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的門帘被掀起,賈詡走了進來。

「老師,您怎麼過來了?」

溫良好奇的問了一句。

賈詡上下打量了一下溫良,點了點頭。

「不錯,能把手下的兵全都帶回來,你做的很好。

永遠要記住,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可以靠人去搶地盤,有多少人才能占多少地盤。」

聽著賈詡的話,溫良心裡一動。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嗯?對,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說得好,沒想到恭儉不僅在武學數算上有天賦,這作文章的本事也不差啊。」

「高看我了,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我們那個世界的一位偉人說的。」

如果是別人的話,溫良也就直接承認了,但這位的話,溫良可不敢據為己有,急忙解釋道。

「偉人?有多偉大?」

這該怎麼形容?

面對賈詡的疑問,溫良想了一下。

「如果張角有他一半的能力,那黃巾賊可以顛覆漢朝。」

聽到溫良的描述,賈詡身子一僵,隨後點了點頭。

「如果是那樣的話,確實是位偉人。」

「臥槽!」

溫良的一聲臥槽,讓賈詡皺了皺眉頭,用疑問的眼神看向溫良。

在賈詡看來,溫良雖然不算是個讀書人,但也和那些只會動手的武夫不一樣,怎麼會突然爆粗口呢?

此時的溫良,突然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

說起那位偉人,就不得不提兩個戰術。

游擊戰與農村包圍城市。

但凡有點知識的現代人,都是知道這兩個戰術的。

如果黃巾軍的領主們這麼乾的話,漢朝,可能真的要出事啊……

朝廷確實有著最強的兵,最強的將,最有智慧的謀士,但這些人,相對於整個漢朝的人來說,只占了極小的一部分。

漢朝的人員里,占比最多的其實還是那些底層的普通民眾。

如果加入黃巾軍的領主,真的拋棄了自己的村子,拉起一波騎兵……

不對,可能都不需要騎兵。

個人武力值發展如此強大的情況下,只需要兌換幾名高等階的黃巾兵,然後搶幾匹馬,就足以禍亂整個漢朝。

兵強,將強,謀略強,但你得能找得到對方人啊。

回過神來後,溫良見賈詡還在盯著自己,有些猶豫的,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哪知道,賈詡聽了之後,先是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隨後又笑了起來。

……

此時的賈詡,給溫良的感覺就是,他是在真的開心。

而這也是讓溫良捉摸不透的。

賈詡這人,給溫良的感覺,雖然不是什麼太善良的人,但也不是損人不利己的人。

這種事,不管是對於世家,還是百姓,又或是朝廷,肯定都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師父,為什麼很開心的樣子,這事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嗎?」

「當然有好處,而且是天大的好處!我先給太守寫封信,一會再和你細說。」

賈詡寫信的時候,溫良特意站的遠了一些,以證明他不會看到賈詡信件的內容,卻被賈詡吼了一句。

「站那麼遠幹什麼,站那你還能看見什麼?就我們兩個人你避什麼嫌?過來!」

「哦~」

看賈詡生氣的樣子,溫良有些尷尬的應了聲,屁顛屁顛的走了過來,看賈詡會寫些什麼。

賈詡在信件里,大概講了一下黃巾軍的現狀,特點,以及對朝廷鎮壓軍隊的戰鬥結果,同時,還有未來的戰鬥預期。

而這個戰鬥預期裡面,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是正常預期,世家們達到了接觸黨錮的目的之後,快速的平定黃巾賊。

二是溫良所說的,黃巾賊化整為零,分散到整個漢朝去行土匪之事。

當然,賈詡點明了,第二種可能是溫良提出來的,他認為第二種可能會有更大的機率變成事實。

同時提醒董卓,儘快的開始屯糧買糧,製備風乾臘肉,從現在開始,控制梁實流入草原等地的渠道。

在信的最後,特意說明了一下他已經收溫良為徒了,不過要等回到河東之後,再辦拜師禮。

出了帳篷後,賈詡並沒有喊人,而是來到了他的坐騎旁邊。

從懷裡掏出了一個發黑的,繫著白線的竹筒,把信紙捲起來放了進去,掛在了妖馬脖子上。

隨後,賈詡和溫良兩人一起,帶著馬走出了城門。

「去吧,給太守送過去。」

說完,賈詡拍了一下馬脖子,這匹妖馬立刻跑了起來,很快便消失在了溫良的視線中。

回到帳篷里,溫良立刻殷勤的給賈詡倒上了水。

「看出了什麼?」

聽賈詡提問,溫良心裡無奈的翻了個白眼。

說實話,除了能看出賈詡判斷糧食會漲價以外,溫良什麼都沒看出來……

「糧食會漲價……」

「沒了?」

「沒了。」

見賈詡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溫良也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

他努力的回想了一下,還真沒想出些其他的什麼東西。

「你這,真就把天賦全加在了武力上?」

賈詡說的武力,並不是溫良看到的屬性面板那個武力,而是指的武學天賦。

賈詡是真的沒想到,剛才那麼多的細節,溫良還真就只看了一個表面上的要缺糧了。

不過,想了想溫良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而且按照溫良的描述,他生活的時代和現在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有些事不懂也是正常的。

「先從近的說,我讓那批妖馬自己回去送信,為什麼?」

「因為妖馬跑的快啊。嗯?

而且,這個消息在老師您看來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妖馬傳遞消息這個方式,只有一次使用的機會。

還有,還有您剛才使用的那個竹筒和線的顏色,是不是也有講究?」

溫良這麼說,賈詡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果然,溫良不是沒注意到這些細節,只不過是一時間沒想到。

「信裡面的內容呢?」

「原來您和文優猜測的世家目的已經達成,接下來應該是迅速的平定黃巾賊。

但實際上,卻出現了另一種可能,黃巾賊真的按我說的那樣,流竄各地。

這樣的話,勢必影響接下來的糧食收成,所以需要儘快的屯糧?

而且信裡面還點名了這個猜想是我提出來的,算是在為我鋪路?」

溫良說完,賈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說的對,但不全。

你要考慮到,這封信,不只是給董卓看到,同時還是給李儒看的。

要永遠記住,哪怕你當了皇帝,也要做到不吃獨食,給別人表現的機會。」

(同輩的,只是當面不適合直呼姓名,討論的時候倒沒那麼多講究。

不過,賈詡也確實不怎麼看得上李儒,就是一擺在台前的工具人……)

見溫良聽到這句話,認真的點了點頭,賈詡也確定了他的一個猜測。

果然,這些人對於皇帝幾乎沒有敬畏之心,甚至有些鄙視。

而且,別人的話賈詡不清楚,但是自己這個徒弟,是有爭一下皇位的心思的。

「這個不吃獨食,不僅僅是要給下屬爭功,還要給自己的競爭對手表現的機會。

讓對方以為,你的存在對於他來說是有幫助的。」

確定了心裡的猜測,賈詡在這點上也是一點而過,並沒有多說。

溫良聽了,倒是沒猜到賈詡這幾句話,既是勸導,也是試探,只是聯想到歷史中賈詡的經歷,發現賈詡可以說把這點做到了極致。

起碼,在歷史上你找不到第二個主動去投效別人之後,原來的主公不惱怒,現在的主公又不猜忌的。

也是將賈詡的這番勸告記在了心裡。

賈詡則是喝了口水,繼續對溫良講解著。

「除此之外,缺糧也是在下半年,我卻要在現在就勸太守開始收糧,而且要控制送到草原上的糧?」

「不是很快就會缺糧嗎?」

賈詡的話,讓溫良有些疑惑,難道不應該是很快缺糧嗎,為什麼要到下半年才缺糧?

有疑惑,溫良就直接問了出來。

而這個問題,換來了賈詡一個看傻子的眼神。

「缺糧主要是因為沒人重糧食了,而現在吃的糧,都是去年產的。

打仗是今年才開始打,又不影響去年的糧食收成,糧價可能會在打仗的時候上漲,但是真的缺糧食是在去年的糧食吃完之後。

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下半年。」

「所以,老師才讓董太守關注那些朝草原運糧食的人?那些人手裡肯定屯了大量的糧食?」

順著賈詡的解釋,溫良強忍尷尬,說出了自己的理解,試圖轉移話題。

因為在賈詡提醒後,溫良才意識到,糧價上漲,並不意味著糧食短缺。

實際上,有人在公開的賣糧食,那說明糧食其實還是不那麼缺的。

起碼賣糧食的那個人,不缺糧食。

「對,但還是不夠全面。

為什麼要盯上那些糧食商人呢?

能做糧食買賣的商人,背後都是有一定勢力的,買賣做的越大,背後的勢力也就越大。

而且,有了足夠多的商人去活躍市場,那才能讓商品流通起來,為當地查漏補缺。

不管是商人背後的勢力,還是商人本身的作用,都意味著,不到特別關鍵的時刻,最好是不要動那些商人的。

現在,我卻主動的說出要準備對那些商人下手,足以讓太守和李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同時,點名控制往草原的梁商,也是一種暗示。

李儒肯定能明白,一旦朝廷這邊給草原那邊的糧食少了,那邊會很快亂起來的。

他知道,我肯定是知道這其中的關係的,那就能明白,我是故意要讓草原那邊亂起來。

再加上之前的話,李儒便知道,我是想讓涼州和并州亂起來,這樣太守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并州或者涼州之一平叛,回到自己的地盤。

至於怎麼讓並凉兩州亂起來,又在可控範圍內,熟讀歷史的李儒點子可多著呢,足夠他表現的了。

那,為什麼要想辦法讓太守回到自己的地盤呢?」

賈詡又提出一個問題後,溫良沒有繼續保持沉默,而是順著賈詡的話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世家會趁著黃巾軍四散作亂的時機,趁機要好處。

這個好處,可以是錢,可以是糧,也可以是權。

錢,朝廷都開始賣官了,肯定是要不來的。

糧,看現在的局勢也夠嗆。

那就只能是權了。

既不給錢,也不給糧,還想讓他們打仗,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更大的自主權,比如獨立的稅收,或者說以穩定為要求,不再向朝廷交稅?」

賈詡的話,讓溫良想到了『州牧』這個詞。

也是在歷史上,漢末首創的一個官職。

就是這個官職,為諸侯爭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還有六百字左右,半小時內更新……】

帳篷的門帘被掀起,賈詡走了進來。

「老師,您怎麼過來了?」

溫良好奇的問了一句。

賈詡上下打量了一下溫良,點了點頭。

「不錯,能把手下的兵全都帶回來,你做的很好。

永遠要記住,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可以靠人去搶地盤,有多少人才能占多少地盤。」

聽著賈詡的話,溫良心裡一動。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嗯?對,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說得好,沒想到恭儉不僅在武學數算上有天賦,這作文章的本事也不差啊。」

「高看我了,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我們那個世界的一位偉人說的。」

如果是別人的話,溫良也就直接承認了,但這位的話,溫良可不敢據為己有,急忙解釋道。

「偉人?有多偉大?」

這該怎麼形容?

面對賈詡的疑問,溫良想了一下。

「如果張角有他一半的能力,那黃巾賊可以顛覆漢朝。」

聽到溫良的描述,賈詡身子一僵,隨後點了點頭。

「如果是那樣的話,確實是位偉人。」

「臥槽!」

溫良的一聲臥槽,讓賈詡皺了皺眉頭,用疑問的眼神看向溫良。

在賈詡看來,溫良雖然不算是個讀書人,但也和那些只會動手的武夫不一樣,怎麼會突然爆粗口呢?

此時的溫良,突然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

說起那位偉人,就不得不提兩個戰術。

游擊戰與農村包圍城市。

但凡有點知識的現代人,都是知道這兩個戰術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