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寧既然猜到有客人會來,必定已經猜到來者是誰。」柳並舟此時心情好了些,跟女兒笑著說道:

「與其問我,不如你問問你的女兒。」

「守寧?」柳氏心中好奇,轉頭去看姚守寧:

「誰會來我們家做客?」

若是以往,柳氏恐怕對父親的話是半信半疑。

但不知是不是這些時日以來發生的事情太多,姚守寧又逐漸變得成熟懂事,尤其是『河神』一事中,她有擔當、又聰明,表現沉穩,使得柳氏早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對女兒的態度,柳並舟一說姚守寧猜出了來客身份,她便一點兒都不懷疑。

她自己沒有注意到自己心態的轉變,但姚守寧卻敏銳的察覺到了柳氏的變化,她的美眸生光,笑意吟吟道:

「娘,您前些日子不是因為表姐、表弟的事,給姨父寫過信嗎?」

柳氏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對對對。」

她終於反應過來:

「你,你的意思是說,你姨父入神都了?」

「應該是。」姚守寧笑著點頭。

雖說她並沒有將話說死,但心中已經十分篤定。

因為此時在她眼中,已經『看』到了一位身穿青色舊襖,雙手揣在袖口中的一位瘦弱的中年書生,坐在一輛板車之上,一面與趕車的人說話,一面往姚家的方向前進。

雖說她沒有在現實之中見過蘇文房,但她曾在幻境里看到過姨父的身影,知道這位就是蘇妙真姐弟的父親。

「哎呀,我竟然沒想起這事兒!」柳氏撫了撫自己的頭髮,低聲說了一句。

「娘每日事情多,又要照顧爹的傷,又要管家裡人的事,一時想不起來也是正常的。」姚守寧笑著安慰她:

「我是沒事嘛,就喜歡東想西想的。」

柳並舟含笑看著這兩母女,眼神溫和。

他能感應到自己這個脾氣倔強的長女近來性格改變了些,她將姚守寧教得很好,心性善良,世故卻又不失天真。

以她聰慧,必能明白柳氏以往的忽視,但她並沒有養成睚眥必報的性情,也不記仇,還體貼的給柳氏留了面子。

「也不是——」柳氏被誇得心花怒放,覺得女兒說話真是好聽。

她扭捏了一陣,有些不好意思,輕聲的道:

「其實是你自己很聰明。」

「娘以往,以往——」柳氏想要道歉,但她畢竟身為長輩,就是心中覺得自己以往做得不對,但道歉的話卻似是橫哽在喉間,試了幾次,仍無法順利說出口。

氣氛微沉默了一會兒,柳並舟心中嘆了口氣,突然喊了一聲:

「來了!」

他一說話,便將空氣中的安靜打破。

柳氏不由自主的鬆了口氣,轉頭順著他所看的方向望去,連忙問了一聲:

「哪裡來了?」

話音一落,果然就聽到遠處有『嗒嗒』的踩水聲,車板在水中滾動時發出沉響,她精神一振,探頭往外看。

聲音是從左側巷子盡頭傳來的。

在雨霧之中,一輛由牛拉著的板車逐漸出現在三人面前,趕車的人是個頂了斗笠、身穿蓑衣的矮瘦男子,從下巴處花白的鬍鬚可以看出,此人已經上了年紀。

而這老人身邊,則坐了另一個同樣身披蓑衣的身影,只是斗笠擋了臉,看不大清楚面容。

「這是,這是——」柳氏踮起腳也往遠處看去,但她看了半晌,實在不敢辨認:

「這是道元(蘇文房的字)?」

「嗯。」柳並舟點了點頭。

有他發話,柳氏再無遲疑。

她即刻轉頭喊了一聲:「良才!你立即前往表少爺的屋子,通知他與妙真一起過來。」說完,又吩咐良才喊了人後,便去尋鄭士,一道收拾蘇慶春旁側的書房,搭張床榻。

「家裡地方太小了……」柳氏嘆了一聲。

神都城以往寸土寸金,她與姚翝攢了多年的錢,買下這間屋子。

原本一家人倒剛好夠住,但隨著家中人來得多了,便逐漸有些擁擠。

就連姚婉寧的屋子都暫時騰了出來,不然真不夠居住的。

「等事情過後,得攢錢再買間大房子,也不知錢夠不夠——」柳氏心中盤算著銀子的事,柳並舟就嘆道:

「到時房屋恐怕還會降價。」

一場災情之後,許多人熬不過去。

洪災、蟲劫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糧食、木碳、布匹等物才是民生急需。

柳氏原本因為親戚到來而有些雀躍的心情,聽了父親這話之後也有些低沉。

柳並舟卻道:

「不說這些了。」

柳氏點了點頭,強擠出笑意。

遠處牛車之上的那人似是聽到了柳氏先前的喊聲,他伸出一隻手,推了推遮面的斗笠。

那斗笠一推起來,露出一張消瘦而白皙的面容,一掃他裝扮給人的第一印象。

姚守寧好奇的打量著自己的這位姨父。

他年約三旬,長了一雙柳葉似的細長眉,丹鳳眼,鼻樑高挺,留了短須。

縱使身披蓑衣、斗笠,但卻毫不掩飾他通身文雅氣。

蘇文房的真實年紀已經四十,但時光在他身上並沒有留下印記,多年貧寒的生活並沒有折磨到他,他看上去儒雅而溫文,仿佛飽讀詩書的雅士,身上柔和與洒脫的氣質相併存。

難怪當年小柳氏一見他便傾心,自此甘願放棄富足的生活,隨他浪跡天涯,縱使早逝也不後悔。

「岳父大人!」

蘇文房見到門口站著的三人之後,不由眼睛一亮,面現激動之色。

他與柳並舟其實已經多年未見,此時一見面,腦海里就已經浮現出了當年翁婿相處的情景。

蘇文房二話不說跳下了牛車,他動作有些急促,石頭底下的泥濘經過潮水、雨水多日浸泡,早就軟爛,此時一滑之下險些沒能站穩。

但蘇文房這些年來走來闖北,也並非一步三喘的書生,他很快站穩了腳跟,接著大步前來。

「玉姐!」

他飛快及至近前,目光與柳氏相對時,眼中逐漸浮現水意。

「道元,可算把你盼來了。」柳氏嘴唇輕顫,也是激動無比。

眼前的這個中年文士既陌生又熟悉,逐漸與多年前那個儒雅俊美且略帶著害羞的年輕人形象相重疊。

柳氏曾無數次想像過兩人再度相逢的情景。

如果依她以前的脾氣,她想的是:若能再見到蘇文房的面,她必定要對他破口大罵——這個厚顏無恥的窮書生,拐走了她一手帶大的妹妹,使小柳氏一生顛沛流離,吃了數之不盡的苦頭,人生才匆匆過了幾十年,便香消玉殞。

現如今,柳氏已早非之前的脾氣。

姚婉寧中蠱一事磨滅了她的暴躁,再加上與父親的關係逐漸緩和,又受到了父親的指點教育,她逐漸意識到了自己以往的錯誤。

再見到蘇文房時,不止是生不出痛罵他的心思,反倒愧疚無比。

「多年沒有見面——」

蘇文房嘴唇嚅動,目光落到了柳並舟的身上,定定看了他半晌。

他記憶之中的柳並舟風華正茂,身材高大而氣質如蘭,行走間似是帶著不沾人間煙火之氣。

那一年他與自己的妻子初相識,少女藏在柳並舟的身後,偷偷露出半張臉看他。

她的眼睛與柳並舟相似,美眸間帶著天真、懵懂與好奇,以及若隱似無的羞澀,待到他轉身與她相望,兩人一見鍾情。

縱使事隔多年,蘇文房依舊記得當時致珠臉上的紅暈。

想起往事,蘇文房眼中淚珠滾滾,輕輕喊了一聲:

「爹。」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柳並舟感應得到這個女婿內心的激盪之情,也不由受他感染,伸手拍了拍他肩頭,說了兩句。

「我,我——」蘇文房聽了他的話,如同飽受委屈歸來的孩子,低下了頭,垂淚道:

「我能回來,卻無法將您老人家的女兒帶回來,我——」

他提到小柳氏,柳並舟及柳氏的眼中露出哀色。

「玉姐,我對不起你……」

「說的什麼傻話。」柳氏搖了搖頭,她的心結已經解開了大半,剩餘的那些殘餘的情緒,此時隨著蘇文房的話,而徹底消彌。

「是我對不起你才對。」她有些痛苦的道:

「如果不是我性情固執,這些年多打聽你們的消息,興許致珠也不會……」

兩人內心都有遺憾,因為同一個女子。

「不,致珠離去之前,並沒有怪姐姐。」蘇文房泣聲道:

「她後來時常回憶少年之時,說您帶她踏青捕蝶,教她管家理事——」

小柳氏生性豁達浪漫,並沒有因為姐姐的冷漠、疏遠而心生怨恨,反倒只記得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而已。

「她說她命好。」蘇文房眼圈通紅,邊流淚邊說:

「雖然早早沒了母親,但爹和玉姐給她的愛,使她並沒有感覺到童年缺失。」

正是柳氏當年的嬌養,給足了小柳氏安全感,讓她在成年之後,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支撐著她隨丈夫周遊大慶,過完了充實的一生。

兩人默默流淚,提起小柳氏,既覺得心痛不舍,卻又奇異的找到了一種共鳴。

在他們談論中的,是大家都愛的那個人,柳氏心痛如絞,又覺得奇怪:自己以前怎麼會恨蘇文房呢?

小柳氏死後,他是被折磨得最重的人。

妻子的離去之於他來說,便如剜去了他心底的一塊肉,令他從此靈魂好像都不再完整。

他愛小柳氏毋庸置疑。

能多一個人疼寵小柳氏,本該是一件好事,自己以前為什麼會反對?

柳氏想到了父親當日所說的話,突然醒悟,自己當日之所以不滿意這樁婚事,也只是因為掌控欲作祟。

她想要小柳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卻忽略了妹妹真正想要的東西。

直至此時,柳氏才終於理解了父親的心。

「爹,我錯啦。」她哭著低聲認錯,柳並舟的眼神溫和,聽到這話的時候,伸手拍了拍女兒的肩膀。

屋外雨勢漸小,柳並舟深呼了一口氣:

「看來雨果然要停了。」

如今水退、雨停,家裡人終於齊了,「這是一件好事,有什麼好哭的!」

柳並舟心中的陰霾徹底散開,他說道:

「走,有話進屋再說!」

蘇文房點了點頭,捏了袖子壓眼睛,接著看到了一旁好奇看他的少女,恍然驚覺自己在晚輩面前失態,連忙轉過身去整理了一番儀容,接著才道:

「這是守寧吧?」

柳氏生了兩個女兒,但長女病弱,時常無法下床之事蘇文房是知道的。

他遠在江寧,與姚家通信不便,再加上後來姚家事情多,柳氏忘了再給他捎信,他並不知道姚婉寧已經病癒的事。

「對。」柳氏點了下頭,拉了女兒一把:

「快叫姨父。」

姚守寧就行禮道:

「姨父。」

「好孩子。」蘇文房伸手欲摸身上,卻發現自己身上並沒有裝什麼東西。

他拍了下自己的額頭:

「一時與大家相見歡喜,倒忘了我的東西。」

說完,他讓柳並舟等人稍候,自己匆匆往牛車的方向趕去。

那趕車的老漢抬起了頭,知道這邊是官老爺的府邸,面現畏懼,不敢前來,見蘇文房折回去,才鬆了口氣。

牛車上擺了一個包裹,蘇文房與他說了幾句話,回身又指了指。

他身為文人,卻並沒有瞧不起趕車人的意思,與人說話時站在地上,笑得很是開心的樣子。

末了,又從包裹之中掏出一個荷包,萬分珍惜的將袋子打開,從裡面拿了些碎錢出來,遞進了車夫手裡。

柳氏見此情景,連忙喚來逢春,讓她快去廚房準備些干餅子與錢,送給這車夫。

逢春跑得快,提了東西過來時,蘇文房那邊才說完話。

東西遞過去的時候,那老漢有些恐慌,又怕又想要的樣子。

這個時節糧食珍貴,直到蘇文房說了話,他才歡喜接過,又要給柳氏等人叩頭。

許久之後,將車夫送走了,蘇文房才提了自己的東西回來,有些喜滋滋的從自己的包中摸出一個油紙包的小東西。

拆開后里面擺著一小串乾草編織而成的鏤空小圓球,球里都裝了小巧的鈴鐺,提起來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那草編鈴鐺精緻無比,帶著淡淡的香氣。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