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自小兒跟在文誠身邊侍候,看到文誠站在八字牆前揚著聲音審案子,就明白了他家爺對這案子是什麼態度,自然也是一樣的張揚態度。

就在八字牆後面,從門房找到筆硯紙,周姐兒說,小廝寫,再由周姐兒按了手印,當即就寫了份告發書。

在八字牆前揚聲念了告發書,百城客氣的詢問一圈兒的閒人,知不知道衙門裡的諸押司糧書衙役等等都是誰,家在哪裡。

這是閒人們的本行,自然都是知道的。

在一大群閒人熱情無比的指點帶領之下,百城帶著一隊親衛,將府衙的管事小吏,押司書辦,衙役仵作等等,一個不少,挨家敲了出來。

北齊大軍裡應外合,等武懷國知道時齊軍攻城時,城門已經攻破了。

武懷國當機立斷,帶領大軍出城迎戰,敗退出鄂州城,再敗退南撤時,只來得及燒了糧草,諸多軍械等,都沒來得及帶走或是損毀,至於府衙什麼,那就更顧不上了。

鄂州府尹,以及推官府丞等人,有些原本就是一個人在鄂州,帶了家眷的,在北齊大軍駐紮到城外那天,就默契無比的送走了家眷浮財,一個人帶著幾個健仆留在鄂州。

城破之時,武大帥都出城了,他們自然更加乾脆利落,跑出了城,在南梁大軍之前,渡過了江。

府衙里的押司錄事糧書貼司等等小吏,都是鄂州當地人。

除了極少幾家早早賣變家產,送走家人,城破那天跑之夭夭。其餘絕大部分,要麼猶豫不決。要麼相當樂觀的覺得北齊肯定打不進來。要麼橫下一條心,死活都不離故土。還有的,心思活絡,南梁也罷,北齊也好,在哪兒不是干這份活兒呢……

北齊大軍入城之後,各家關門閉戶,提著心豎著耳朵聽動靜,各家院門,都是一敲即開。

百城把府衙所有小吏衙役,甚至雜役,都敲出來帶進府衙。

再站到八字牆前,拎著周姐兒的告發書,叫出刑房管事兒,問了確有此案,讓管事兒找了判書出來,再吩咐衙役去王家拿了王家兄弟到府衙門口。

刑房管事兒當著王家兄弟的面,先念了周姐兒的告發書,再宣講了律令,幾個衙役扒掉王家兄弟的褲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當街打了三十板子,再戴上枷,鎖在八字牆前。

照律,打三十板子,還得再枷上三天。

枷好王家兄弟,百城吩咐刑房管事兒帶著眾衙役,自己跟在後面看著,一群人衝到王家兩兄弟家裡,將周姐兒該分得的宅子田產財物歸還給周姐兒。

至於被叫到府衙門口,卻和這事兒全無關係的糧書等其它人,站到府衙之後,就無人理會了。

他們這一群人,一直跟著百城肯定不合適,百城也不讓他們跟著,轉身回去,他們可不敢。

剛開始,聚一堆,跟衙門外的閒人一樣,看著找判書打板子,倒還好,接著百城等人,刑房管事兒,以及眾衙役去了王家,就都一去不回了。

一直站到天都快黑了,一群人面面相覷。

天黑下來,衙門外看閒事的閒人們早散了,八字牆內外,除了被重枷枷著的王家兄弟,就是他們這一群人了。

「咱們?」糧書袖著手,看向從前最得府尹信任的曹押司,一圈兒的人,也都看向曹押司。

「這是借著這事兒,把咱們都叫出來,讓咱們看著辦。」曹押司這幾天就沒怎麼合過眼,神情疲倦,眼圈兒發黑,「這差使還當不當,大傢伙都看著辦吧,要是當,明兒起就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曹押司您呢?」一個年輕書辦看著曹押司,問了句。

「我再想想,我年紀大了,我那個大兒子,一家子都在杭城。

咱們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只能各家做各家的打算,各人想各人的事兒。」曹押司說著,長嘆了口氣,背著手,垂著頭走了。

其餘諸人,呆了片刻,一個個垂著頭往外走。

曹押司說的極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只能各家做各家的打算。

……………………

隔天傍晚,李桑柔剛回到院裡,劉婆子就到了。

劉婆子身後跟著周姐兒,周姐兒懷裡,抱著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小男孩趴在周姐兒肩頭,已經睡著了。

李桑柔從劉婆子看向周姐兒,微笑問道:「去遞過狀子了?」

「大當家救命大恩。」

劉婆子在前,周姐兒緊跟著,抱著孩子跪下去磕頭。

「不敢當,」李桑柔伸手拉起劉婆子,「我就是讓你去告狀而已,別的可什麼都沒做。」

「來了個姓文的先生,說是先前判過了,那就照先前判的,還說這是皇命。」周姐兒站在劉婆子後面,喜氣中帶著怯意。

「嗯,北齊也罷,南梁也好,律法都是一樣的律法,道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過來,坐這裡,我有話跟你說。」李桑柔笑著示意周姐兒。

周姐兒怯怯的看了眼劉婆子,抱著孩子,坐到了李桑柔指給她的小馬紮上。

「你也坐。」李桑柔示意劉婆子。

「王家老太爺年過八十,還要抬你進門,你分得的家產,是他該補償給你的,不管有沒有這個孩子,也不管這個孩子是誰的孩子,你都該有這一份兒財產,這是你該得的,和孩子無關。」

李桑柔看著周姐兒,一字一句,說得很慢。

「你還年輕,王老太爺耽誤了你幾年而已,你不用把一輩子搭進去,以後,想嫁就嫁,只是,要看好了,不要所託非人。」

周姐兒大瞪雙眼,愕然看著李桑柔。

「不要怪你的母親,她不想生下你,要怪就怪你父親。至於你的孩子,好好疼他愛他,好好把他養大。」李桑柔看了眼睡著了的小嬰孩。

「是。」周姐兒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只覺得委屈無比,想大哭一場。

「我有話跟你說,讓她先回去?」李桑柔看向劉婆子。

劉婆子看向周姐兒。

「我在街口等你。」周姐兒站起來,低著頭往外走。

「行,讓他們給你蒸碗雞蛋,你帶著孩子,不能餓著。」劉婆子交待了句。

周姐兒應了,抱著孩子先出去了。

「聽說過順風速遞嗎?」李桑柔看著劉婆子問道。

劉婆子神情茫然,片刻,搖了搖頭。

「知道郵驛嗎?」李桑柔接著問了句。

劉婆子急忙點頭。

郵驛她當然是知道的。

「北齊的郵驛,不光朝廷有,民間也有。我就是做郵驛生意的,商號叫順風,我這個大當家,就是順風速遞的大當家。」李桑柔接著道。

劉婆子連連點頭,雖然她還沒能反應過來。

「順風速遞在每座府城外都設有遞鋪,城內,以及各縣城裡,各設一家派送鋪。」李桑柔看著明顯十分茫然的劉婆子,接著道:「鄂州城內的派送鋪,鋪子我已經看好了,還缺個掌柜,我覺得你挺合適,你覺得呢?」

「啊?」劉婆子更懞了。

「你回去想想。大常,把聶掌柜寫的那本冊子拿一本給她。」李桑柔揚聲吩咐了句,看著劉婆子笑道:「這是聶大掌柜定的分成規矩,你拿回去,仔細看看,各家派送鋪都有哪些活兒,能掙多少錢,都在裡面了。

要是願意,你明天過來,我讓大常細細講給你聽,要是不想接,明兒也來一趟,這本小冊子是要還回來的。

明天早點過來,晚了我就出門了。」

劉婆子懞頭懞腦,連聲應了,接過大常遞給她的冊子,胡亂說了幾句,懞頭懞腦的告辭出去。

出了院門,劉婆子呆了一會兒,才往街口茶坊里,叫出周姐兒,一起往回走。

劉婆子一隻手緊緊捏著那本小冊子,懞懞怔怔,周姐兒抱著孩子,滿腔的酸苦委屈,一陣接一陣的翻騰。

一路走回大石條巷,進了院門,兩人竟都是不知不覺,甚至沒想到她們這一路上,竟然一句話都沒說。

「石頭睡著了?把他放下吧,這尿墊子濕的。」

進了屋,劉婆子從周姐兒懷裡接過小石頭,說著話兒,從床頭拿了塊干尿墊,給小石頭換上。

「你沒事兒吧?」劉婆子看著淚眼汪汪的周姐兒。

「沒事兒,就是,大當家那些話,她說那是我該得的。」周姐兒一句話說出來,眼淚奪眶而出,「她說是我,我該得的!」

「就是你該得的,他一個糟老頭子,他活該!別哭。往後就好了,唉。」劉婆子拍著周姐兒。

「嗯,我沒事兒,高興的。」周姐兒用力醒了把鼻涕。

「那就好,忙了一天,咱還沒吃飯呢,想吃點兒啥,嬸兒給你做。」劉婆子往灶台過去。

她這個家,院子很大,相當大,三間廂房兩間廚房早塌了,只有三間正屋還好好兒的。

這三間正屋,也是廚房。

「我不餓,心裡滿得很,嬸子想吃什麼,我做。」周姐兒挽起袖子。

「我也不餓,那咱燒點稀飯。」劉婆子蹲在灶前燒火,周姐兒舀水刷了鍋,淘了米放進鍋里。

「妮兒,你聽說過順風速遞沒有?他們北齊那邊兒的。」劉婆子燒著火,看著坐到她旁邊的周姐兒問道。

「嗯,就是前年剛入冬的時候,那老頭子過冥壽,他們在寺里做法事。

江南來了個什麼老爺,當過官兒的,跟大爺二爺在那兒說什麼時局什麼的。

就說北齊順風速遞怎麼怎麼快,說什麼隔天就到了,還說什麼政什麼通。

我當時聽著,就想,都順風了,能不快麼,順風這倆字兒,記得特別牢。

嬸子怎麼問起這個?」周姐兒挨著劉婆子,說著話兒,心裡漸漸平伏下來。

「那位大當家,說她這個大當家,就是這順風速遞的大當家。

她說她這順風速遞要開到咱們鄂州城了,說是鋪子她看好了,想讓我給她當什麼派送鋪的掌柜。

對了,那本冊子呢,說是派送鋪有什麼活兒,都在裡面。」劉婆子站起來,拿過那本小冊子,就著灶口的火光,仔細看起來。

周姐兒也伸頭過去,仔細看那本字兒挺大,全是大白話的小冊子。

「這新聞朝報,花邊晚報是啥?這順風,還能運東西呢。

你瞧瞧,這一二三的,瞧著活兒不多,細想想,可不少。」劉婆子看過一遍,再看一遍。

「這個朝報,我也聽過,就是今年打官司前,他們家做法事,你不是讓我抱著石頭去靈前哭麼。

我聽他們說話,聽到過朝報這兩個字,說這個朝報,什麼政令通達。」周姐兒指著朝報,「嬸子,這是官差呢。」

「那位大當家,能跟大軍最上頭搭上話,說不定也是……她是個女的,肯定不是官身,這事兒……」劉婆子擰著眉。

「嬸子,你說,武大帥那位姨奶奶,怎麼知道大當家的?」周姐兒緊挨著劉婆子,壓低聲音道。

「這個,蘇姨奶奶倒是說過,說是在江都城的時候,她從良前認識的。

那位大當家,你瞧她那樣子,那是江湖人,這沒啥。

可有一句,你說得對,這是官差。」劉婆子站起來,將小冊子放到小石頭枕頭底下。

那是她這個屋裡最穩妥的地方了。

「嬸子,以後我給你養老,這差使,你不想接就別接。」周姐兒蹲到灶前,撥了撥灶膛里的火。

「我瞧著那位大當家,是個好人。」劉婆子坐回灶前。

「嗯,她跟我說的那些話。」周姐兒喉嚨微哽。

「她讓你別怪你娘,唉,她知道咱們女人的苦,你娘苦啊,她比你苦。」劉婆子連嘆了幾口氣。

「嗯,我知道,我沒怪過她,除了她把我賣了那回。」周姐兒站起來,攪了攪鍋里的稀飯。

「妮兒,順風這活兒,我想接下。」劉婆子往灶膛里添了把碎柴。

「嗯,我幫你。」周姐兒坐回劉婆子身邊。

「嬸子不想再給人梳頭了,不是不想梳頭,是不想成天陪著這個那個說話奉承,多不講理的話,也得順著捧著,呸!

嬸子知道你心眼裡拿我當親娘看,可嬸子這個人,一輩子自己養活自己,養慣了。

再說,我就覺得,那位大當家是好人,她知道咱們女人的苦。」劉婆子慢慢撥著灶膛里的火。

「嗯,我幫嬸子一起。」周姐兒將頭挨在劉婆子肩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