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新編

王斗有這個雄心。在明年下編練出一隻千人的強軍,不過緊迫,王斗只能選取最容易編練的兵種來訓練。

在王斗的計劃中,這些兵種還必須是流水線似,能大批量生產,廉價的,能經得起消耗的士兵,到時用數量堆死一切的對手。這樣算來算去,只有長槍兵與火銃手,加上一些適量的炮兵與騎兵。

火槍手訓練一個月便可上戰場作戰,只要訓練充足,一年就可以成為神槍手。長矛手同樣訓練三個月就可上戰場,一年下來也可以成為精銳的士兵,看看靖邊堡軍士就了。

就算製造鉛彈,也遠比製造箭支容易多了。士兵們在野營的時候點起篝火,拿出一個鐵杯融化鉛塊,用子彈鉗鉗出,放進水裡冷卻,一個鉛彈就作好了。特別如果有模具,更可以大批量的鑄造鉛彈。

而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的。對士兵的身高臂長也有極嚴格的要求,加上弓箭器械昂貴,這成本真是太高了。

其實這個時代,火槍技術遠不成熟,冷熱兵器混合,如果手上有大批量合格的弓箭手,還是可以在戰場中占據優勢的。十七世紀後世,鄭成功的弓箭手們就以嫻熟的箭術讓荷蘭的來復槍手黯然失色。

不過成本及訓練難度問題,弓箭手在王斗軍種中淘汰了。還有刀盾手,訓練難度也是極大,一個合格的刀盾手也需要訓練長達一年的,比長槍手與火槍手慢太多了,還是取消吧。

當然,如果軍中只有火槍手與長矛兵,這構成還是很有弊端的。

這個時代火槍有種種缺陷,臨敵的心理壓力下,繁雜的火器操作容易造成失誤。

火繩槍的缺點也多,雨天不能使用。點燃的火繩容易暴露目標,夜晚不能偷襲。火繩容易燒完,操作也複雜,就算王斗改進紙筒定裝火藥也是如此。就算未來有燧發槍,一樣是毛病多多。

不過任何事情總是有利有弊,只要利大於弊,就值得去做!

大明朝的流水線生產士兵,就從這裡開始吧,王斗心中豪情萬丈!

……

崇禎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從輝耀堡後。王斗立時在官廳議事大堂內招集堡內一干軍官商議事務。

「林大人,從今日起,你便負責堡內的營操及屯田事務!」

王斗正色對坐在下首左旁的林道符鄭重說道。

經過這些天的觀察,王斗林道符對堡內諸事還是一片公心,加上他的能力,是可以委以重任。

林道符並來一副沉默的樣子,聽了王斗的話,他似乎不敢的耳朵,他呆了一呆,隨後顫抖地站了起來,眼都紅了,高大的身體深深地拜了下來,哽咽道下官領命,防守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會盡忠盡職,將大人吩咐的事情辦好!」

看他激動的樣子,王斗能體會他的心情,做了萬年的老三,總算有人賞識他了,如何不激動?

王斗柔聲道林大人不必如此,論輩分。你算是我的父輩兄長,在堡內經驗又是豐富,本官受命以來,日夜思量戰兢,惟恐誤了操守大人的任用。以後堡內諸事,還要林大人多多指教!」

王斗肺腑之言,林道符更是感激,他又深深地作了一個揖,然後坐了下來,原本暗淡的雙目又恢復了銳利,坐在椅上,頗有顧盼自雄的味道。此後林道符生活充實起來,他精神抖擻的,老遠各人就可以聽到他哄亮喝斥的聲音,全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煥發出了第二春。

對於林道符的升任,除了鎮撫遲大成臉上露出笑容,為林道符高興外,余者各人眼中都是露出羨慕嫉妒又失望的神情。林道符兼理舜堡屯田諸事,他們沒希望了。

不過面上,他們還是滿面笑容地向林道符賀喜,林道符也是喜笑顏開地接受了眾人的賀喜。

王斗道此外,鎮撫遲大人仍是管理軍中堡中律法軍紀諸事,余者各將各司其職!」

眾人轟然領命。

王斗沉吟了半晌,道從明日起,堡內便要組織軍士開墾田地,操練軍務!」

他對令吏馮大昌道馮,你明日便領著堡內幾個書吏,按戶統計堡內青壯男子。將所有十六歲到四十歲的青壯男子盡數統計上來!」

馮大昌坐在右首邊上,臉上一直帶著微笑,頗有儒雅文吏的樣子,此時他含笑起身,拱手道學生領命,幾日後,便會將文冊呈於大人案上。」

王斗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人說吏滑如油,不過至少表面上,這馮大昌還是很擁護的。

接著王斗又發布幾條命令下來,指揮若定,氣定神閒。看王斗辦事井井有條的樣子,場中各人都是露出驚訝的神情,這個王斗,果然有兩把刷子。先前各人看他只是巡視各地,絲毫沒有動作的樣子,現在這一動,卻是雷厲風行,自有一股威勢。

在王斗的盤算中,除了靖邊堡受獨立指揮外,以後舜鄉堡的屯田事務盡數交給林道符,等堡內練兵走上軌道後。也盡由林道符管理操兵諸事。

而且他還計劃在將來裁撤所有軍官們的家丁。

家丁,將領之私產,軍將侵軍餉厚家丁而薄軍士。厚此薄彼,那些被放棄的軍士不是沒有思想的機器人,被人視為廢物,豈會沒有怨恨?這些人在戰場上往往是最先崩潰的對象,他們造成了很壞的局面,就算家丁們再能戰,也無濟於事。

家丁制,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說起來,靖邊堡軍士的待遇不見得很好。每天只是吃飽,連軍餉都沒有。不過他們有現在的軍容戰力,就是因為軍中一視同仁的氛圍,還有那種公平獎罰的制度。

上行下效,如果王斗也弄家丁了,手下學辦?到時軍中各人一大堆的家丁,余者軍士又成為廢物,又退回到明軍中的老路去,白白練兵了。

當然,大明家丁制度的產生原因是複雜的,沒有私兵,便容易為他人左右,特別是朝廷。

而且家丁都是軍官們的私產,很多人還是將官們的家奴,軍官們除了侵吞軍餉外,就是大量占有田地來養活的家丁。要裁撤軍官們的家丁,談何容易?這都是他們的命根,要斷人命根,他們就會跟你拚命!

王鬥打算先編練出一隻新軍,等時機成熟了,再把那些家丁打散,全部編入軍中。新軍沒練成之前,還是先保持現狀。

首先,精兵簡政,把那些老弱全部裁退是可以的。

王斗目光掃視了眾人一眼,道從明日起,軍中先發下一個月的糧餉,家丁的,我也會按家丁的糧餉標準發下。不過發了糧餉後,軍中老弱盡數裁退,除非各隊補充進去全部的青壯,滿額足編。青壯標準為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壯年男子!發下糧餉後,以後所有軍士家丁必須與新編軍士一起訓練,違者嚴懲不怠!」

「遲鎮撫,裁退老弱之事就交給你了!」

遲大成為人刻板嚴肅,在舜鄉堡內有「遲扒皮」的稱呼。這討人嫌的工作,就交給他吧。

聽了王斗的吩咐後,這中年男子面無表情地站起身來,只是說了一句下官領命!」

然後就嚴肅地坐了下來。

余者軍官面面相覷,先前聽到王斗要發下糧餉,他們還高興了一陣,不過隨後聽到王斗後面的話,他們都是呆了一呆,老弱全部裁退後,他們一隊兵只剩十餘人了,這未來如何吃空餉,喝兵血?

而且這裁退老弱由讓人聞風喪膽的「遲扒皮」主理,看來大家有麻煩了。

只有許祿眼中滿是笑容,他那隊兵儘是家丁青壯,一隊兵五十人的糧餉,算算也不少了。

林道符站起身來,對王斗拱手道大人明鑑,堡內糧餉只可供一個月食用,如發下將士糧餉後,堡內便糧米無存了!」

王斗道林大人不必擔憂,這糧餉之事,我會想辦法的,總要讓將士免於饑寒才是!」

林道符又坐了下來,王斗能在靖邊堡靜悄悄地練出百餘強兵,想必他有的辦法!

……

不提事後林道符與馮大昌去統計堡內的青壯人口,王斗將要給軍士們發餉的消息如一陣風般在舜鄉堡激起了千層浪。

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臉上第一次露出笑容,半年了,舜鄉堡內沒有一粒米發下,堡內軍戶們已是饑寒交迫,天可憐見,上面的大人們終於發糧發餉了。

十月二十三日,北風似乎要橫掃一切,雪風飛舞,落在地上很快凍成堅冰。不過這一切都沒有阻擋舜鄉堡軍戶們的熱情,他們將皮襖,棉襖裹在身上,搓著手,呵著寒氣,只是簇擁在千戶官廳前面,一個個領著屬於的糧餉等物。

大明衛所軍士月糧,馬軍月支給米二石,步軍總旗月支給米一石五斗,小旗月支給米一石兩斗,軍士月支給米一石,守城者如數發給,屯田者半數發給。軍士月鹽,有家口者兩斤,無者一斤。

月糧可折銀,米一石折銀一兩,不過現在米貴銀賤,大家都願意領米。還有舜鄉堡各隊的家丁們,每月糧餉銀一兩,本色米五斗,王斗一一支給。

王斗搬張椅子坐在一顆大榕樹下,他按兵冊親自點名,親手將糧牌發放到每個軍士手上。每個領到糧的士兵都是千恩萬謝,他們的家口在後面看著也是喜氣洋洋。

韓朝立在王斗的身旁,他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此時王斗正點名到一個老軍,那老軍上來,怕都有六十歲了,頭髮鬍子花白,看他這樣子,還能打仗?

王斗將糧牌交到他手上,那老軍裂開嘴笑起來,門牙早已不見。

韓朝忽然問了他一句你吃誰的飯,替誰賣命?」

那老軍裂開嘴笑道小的吃王大人的飯,小人全家都替王大人賣命!」

聽他這樣說,韓朝點了點頭,不再問下去。

旁邊的林道符與鎮撫遲大成互視一眼,王斗只是微笑。

所有的軍士糧餉都發放後,舜鄉堡庫房內是空空如洗,正在眾人看著王斗辦時,幾天後,一輛輛的糧車進入堡內,又將庫房裝滿,足以讓眾人吃用兩個月。

各人大為驚奇,果然新任防守大人就是有辦法,一,舜鄉堡眾人都是安心,看來未來他們可以如靖邊堡軍戶一樣過上好日子,堡內那種沉悶的氣氛為之一空,第一次現出一股生氣來。

短短一些天,王斗在堡內的威望快速提高,現在他走在街上,很多軍戶都是沖他歡呼王大人,王大人!」

……

崇禎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王斗發動堡內的軍戶進行一次大掃除,各人屋內屋外,街道上下,溝渠各地,無處不清掃,最後掃出了幾十車的大垃圾。看著這些垃圾,各人也是吃驚,沒想到身邊原來有這麼多的垃圾。

經過大掃除後,堡內各處乾乾淨淨,特別是三條主街的青石板上,還散上了一些水,更顯清爽。現在眾軍戶雖仍是衣衫破舊,不過走在街上,那種氣質已經明顯變得不一樣,舜鄉堡有快速成為大版靖邊堡的趨勢。

這天,令吏馮大昌也隨林道符前來,帶來了堡內青壯丁口的統計文冊,馮大昌的身後,還跟著王斗舅舅鍾正顯。

馮大昌進了廳來,他臉上帶著如沐春風的笑容,三絡長須,衣飾頭髮打理得一絲不亂,顯然是個注重儀表的人。

他動作優美地對王斗作了一個揖,又對林道符拱了拱手,然後對王斗微笑道大人,文冊已是統計出來,堡內含匠戶在內,共有戶三百一十五戶,口一千四百一十七口。其中男子六百三十口,成丁五百七十五口,不成丁五十五口。婦女七百八十七口,壯女七百一十五口,**七十二口。據統計,堡內共有青壯男丁四百三十七口!」

王斗哦了一聲,接過文冊仔細翻看,前些日林道符對說堡內有戶三百五十七戶,顯然有一些是逃軍空額了。

王斗仔細翻看著,這馮大昌辦事還是很細心的,各戶的年籍、從軍腳色、男婦,成丁等都是一一備註在上,所有情況一目了然,是個很有能力的人。

看了半響,王斗嘆道堡內人戶還是少了!」

林道符站在旁邊道各地軍戶都是逃亡,舜堡也不例外!」

王斗點了點頭,又仔細翻看手中文冊。

在王斗仔細觀觀看時,馮大昌只是在旁仔細打量王斗臉色。

良久,王斗將手中文冊合上,他滿意地對馮大昌道馮辦事得力,我王斗有功必賞,你這個月便領雙俸吧。」

馮大昌大喜,他拱手謝過王斗,然後笑道說起來,此次統計文冊,鍾也出力甚多,他可算是學生的左臂右膀。」

「哦。」王斗有些驚訝,沒想到舅舅也有被馮大昌這樣誇獎的。

馮大昌含笑地解釋了幾句,原來鍾正顯雖然為人懶散,不過在計數上,倒是很有一手,在邏輯學上,頗有造詣。此次統計文冊,確實算是出力很多,各戶的備註,就是他的提議。

被馮大昌這樣誇獎,鍾正顯不由得意洋洋,他也謙虛了幾句這都是馮領導有方,鍾某哪有功勞?」

王斗微笑道鍾這個月也加米兩斗吧。」

在正式的職務人前,王斗對鍾正顯便是公事公辦。往日鐘調陽在身旁,都是稱呼為大人,一點也不敢以王斗的親戚自居。只是鍾正顯欠點覺悟。

鍾正顯笑逐顏開,高興地謝過了。

王斗又對馮大昌道以後堡內文書之事,便要拜託馮多操心了。」

馮大昌含笑拱手道大人言重了,學生能為大人效力,此乃學生榮幸。」

……

舜鄉堡人口文冊統計出來後,王斗便讓林道符挑選一部分堡內老弱男子及婦女去開墾荒地。

原先各堡的屯田地已是病入膏肓,王斗不指望原來的屯長軍官們可以將各屯堡治理好。眼下的舜鄉堡,還有屬下各屯堡的田地都涉及到大量軍官豪強們的利益,王斗沒跟他們多磨耗,便打算開闢新田地,重新規劃舜鄉堡的屯田。各屯堡中,如果有人才的,將來可以慢慢吸收到堡內來。

沿著舜鄉堡的周邊,盡有大量的荒地可以開墾,雖然現在天寒地凍,不過趁地表凍得結實之前,組織人手耕牛,先開墾出一部分的土地再說。開墾田地需要的口糧花費,王斗讓林道符儘管去做,這些他會想辦法。

第一階段,王鬥打算先開墾出三千畝的田地,依靖邊堡方式打灌井,分田到戶,先給堡內一百戶人家各分個三十畝地。至於未來這些田地要不要向上面納糧,王斗會去州城活動一下,操守官徐祖成大人看重,州城屯田官張貴也與相熟,王斗希望能討來一個舜鄉堡新開墾田地三年不納糧的政策。

靖邊堡的事情各人或多或少都有聽說,人人都是羨慕。此時舜鄉堡也要如靖邊堡一樣的開荒墾田,打制灌井,又聽說幹活可以吃飽,未來還有田地耕牛可分。一,人人都是爭先恐後,只是圍著林道符轉動,希望能選中去幹活。

屯田的事,王斗便交給林道符了,新軍編練,暫時由韓朝、韓仲主理。

崇禎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這天寒風更甚,堡內那四百三十七口青壯冒著嚴寒,盡數集中在堡外的教場上。

這些人都是從十六歲到四十歲的青壯男丁,未來王斗將要把他們盡數編練成新軍。

依靖邊堡的規矩,他們成軍後,每天可以吃飽,不過沒有軍餉,未來糧餉都靠打仗繳獲所得。他們的家口可以分到五十畝田地,分到耕牛農具等物,並且第一年還免糧。這點上,王斗會儘快去州城活動。

這些男丁都將成為脫產的軍人,他們田地的活,便讓他們的孩子耕種。王斗沒讓他們且耕而練,等訓練幾個月後,王斗會帶他們出去剿匪,用繳獲的一部分養這些人。

在這幾百口男丁旁邊,還排列著一些舜鄉堡原來的軍士們,人數只餘一百多。

鎮撫遲大成果然是鐵面無私,經過他的裁退老弱後,舜鄉堡六隊兵,除了許祿那隊家丁人數基本不變,余者的五個管隊官,每隊只剩下十幾個人了,全部都是他們的家丁。

管隊官領著十個兵,成了甲長,貼隊官領著幾個兵,成了伍長。

他們也沒辦法,這青壯人口難找,特別是舜鄉堡要開墾新田地,每個新軍家內都可以分到五十畝地,還第一年免糧,第二年,第三年只征糧一斗與兩斗,這對他們吸引力太大了,沒有一個人願意進入舊軍內。

看著身邊稀稀拉拉的一些人,那幾個管隊官不免私下頗有怨言。

是由】更多章節請到網址隆重推薦去除廣告全文字小說閱讀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