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城,

是乾江南最東部的一座大城,乾江從此划過奔流入海,可謂占據了得天獨厚之地利。

故而,其雖然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江南腹心之地,但這兒的繁華,是絲毫不遜其他。

晉地也有一座玉盤城,過去十分繁華,現在因為晉東的崛起,也恢復了往日的盛況,晉地文人更是將玉盤城比作晉地小江南,但親眼所見的話,那玉盤城和靜海城比起來,當真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這就是江南,

這就是……富饒。

故而有說法,此生不入江南,就似不曾來過人間。

靜海城,

賞花樓,

三樓,雅座。

鄭凡正依靠著欄杆,看著下方舞姬曼舞。

放眼望去,四周欄杆上掛著不少文人筆墨,有寫景的,有寫歌舞的,有放浪形骸的……

甚至還有精忠報國立誓北伐的。

王爺手中一杯酒差點噴出去;

謝玉安見狀,開口笑道:

「也是有意思,在這煙花柳巷之地,竟然還有寫詩北伐的。」

王爺搖搖頭,

糾正道:

「能在這裡,不被亂花迷了眼,依舊矢志不渝,思慮國家大事的,才是真的人傑。」

「哈哈哈哈。」

謝玉安笑了起來。

這些日子相處,他也算是摸清楚了這位王爺的一些脾氣;

怎麼說呢,

不涉及國家大事與軍務時,

這位王爺其實很好說話;

而且,這位王爺似乎很喜歡在自己身邊有人能夠陪自己說話解悶,而且是不談國事,只聊風月趣談。

謝玉安覺得,如果眼前這位不是王爺,而二人又認識的話,他會很樂意交這個朋友。

隨即,

謝玉安猛然意識到,

燕國的那位皇帝,是否是和自己一樣的感覺?

而且,燕國皇帝和王爺認識更早,二人當時一個閒散王爺,一個護商校尉,那時候的感情,只能更純粹也更真摯。

這是一種……不大可能會出現在案牘上的發現,鳳巢內衛再強大,也不可能拿到和分析出大燕攝政王與大燕皇帝「真情實意」的關係說明。

可越是接觸久了,謝玉安就越是覺得,這種可能必然是真實存在的。

且因為二人對等實力的增強,反而能讓當年的感情,更加堅定。

只是,現在知道和了解這些……已經晚了。

大楚,已經敗了。

「主上,好看麼?」四娘走過來問道。

王爺馬上搖頭,

看著自己的王妃,

道:

「自然比你差遠了。」

這還真不是求生欲,

四娘的舞姿,那是相當絕妙,而且四娘會的舞種更多;

只不過,這世上只有鄭凡一個人能欣賞的到。

兔崽子都那般大了,自己在這世上甦醒也逾十年了,可四娘的面容,絲毫不見衰老,連魚尾紋都沒添一個。

反倒是自己,不能說老態,但也越來越像以前看古代畫卷中人物的感覺了。

擱最開始時,四娘之於自己,像是御姐;

現在,是嬌妻;

等再過個些年,就成自己老牛吃嫩草了。

「只不過,這兒讓人耳目一新的,還是這種氛圍。」

擱晉東,高檔的場子也有,比這兒更高檔,玩得也更超前;

但這類事兒,得靠一群「高雅」的人才能烘托出這氛圍,晉東、不,整個晉地包括燕地,還是牛嚼牡丹的糙漢子居多,沒辦法聚集出這種調調來。

「有些時候,哪怕什麼都不做,就坐這兒,喝喝酒,看看舞,也是一種享受和消遣,放其他地方,不大可能。」

「主上說的是。」四娘深以為然。

謝玉安默默地站在一邊,不說話。

王爺正和王妃商量紅帳子的事兒,在他謝玉安看來,這可能也算是「夫妻秘事」,他怎可能插口?

雅間裡,人不少。

劍聖坐靠門口的位置,

造劍師則坐靠窗戶的位置,

瞎子坐那兒,默默地剝橘子,已經剝了一小盤了,不時地抬頭瞅一眼站在王爺身邊的謝玉安;

阿銘坐那兒喝著酒,一口氣點了十二款不同的酒,正慢慢地品著。

薛三在賞花樓的屋檐頂上;

這樓底下,還有謝家的供奉們。

大燕攝政王之所以敢有底氣,先行一步潛入進這靜海城,那是因為有著相當充裕的準備。

這護衛力量配置……

除非乾國銀甲衛火速集結,否則還真不帶怕的。

就算是有什麼刺殺,有什麼埋伏,也足夠衝殺出去了。

除非……乾人調集兵馬過來。

可話又說回來了,

這靜海城外此刻潛伏著的,到底是誰家的兵馬?

當然,

鄭凡潛入進來,也不是單純為了提前欣賞這「風花雪月」,而是他必須得來。

哦,

屋子裡還有三個少年小廝,鄭霖就是其中一個。

他主動端了一壺茶送了過來。

謝玉安伸手接了,這些日子以來,他倒是習慣了鄭凡身邊這些少年的伺候,這種從小帶身邊培養的法子,對於貴族子弟而言,並不陌生,因為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更為忠誠可靠。

鄭凡也伸手接了一杯,

他兒子做得很不錯,

脾氣不好,只是對他親爹,但這一路來,他遮掩得很棒,經常在帥帳的謝玉安以及常逗留的造劍師,都沒發現他的異樣;

一定程度上來說,自家這兒子,被魔王乾爹們教育的,至少業務水平上,可以稱得上極為優秀。

四娘接過了茶杯,

抿了一口,

微微皺眉,

道:

「這茶,泡老了。」

……

隔壁雅間內,

坐在輪椅上的謝渚陽剛剛和靜海城指揮使劉徽說完話。

大燕攝政王曾不止一次對大燕的密諜司發過脾氣,說他們無用,唯一起到作用的,大概就是當年入乾時被密諜司接引過,但那還只是地方的塢堡主,而且是靠著自己當女婿爬上去的。

反觀乾人,十年前在南望城,就能直接策反南望城總兵。

更早前,就能往密諜司里摻沙子,杜鵑就是其一。

大燕皇帝,也是對密諜司很是不滿,比之大燕鐵騎在正面戰場上的戰無不勝,在暗諜戰場上,實在是過於遜色;

但,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當年燕國門閥林立,密諜司的主要動作,其實是對內,而且那個光景下,密諜司的勢力和皇權一樣,也都受到了壓縮;

在國內都施展不開,就甭說對國外的滲透了。

而這種密諜體系,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乾人的銀甲衛以及楚國的鳳巢內衛,那是用幾代人的時間去培育去發展,才能有如此成效,燕國想要一步登天,實在是太過艱難。

雖然情況在此時已經有了極大改善,伴隨著大燕不斷崛起,天下歸燕,已經不再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號,在大勢之下,首鼠兩端的人,一下子就變多了;

忠誠良將自然不會少,但妄圖腳踏兩條船的人,只會更多。

這種大勢之下,天下何人不通燕,就很容易成為現實。

乾楚之間,其實也差不離是這個情況,大家互相培育和發展在對方的勢力,有些時候,不是拿來當暗樁用的,而是以「結交」的方式;

關鍵時刻,是不頂用的,但需要時,能見上面,能說上話;

一些「世交關係」,甚至能追溯到雙方爺爺輩。

就比如眼前的劉徽,他祖母,其實是旁系謝氏女。

攀扯下來,他和謝渚陽,還算是同輩,雖然早就不知道出了五服多遠了,但……需要時,就是親戚!

世家門閥,包括乾國崛起的士大夫階層,維繫自身權力階層穩固,從而進行聯姻、合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近乎就是一種本能了。

甚至,不會局限於國內,連國外也是,狡兔三窟的道理,誰都懂。

數百年來,這邊敗亡那邊再度崛起的例子,真的不少。

就比如當年閔家,不也老遠地把閨女嫁到楚國的范家麼?

「謝公,你這是讓我很難做啊。」

劉徽閉上眼,嘆了口氣。

謝渚陽微微一笑,

道:

「劉大人,我這是給您一個機會。」

劉徽搖搖頭,道:「劉某自幼讀聖賢書,可真做不出來這種事兒。」

謝渚陽伸手,輕輕摩挲著輪椅扶手。

劉徽又道:

「謝公能來見我,我深感榮幸,你我本就是親族,您來,我招待。」

「可我靜海城外,可藏著二十萬大軍,劉大人,您能擋得住麼?」

「當年燕楚之戰後,楚國能有年堯率軍伐乾,因那時的楚國,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可如今呢,

上谷郡一戰是何等慘烈,劉某是知道的。

大楚如今,還能湊出來二十萬精銳麼?

就算真湊出來了,

還敢往我乾國邊境擺麼?

就是謝公您,古越城一戰,謝公的謝家軍傷亡甚大,劉某當然知道,謝家家大業大,可這謝家精銳,又不是那韭菜……不,就算是韭菜,被割了一茬,也得給它時間才能再長出來新的一茬不是?

謝家若是想要支援,劉某能儘可能地通融,商隊什麼的,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是走私;

「實在不行,劉某也能幫忙上書朝廷,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官家是懂的。」

「那位旁宗的新官家,你服他麼?」謝渚陽問道。

「服不服,他就是官家。」劉徽說道。

「呵呵。」

謝渚陽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劉徽站起身,道:「謝公,請恕劉某不能久留,這城內,銀甲衛可是不少呢。」

「劉大人請留步。」

「哦?謝公還有何事?」

劉徽是隻身赴約,只帶了幾個隨從,但他,還真不擔心謝渚陽會拿他怎麼樣,因為謝渚陽沒這般做的理由。

「謝某想為劉大人,引見一個人。」

「可是謝家公子也來了?劉某可是久聞大名。」

謝渚陽「哈哈」乾笑了兩聲,

道:

「不敢有這個福氣。」

「哦?那又是誰?」

「您見了就知道了,且隨我來。」

謝渚陽被影子推著出了雅間,劉徽跟著。

隨即,

隔壁雅間門被打開,謝渚陽被推了進去;

劉徽,也跟著走了進來。

裡頭人……很多,看起來,很雜。

劉徽的目光,先是落在了造劍師身上,確切地說,是造劍師放在身側的劍匣上,獨孤家的族徽,劍匣……

這時,

一名俊朗青年向劉徽行禮:

「小侄玉安,見過劉世叔。」

劉徽剛準備笑著說,你還說不是你兒子,這不是你兒子是誰?

畢竟,謝玉安這位謝家千里駒,在楚國的官位,可比他老子還要高,劉徽也不會真拿他當普通侄子輩看待;

但,劉徽剛準備回禮時,

卻忽然怔住了,

因為他發現,

謝玉安站的位置,不對勁。

一中年男子正在雅間欄杆位置,看著下方的歌舞表演,旁邊依靠著一美艷女子。

而謝玉安所處,所站的……分明是陪侍位。

大家貴族,最重禮數;

在官場裡廝混,也是最講究更忌諱這個。

所以,

到底是誰,

能讓謝家千里駒,當一個小催巴兒?

這時,

手裡端著茶杯的鄭凡轉過身,

腰部靠在欄杆上,

用一種有些慵懶又有些閒適的姿態,

看向劉徽;

開口道:

「劉徽?」

劉徽的嘴裡,瞬間開始發乾,他努力地想找尋唾沫,卻發現不可得。

他不知道眼前這男子的身份,猜也沒猜出來;

可問題是,

有謝家父子在前頭做鋪墊;

最重要的是,

這男子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讓這位靜海城指揮使,有種膝蓋發軟的衝動,如果不是死吊著舌尖硬挺著,可能真就跪下去了。

人,

是有氣場的;

真正的身處高位者,氣場是截然不同的。

早些年,鄭凡和魔王們閒聊時,還喜歡調侃這「王霸之氣」;

總覺得,王霸之氣抖一抖,面前誰誰誰就納頭便拜,簡直鬼扯至極;

然後,

鄭凡遇到了田無鏡,遇到了李梁亭,遇到了燕皇………

鄭凡終於意識到,鬼扯的是自己。

當你在調侃這「王八之氣」時,只能意味著一件事,那就是你眼窩子淺,你經歷淺,你混得太差,接觸不到這類人。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

不知不覺間,

當年的護商校尉,

如今也成了自己不經事時調侃的那一類人。

這百萬大軍的廝殺會戰,他指揮過;

這龍椅,他坐過;

一念萬物生,一念百萬死。這話放在大燕攝政王身上,真不是誇張的修辭手法,而是……事實。

經歷了這麼多事,也不叫看過……而是叫親手攪動過這般多的風雨。

這人,

是真的不一樣了。

「你……您是?」

「鄭凡。」

鄭凡?

鄭凡是誰?

鄭凡是哪個?

有點耳熟?

好像再哪裡聽過?

劉徽開始思索,

他思索了很久,

越是思索他越是著急,因為他似乎清楚自己應該知道這個人,不,是肯定知道,但就是對不上號。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緊張,越是強迫自己繼續思考和回憶。

雅間內,

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劉徽身上。

劉徽雙手,攥緊,再鬆開,再攥緊,再鬆開,他眼睛睜得大大的,到底是誰,到底是誰!!!

他想不到,是真想不到。

不過,他很快就換了方法,他開始套……

因為整個諸夏,就算楚國敗了,但楚國還在,且謝家依舊還是楚南的巨無霸,能夠讓謝家少主當侍從的,全天下,還真不多……

換了這個法子後,

剎那間,

劉徽愣住了,他套中了!

鄭凡……大燕攝政王!

「噗通!」

劉徽跪了下來,身子開始顫慄。

他進士及第,他飽讀聖賢書,他響應先帝號召,從文職轉武職,他曾很多次上書陳述北方糜爛局勢,更是曾在奏摺里,批判過大燕的平西侯、平西王、攝政王不知多少次;

但這一切切,

都不妨礙在冷不丁地看見攝政王本人後,

他乾乾脆脆地跪下。

謝渚陽在這裡,謝玉安在這裡,那個……怕真就是大楚造劍師了,所以眼前這個人……

事實上,根本就不用推演和盤算分析了,

當眼前這個人直接喊出自己名字時,

劉徽就幾乎篤定,

這是真的!

邊上,還端著茶壺的鄭霖看到這一幕,眨了眨眼。

旁邊輪椅上的謝渚陽,有些無奈地輕輕嘆了口氣,是的,最怕燕人的,一直不是楚人,而是乾人。

且乾人最怕的,早就不是什麼當年傳說中的鎮北侯率軍南下,也不是什麼靖南王揮師南進;

而是這位一次次率軍真的打過來,

還一舉搗破上京城的大燕當代軍神!

「劉徽啊……」

聽到喊自己,劉徽一個哆嗦,下意識地道:

「臣……在。」

「孤在城外,有二十萬大燕鐵騎等著,你去幫孤,把城門開開。」

「臣……臣……臣……」

「開了城門,孤就不屠城了;

你劉徽,你劉家,孤保你這一脈富貴榮華。」

王爺喝了口水,

道:

「好麼?」

「臣……臣遵旨。」

「乖,去吧。」

劉徽踉踉蹌蹌地站起身,謝渚陽使了個眼色,影子攙扶著劉徽出去了。

鄭凡將茶杯,遞給自己兒子;

轉過身,

道:

「來,咱們繼續賞歌舞。」

……

賞花樓,越是到晚上就越是熱鬧。

鄭凡還等到了花魁的親自表演,唱的,居然是「人有悲歡離合……」。

謝玉安馬上接話道:「王爺,唱的是您的詞。」

王爺笑了一聲,天知道瞎子背著自己朝那姬老六抖落了多少「鄭郎詞」。

四娘則笑得花枝招展,調侃道:「主上,那花魁妹妹身上可是帶點嬰兒肥哦。」

這個年代對美女的審美,本就不是走的骨感路線。

而四娘,深知主上一直中意的是哪一款。

繼而又伸手輕輕摸著王爺的鬍鬚,

吹氣道:

「主上,是否後悔了呢,悔沒生於乾國?

到時候,整個江南的花魁,都得以為您自薦枕席為榮。」

這時,

屋頂上的薛三倒掛到窗戶邊,

稟報道:

「主上,哨箭升了。」

鄭凡則伸手,

攥著四娘的手,

道:

「兒子在這兒呢,你瞎說什麼。」

鄭凡這句「兒子」,

讓雅間內謝渚陽、謝玉安以及造劍師,都在剎那間為之一滯。

世子,

在這裡?

眼下,

既然已經成功開了頭,就不怕他楚人會再反水了,所以,也不用擔心楚人知道王府世子,其實和王爺在一起。

鄭凡伸手,摟住兒子肩膀;

兒子本能想反抗,親娘目光微凝;

兒子放棄反抗,被父愛包裹。

「煙。」

鄭霖從袖口裡,取出天天哥傳承給他的大鐵盒,打開。

同一時刻,

一同打開的,還有靜海城的城門,萬千鐵騎,正魚貫而入!

鄭霖取出一根煙,送到鄭凡嘴邊,鄭凡咬住。

鄭霖取出火摺子,

東城門處,入城的燕軍騎士打起火把,開始砍殺得知情況不對敢來阻攔的乾人士卒。

喊殺聲,

慘叫聲,

隱約間已經從城東逐漸傳來。

鄭霖剛準備把火摺子遞送上去幫自己親爹點煙,

卻見自家親爹伸手將煙又取下,夾在手中;

王爺另一隻手,

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問道:

「兒子,知道什麼火,點煙最合適麼?」

這時,

由天天率領的先鋒軍騎士已經率先衝殺到了這裡,他們將要在入城後第一時間,趕赴王爺所在位置,先將自家王爺保護起來。

整個賞花樓,徹底陷入了慌亂。

燈燭彩燈,掀翻一片,火苗配合著尖叫聲,四起。

王爺嘴角露出笑意,

伸手,

拽來身前欄杆下掛著的一個彩燈,

用裡頭燃著的火燭,點了煙;

再將手頭的彩燈很是隨意地丟了下去,

道:

「烽火連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