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的較量(下)

第三百八十七章最後的較量(下)

晨曦初露,清新的晨風拂掃著長安城的黎明,這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街上開始有行人來來往往,皇城內各朝官均已上朝,皇城內十分安靜,只偶然有送公文的從事騎馬在大街上奔馳,清脆的馬蹄擊打著石板,漸漸行遠。

承天門前十幾個差役正清掃著落葉和枯枝,幾個守門的士兵正有說有笑,做開門前的準備,今天的當值校尉姓劉,是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一大早他便來到承天門上的執勤房中,簽批當天的出宮申請。

每天都有幾十個宦官要出宮辦事,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必要,很多宦官都是私藏了宮中之物,回宮時再塞一些錢給守城士兵,上面又有令不得干涉,大家也就睜一眼閉一眼,隨他們進出。

但今天劉校尉審批時格外謹慎,而且今天申請出宮的人也格外多,足足有百張申請,他一張一張地細看出宮的名單和理由,什麼探望家人、採辦用品,這些他都不在意,隨看隨簽,忽然,他的目光停在最後的一張申請上,去東市修繕宮中馬車,足足有十四輛之多,一般而言宮中的器物用品損壞都是少府寺的工匠進行修繕,但由於皇權式微,朝廷財政又比較吃緊,在慶治十年時,包括少府寺在內諸多監寺的工匠都已解散大半,若有需要再轉給東市的匠鋪包修。

所以宮中將馬車送去東市修理確實也屬正常,但無論如何,一次送修十四輛也太多了一些,劉校尉知道,這就是上面再三叮囑要他注意的事情了。

他不敢怠慢,收起批單便要去李定方請示,還沒有出門,只見李定方迎面走了進來,「怎麼,發現異常了?」李定方笑問道。

「稟報將軍,確實有異常。」劉校尉將最後一張批單遞給了他。

「去東市修繕馬車?」李定方冷笑了一聲,「我還以為他們今天要種樹或者修理宮室之類,看來她連這個苦也吃不了。」

李定方將批單遞給劉校尉道:「可以放行!但你要親自查看,看她究竟在那一輛馬車上。」

他停了一下,又肅然道:「此事事關重大,你可別真的懈怠了。」

「請將軍放心,屬下一定盡心查看。」

官員們上朝後,皇城內又恢復了短暫的安靜,此時在皇城東南角的太廟卻熱鬧起來,一些宗正寺的人正在簡單地布置會場,由於人手和時間限制,所謂的布置也就是在廣場上搭一條長長的桌子,上面鋪以黃緞,將一些必不可少的祭品放置在桌上。

半個時辰後,開始有宗室皇族陸陸續續抵達太廟,但李勉卻始終沒有露面,他此刻在自己的府中進行最後的調度,近千名全身披甲的士兵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這是段秀實的親衛,個個忠心耿耿、武藝高強,極具戰鬥力,他們將護衛太后和李俅前往大明宮登基。

按照部署,將有各府家丁組成的約五千人將阻撓長安城各地駐軍趕到大明宮,時間非常緊迫,他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大明宮,否則就將以失敗而收場,李勉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已經無路可走,只能用太后的威望來作最後的賭注。

一切都部署妥當,就等皇城那邊的消息了,約半個時辰後,一騎快馬飛馳而來,向李勉稟報,「各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等皇族已到六十四人,滎陽郡王請尚書過去。」

『六十四人』,李勉微微嘆了一口氣,應該是來九十七人,看來已經有人反悔了,不過能來六十四已經很不錯了。

時辰快到了,李勉最後整理了一下朝服,但他沒有出門,而是向內宅走去,從他書房的一扇小門裡進了一間密室,密室里沒有窗戶,光線幽暗,李勉點了一根蠟燭走進了密室,他小心將門關上了,昏暗的燈光中,房間竟是一副棺材,而在棺材前面的供桌上立著一塊牌位,如果任何一個人來都會大吃一驚,這牌位上寫的竟然就是李勉本人,也就是說這副棺材、這個牌位都是李勉給自己所準備。

李勉將蠟燭放下,躬身向牌位施了一禮,喃喃道:「李勉公,我要出發了,這一去或許我們很快就會見面了,願你保佑我成功吧!」

靜立了半晌,李勉『呼!』地吹滅了蠟燭,毅然走出了府門,坐上馬車向皇城駛去。

皇城一共是七座大門,正南面是朱雀門、含光門、安上門,西面是順義門、安福門,而東面則是景風門和延喜門,其中正南面三個城門都有重兵把守,而順義門和景風門一般都緊閉不開,也沒有什麼駐軍,按照李勉事先的部署,他將控制景風門以供軍士出入,當然時間不可能太長。

李勉的馬車從安上門進了皇城,直接去了太廟,太廟的大門緊閉著,只有幾名年輕的宗室子弟站在門口,見李勉過來,李伸的兒子李順連忙上前來迎接,「勉叔,已經到了六十六名宗室,都在太廟內。」

李勉點點頭,隨即又問道:「你父親呢?可是去了景風門?」

「是!父親帶了八百多名各王爺的隨車侍衛去了景風門。」

「太后可曾到了?」

「還沒有。」

李勉抬頭看了看天色便對李順道:「你去承天門看一看,不要出什麼意外。」

李順答應一聲,帶了一人騎馬向承天門方向馳去。

承天門的側門此時已經開了,一群群的宦官蜂擁而出,守城的士兵甚至連批單都不看了,一揮手,統統放出宮去,劉校尉站在一旁,神情專注地盯著宮內的大道,『來了!』一名士兵遙指遠方道。

果然,一隊馬車緩緩開來,馬車旁十幾名宦官神色緊張,緊張得似乎連馬都不會騎了,很快車隊到了承天門前,馮恩道老遠便看見了劉校尉,他沒有想到校尉居然在宮門旁,渾濁的老眼裡閃過一絲驚慌。

「馮公公,難道還要親自去修車嗎?」劉校尉不露聲色地笑了笑道。

馮恩道連忙拱手施禮笑道:「是啊!有幾輛金根車是太后常坐,別人不知道太后的習慣,所以命我去現場盯著。」

他見士兵都湧上來要檢查,心中更加緊張,「怎麼!劉校尉還要檢查馬車嗎?」

「只是隨便看一看。」劉校尉笑著走到馮恩道身旁的金根車前,迅速向裡面瞟了一眼,車簾雖然沒有關上,但馬車裡面卻拉著厚厚的帷幕,旁邊還坐著一名小宦官,劉校尉又連看了幾輛馬車,都是空空蕩蕩,唯獨馮恩道身旁那輛有幕簾拉著。

他心中有了數,便一揮手命道:「放行!」

十四輛馬車浩浩蕩蕩,出了太極宮向朱雀門方向馳去,馬車剛一走,李定方便閃身出現了,他盯著馬車走遠,眼中迸出了殺機,一轉身毫不猶豫下令道:「命令所有弟兄到承天門集合,準備戰鬥!」

太極宮和大明宮的氣氛立即緊張起來,三千名軍人全副武裝,一隊隊殺氣騰騰地向承天門方向奔跑,不少朝臣都驚訝地從窗內向外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但在高聳的宮牆之外,氣氛依然安靜平和,崔小芙的馬車在太廟前停下,幾名宦官將她從馬車裡扶了出來,崔小芙臉色蒼白,但目光里卻充滿了女人中少見的剛毅和絕斷,再陪上她高聳的顴骨,一個對權力慾望極大鐵女人形象充分表現出來,她已經進行了精心的妝扮,頭戴繡冕、身著絳紗袍、腳蹬烏皮履,這已是皇帝的裝束,為了加以掩飾,崔小芙肩上又披了一領鳳氅,大步走進了太廟。

在空曠的太廟廣場上站著一群年事已高的宗室成員,他們的背景是高大雄偉的主殿和廣闊無垠的廣場,顯得他們格外的渺小。

李勉率先迎了上來,向太后躬身施禮,「太后身體可安好?」

崔小芙望著這個忠心耿耿的大臣,她微微嘆了一口氣,「不說什麼了,開始吧!」

一聲清脆的鐘響,今天的司儀廣武王李承宏顫顫巍巍走出,他走到一隻大鼎前,展開一卷由崔小芙親筆所寫、各宗室王爺簽名的大唐皇帝更替詔書,聲音蒼老的念道:「自武德開國,李氏一脈相傳,至今已一百六十九年,江山國鼎屢遭兵災,皇室已漸式微,今有野狼旁窺國器、妖氣瀰漫紫薇......」

在他身旁不遠處,四名宦官手捧金盤,盤裡有國書、玉璽、御劍、硃筆,而在四面宦官的身後,又有兩名宦官扶持著已換了一身龍袍的李俅,他頭上戴著三梁冠,冠沿有一圈珠翠下垂,遮住了他的臉龐,但從珠翠的縫隙間卻隱隱可以看見一雙激動無比的眼睛。

「由太后親點、宗室共推,玄宗皇帝嫡孫俅,賢良厚德、妙儀無雙,可繼承大統.....」

念到這裡,李承宏已經沒有力氣了,他忽然嗆了一下,隨即彎腰劇烈咳嗽起來,幾乎搖搖欲墜,看得眾宗室直皺眉頭,李勉隨即一步上前,接著大聲宣布道:「恭請太后向新帝授國器!」

李俅早已等不耐煩,聽到李勉的宣布,他隨即邁開八字腳,儘量擺出一副威嚴的儀態向他所夢想的巨鼎走去......

景風門,李伸率領的八百多侍衛終於打開幾乎快要生鏽的城門,景風門外便是永興坊和崇仁坊之間的大道,一直通向興慶宮,天寶年間,李隆基攜楊貴妃長期住在興慶宮,大臣們向皇帝稟報事情皆要從景風門出來,前往興慶宮,但此時興慶宮已經封而不用,皇城的大臣去大明宮一般都走東宮和太極宮之間的一條便道,從玄德門進入大明宮,幾乎沒有人再走景風門,故這裡的大門鎖死,也沒有駐軍把守,李勉便是發現了這個防守漏洞,才制定出他的計劃。

隨著刺耳的吱嘎聲響起,銹跡斑斑的大門拉開了,早已經等候在外面的一千士兵一涌而入,率領者是段秀實手下的大將,叫做王子儀,他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手執一根方天畫戟,向李伸一拱手道:「我家大帥命我聽從調遣,請王爺儘管發令!」

就在這時,李伸的兒子飛馬奔來,大聲道:「父親,太廟事已畢,李尚書和太后已向這邊行來,命軍隊前去護衛。」

不等李伸下令,大將王子儀一揮手,聲音極其雄壯地喝道:「弟兄們,隨我來!」

一千士兵立刻隨著王子儀向太廟方向奔去。

緊靠太廟的安上門街上,近百輛馬車浩浩蕩蕩地駛向景風門,這裡是各署衙最集中之地,右邊是少府寺、左面是太府寺和禮部南院,再向前走便是尚書省和都水監、光祿寺等地,此時正是朝務最繁忙之際,大街上空空蕩蕩,偶然有送文書的低品小官路過,見如此浩大的馬車群駛來,小官們連忙站到一旁,驚異地看著這支奇怪的宗室隊伍。

新帝李俅的馬車在正中間,旁邊是太后崔小芙的馬車,眾星捧月一般被百輛馬車圍著,此刻新皇帝李俅正心滿意足地躺在馬車裡,他還沉浸在被眾宗室跪拜時一霎那的皇帝感覺,他終於當上皇帝了,至於能否最後被百官承認,他並不擔心,那是李勉的事情,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比如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安排,宮中的宮女太少,也該在民間選選秀了,皇后嘛自然是他的洛王妃,不過元妃的人選他很頭疼,他最心愛的兩個小妾到底該讓誰在前,罷了,讓她們抽籤,抽到者為元妃,抽不到就為貴妃。

他還考慮日常飲食的排場,帝王必須得東西,一樣都不能少,在張煥談判時,這些都是要堅持的底線。

而李勉卻心情異常緊張,到現在為止,張煥的軍隊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有些奇怪了,雖然感覺到了不妙,但事已至此,後面的路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這時,前方五十步外的岔路口拐出了一支軍隊,李勉的心一下子驚得都要跳出來,但很快他就認出來,軍隊打的是白旗,那是段秀實的親兵隊,就在他的心還沒有歸位,就在他們和軍隊即將匯合,突然,一陣激烈的馬蹄聲轟然響起,只見在安上門街的最前方出現了一支騎兵,舉刀橫槊,殺氣騰騰地向這邊疾沖而來。

「後面!」一名宗室大喊,只見後面也湧出了大股軍隊,一名大將揮戟大呼:「欲造反的賊人綁架了太后!弟兄們,救回太后。」

這一瞬間,李勉忽然想到了密室中那塊孤零零的牌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