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個承擔所有罪名的道士

不用吩咐,好吃好喝招待,晚上洗漱熱水都會給準備好,條件簡陋但招待無微不至。

臨行前,趙傳薪也毫不吝嗇的丟兩塊銀元。

大多時候,有錢真的會讓人走到哪都覺得舒心。

愛德華·沙畹不具備這種鈔能力。

在趙傳薪面前,他不敢表現絲毫「洋大人」的高高在上。

如果鹿崗鎮人人敬畏趙傳薪也就罷了,出來後,這一路上基本都能得到很好的招待,這就讓他服氣。

到了遼地,甚至有綠林豪傑主動來示好巴結。

杜立三接到消息就第一個趕來。

趙傳薪給他了一把駁殼槍:「鏡面匣子,拿著玩,新的,挺貴的呢。」

真該死,總是會拿出讓人無法拒絕的好東西!

他要派人護送趙傳薪,愛德華·沙畹卻說他有門路可以乘坐小日本的火車到山海關,再輾轉乘車回京,之後去敦煌那邊看看。

辭別遼地群雄,兩人果然坐上了日本人的火車,其實都是俄國留下來的,名義上還歸俄國所有,但目前日本人並沒有還回去的打算。

看見那些個子不高很嚴肅而假惺惺的彬彬有禮的日本兵,趙傳薪莫名就有想掏槍打死他們的衝動。

作為一個純粹的,實在的,真誠的且不愛說大話的人,他最討厭虛偽了!

火車上,愛德華·沙畹說:「趙,你似乎很討厭日本人?」

「閒著也是閒著,為何不討厭討厭他們呢?」

擦,這也能是理由?

忽然,身後一個座位上的女人回頭:「能問問,為什麼恨日本人嗎?當今之世,最可恨的該是腐朽的,拖累整個國家的,最無能的那個團體吧?」

趙忠義樂了:「你就直說清庭得了唄?繞那麼一大圈不累嗎?」

那女人噗嗤一聲笑了,似乎覺得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側過身子說:「還沒回答,為什麼討厭日本?日本連俄國都能戰勝,值得我們去學習!」

「哦?那你去學唄。不過,你老師很有本事,但他是個殺人犯,你覺得老師就不該被討厭嗎?」

「為什麼做出這種比喻?」

「仔細打聽打聽,東三省因為日本人死了多少人,你大概就明白為啥討厭他們了。再打聽一下,日本間諜在東三省拉起了多少綹子,這些綹子又對百姓造成多大傷害。」

那女人臉色變幻幾番。

片刻,她對趙傳薪說:「我叫秋瑾,字竟雄!還不知閣下高姓大名?」

得知眼前女人是秋瑾,趙傳薪倒是吃了一驚。

都說這位是女俠,看樣子不像能打得過自己的樣子啊?.

他的關注點一如既往的獨特!

「趙傳薪!字日天!我這名字太響亮了,千萬不要傳出去,不然大家都來找我要簽名了!」

秋瑾:「……」

什麼日天日地的?

這時候,愛德華·沙畹提醒說:「趙,小心禍從口出,不要亂說話!」

趙傳薪不以為意:「沒事,小日本敢跟我逼逼,我把他火車都給劫了!」

那秋瑾似乎意猶未盡,忽然問趙傳薪:「趙傳薪,你對清庭怎麼看?」

趙傳薪:「現在餓了,先吃吃看。等會要是睏了,再睡睡看。」

秋瑾:「……」

這人是個不正經的,先不搭理他了!

這位雖是女人,可性情剛烈,黑白分明,剛剛還是志同道合的盟友,可下一刻若有個理念不合,馬上就翻臉提刀想要殺之而後快。

明顯,這和趙傳薪的處世之道不符。

而秋

瑾也覺得對上此人頗為無力。

兩個人就沒再說話。

等下車,秋瑾忽然又對趙傳薪說:「我在日本留學,那裡有許多志同道合之士,若閣下有革鼎之志,不妨多了解了解。」

說的既隱晦又明了。

「算了,我去了容易成變態殺人狂魔,一旦犯了病一般人制不住!」

搖搖頭,秋瑾失望而去。

話不投機半句多!

愛德華·沙畹說:「這位女士,脾氣不是很好!」

趙傳薪呵呵一笑:「是啊,她還會拎刀子殺人呢!」

據說秋瑾女俠在日本加入了包括同盟會的多個「會」。

趙傳薪覺得自己無論加入哪個,以他性格怕是都要遭到這位女俠提刀追殺。

而秋瑾回到日本上學,對一個遼地的同窗講起了趙傳薪。

那同窗瞪大眼睛:「是不是綽號叫關外一點紅,或者混元霹靂手,還有一劍無血?」

「那他沒說!」

「這人厲害著呢,我跟你說……」

聽完後,秋瑾女俠直拍大腿:「這人真是沒個正行,當時他若好好說話,我定會好生結交,推翻清朝的有志之士定會多一骨幹了!」

有志之士趙傳薪對推翻大清並沒什麼想法,因為太麻煩了,還是交給有能力的人來做。

這事就像癌細胞潤物細無聲擴散,當病痛顯現,一拍片,晚期了!

癌症晚期的清廷確實沒救了。

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將發現藏經洞上報給了敦煌知縣汪宗翰,王宗翰起初沒重視,後來上報給甘肅學政葉昌熾,此人本就是收藏家,一看便知其價值,但沒有經費運送這批文物,京城裡的官也沒人重視,缺乏經費,於是一再擱置。

敦煌莫高窟發現文物的消息,穿到了洋人耳中。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清廷不重視,洋人很喜歡,紛紛來買。

王道士也算是有心了,從六年前發現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開始,就上報州縣,想要官府接管。

卻被一再擱置。

前縣令和現任縣令都讓他「就地保存,等候處理」。王道士深知自己沒那個本事保存,就騎毛驢跋涉800多里,帶著兩箱子經卷找肅州兵備道道台廷棟。

廷棟告訴他:「這上面的字還沒有本官寫的漂亮。」

基本心裡已經拔涼拔涼的王道士,在去年想了個招,他直接給慈禧寫了一封信。

按他想法,慈禧總不會那麼鼠目寸光吧。

這信傳沒傳到慈禧手中也不知道,反正依然沒有消息。

王道士這次灰心了,決定用他的辦法來保護這批文物。

咋保護?

國人不重視,洋人重視啊。

那些得到消息的探險家,考古學家,紛紛前來購買。王道士一個一個的接待,這些洋人的重視讓他覺得寶貝賣給洋人,他們一定能保護好。

這次愛德華·沙畹來華,跟這也有一定的關係。

兩人終於見到了王道士,這個穿著很小的泛舊的道袍,依然顯得寬鬆的瘦小道士,很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愛德華·沙畹說:「王,請你讓我們看看那些經卷,看看洞窟里的佛像和壁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