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光穿梭青冥,須臾即至上次黿龍作怪的江邊,茫茫江河,水霧蒸騰,卻不見那黿龍身影。

四處張望片刻,便覺那江邊樹蔭下,有一縷淡淡妖氣飄起。

「怪了,晴天白日,什麼妖精這般大膽,且拿了再說!」劉樵頗覺意外。

一般來說,妖精不論善惡,很少有晴天白日出來作怪的。

白天出來,如同黑夜裡打燈籠,明晃晃。

除非對自己的本領,有強大自信。

想到這裡,劉樵略存了些謹慎心思,暗中點個化身。

一點靈光,變個老道模樣,藍衣玉冠,馬面長髯,鬚髮皆白,手搖塵麈,仙風道骨。

自雲頭一拋,這道化身輕若無物,飄飄蕩蕩落在江邊。

劉樵自身則掐水文決,此為水遁之總綱,籍江中水氣,遮蓋了身形氣息,跟在化身後面不遠。

「九天攬月兮,九地游…三山五嶽兮…解千愁…」化身似個遊方的道人,敲魚鼓,唱道歌兒,順著江邊林蔭走。

這會兒正晌午時節,烈日當空,除了江中偶爾幾條沙船,兩岸在無人影。

化身走到江邊林蔭下,裝作納涼,靠在大柳樹下歇腳扇風。

離著那團妖氣,不過數丈。

「怎麼不見出來…莫非懼我是個道人?」化身心下沉吟道。

劉樵也有些後悔,早知道,該變個童子的。

事到如今,只能將錯就錯,心念一動,化身立生感應。

站起身來,看著那林蔭下,黑幽幽的江水,喝道:「妖孽,老道在此,還不現身!」

江水「噗通!」一聲,炸出一團水花四濺,好似扔了個大石頭砸在水裡一樣。

一團黑影,好似磨盤,催使丈來高的水花,鑽出身來。

那怪橫著一跳,便到岸邊,見著老道仙風道骨,納頭便拜道:「老神仙,小的這廂有禮了!」

此時才看清這怪身形,卻是個磨盤大小的螃蟹,兩隻前足捧在一起,似人朝禮一般。

見其模樣,只是個精怪罷了,尚算不得妖。

化身喝問道:「你這怪,喚什麼名姓,為何晴天白日,出來作怪!」

「小的橫行介士,不知老神仙是何方來,要到何處去?」那螃精並不害怕,不答反問道。

這個稱呼一類,也有個說法,凡成精作怪,虎為君為嫗,黑魚稱將軍,蚌殼稱娘子,狐狸稱姑姑或小娘等等。

而這螃蟹,才多稱介士,此怪橫著走,叫個橫行介士,倒也應景。

而之前打殺的虎精神幽,實是劉樵不懂其中道道,給誤稱了。

實際上人家叫神幽處士,虎精修道做佛的,多稱處士,法力低些的,多叫山君等等。

「貧道從西域大唐而來,要往東方拜見商君…」化身胡扯敷衍道。

「不知老神仙可會降妖伏魔?」橫行介士嗡聲問道。

「呵呵,老道從西方大雪山,煉就一身的武藝功夫,縱是千年的怪,萬年的精,逢著我,也得乖乖降服…」化身繼續胡扯。

「那便好了,我們這廂,正有個老怪,不知老神仙敢不敢去降了它!」橫行介士道。

化身看著它,幽幽道:「你這個老螃蟹,亦是精怪,得先降了你…」

「誤會!誤會!我是天宮封的水神,不是妖怪,老神仙莫誤打了好人!」那橫行介士嚇得連忙後退擺手道。

言罷,怕化身不信,還從嘴裡吐出一道金印,約莫拳頭大,似純金鑄造,並上一道硃書神符,光氣氤氳。

化身定睛一看,果然金印上書長江水府,符節則上書鎮水伏波大將,從七品上。

隱於暗中的劉樵,一觀這符印,便知是真的。

這符、印上流露的氣息,與上回伏妖,下界獎勵太乙丹等寶物的金甲神人身上氣息相同。

不同仙家道炁,此類氣息,喚做香火,神力,所以一見有熟悉之感,便知符印是真。

只是又有些疑惑,伏波將軍,位卑權重,統江河數萬水兵,怎麼…怎麼是這麼個「東西」

天庭再怎麼缺人,也不至於拉個法力低微的小怪當「大將軍」吧!

心中疑惑,便著化身大喝道:「你這蟹精,這金印符節,何處偷的,從實招來!」

「不是偷的,不是偷的!」蟹精言罷,左右四顧,隨即小聲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兒,老神仙且隨小的來…」

說罷,逕自跳入江中,仗金印符節,劈開水浪,在水底揮了揮鉗,示意化身趕緊跟上。

「去看看也好,那黿龍今日未出來作怪,江水廣大,也不好找,且跟這蟹精打聽打聽…」劉樵心中暗道。

但依舊把真身隱去,只著化身跳入水中,跟那蟹精而去。

卻是自上回蓋竹山摸屍,被人當場逮住,差點吃個虧,如今雖大神通煉就,但卻愈發小心。

待入水中,蟹精牙口呲動,吐出一圈泡泡,須臾變大,把化身包在泡泡里。

化身也不反抗,細一感應,知是避水之術。

那透明氣泡,把四周水流推開,能讓岸上生靈,在水中自如呼吸說話。

那蟹精也不敢往江中走,只小心翼翼的領著化身,靠著江邊走了有七八丈,指著一個三尺來寬的石窟,示意化身進去。

化身觀察洞窟,略微有些遲疑。

蟹精見此,解釋道:「這是伏波將軍府,老神仙請!」

化身一看,那洞窟前面,果然插著個尺來高的石板,上面歪歪扭扭寫了幾個字,上書:「伏魔將軍神邸」

不由贊道:「你的字,寫的可真好!」

蟹精露出尷尬的訕笑道:「過譽,過譽,字雖醜陋,但乃是真神跡,不似那些湖泊水主,極奢華麗,卻是假聖,實為妖魔…」

化身也不多言,閃身化作尺許大小,輕鬆鑽入蟹精洞窟中。

「乖乖,善能大小變化,果有伏魔之力,天憐可見,總算找到真仙了,俺的苦日子要到頭了…」蟹精見此妙術,心下大喜道。

實際化身乃靈光所化,外在不過一團虛影,又無實體,自然隨意變化。

外界,劉樵真身架遁光從水霧裡飛出,沉吟道:「兵分兩路,化身跟這蟹精打聽天吳的消息,貧道去沿江搜一搜那黿龍蹤跡…」

言罷,縱光一縷,眨眼消失不見。

那小小蟹精,不過剛開靈性,法力微薄,估計也打不過幾個壯年漢子,且身無血氣,擒殺無益。

再說其還有天宮符印,雖然劉樵估計是從哪兒撿的,亦或是偷的,但天宮既然默許,那就不好出手。

若要擒怪,還得是那黿龍,其橫江作孽,不止享用了天吳的貢品,還攪翻船隻,生吞活人。

似這般的,才是該殺。

一路縱遁術,沿江而上,不多時,徑過數百里,兩岸從平原,變成丘陵,又從丘陵,便成連綿山嶺。

水流也愈發湍急,江邊皆成險崖峭壁,已是到了益州,夔峽境內。

只是一路行來,不見絲毫妖氣,江中船隻如梭,一切風平浪靜。

「怪了,莫非知道我練就大法,一個個都不敢作怪了,真是豈有此理…」劉樵頗為無語。

「即無怪異,想來似黿龍那般明目張胆的也是少見,又或許天吳尚在人世…」

劉樵猜疑片刻,嘆道:「罷了,合該我這神通煉就,無處去使,還是早些回金室山吧…」

若真是這樣,也許最好,寧願架上藥生塵,不願人間有人病。

……

下游江邊,伏波將軍府邸。

狹小的洞窟中,化身與蟹精,正對坐而談。

「方才在外面,恐有妖精耳目,不便細說…」蟹精抱歉一笑。

隨即道:「老神仙可知天吳大聖?」

見化身頷首,蟹精繼續講道:「天吳大聖受天宮招伏,敕為八千里長江水主,從這廂,一直到出海,都是天吳聖人所領管。」

「我這符節,金印,便是自天吳府中撿的…」蟹精頗有些不好意思道。

化身並不意外,只是驚問道:「憑你道行,如何能今天吳府中!莫非…」

「不錯,百十年前,天吳入寂坐化了…」蟹精肯定道。

化身心下一嘆:「果不其然,多世之秋,神道更迭革鼎,天吳也寂滅而去…」

「我當時還未開靈,只在天吳府外遊蕩,正捉魚攆蝦,忽有無數妖精匯聚,打破天吳府門,爭鬥搶奪寶物…」

「然而那些寶物四散而去,引得無數妖魔爭搶…」

「我還尚懵懂,一條金光飛金入懷裡,冥冥中感覺很重要,索性躲到淤泥里,避過那些妖精…」蟹精把金符來源講述一遍。

化身讚嘆道:「你可真是好機緣,亦是個有根性的,難怪金符則主!」

「是啊,金印中有上代將軍的神魂,他臨死前,將此印符傳我,命我代祂持節都督長江…」

蟹精又說道:「我立誓修成之後,當扶持下任水主,從不敢怠慢,一直謹慎修持,等待水主到來…」

化身問道:「那可等到水主來了麼?」

蟹精有些慚愧道:「新的水主一直沒等來,倒是那些妖精成了氣候,同樣百年修行,他們得天吳傳承,道行法力比我高超多了…」

想起那黿龍氣息法力,對比劉樵來說,只能算微末,但對這蟹精來說,卻是遙不可及。

如此說,那黿龍手上的青色寶珠,很可能就是天吳遺寶。

化身捻須笑道:「將軍不必憂心,貧道此來,專為降服那些妖精…」

「仰仗仙長法力!」蟹精大喜,忙作揖道。

實際上這蟹精這些年來,請了不下十幾波過路的道士,頭陀,異人,或以金銀,或以珠寶,請他們降妖。

然而卻是肉包子打狗,反倒做了那些妖魔一頓飽飯。

他雖心喜,但也只是按著以往流程,並沒報多大希望,哪怕見識過化身大小如意的妙法。

只是在心下懇求,天憐可見,但願這次請的仙長能把妖魔除去,還海岳清寧,百姓安平。

「只是我遍察沿江數百里,怎的不見絲毫妖氣,亦無妖精作怪?」化身有些不解道。

蟹精忙道:「這幾日,逢赤葵大聖出關,江中千里之妖,但凡能有些道行靈性的,都去參會了,難怪仙長尋不得它們蹤跡!」

「赤葵大聖?」

「嗯嗯,赤葵大聖是近些年冒出來的,原先不過小妖,得天吳傳承,這些年聲勢好生浩大哩!」蟹精有些不屑道。

在他看來,這些妖魔都是竊賊,那些遺物,是天吳留給下任水主的。

「那你可知這大聖洞府在何處,有何本領麼?」化身直接問道。

「當然知道,他老窩就在雲夢澤中,有什麼本領,我就不清楚了…」

蟹精思索片刻道:「不過他手下很厲害,有四龍八將,輪流到長江攝血食,還有三十六營水兵拱衛老巢。」

……

劉樵自益州一路飛回澧州江邊,搖身一招,一點毫光,自水中騰起,飛回身中。

心下一段記憶湧現,化身與那蟹精所有對話,瞭然於心頭。

「赤葵大聖,原來那黿龍是其手下,號稱四龍八將…倒要去見識見識…」

言罷,架水遁,直往雲夢澤去。

至於那蟹精,則還在洞中等候化身除妖的好消息。

雲夢澤,即後來的洞庭湖,此時前古時期,還是毒蟲障氣遍地,人煙稀少之處。

三山五嶽有句話叫「要從法中弄,須得到雲夢;要做法中王,須得到沔陽。」

雲夢是許多上古大佬的坐化之地,三十六洞許多祖師,都從雲夢獲得過指點、機緣等等,開闢一脈洞天。

至於這個法中王,則指目前的排名第一的洞天,桐柏山那位大仙的道場,近年來聲勢浩大,徒孫眾多,隱隱為中原旁門第一祖師。

按劉樵想來,太乙旁門中,能與桐柏山那位神仙之祖媲美的。

也只有西方還聲名不顯的地仙之祖了,亦或許,此界尚無此類人。

不過目前修行這兩種法門的,只能算小眾,真正的主流,還是道門三教鍊氣大道,直指真仙。

遁光行不多時,即至雲夢澤中,法眼一觀,妖氣瀰漫數百里洞庭。

果然如蟹精所說,長江之妖魔,今日都在此地。

「先看看情況,若都如那黿龍一般,正好省缺功夫,一網打盡!」劉樵心下略喜。

生夷與天吳曾是生死袍澤,義氣深重,劉樵取生夷之骨,立言,要替天吳掃蕩妖氛。

但長江廣博,一個個去尋,效率太慢,如今聚到一起,正好一網打盡,不知能省卻多少功夫。

煉就幽神金剛大法,神通道力暴漲數十倍,真正搬山倒海,劉樵有這個自信。

唯一可慮的,便是那赤葵大聖,不知本事如何,以及還未顯見過的其餘三龍,八將。

不過這妖類、左道稱聖人的,水分比較大,劉樵一路修行不過數年,就以經打殺兩個聖人了,茅閭二聖。

至於所謂三十六營妖兵?

對煉就黃庭道術的劉樵來說,土雞瓦狗爾,倒不必在意。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