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要是不放心,不妨與我一道回晉南解州如何?反正那裡你們也熟。」周承允停下腳步,對身後送行的涿鹿山諸人說道。

以宋獻策和李智為首的眾人,都是哂然一笑,他們這一路相送,從涿鹿山送到涿鹿集,都到官道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小英娘越出人群,「承允,要不你還是再多留幾天,等可旺他們從魯東回來,我們安排人手護送你更安全些。」

周承允初到涿鹿山時身受重傷,小英娘要照顧他的吃喝,還要幫他洗衣服,小英、志文等人又不在身邊,滿滿的母愛不由自主地都轉移到了他的身上,幾個月相處下來,已經把周承允當成了自己的又一個子侄。

「等不及了,宋嬸兒。」周承允低著頭,輕聲解釋,「耽誤了這麼長時間,老家的事我再不回去處理,恐怕就要亂成一鍋粥了。」

去年冬天出的芒硝,還等著他回去賣呢。

「可你這護衛...,會不會少了些?」小英娘擔心地問道。

和周承允一道回晉南的,除了司茶,就只有兩個護衛,看上去的確是單薄了些。

周承允接著寬慰,「宋嬸兒,你別看我們人少,那兩個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我和司茶也有些自保功夫,你就別擔心了。」

「再說了,我現在可是晉西巡撫和總兵的座上嘉賓,整個晉西可以橫著走,不用擔心的,宋嬸兒。」

「唉!」小英娘有些傷感,抱怨道,「一個個的都有事,都忙,你看志文和小英他們,出去這麼長時間,連個音信都沒有。」

「他們啊!」周承允失笑道,「有志文在,出不了什麼事兒的,你大可放心就是。」

「話是這麼說,可刀箭不長眼啊,你看你從京畿來我們這兒,受的那傷...」小英娘至今對周承允的箭傷仍記憶深刻。

「這不是還得多虧了志文和孫神醫的救助,才把我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周承允感慨道。

「娘,有志文在,你不用擔心小英她們的。」宋才捷也在旁邊勸慰著,「再說,他們去的地方,離那遼東建州女真還挺遠的,出不了什麼大事兒。」

「這可不好說,你不惹事兒,可事兒偏偏會找上你,唉,只是我再擔心也沒用,但願他們都好好的。」小英娘嘆道。

「對了,孫神醫呢,怎麼沒見到他?」周承允見小英娘開始傷感起來,故意岔開話題問道。

「周大哥,你是貴人多忘事啊,孫伯一直擔心藥材不夠,之前志哥去京師又是空手而回,他坐不住,和孫可旺一道押貨去了,打算在京師或是通州買些藥材。」宋獻策說道。

「對對對,是有這麼一回事,我給忙忘了。」周承允笑道,「獻策兄說笑了,我哪是什麼貴人,你們才是我的貴人,要不是認識了你們,毛衣這麼好的生意,怎麼輪得到我。」

「周公子謙虛了,要沒有你,毛衣可賣不出這麼多,我們也賺不了這麼多的錢。」李智說道。

「哪裡哪裡,這都是大家一道努力的結果。」

「李兄,二位宋兄,辛苦了。」周承允開始順著打招呼,笑道,「番薯土豆的種植竅要,我和司茶可是毫無保留地都奉獻出來了,要是收成不好,可別怪我。」

李智、宋獻策和宋才捷都抱拳行禮,「周公子太謙虛了,我等還要感謝你的傾囊相授。」

番薯土豆,找幾個老農,摸索一下,估計也是種得出來的,只是這樣一來,耽誤的可是一季的收成,這裡基本都是山地,種其他糧食很不划算。

按志文的說法,這兩玩意兒產量很高,真被耽誤了,大家都會心疼的。

「李定國小兄弟,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練兵的手段,真真是一等一的。」周承允真誠地夸著李定國,「下次我一定把我的護衛帶些過來,讓你好好地操練一下。」

「還要多謝周大哥相助,幫我們買了些長槍和弓箭,要不我們還在用著木根呢。」李定國也是心懷感激地道謝。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幫你就是幫我自己,對吧!」周承允說道,「那兩個遼東遺民,弓馬嫻熟,你可不能讓他們閒著,得把他們的真功夫掏出來。」

「瞧你說的,周大哥,我與老言和老三,關係好著呢,怎會讓他們有清閒的時候,不過現在馬不夠用啊,」李定國有些苦惱,「也不知道志哥這次出塞,除了買羊毛,會不會再弄些馬回來。」

「放心好了。」周承允哈哈笑道,「你覺得志文是那種死腦筋的人嗎?」

「說的也是,」李定國道,「但他們只有五個人,馬少的話,無濟於事,馬多了,他們可怎麼弄回來啊。」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周承允勸道,「那小子比猴還精,定然不會讓你失望的。」

「八千呢?」周承允左右望了望,「他不會還在山頂盯著人洗羊毛吧?」

見眾人都在點頭,當下無奈地說道,「這小子真是死心眼,也不想著來見見我,和我道個別。」

「宋嬸兒,我這就走了,你保重身體。」周承允再次來到小英娘身前拜別。

小英娘雙眼微紅,「你自己也多保重。」

見小英娘情緒不高,周承允笑道,「哎呀,宋嬸兒,過不了幾個月你就能見到我了,我可是急切地想看到你新織出來的薄毛衣呢。」

前段時間周承允突發奇想,覺得可以把毛線再紡得細些,這樣織出來的毛衣應該能薄些。

他把這想法和大家一說,眾人都覺得不錯,小英娘拭了幾次後,終於如願以償地紡出了細毛線,這樣一來,毛衣在春秋兩季也能穿,銷量勢必大增。

談到這個,小英娘有些自豪,「你要是再多呆兩天,第一件薄毛衣都能織好了。」

「下次,下次。」見小英娘終於有了絲笑意,周承允也笑眯眯地說道,「宋嬸兒,你現在可是咱們商社和工會的頂樑柱啊。」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周承允長長作了一揖,「諸位請回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