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經理帶著感傷的語調說:「你奶奶來,我還要請她老人家,到我媽家坐坐,我爸走了,我媽一個人在家。」

鍾小兵不了解,肖經理父母的情況。

不過,鍾小兵很樂意,鍾大娘去肖經理母親家走走。

當天,鍾小兵下班回家。

晚上,在家裡,他接到了姑姑鍾甜妮的微信視頻聊天。

此時,鍾甜妮正在鍾友明的家裡。

自從劉小玉到鍾家村,當了鍾大娘的農村居家養老試老戶志願者,鍾甜妮抽出了時間和精力。

原計劃進城幫鍾友明看孩子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鍾甜妮在農村,滯留了半個多月時間。

每天,她目睹劉小玉從家門出去,到鍾大娘的老屋服務。

傍晚,她看見劉小玉從鍾大娘家回來。

有時候,鍾甜妮也會去鍾大娘家看看。

劉小玉與鍾大娘,相處和諧。

鍾甜妮觀察了一段時間,感覺可以進城幫幫鍾友明了。

鍾甜妮告別了鍾大娘和劉小玉,只身前往城市。

鍾甜妮到了城市,除了接送孫女鍾玲玲上學放學,還為兒子鍾友明料理家務。

鍾甜妮的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

打工的丈夫鍾常青,與鍾甜妮在一個城市。

鍾甜妮住進兒子家,鍾常青經常來兒子家,與妻子團聚。

一家三代人相聚,其樂融融。

今晚,又是三代人聚在一起,吃晚飯的幸福時光。

飯桌上,鍾甜妮用鍾友明的智慧型手機,給鍾小兵發起了微信視頻聊天。

鍾小兵看見,姑姑一家人,圍坐在小方桌前。

桌子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菜碗,又有魚又有肉。

鍾常青和鍾友明的面前,還分別放著一瓶啤酒。

鍾甜妮張著嘴,望著鍾小兵甜甜地笑了。

她問:「小兵,吃晚飯沒有?」

鍾小兵說:「早吃過了,我們廠老闆包伙食,我吃了晚飯才下班。」

鍾甜妮將手機朝向鍾常青。

手機螢幕上,顯出鍾常青的一張大臉。

鍾甜妮在一邊解說道:「你姑父要過來吃晚飯,我做菜花了很多時間,天黑了,才吃晚飯。」

儘管吃晚飯的時間很遲,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

那個小孩子鍾玲玲,還對著鍾小兵扮了一個鬼臉。

鍾小兵問:「姑姑,你進城多長時間了?」

鍾甜妮回答:「來了一個多星期。」

鍾小兵說:「我從外省調回來了,現在,我在西州市上班,回來兩天了。」

鍾甜妮問:「兵兵在上幼兒園吧?他習慣上幼兒園不?」

鍾小兵回答:「他很習慣上幼兒園。」

鍾甜妮又說:「我們住的房子,是鍾友明在開通市買的商品房,還是三居室,你有空的時候,帶上兵兵過來玩。」

「好。」鍾小兵答應著。

鍾甜妮說的開通市,是距離西州市兩百公里的一個二級城市。

鍾小兵從來沒有去過那個地方。

據說,正在修建西州市至開通市的高速鐵路。

等高速鐵路通車後,西州市前往開通市非常快捷。

鍾小兵心想,以後走親戚,就是到城市走親戚了啊。

他們這一代農民工的下一代,將沒有回農村走親戚的概念。

鍾小兵又想,鍾甜妮已經進城一周有餘,對鍾家村鍾大娘目前的情況,必然不知情。

與鍾甜妮閒聊,鍾小兵最想知道的消息,還是鍾大娘的情況。

鍾小兵告訴鍾甜妮:「頭兩天,我剛回家,接到奶奶打來電話,她主動說要到大城市來。」

鍾甜妮聽到這個消息,求之不得。

她認為這個消息是一個喜訊。

鍾甜妮說:「好啊,你把她們都接進城來住一段時間,如果你奶奶住城裡習慣,不想回農村,劉小玉就到開通這邊來。」

其實,在鍾小兵的潛意識裡,只是接鍾大娘進西州市。

他沒有想到,讓劉小玉也跟著來。

姑姑鍾甜妮這樣提議,倒提醒了鍾小兵。

如今,鍾甜妮一走,劉小玉一個人住著婆婆鍾甜妮的房子。

如果再把鍾大娘接走,丟下劉小玉在鍾家村,讓劉小玉孤單不說,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哦,明白了。」鍾小兵趕忙答應。

鍾小兵的手機上,掠過鍾甜妮、鍾常青、鍾友明、鍾玲玲四個人嘻笑開顏的面孔。

聊天到此,似無話可說。

一個一個傻傻地笑著。

鍾小兵說:「好了,你們一家人,好好吃晚飯,我要看電視連續劇了。」

鍾小兵終止了視頻,放下手機。

今晚,曾麗英在酒店上夜班。

鍾小兵的兒子鍾兵兵,與對門鄰居家的小孩,恰好是樂寶貝幼稚園的同學。

半個小時以前,對門鄰家小孩,把鍾兵兵叫到他家玩耍。

家裡只剩下鍾小兵一個人。

說實話,剛剛回西州市上了一天班的鐘小兵,感覺到了工作的辛苦。

上午,一次性接到二十個手工義齒件。

鍾小兵使足了吃奶的力氣,一天才做三個件。

手工製作,求不得速度,靠的是技術精益求精。

雖然只做了三個手工件,但是,鍾小兵感到精神掏空般的疲憊。

誰說男人只是掙錢的機器呢?

除了工作,鍾小兵還要面對家庭。

他第一個需要正視的家庭問題,是鍾大娘的養老問題。

鍾小兵與鍾大娘之間,相隔兩代。

從法律意義上講,鍾小兵不是鍾大娘的義務贍養人。

可是,在這個特殊的家庭中,鍾小兵如果把鍾大娘,推給姑姑鍾甜妮,或者推向社會,如何告慰早逝的父親鍾貴強的亡靈?

中國農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個傳統,男性是家庭的中心和頂樑柱。

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深入人心。

父親鍾貴強去了,兒子鍾小兵,就應該接替父親沒有完成的贍養任務。

假如鍾小兵還是一位農民,假如鍾小兵一直生活在農村,鍾大娘的養老問題,不會那麼難。

像所有的舊式農村婦女一樣,鍾大娘生在農村,老有所依,將葬在農村。

時代的列車,改變了鍾小兵的生活軌跡。

時代向鍾小兵,提出了嚴肅的問題。

鍾大娘應該何去何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