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太累了,也許是剛剛吃飽飯,方既明開著電視在沙發上一閉眼,就迷迷糊糊睡著了。

「咔嚓」門開了。

「今天的那頓飯還真不錯,吃在粵省,不是蓋的。不像我去川蜀那邊,除了辣還是辣,舌頭都麻了,分辨不出好歹來。」顧弘業一路上絮絮叨叨的,顯得心情不錯。

林清漪還沒進門,就看到了躺在沙發上的方既明。

「方既明,你怎麼睡在這?感冒了?」

林清漪推了推方既明,方既明這才醒過來。再一看時間,都晚上九點半了。方既明苦笑道:「你們就好,能出去玩,我可是在公司累死累活的。」這雖然是玩笑話,但也差不多了。一個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沒有秘書的幫忙,還真的會忙得腳不沾地。

不過,顧弘業好像理解錯了:「以前我還以為飛訊公司多厲害,沒想到跟我爸那個也差不多,暮氣!」

方既明一愣,然後問道:「暮氣?」

「可不是嘛,很多部門明顯在扯後腿了,居然沒人清理。」顧弘業感覺不可思議,「哪怕是我爸,鬧得太厲害的,也一樣會不留情面的。飛訊再這麼下去,再厲害都會毀於內鬥。」

方既明對顧弘業有點刮目相看了,果然富二代都是有點見識的。哪怕沒有直接管理企業,耳濡目染之下,也是能學到很多別人想學都沒地方學的管理知識。哪一個創業者,在前期沒交過學費?方既明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不犯錯的。

「看來,我真的要找個地方補一補管理學知識才行……對了,林海逸那傢伙考上了人民大學,能不能叫他教一教?」方既明開始打這方面的主意了,但仔細一想,又否決了這個想法。無他,就是因為現在國內的管理學都特麼扯淡。老師也好,教授也罷,有幾個真正管理過企業的?好比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林清漪也坐在沙發上,盯著方既明看,說道:「對啊,那個蔣梅,真的提起她我就生氣。拽什麼拽啊,一點素質都沒有。仗著自己老公有點權,就在公司裡面頤指氣使的。我是來工作的,不是給她當保姆使喚的。」

方既明笑道:「你們已經結束了實習期,今天的事你們不知道。警察過來,把張金帶走了,還有好幾位涉嫌挪用、侵占公司財產的,蔣梅她們也被開除了,還要勒令退還挪用。侵占的錢,不然的話,也一樣要蹲大牢。」

林清漪嚇到了:「今天的事?」

方既明點了點頭:「今天早上的事。」

顧弘業也有點意外:「哇,那這樣看來,飛訊也是能當機立斷的,這樣日後會規範許多了。」

方既明知道這傢伙其實在實習期間畫了不少形象,試探性地問道:「那你以後會選擇進飛訊嗎?」

顧弘業想了想,說道:「不知道啊,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怎麼走。其實我還是想在藝術領域做點事的,網際網路這方面雖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卻跟我的理想有點偏差了。」

林清漪笑道:「他這人啊,是想『飛得更高』!」

方既明心弦一動,對啊,他把那首歌賣掉了,不知道……

這念頭還沒落下,顧弘業嘿嘿一笑,從背包里拿出一張光碟來:「真幸運,我們七點多的時候去吃飯,就聽到對面是商場放那首歌了,跑過去一問,才知道喬子安出新專輯了。《飛得更高》,這首歌真是太對我的胃口了。」

林清漪瞥了他一眼:「為了一張專輯,他居然跑遍了半個深城,折騰到現在才回到。」

顧弘業叫屈:「不是吧,你也不也挺喜歡喬子安的嗎?」

「我是喜歡那首歌,跟人沒關係。」林清漪說道,「我也不追星,聽喜歡的歌罷了。」

顧弘業問道:「那我放一下這專輯?」

林清漪說道:「放吧,我去洗澡了,一身汗,不舒服。」

方既明突然問道:「這專輯賣得很好?」

「可能是貨太少吧,反正很難買。這還是最後一張,被我搶到了。」顧弘業笑嘻嘻地把電視調到DVD格式,然後連接上了VCD。方既明看著那VCD,滿滿都是感慨。其實這也是一個電子產品的風口,可惜現在從藍海變成血海了。

很快,把光碟放進去後,喬子安的新專輯也出來了。而這張專輯,居然也用上了《飛得更高》的名字,然後方既明一陣無語。行吧,歌賣出去了,怎麼用是人家的事。再說了,沒有人家那買歌的五萬塊錢,方既明還不知道怎麼起步呢。

喬子安的這張專輯,只能說中規中矩。除了《飛得更高》之外,就另外一首主打歌能聽一聽的——以方既明領先了這時代二十多年的音樂口味來看,真正能沉澱下來的,也就《飛得更高》。

「不知道喬子安的這張專輯賣了多少?我記得好像還有個對賭協議的……」方既明現在缺錢,太缺錢了。想要投資電子廠,投資半導體,多少錢進來都不夠。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有時間去看看銷售排行,然後拿個幾十上百萬也好的。」

方既明想的倒是挺好,實際上做音樂沒有想像中賺錢。這麼說好了,銷量過百萬的專輯,一張磁帶15塊錢,一張正版VCD才20塊錢,扣掉雜七雜八的渠道啊、人工啊、運輸什麼的,利潤才25%左右。也就是說,哪怕銷量百萬,歌手能拿到的錢也很少。畢竟經紀人要分錢,公司也要分錢,只有三分之一是歌手自己的。也就是說,一張專輯,歌手可能就只能賺一塊錢。大牌一點的,可能是兩塊錢,不能再多了。

方既明跟喬子安的對賭協議就算是生效,那方既明也最多只能拿個十來萬那樣子。可即便是這個價格,在圈內一首歌來說,也是天價了。最關鍵是,方既明還是一個新人!!!

新人拿十五萬一首歌,比金牌作曲人、作詞人還要多,要是那些音樂圈的人知道了,估計是要瘋!

方既明不管那麼多,十幾萬啊,那也是錢,不要白不要。要是喬子安給力一點,賣超過兩百萬張,那豈不是有二十多萬了?反正專輯這東西,賣的少就巨虧,賣得多就賺得越多,畢竟成本攤薄了。

要理解也很簡單,你單單做一卷磁帶,和做兩百萬卷磁帶,這成本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更別說,這裡面還涉及有VCD。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