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包括三種情況:一、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自首;二、犯罪嫌疑人在親友的規勸、陪同下投案;三、由親友送去投案。」方軼道。

「方律師,按照您的說法,我兒子應該屬於第二種,在親友的規勸下投案。」耿崑山道。

「您聽我說完,第一種情況是犯罪嫌疑人自己去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比較好理解;第三種情況是由親友送犯罪嫌疑人去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也比較好區分。關鍵是第二種情況。

在第二種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必須已經實際實施了投案的行為,或者已準備去投案,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

如果犯罪嫌疑人僅有投案的意思表示,而無實際的投案行為或者不能證明確已準備去投案,就不能認定為自首。

本案中,您兒子耿迪在案發後逃到他叔叔家,在他叔叔的追問下,將殺人的事說了出來,並在叔叔的勸說下同意去自首。這只能表明他有投案的意思表示。

之後,他叔叔擔心耿迪反悔,偷偷報案,公安機關將耿迪抓獲歸案。

您兒子耿迪雖然已有投案自首的意思表示,但並未直接去公安機關投案,也未委託他叔叔代為投案,他叔叔報案後也未送他去投案,也就是說耿迪沒有投案的行為,故按照法律的規定,耿迪的行為不能被認定為自首。」方軼解釋道。

「啊?!這麼說我兒子肯定要被判死刑了?」耿崑山一下慌了。

「那也不一定。

耿迪的行為雖然存在不被認定為投案自首的風險,但耿迪的叔叔耿昆水積極規勸耿迪投案自首,並主動報案,耿迪在歸案後又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我認為省高院在判案時不可能不考慮,極有可能會從輕處罰,維持原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爭取犯罪分子的親屬積極配合,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方軼道。

「哦,這樣說,我兒子還是有機會活命的!」耿崑山心裡稍微踏實了些。

「不過這案子確實不好辦,案件事實非常清楚,風險還是有的,我不能給您任何保證。」方軼道。

「嗯,明白!反正檢察院已經抗訴了,我肯定不能讓我兒子等死,哪怕有一線希望,我也會試試。」耿崑山點頭道。

送走了耿崑山,接下來的幾日,方軼帶著周穎去看守所和法院,忙了一陣。

兩日後,方軼辦公室內,周穎將耿迪殺人案的關鍵信息都寫在了白板上。方軼坐在一旁的沙發上,喝著茶。田欣坐在一旁,拿著本和筆,聽著。

黃援朝不做刑事案子,田欣聽說方軼接了一個死刑案子,便請周穎與方軼打招呼,想過來聽聽,學習下。

「被告人耿迪故意殺人後,又乘機搶走被害人財物的行為該如何定性?田欣,你也參與下,大膽的說,別怕錯。」方軼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後問道。

「我覺得一審法院判的沒問題,被告人耿迪的行為屬於激情殺人,拿走被害人的財物是殺人的後續行為,應按重行為吸收輕行為的原則處理,只定故意殺人罪。」田欣道。

昨天下午無事,她與周穎討論了一下午案情,感覺法院的判決沒有啥問題。

「周穎呢?」方軼看向周穎。

「雖然一審法院判的是故意殺人罪,但是我認為耿迪到被害人家的目的就是為了錢,本就有圖財的心理,其將被害人殺死後,劫取財物的行為構成搶劫罪。」

「方律師,您怎麼認為?」田欣問道。

「我跟你們的想法不同,我認為耿迪殺人後,又劫取財物的行為分別構成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方軼道。

「為什麼?」田欣和周穎同時問道。

「我說說我的看法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覆》(法釋〔2001〕16號)規定,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或者在劫取財物過程中,為制服被害人的反抗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行為人實施搶劫後,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併罰。

根據上述批覆意見,構成搶劫罪的條件是,行為人先有劫取財物的目的,而後採用了故意殺人的手段。行為人故意殺人是為了達到搶劫財物的目的。

如果行為人不是以搶劫財物為目的實施殺人行為,而是在殺人後又臨時起意取走被害人財物,那麼先前的殺人行為與事後的取財行為之間並無關係,是出於不同的目的而實施的行為,則不能認定為搶劫罪,而應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和盜竊罪。

咱們回過頭來再看本案,被告人耿迪到被害人家起初是為了借錢,在案證據並不能證明耿迪具有搶劫財物的故意和目的。

當耿迪的謊言被被害人識破後,其惱羞成怒,此後雙方廝打起來。在打鬥的過程中,被告人將被害人砍死。

由此可知,被告人耿迪初到被害人家時只是想編造藉口借錢,並不存在殺人的目的,也不存在搶劫財物的目的。

在殺人後,被害人耿迪取走了被害人的財物,其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故意是產生在殺人之後。

由此可見,被告人耿迪的殺人行為與事後劫取被害人財物的行為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所以耿迪殺人後的取財行為不構成搶劫罪。

被告人耿迪殺人後又取財的行為,是在先後兩種不同的犯罪故意支配下實施的兩個獨立的行為,不是殺人行為的一部分,不能被殺人行為所吸收,應另定為盜竊罪。

所以耿迪的行為應分別構成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應數罪併罰。」方軼解釋道。

「方律師,如果這樣的話,省高院會不會改判為數罪併罰?」周穎問道。

「不會。本案中,公訴機關雖指控了耿迪殺人後,又搜走被害人數額巨大的財物的事實,但未指控耿迪的行為另構成盜竊罪。

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二審法院在審理中一般不會直接增加此罪名的認定,所以本案最終有可能還是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刑法。」方軼道。

田欣聽完,將信將疑,周穎卻不存半點懷疑。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