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青把人迎上來。那個漂亮女人見到青木的時候也吃了一驚,倒是她旁邊的小女孩十分高興,甜甜地叫了一聲「青木叔叔」。

梅子青奇道:「你們認識?」

青木摸著頭哈哈笑道:「算認識吧。」

美美的漂亮媽媽先向梅以求鞠躬握手,恭敬地說:「梅教授,久仰了!我叫司徒郁離,早就想來拜訪您,可惜一直緣慳一面,今天總算如願了。」又朝青木點頭致意,「青木先生也在呢,真是太好了。」

青木看到她的樣子就又想起了夏文遠的女兒,那張照片上的女人和眼前的司徒郁離真的很像。不過他也不好冒然詢問,無論是自己認錯了還是對方有什麼隱情,直接相詢都是很尷尬的事情。

而梅子青聽到這個名字卻想起了在哥本哈根遇見的那個帥到無以言說的男人,眼前這個同樣姓司徒的女人和他是什麼關係呢?她知道在日本、港台以及歐美,女子嫁人後隨夫姓或者冠夫姓都是很普遍的事情,而眼前這個女人的容貌氣質,確也配得上那個男人。

她倒是想問,可是又不知道怎麼問。難道問你和司徒是夫妻嗎?這也太唐突了。而且她和司徒又不熟,只不過見了一面,除了覺得那人很帥之外,她連人家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

梅以求當然不會去問一個陌生女人的丈夫是誰,但他想當然的以為這麼年輕的女人不可能是給他提供病毒發現思路的人,所以他把司徒郁離當成了和梅子青一樣的某個科學家的助手,就問她:「司徒女士在哪個實驗室工作?」

司徒郁離說:「我曾經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中心工作,不過現在已經離開很久了。」

「哦,那可是全世界最好的科研實驗中心。」梅以求說,「不知道您是哪位科學家的助手?說不定我還認識呢。」

「我不是任何人的助手,我在19號實驗室。」司徒郁離說。

「19號實驗室?」梅以求和梅子青都是大吃一驚。

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山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中心,簡稱LBNL,是美國乃至全球最傑出的實驗室之一,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為了紀念伯克利著名實驗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而得名。

在科學界,LBNL相當於「卓越」的同義詞,實驗中心出過15個諾貝爾獎,擁有70多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早在二戰時期就為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及氫彈的研製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實驗以及機械支持。

如今的LBNL下設18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涵蓋了高能物理、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等多個學科。

然而,只有少數人知道,它還有一個19號實驗室。

這是一個神秘的機構,所有的研究項目都是高度機密,外界甚至一度傳言,它的重要性和開拓性超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

「真是佩服您啊,這麼年輕呢!」梅子青大為讚嘆,同樣都是科研工作者,同樣都是女性,看著美麗知性的司徒郁離,她不自覺地就拿自己和她比較起來,又難免有些自慚。

「梅子青小姐過獎了,您能成為梅教授的首席助理,同樣令人羨慕!」司徒郁離客氣地回道。

梅以求現在相信那封郵件是司徒郁離發給他的,便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你自己不繼續研究下去呢?既然已經假設到病毒體的存在和它的性質,加上勞倫斯實驗中心的條件,要分離病毒粒子並不難啊!」

「我說過,我已經不在LBNL工作了,而且這個病毒體的假設也不是我提出的。之所以由我來告訴你,是因為跟我之前做過的一項研究有關。」

司徒郁離取出一個U盤交給梅以求,「這裡面有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中心19號實驗室曾經做過的一個關於計算機神經網絡項目的資料,這個項目的本意是研究機械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的,但是由於不太人道,後來被叫停了。」

「不太人道?」梅以求接過U盤,但心裡難免奇怪,19好實驗室的項目都是絕密,怎麼能隨隨便便就拿出來呢?

「請放心吧,我能拿到這些資料自然有我的辦法。」司徒郁離說,「其實這個項目已經持續了很久,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從網際網路誕生之前就開始了。而且最早也不是19號實驗室做的。項目的初衷是想建設一個更加智能的網際網路,後來項目組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遠遠超出了人類的預估,於是提出了網際網路本身是否具有智慧並能夠自進化的課題。」

「我知道這個課題。」梅以求接口道,「這個課題曾經在科學界引起過軒然大波,不過大多數人認為是個偽命題,後來就被人工智慧研究取代了。」

司徒郁離說:「您說的沒錯,話題已經無人再提及了,但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中心的實驗並沒有終止,他們繼續監控和記錄網際網路的發展,並且把項目轉移到了19號實驗室。實驗室採取了一種更加激進的手段——把網際網路和人體相連起來,也就是讓人成為龐大的網際網路上的一個終端。」

「這不可能。」梅子青說,「人體神經網絡和網際網路的信息傳遞模式不一樣,信息也無法互通,即使能夠互通,兩種信息也無法互譯,人也不會聽從網際網路的指令,談何成為終端呢?」

梅以求也露出同樣疑惑的表情。

「人體晶片。」司徒郁離說了簡短的四個字。

「人體晶片?」

梅子青驚訝不已,梅以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而青木卻不自覺地想起了一個人。

司徒郁離點點頭說:「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不人道的地方了。實驗室發明了一種非常精密的微型晶片,種植於人體脊椎內,和脊髓相連。這種晶片能夠準確感知人體的神經傳遞電信號,並通過特定的衛星信號接入網際網路。當然,它的工作原理很複雜,遠不是我說的那樣簡單。」

梅以求問道:「晶片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司徒郁離說:「實驗人員想通過這種中間晶片實現人體神經系統和網際網路機械神經網絡的互通互譯,以此來觀察人和網際網路之間究竟會不會互相影響,是人這種特殊的終端會影響網際網路的局部發展,還是網際網路會影響人的思維,或者兩者之間毫無影響。」

「結果呢?」

「結果是——」司徒郁離看了眾人一眼,「網際網路完全控制了裝有晶片的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