申請鸚鵡出售許可證,今後一定依法經營。」寧金鳳雙眼含淚道。

「辯護人問完了!」方軼道。

「下面進行舉證質證……」男法官道。

對於公訴人提供的證據,方軼和寧金鳳全部認可,本案證據上沒有什麼可說的。

「本案事實已經調查清楚,法庭調查結束,現在開始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主要圍繞未被法庭認證的爭議事實和根據事實應該如何適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辯論。

下面先由公訴人發言。」男法官道

「……被告人寧金鳳非法出售非洲灰鸚鵡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六隻,其行為構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寧金鳳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情節嚴重,依法應當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鑒於寧金鳳具有人工繁育涉案鸚鵡的資質,涉案鸚鵡系其合法購買後又人工繁育的動物,且歸案後如實供述所犯罪行,認罪悔罪,綜合全案因素,我們建議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完畢!」老檢察員道。

「被告人進行自行辯護。」男法官道。

「法官,請給我一次機會,我公司正在申請出售鸚鵡的許可證,我認罪認罰……」寧金鳳邊說邊擦眼淚,說到最後已經泣不成聲了。

「被告人的辯護人發表辯護意見。」男法官道。

「辯護人認為,雖然被告人寧金鳳非法出售鸚鵡,構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但其社會危害性不大,且出售的鸚鵡屬於人工繁育的鸚鵡,應減輕處罰,在法定刑以下進行處罰。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寧金鳳開辦的金鳳繁殖有限公司具有人工繁育鸚鵡的資質。

被告人持有省林業廳頒發的繁育鸚鵡的許可證,具有繁育金頭鸚鵡、藍和尚鸚鵡、非洲灰鸚鵡、太陽錐尾鸚鵡、藍黃金剛鸚鵡等十二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資質。其採購、飼養的鸚鵡亦經過了林業部門的批准。

由此可見,被告人出售人工繁育鸚鵡的行為與其他非法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純野生動物的行為相比,在危害後果上有著本質區別。

二、寧金鳳出售的鸚鵡系人工繁育的動物,並非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兩者在本質上有極大差別。

辯護人認為,對於破壞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資源犯罪而言,涉案動物的人工繁育情況是本案定罪量刑時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

公訴人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系二零零零年實施的司法解釋。該解釋出台時,國內養殖技術尚未成熟,給予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和養殖動物同等保護,認定他們具有同等價值無可厚非。

但是十多年過去了,國內的野生動物養殖技術早已今非昔比,同樣是國家保護動物,野生動物的價值和養殖動物的價值卻有天地之別。

例如,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梅花鹿,現有養殖規模達上百萬頭,在一些省份成為重要的養殖產業,人工繁育的梅花鹿已被作為家畜對待,與野生梅花鹿價值有明顯區別。

這一點從國家林業局發布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方法》(2017年發布,此處提前借用)第七條的規定上可以體現出來,即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價值,按照同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的百分之五十執行。

就本案而言,被告人寧金鳳出售的鸚鵡全部屬於人工繁育鸚鵡,以涉案的灰鸚鵡為例,其雖被列入《公約》附錄Ⅰ,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現存野外種群規模仍較大,人工繁育的規模亦很可觀,在定罪量刑時簡單的以保護等級來對被告人處以刑罰,有機械司法之嫌。

另外,根據林業部門的報告顯示,被告人出售的鸚鵡種類屬於人工繁育技術成熟且養殖規模較大的物種,由此可見被告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較低。在量刑時應予考慮。

三、寧金鳳認罪態度較好,系初犯、偶犯

根據公訴人提供的案卷材料顯示,寧金鳳從未受到過刑事處罰,而且被抓後主動交代了全部罪行,認罪認罰,其主觀惡意性較小。

綜上,辯護人認為,案涉的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鸚鵡,野外種群數目相對較大,均屬於人工繁育技術較為成熟且養殖規模巨大的物種,系實踐中較為常見的寵物鳥類;被告人寧金鳳擁有人工繁育涉案鸚鵡的許可證,出售的鸚鵡均系從合法的繁養機構購買後又再次人工繁育的子二代或子三代,親本來源清晰;涉案的鸚鵡流向寵物市場,並非以非法放生或者食用等為目的;同時,被告人沒有其他法定從重情節,未引起嚴重後果或引發相關風險。有鑒於此,請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處被告人刑罰,辯護人建議判處被告人緩刑。

完畢!」方軼道。

……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