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德佯裝往裡突破,吸引包夾之後,分球給王澤林。

王澤林調整一下,斯普里特試圖糾纏,被暗中給了一肘子,瞬間就消停了。

見馬特邦納過來補防,王澤林卻依然沒有要收手的意思,持球面框往裡硬突了兩步,卻在準備攻框的時候,在空中轉體時背身把球傳給了左側三角區附近的阿爾德里奇。

這時候,馬刺隊的防守已經被徹底打亂,在底角負責防守馬修斯的丹尼格林此刻也無能為力,總不能因為一個兩分而忽視掉馬休斯的底角三分威脅吧。

這一次阿爾德里奇不再手軟,或許是為了宣洩之前中投打鐵的鬱悶心情,他往前重重踏出一步,進入三秒區,全力一躍,雙手把籃球牢牢把控住,然後,手臂攢足了勁,大力腕向籃筐!

「哐當!」

暴力入樽,75:85,兩隊分差還有10分。

「空中轉體的不看人傳球!我敢打賭,王的腦袋後邊肯定還有一雙眼睛!」

這一球打進後,主場解說員依舊在意猶未盡地討論著剛才的精妙助攻。

很快,tnt導播失去的將。姚明新秀賽季時的不看人背身腦後傳球助攻莫里斯上籃的視頻插播了進來。

這麼一對比,人們反而發現王澤林剛才的動作難度似乎更大,畢竟當年姚明的背身腦後傳球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助攻,就已經讓人讚嘆至今。

而剛剛,王澤林卻完成了難度更高的空中轉體背身腦後傳球,其精彩程度,自然不必多說。

或許,正應了天朝的一句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太tmd神奇了!王,你是怎麼做到的?」

因此受益的阿爾德里奇,回過神來,越發沉浸於剛才那美妙的瞬間中。

阿爾德里奇切進籃下,只是習慣性的相信王澤林的傳球視野和能力,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一番無意之舉,卻極有可能成為職級職業生涯中的經典畫面之一。

就像當年的莫里斯一樣,因為傳球的人是姚明,而被無數球迷永遠銘記。

低調慣了的阿爾德里奇也忍不住在心中竊喜:咱也有今天啊!

別的不說,如果要評出2012~2013賽季nba季後賽的十佳球,榜單上絕對有一個位置是屬於他和王澤林的!

所有人都被剛才那一幕驚呆了,哪怕是見過無數大場面的蒂姆鄧肯,也不敢相信剛才發生的那一切。

emm,至少他、托尼、馬努三人之間,就沒有完成過這樣的華麗進攻。

鄧肯習慣性的伸出魔爪,撫摸了一下馬努的腦瓜,默道:要不,等啥時候我也試試。

臨了還不忘吐槽一句,手感確實不如幾年前了。

「蒂姆!」

一聲暴喝突然傳遍馬刺隊的替補席,嚇得鄧肯心頭一顫,趕緊收回魔爪。

抬頭一看,迎面而來的,正是面紅耳赤的司馬維奇。

「蒂姆,上去!我不想再看到球隊遭到高的進攻,去吧!」

本來司馬維奇還想著等個年紀大了,支援比賽進入垃圾時間,就讓他提前休息,算是為總決賽養精蓄銳。

沒錯,作為頂級豪強球隊的主教練,就是這麼豪橫,西決還沒打完,以司馬維奇為首的教練組已經開始展望總決賽了。

只是他沒想到,開拓者隊竟然又有了死灰復燃之勢……

還能怎麼辦?

只能讓馬刺隊魂,「石佛」重新出場了。

有一說一,馬刺隊的其他內線球員單個拎出來都不算厲害,可配上蒂姆鄧肯,瞬間就可以產生化學反應,發揮出單人遠遠發揮不來的能力。

該怎麼說呢?

不愧是馬刺最重要的那塊磚,哪裡用搬哪裡!

外界經常調侃「馬刺一個狀元準備用20年」,從當年的一句戲言漸漸變成了現實。

嗯,對面開拓者隊的36號可是清楚的知道,馬刺21號新秀退役後當即就成為了球隊教練組的一員……

怕不是要用到報廢,再黑心的資本家也不敢這麼造啊!

好了,言歸正傳。

「嗯」

鄧肯脫下保暖訓練服,開口道:「那個開拓者隊的36號,我對他挺感興趣的。」

「那好,那待會兒就換人上去之後,女主打5號位。」

聽到鄧肯的回覆,司馬維奇當場換臉,下達完戰術命令後,臉色恢復到之前的雲淡風輕。

「馬刺隊被打停了…哦,蒂姆鄧肯在脫保暖服,他要重新登場了嗎?」

暫停過後,馬刺隊的陣容果然出現了變化。

5號位變成了蒂姆鄧肯,斯普里特慶幸自己總算脫離苦海,屁顛屁顛的來到4號位,1、2、3號位還是托尼帕克、丹尼格林、科懷倫納德不變。

gdp三人組還剩下g沒上場,這是司馬維奇慣用的戰術變化了。

gdp組合畢竟年紀大了,除了第一節,其他時間基本都是錯開上場,如此一來不僅體能得到了保障,還能讓球隊的實力也不會因為主力下場而迅速下滑。

由於這樣的安排,馬刺隊的替補時間段得分,十幾年來一直都是聯盟前列,妖刀的新生功不可沒。

同樣不得不讚嘆一句,司馬維奇在對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掌控屬實是出神入化,無人能及。

鄧肯上場之後,效果立竿見影。

至少場邊的歡呼聲明顯下降了好幾個聲貝。

馬車隊的進攻,當鄧肯地位要球,然後背身強著王澤林,就連電視機前的球迷們都開始緊張起來。

上來就讓鄧肯打,馬刺隊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想要打破開拓者隊的進攻氣焰。

關鍵就在於開拓者隊的內線核心~王澤林。

馬刺對之前的幾個進攻回合,都被王澤林給防守下來,讓了下來,馬刺隊的其他球員內心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抹本能的畏懼。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在進攻端幹掉王澤林就行。

一對一對決,作用更加明顯。

便數馬刺一方,誰有這種能力,非鄧肯莫屬。

王澤林想要擠開對手,讓他接不到外線傳球,但鄧肯的靜態身體素質同樣是歷史級別,尤其下盤極穩,且卡位技術紮實,所以他的意圖沒能成功。

拿到球後鄧肯開始動作,背身硬鑿,連續碰撞後迅速轉身,然後出手投籃。

一系列動作下來,怎麼說呢?

里里外外透著兩個字,普通!

但就是這麼普通的進球方式,王者榮耀認識沒能干擾到,還讓對手成功在自己頭上投進了這顆球。

75:87,比分再度被拉開。

「小子,你真的很強!但還得加油!」

進球後,鄧肯迅速回防,並甩給了王澤林一句nba常見的「垃圾話」。

望著馬刺隊21號的背影,王澤林的心情沒有沮喪,戰意反而越發高漲。

不愧是大基本功,不愧是鄧肯鄧肯!

放在武俠中,應該就是化繁為簡的間接吧。

等著吧,我是不會輕易認輸的!

鄧鏗一回來就低位跳投命中,還在歡呼雀躍的開拓者隊球迷,仿佛被潑了一頭冷水,透心的涼意傳遍全身。

儘管已經37,可鄧肯還是那個鄧肯!

好在,回過頭來利拉德擋拆後三分出手,用一記堪稱救命的三分,幫球隊把分差縮小到了9分。

不容易呀,終於追到了9分。

這是一個新的門檻。

司馬維奇很清楚其中寓意,但這一次他沒有大吼大叫,因為鄧肯在!

帕克推進。

鄧肯在右翼低位要位。

要故伎重施嗎?

「鄧肯已經看出來想要徹底打死開拓者隊,首要解決開拓者的防守核心,也就是王。所以他才會選擇最簡單,而且是最有效的一對1一低位單打。」克里弗德羅賓遜嘆道:「考驗王的時候到了,如果這種時候他叫隊友幫忙,無異於向鄧肯可能輸,那麼此前因為兩記蓋帽帶來的內線威懾力也將蕩然無存;如果只是一對一,一心想要進攻的鄧肯,絕對有能力化身成聯盟中一等一的進攻威脅者。」

「王沒有叫人過來包夾,他貼了上去,是不是接受了鄧肯的挑戰。」主場解說演員有些擔心的說道:「這就很難辦了,鄧肯的穩定性和老辣程度,可是聯盟數一數二的。」

透過解說員的交談,開拓者球迷們越發了解到王澤林的困境,內心也越發糾結。

鄧肯還是跟上個回合一樣,沒有任何花哨和炫技的動作,簡單的對抗,簡單的轉身,簡單的出手,明明他的速度不算快,假動作並不多,但每一步卻總能恰到好處,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節奏把握的剛剛好,再配上那張10年如一日的冰塊臉,很容易打擊到防守人的心態。

老折磨人了!

王澤林。當然瞧出了鄧肯的節奏把握有多麼老辣,雖然「大基本功」這個外號沒有「飛天魔鬼」出名,但偏偏是因為前者,才造就了鄧肯十年如一日的穩定。

王澤林也不氣餒,他只是想告訴鄧肯:「大人,時代變了!」

只見他收回腳步,身體半蹲,然後……原地起跳!

「why?這種時候,王居然選擇減輕身體對抗,這樣的防守壓力,怎麼可能防得住鄧肯…好的,鄧肯出手了」克里弗德羅賓遜怒其不爭的搖了搖頭,在他看來,這樣的舉動,無一證明自己原本頗為看好的這位年輕人被鄧肯打服。

「…等等」一旁的解說尖叫起來:「王起跳了,他的上升速度好快,他想幹什麼?」

場上,鄧肯出手後,期待中的一幕並沒有發生,反而是籃筐突然消失在了自己的世界裡……

是開拓者第36號!

對方赫然籠罩在了自己的上空。

怎麼會這樣?

這怎麼可能?

這一刻,鄧肯的臉色出現了動容,因為這樣的蓋帽方式,他只在少數幾個人身上看到過,最近的一次,應該是魔術時期的霍華德。

那個是巔峰期的霍華德啊!

別看無數名宿一直吐糟霍華德粗鄙不檻的進攻,但在防守這一塊,霍華德絕對是歷史級別。

別的不談,光是同時獲得籃板王和蓋帽王這一成就,歷史僅有5人能夠拿到過。

21世紀以來更是只有兩個人,一個叫本華萊士,另一個就是德懷特霍華德。

更別提霍華德拿到籃板王和蓋帽王的同時,還拿到了最佳防守球員。

防守這一塊,火花絕對是巨咖級別!

作為歷史級超級內線,鄧肯自然看出了不少東西。

這樣的蓋帽方式,是每一位運動性內線都能學會的防守技能,但想要把它用好,確是難上加難。

運用到實際比賽中,難度係數不見得比可遇而不可求的抓帽低。

然而……

「啪!」

王澤林真的防下了這個球……

利拉德眼疾手快,拿到了球,當機立斷組織快攻,奔向馬刺隊的半場。

最終,由左翼45度角殺進來的巴圖姆完成空接扣籃。

但現在沒有多少人會將注意力放在這個進球上面,大家都在震撼於王澤林剛才的驚天大帽。

尤其是鄧肯。

鏡頭給到鄧肯時,我們到石佛先生已經是一副黑人問號臉。

仿佛在說:「啥玩意啊!為什麼這樣的傢伙居然不是狀元秀?只是區區一個首輪第八!」

「這……」

「王真的防下來了,他真的……」

解說員和克里弗德羅賓遜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

反觀天朝這邊,咱們的球迷就有意思多了。

只見各大直播室、論壇貼吧上面,都在刷著「nb」二字。

這種防守還能怎麼形容?

刷「nb」就完事了!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