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紐約商交所12月份交貨的黃金期貨價格每盎司上漲25美元,收於310美元,盤中一度漲至330美元,為近9年以來最高】

紐約皇后區,

史密斯大樓,四樓的辦公室里。

亞伯靠在老闆椅上,看著螢幕顯示器上的黃金期貨行情。

國際黃金現貨,在1980年1月23日,曾經一度上漲至850美元每盎司。

可惜好景不長,1980年2月1日起,黃金價格就一路走低。

隨著信息產業革命帶來的新經濟增長動力,黃金進入了漫長的下跌周期,直到千禧年前夕。

1999年9月,為防止黃金價格繼續大幅下跌,歐洲央行和歐洲十四國簽訂了央行售金協定。

大意是規定未來5年各國央行分批、限量拋售黃金。

黃金下跌的一大因素至此消失。

2000年,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

市場出現了避險心理,黃金這種抗通脹的硬通貨,又開始逐漸受歡迎了。

跌了二十年的黃金,終於開始走強。

前不久大事件發生,避險情緒加劇,黃金最高的時候曾經一度上漲至330美元每盎司。

面對這種大行情,全世界各國的金融巨頭們當然不會放過。

史密斯資本也一樣,事實上早在今年的八月初。

亞伯就已經讓史密斯資本,逐漸建倉倫敦金現貨。

只不過為了避免太過高調,建的倉數並不是很多。

總共投入了大約50億美元左右。

等到大事件發生以後,在美國金融市場都關閉的情況下。

史密斯資本(英國)那邊馬上大肆建倉做多倫敦金,美國這邊在金融市場開放以後,也馬上採取了同樣的動作。

快一個月過去了,史密斯資本已經在國際黃金現貨上面,總投入高達500億美元左右。

這裡面,動用了史密斯資本第7期私募里500億美元資金的一半。

剩下的250億美元,一如既往的用上了太平洋商業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銀行提供的保證金額度。

而倫敦金在持續接近了一個月的走高以後,已經有了開始漸漸不支的表現。

畢竟黃金軟弱了二十年,也就這兩年才重新突破200美元。

要知道五六年前,國際現貨黃金最低的時候,曾經低到了150美元/盎司。

人們的的心理還沒扭轉過來,還沒意識到它的抗通脹價值。

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二十一世紀,才剛剛邁入。

大家的心思還沒扭轉過來。

所以現在國際現貨黃金,已經有了回落的跡象。

許多散戶投資者和小型投資者,陸陸續續都想要撤出來了。

但他們卻不知道,消息靈通的大機構和華爾街,這會兒還在逐漸建倉中。

因為再過幾天,又會有一隻新的黑天鵝展翅而出,能夠給國際現貨黃金再次提供一波助力。

看了看現貨黃金的數據,確定沒有離開自己的掌握以後。

亞伯按了下顯示器旁邊的電話,很快史密斯資本的執行長和總裁之一。

大衛·梅隆和梅里奧走了進來。

兩個人的打扮都很像,白襯衣,領帶皮鞋,一絲不苟的髮型,典型的華爾街精英扮相。

「頭兒——」

「BOSS——」

「都來了,坐吧。明天公司就要搬遷到史密斯大廈裡面去了。員工們沒有情緒吧?」

亞伯笑著問道。

將史密斯資本還有其他公司的總部。

全部都搬遷到曼哈頓中心地帶的史密斯大廈,也就是原伍爾沃斯大廈里去。

這件事早在今年五月份,亞伯成功收購伍爾沃斯大廈以後,就對集團內部公布了。

不管是史密斯資本,還是其他幾家公司,他們全都是知道這一點的。

一開始除了史密斯資本以外,亞伯那些公司大部分的員工們,都是很興奮的。

畢竟可以在曼哈頓辦公,這對美國大部分的白領社畜們來說。

可以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就像在帝都二環內CBD上班的社畜,也會自覺高人一等一樣。

可那是在沒有發生九一一這種事件的情況下。

大事件發生以後,亞伯決意搬入的想法沒變過。

很多他的員工們,主要是中下層員工,都有點猶豫害怕起來。

他們都擔心伍爾沃斯大廈成為第二個雙子

這其實也算是人之常情,那件事到現在都還沒滿一個月呢。

聽到老闆的這個問題,大衛和梅里奧互相對視了一眼。

梅里奧聳聳肩,示意CEO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衛便開口道:「多少有些意見。死的人太多了。有一些還都是他們認識的朋友什麼的。」

亞伯心想那可太好了。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把一些人炒尤魚,那樣上報紙和電視以後。

別人會更清楚的知道亞伯·史密斯對曼哈頓的支持,對紐約的熱愛!

亞伯便不客氣地道:

「按照我先前說的那樣。要是有人不願意到「危險」的曼哈頓去工作。那也沒問題,那請他們把辭職信交上來吧。」

話說的好聽,其實就是直接炒尤魚的意思。

這裡就要說到美國的勞.動.法了。

美國沒有「勞.動.法」這種說法,在這邊一般是稱為勞工法。

它不是一部法律,而是一個法律體系。

因為具體到聯邦、每一個州、郡、市甚至城鎮,可能都有各自大體相同但細節不同的勞工法。

像在華夏,按照正規來搞的話,公司主動炒一個員工的尤魚,一般要支付16個月的薪水。

裁員成本極高。

美國勞工法體系沒有關於裁員賠償金的規定。

僅《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法》很模湖地規定了一條:大規模裁員需提前60天與雇員協商。

這裡的「協商」,被資本家和公司們用的出神入化。

像亞伯都已經打算好了,這次多少要炒一些人尤魚。

按照這條法律,嚴格來說要給60天的工資。

亞伯漲50%,給90天的工資,夠意思了吧?

這種解釋不但合法,還給人一種非常大方,是個好老闆的印象。

但這份九十天工資的補償,僅僅只會給底薪,不會包括股息分紅、獎金等東西。

而底薪以外的收入,實際上才是大部分華爾街打工人收入的大頭。

所以史密斯資本多炒幾個人,用工成本真的沒那麼誇張。

公司成立到現在還一個人都沒有炒過,那也太不資本了。

其他公司也一樣,只會發三個月的底薪,獎金什麼的全無。

趁著這次搬遷總部,要是有人真的不願意,亞伯當然也不會客氣。

這麼做一邊可以起到立威的效果,震懾內部的員工們。

可以一邊用來營造自己看好曼哈頓,熱愛紐約的形象。

這對他稍後的計劃有些幫助。

亞伯還巴不得員工們多站出來幾個,不願意去曼哈頓上班的呢。

那樣就可以多炒幾個人尤魚。

現在美國經濟有些蕭條,很多人都沒工作可以干。

白領精英也一樣,求職領域求大於供,不怕招不到人。

見老闆態度堅決,大衛·梅隆自然不可能違抗。

史密斯資本明天搬遷總部的事情,今天就確定下來了。

作為龍頭老大,史密斯資本會是第一個進入史密斯大廈辦公的公司。

至於亞伯其他的公司,也會在之後陸陸續續搬進去。

史密斯大廈(伍爾沃斯大廈)那邊,在經歷長達五個月的清租和重新裝修以後。

此時也煥然一新,不管是內部還是外在,都已經可以容納亞伯目前這麼多家公司的總部了。

總共57層的大廈,最下方的42層,每層差不多有1600-170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空間。

43-52的10層樓,面積變小了很多。

但每層也差不多有300-350平方米的面積。

這幾層樓和更上面的那5層樓,當年其實就是建造者純粹了為了追求高度建上去的。

當年為了成為世界第一高樓,本來42層的伍爾沃斯大廈,變成了現在的57層。

算上塔尖避雷針作用的話,這棟樓的高度超過318米。

上面這部分樓的內部建築面積,自然比下面的正常辦公大樓,要小和窄了很多。

最上面的那5層塔樓,前四層一層只有兩百平方米左右。

最上面一層,乾脆就只有一百多平方米。

不算最頂上的5層,其餘52層樓的辦公面積,已經超過七萬平方米。

按照一個人1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面積。

史密斯大廈已經可以容納七千多人辦公。

用來容納亞伯旗下,目前所有公司的總部員工,已經綽綽有餘。

至於最頂層的五層,這段時間它們一直被改造著。

它將會變為一個名為「頂峰」的豪華公寓。

這處住宅,將加冕於伍爾沃斯大廈的皇冠之上。

五層樓占地近9680平方英尺,差不多九百多平方米。

上面會有一個408平方英尺的觀景台,比市政廳公園高727英尺。在室內設計的開發中,由現在名氣還不大的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出手。

它將會成為亞伯以後,在曼哈頓的住處之一。

簡單的說,就是原來的伍爾沃斯大廈,現在的史密斯大廈。

最頂上五層,會變成亞伯的個人住處。

下面的52層,才是史密斯一系紐約總部的辦公地點。

改造工作從五月份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個月了。

基本已經全部完成,但亞伯其實還沒去看過樓頂上的頂峰豪宅。

其實以他的性格,頂峰豪宅他以後住的次數大機率不會很多。

主要是太高了,萬一出事的話太危險了。

和這種摩天大樓相比,他還是更喜歡別墅,或者曼哈頓里的那些聯排別墅。

住這些地方,起碼出事的時候跑也來得及

之所以把這個「頂峰」給弄出來,純粹是最頂上這幾層的面積用來辦公太小。

加上景觀太好了,可以俯視整個曼哈頓,所以他就乾脆把它們弄成了豪宅。

以後心情好了住一住。平時他還是喜歡住在低矮的別墅中,那更能給他安全感

畢竟他不是鋼鐵俠,現實也沒有可以載著人亂飛的馬克鎧甲。

住樓頂的鋼鐵俠遇到什麼問題,可以穿上戰甲直接飛走。

住在樓頂的亞伯,萬一出了什麼事,那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在史密斯大樓待了一個上午,中午的時候他又約見了一下特德·勒納。

兩人在曼哈頓中城見面,準確的地點是西57街111號附近。

車隊直接停靠在路旁,岩石安保的工作人員們迅速散開,做好防範措施以後。

亞伯和特德·勒納,這才從車裡下來。

下來以後,特德·勒納忍不住道:「你這個保鏢措施做的太好了。我感覺就算是大統領也不過這樣子而已。」

「為了安全嘛。人身安全永遠最重要。人只有活著,才有無限可能。」亞伯笑著隨意說。

特德·勒納聳聳肩,抬頭看向前方,然後說:「看前面,這就是西57街111號了。」

亞伯點點頭,「我們過去看看吧。」

隨後岩石安保開路,亞伯和尹卡娜的老爹往前走。

這個地方坐落於紐約中.央公園南側中心位置,和中.央公園僅僅只隔著前面兩處不高的大樓,和一條大路。

直線距離不到五十米,而西57街111號這個地方,它目前只是一處30米x40米寬的低矮樓房。

兩人出現在這裡,是因為昨天在查理布朗披薩店裡聊天的時候。

特德·勒納主動提起,曼哈頓中城這裡有一塊空地即將拍賣。

亞伯先前有向他提起過,想要在曼哈頓建住宅樓的想法。

特德·勒納就提了一句。

亞伯這方面的注意力,雖然都被哈德遜灣那邊給吸引了。

不過他覺得,在這個曼哈頓的危機時刻。

世界首富說要在這裡建大樓,還是建的住宅樓。

想必應該能夠給自己身上,再添加一層熱愛紐約的光環。

這和自己將總部搬遷到曼哈頓,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時候真要搞,他也主要負責出錢。

具體的工作會由新起點地產和特德·勒納合作,一起進行。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他就過來看一看了。

看了一圈西57街111號以後,亞伯的感覺是它太窄了。

大體上頂多也就30x40,面積不到1200平方米左右。

在這裡建大樓,建的矮了沒意思,建的高了絕對是竹筒型又細又長的牙籤樓。

亞伯提出了這一點,特德·勒納卻認為這也可以是一個賣點。

「我們可以把它建得又高又長!」特德·勒納說:

「那樣高層的視野,將會擁有整個曼哈頓最好的風景!甚至可以俯瞰整個紐約。我們可以完全靠賣高樓的單位賺錢!」

亞伯知道特德·勒納說的是什麼意思。

亞伯記得平行時空里,曼哈頓在九一一以後出現的大樓,絕大部分都是又細又高的牙籤樓。

偏偏大部分還都是住宅樓,他記得還賣得很好。

因為那時候就有個新聞,有個華夏國內的富豪,花了2.8億RMB買下了整整一層,大概不到900平方米左右。

30萬一平方米,居然還有很多人說不貴。

想到這裡,亞伯也就道:「那就建吧。讓勒納集團弄一個計劃書出來,交給我的新起點地產。只有審核通過,那我就願意出錢。」

「賓果!」特德·勒納愉快的叫道:「沒問題!」

亞伯笑了笑了,這筆合作對他來說,只是閒散的一次投資。

能賺錢當然是好事,賠錢以這個地帶的位置,還有特德·勒納在地產行業的造詣,應該也不會賠。

對亞伯來說,這也是他給尹卡娜和特德·勒納的利益鎖鏈,再加上一層的表現。

可對特德·勒納來說,是這位紐約地產商有史以來,親自參與建造的最大項目了。

平行時空中,這個時候的特德·勒納日子特別不好過。

尹卡娜的老爹這個時候又被銀行追債,又剛好遇到九一一導致的紐約地產狂跌,行情非常不好。

大部分資產都在紐約地產上的特德·勒納,過了很多年的辛苦生活,差點再次破產。

在這個時空,由於亞伯的原因。

這個時期的特德·勒納,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有亞伯和尹卡娜的關係在,特德·勒納不用怕沒有銀行願意貸款給他。

而有了充足的資金周轉渠道以後,主要依靠地產公司的特德·勒納,自然混得風生水起。

再加上他另外一個重要的產業,也就是電視節目商人產業,也能得到史密斯傳媒的幫助。

特德·勒納參與製作的一些電視節目,在AMC那邊收視率都很好。

像今年的環球小姐,就在AMC電視台創造了1000萬人次的收視率,創造了這個節目的記錄。

加上他在史密斯資本的私募里,也有多筆投資。

從去年到現在,用春風得意來形容特德·勒納,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可能也正因如此,特德·勒納也沒有像平行時空里,在今年就開始接觸正治。

要知道另一個時空的特德·勒納。

會在明年成為一個第三派的候選人,嚷嚷叫著要參加04年的大選。

結果到了03年,這個有幾萬人的派就分類了。

他成了其中一個小派的魁首,又混了兩年,這個小派直接解散

不死心的特德·勒納,又在06年,加入另一個第三派,然後又是一番鬧劇。

到2010年之前,特德·勒納先是加入了驢,後面又跳到了象,後面又跳回了驢,再後面又跳去象

左右橫跳都不足以形容,這是到處亂跳了。

一直到2010年,他的生意都穩定下來以後。

他才安心待在了象裡面。

後面就是時機一到,他又跳了出來,然後莫名其妙的就被大勢給推了上去。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句話的前半句,就是對他前期正治生涯最好的形容。

至於後面這半句會不會出現,那亞伯也不知道了。

因為那時候亞伯已經穿越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