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入宮

「你怎麼了?從回來就一直偷看我?」

「我用得著偷看?夫人,你看錯了。」

躺在床上的尹承善將同她並肩躺著的丁柔裹進懷裡,得意的低笑:「我怎麼看就怎麼看,你是我的夫人。」

丁柔的手在他的腰間擰了一把,尹承善絲毫不見收斂,「外面冷,離著近暖和。」

原本打算再用點力氣的丁柔停住了,在他懷裡尋到一個舒適的位置闔眼,尹承善嘴唇動了動,按下了詢問的話語,嘴唇掃過她的額頭,緊了緊手臂也閉上了眼睛,無論安國夫人有什麼難言之隱,懷裡得人是他妻子就對了,她會一直冠夫姓。

過了兩日,尹府接到了皇后娘娘的懿旨,「著廣州知府尹承善之妻丁尹氏入宮參加宴會。」

楊氏等人眼裡難掩羨慕,按照誥命高低,楊氏是可以去的,但尹大學士是閒職,尋常的宴會還好說,但入宮的宴會,沒皇后娘娘吩咐,她沒有資格參加。

皇后單獨通知丁柔,將楊氏等扔到一邊,一直裝作很大度慈愛的楊氏差一點繃不住笑臉,大兒媳婦小楊氏挽住她的胳膊,「姑姑,汶萊公主也會去的。」

公主去,沒準是皇后想勸說丁柔退一步吧。汶萊國王給公主的嫁妝越來越多,幾座讓人很眼熱的島嶼歸屬,汶萊徹底的臣服等等,很多人都在議論此事。清流御史和主張尹承善娶平妻的閒臣吵成一團,文熙帝沉默無為,對汶萊公主的厚賞,無疑給這場爭執加上了一把火。

清流御史是堅決不贊同尹承善停妻再娶,或者娶汶萊公主做平妻,公主再多的嫁妝都無法仍他們改變主意。另一些憂國憂民在無所事事的閒臣卻對汶萊公主嫁給尹承善是贊同的,兵不血刃的解決爭端,並且讓汶萊併入大秦帝國,順帶大秦對南洋掌控越強。汶萊公主又不是丑得沒法子見人,這等艷福好事,尹承善與公與私都應該答應下來。

大秦海軍很厲害,但汶萊卻不是弱國。真打仗的話,消耗一定不少,一樁婚姻解決爭端,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尹承善拒絕的理由。

丁氏如果深明大義的話,就應該主動的退一步,她可是大秦子民。

熱衷於此的閒臣們分成三撥,一撥遊說尹承善再娶。一撥去同尹大學士進言,請他以父命命令尹承善再娶,另外一撥去找了丁棟。

三撥的結果是,尹承善不客氣的就一個字——滾,尹大學士態度曖昧,但他對兒子的事情實在是做不了主,丁棟笑眯眯的同他們辯駁,停妻再娶是並非風流問題。而是品德問題。

丁棟不愧是探花出身,最近幾年專心做學問,熟讀禮樂。說得一套一套的,同他講國情,丁棟跟你將道德,同他將利益,丁棟跟你講節操,同他講暫時受些委屈,丁棟給你講白首之約的承諾。跟他講為了百姓,丁棟給你講大秦帝國必勝的信念。

於是沒事閒得人散退了,丁棟鐵嘴名揚京城,難怪養出的女兒敢大鬧兩廣總督府衙。真不愧是虎父無犬女。

楊氏想到外面的風聲,心裡的鬱悶之氣順溜了很多,傳旨意的女官說道:「皇后娘娘也請楊夫人入宮,並讓你多陪陪丁夫人。」

「我也入宮?」

女官點頭,「皇后娘娘不放心丁夫人,不僅是你。丁夫人的母親,娘家姐姐都會入宮。」

「遵命。」

楊氏心情愉悅的送走了女官,看向丁柔兒的目光里透出一份的憐憫,心中的算盤撥拉開了,皇后娘娘如此安排,還指名點姓的讓丁柔娘家人入宮,看來丁柔這一步是必須得退了。

楊氏見丁柔平靜沉穩如常,以她的聰慧豈會看不透其中的關節?背地裡指不定怎麼難受呢,楊氏說不出是難過還是愉悅,如果有個公主兒媳婦,對她來說實在是有些棘手,「哎,受苦得總是女人。」

「母親早些安置了吧,我先回去準備明日入宮的衣物。」

楊氏臉上悵然的神色不改,喃喃的說:「別穿得太艷麗了,你...素雅柔順一些得好,既然已經主動,怎麼都得了站住最有利的位置...我...」

楊氏眼裡滑過懊悔,她同丁柔說這些做什麼?丁柔哭死了,委屈死了,她本應該更高興,都是狡猾得丁柔,在她懷孕的時候總是氣她,結果生出來個體弱多病的兒子,丁柔不僅平安同尹承善出京,還帶走了他生母,狠狠的甩了她兩巴掌,這樣的兒媳婦休了就對了。

「你是得準備,省得將來穿不上紅衫。」

楊氏扶著大兒媳婦的手離去,丁柔無奈的搖了搖頭,楊氏的性子真是一點都沒變,雖然人品不太好,但這性子真是夠直接。她同尹承善之間是化解不開的矛盾,楊氏...丁柔暗自嘆息一聲,如何她都會站在尹承善這邊的。

「主子,您別信太太的話,皇后娘娘絕不會讓您退著一步的。」

「我知曉。」

丁柔笑了笑,受夠先帝皇貴妃欺辱的皇后怎麼都不會贊同停妻再娶的,讓娘家人入宮是不想讓自己覺得孤單,人生起起落落沒一刻平靜,靜世美好只能存在於中,從她魂歸大秦開始,不說一步一個砍兒,但總是波折不斷。

丁柔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滿蓬勃的生機以及毫無畏懼的戰意,享受起這些波折,平靜如水活著也沒有意義了。

入宮宴會,楊氏按品妝打扮,當她看見丁柔的時候,怔怔的出神,原來平時打扮尋常的四兒媳婦也是一位美人,這一身的珍珠紅,從沒見過比她更能穿出耀目火紅氣質的人。

「母親,我們走吧。」

是丁柔,直到送走了她們,尹家的兒媳婦才緩過神來,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想著是不是也做一件珍珠紅的衣裙?

皇宮宴會,勛貴女眷是必然會被邀請的,丁怡到了,丁敏也到了,就連一向不愛出門走動,淡出社交圈很久的太夫人也在大太太的陪伴下入了皇宮。

在荷塘水榭的女眷命婦中,太夫人的年紀不是並非是最大的,但同上了年紀的楚凌王太妃,列侯的太夫人做在一處攀談,絲毫沒有謙卑之感,她也曾經是京城比較有名的人物,勛貴女眷因太夫人是帝師的夫人也好,還是因為丁棟位居高位,或者因為太夫人往日的名聲,對她都是客氣的。

大太太跟在太夫人身邊,仔細看太夫人一言一行,不卑不亢的的氣質,大太太學了好幾手,她最為得意得是丁怡在太夫人身邊養了幾年,在列侯夫人中丁怡的品行絕對是有數的,如果完全由她教養,大太太沒信心能讓丁怡有今日的鳳儀。

丁敏作為岳寧侯的繼室夫人自然也是在邀請之列,岳寧侯前兩日上書給丁敏請封誥命,雖然聖旨還沒下達,但請封的事情大多是走個過場,誰家也不會在這上半路橫插一缸子。

於是丁敏腰杆挺得直直的,舉手抬足之間侯夫人的風度盡顯。宴會...[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