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太夫人如是說,順便給孟小姐遞了個眼色過去,孟小姐會意,未出閣的小姐不便聽,笑吟吟略帶不舍的先送小姐們出門,有兩位想留下看熱鬧,丁柔主動出門,同孟小姐告別,孟小姐道:「丁妹妹,改日一定再來做客。」

丁柔屈膝告辭,同樣笑盈盈的道:「會來叨擾孟姐姐。」

周府的丫頭領路,丁柔回到馬車裡,那兩位準備看到底出什麼事的小姐,被孟小姐忽悠出門,回府後一定會被親長教訓,丁柔緊了緊大髦衣服,輕撫手爐,她也好奇孟太夫人到底為何事大動干戈,被人堵在府門口,那府里的人沒通風報信的丁柔是不信的,周府里定會風聲鶴唳,孟太夫人當著賓客的面發怒,一正門風,總歸到底丟了臉面,不找走漏消息的人找誰去?

過了不大一會功夫,馬車外傳來動靜,「六小姐,太夫人快到了。」

丁柔放下手爐,下馬車迎接太夫人,她不敢託大的坐在車裡面,丁柔沒料到先等到的是李太夫人,丁家和李家的馬車停在一處,丁柔屈膝道:「李太夫人。」

「丁六小姐?」

李太夫人停住腳步,目光凝在丁柔掛著微笑的臉上,丁柔實在不知到底哪塊讓她如此注意,容貌僅是清秀,沒什麼才藝,資質笨拙的自己值得她看?莫不是大魚大肉吃多了?不是丁柔妄自菲薄,方才在屋子裡的小姐,隨便哪個出身,容貌都比她要好,尚未及笄的丁柔趕不上如花花骨朵綻放的少女,即便丁柔內心是熟女,身體沒張開,還是個小蘿莉,李太夫人又不是變態的大叔,總是看她做什麼?

「你可知周府的事兒?」

丁柔笑著道:「李太夫人外面冷,我看許是會再下大雪,您回府時當心些,車軲轆容易打滑。」

這是不想聽了?李太夫人眸光一閃,自顧自的嘆道:「名妓也想進周府?以為生養了兒子周家會認她?」

丁柔笑意不改,仿佛沒聽見李太夫人的話,因她身邊沒孫女,只帶著兩名婢女,丁柔主動上前扶著她的手臂,「您慢著些。「

送李太夫人上車後,丁柔才離開,期間沒多說一句話,面容尋常,李太夫人坐在馬車裡看了一眼迎向太夫人來的丁柔,為太夫人緊了緊大髦斗篷,巧笑嫣然著說著馬車裡煒著熱茶,李太夫人收回目光,」回府。」

丁柔同太夫人一併坐上馬車,太夫人抿了口丁柔獻上的熱茶,問道:「你同李太夫人說話了?」

丁柔先是讓車把式駕馬車慢一點,隨後在手爐里放了一塊銀碳,遞給太夫人,大髦外毛茸茸的墜子輕晃,輕聲道:「說起周家的事。」

太夫人神色一凝,「你如何回的?」

「周家不是咱們府上,她是李府的太夫人,同孫女只見了一次,孫女需要回嗎?」

太夫人食指戳了戳丁柔的額頭,心裡妥帖,「鬼丫頭。」

她不曾忘本,也不曾想著攀高枝,在李太夫人面前展現才華或者不同,「你是見過信陽王。」

丁柔有找出一件毛皮蓋在太夫人膝頭,低笑:「祖母,孫女是俗人,同那般地位的人牽扯不上。」

太夫人同丁柔對視一眼,身子向後靠去,「不單單是你,整個丁府都不夠格兒。」

馬車出了周府,丁柔車簾一角處望去,在府門前跪著一名做婦人打扮的女子,懷裡還抱著嬰孩,這麼冷得天,孩子凍壞了怎麼辦?是周府二老爺惹下的桃花債?那名女子是名妓?丁柔雖然看不清楚長相,但隱隱覺得應是一位美人。

大秦官宦捧名妓,府里蓄養歌姬最近幾年逐漸盛行起來,聚會時大多會招歌姬助興,丁柔聽說過秦淮河畔,畫舫雲集,歌舞昇平,每到夜晚燭火照耀秦淮河。文人墨客盤踞於秦淮河,捧出了四位名妓,恍惚聽說周二老爺當差之地離著秦淮河不遠...

「她便是四位名妓之一,柳如玉。別號梅影居士,以梅自詡。」

「嗯。」

「孩子可留下,周家絕不會讓她進門,方才孟太夫人對兒子行了家法正門風,她也是個蠢得,情濃時的男人的話能信?她在秦淮河這麼多年偏就看不透,自視甚高以為她從良,周府就會讓她進門?妓女就是妓女,周家寧肯再納個樣貌尋常的良妾,也不會要名滿天下的名妓,入了風塵再想跳出來,誰看得起?「

「嗯。」

太夫人拍了拍丁柔的手,「我同你說這些,一是因你懂事,二是教導你當家夫人如何處理這事,方才孟二太太可是跪著懇求孟老太太原諒二老爺,是她沒跟去照料,才會讓他犯錯,我看著二老爺有些個感動,柳如玉成全了她的賢名。孟太夫人下狠心打了兒子,在養傷時,她定會陪著,一來二去的,夫妻之間感情越深,美妾永遠趕不上賢妻,只要嫡妻心擺正了,就是天仙來了,周大人也不敢寵妾滅妻。「

丁柔點頭,「只是可惜柳如玉生得嬰孩兒,就算姓了周,在周府怕是極為尷尬。」

「誰讓他有個狠心的娘,這等出身,成人後不知如何怨恨生母。」太夫人尋常般嘆了口氣:」記在嫡母名下,便是嫡出,原本周大人無子,弄好了,許是能充作嫡子養,可如今弄得滿京城都知道了,周府能留下孩子都已經很勉強,三日後的早朝御史又該有話說了,周大人德行不休是跑不掉了,原本吏部考核是優的,現在...想要升遷難上加難,弄不好還會牽連他大哥。」

他大哥是吏部侍郎,專門管官員的升遷,親弟弟鬧出這般大事都能得優,他得向皇上好好的解釋一番,丁柔念頭一轉,突然道:「這位名妓不會是同周家有仇吧。」

方才神情略顯倦怠的太夫人突然直起了身子,「有仇?」

丁柔撿起從太夫人膝頭滑落的毛皮,沒打擾太夫人的思路,「是您說的許是會牽連侍郎周大人。」

丁柔不過是順著太夫人話想,撫了撫手中的皮子,丁柔垂頭勾起嘴角,能將今日周府宴請京城命婦的消息告訴柳如玉的除了周府的下人之外,還有可能是周家的政敵,或另一個圈子的人。

聯想到本年的春闈,並不奇怪,江浙舉子才學天下聞名,那位闖禍的周大人在江浙讀書人中頗有名望,他德行不修,進而打擊江浙舉子的士氣,皇上在欽點狀元時,會有所衡量,德行比才學更為重要,修身齊家平天下,修身便是修德,家宅不寧安能平天下?

「六丫兒,有仇,可不就有仇。」

太夫人知道的比丁柔要多,江浙派系裡也是爭權奪利的,誰都想成黨魁,原本太夫人看好侍郎周大人,有其母孟太夫人的原因,孟家出了一位四皇子妃,今日看孟小姐貞靜賢淑,才華橫溢,李太夫人看樣子是記在心上了,留下雪梅圖說是給老友欣賞,即便沒明說是說誰,但每個人都知道信陽王太妃喜歡畫。

「信陽王府...」

「其實孫女以為,...[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