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偉看出了導演的猶豫,問道:「要不要多拍一條?」

導演想了想,說道:「不用了,挺好。下一場吧,我們沒多少時間的。」

其實,彭正偉是看出了導演的詫異,也詫異方既明居然能充當潤滑劑,把原本還沒進入角色狀態的趙寅亮、高曼彤給帶入了角色之中。可能是因為方既明夠認真吧,哪怕是一個配角,也儘量在不遮掩主角光芒下,大放異彩。嗯,沒錯,紅花是需要綠葉襯托的。能做到金牌配角的,真的太少太少了。

如果不是方既明壓抑住自己表演的浴望,恐怕這一場戲早就被方既明一個人給挑穿了。這也是所謂的,配角壓過了主角。

其實這很悲催的,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會容忍。

方既明也很有見地,壓抑住了自己想要飆戲的浴望,規規矩矩的把這場戲演完了。

彭正偉其實也有點傻眼的,昨天他才稍稍點撥了一下方既明,沒想到方既明居然這麼快就領會貫通了。要知道,能做到這一步,只要題材量身訂做,撐起一部電視劇那是輕而易舉的。額,至於電影嘛,演技還是要差一點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演電視劇的演員,很難去演電影。

沒別的,這兩者之間其實要求都不一樣。電視劇的話,節奏偏慢,用劇情打動人就行了,也是所說的肥皂劇,演技不用那麼苛刻。但電影,那節奏是偏快的,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觀眾與電影的距離拉近,然後營造出一種代入感。這也是為什麼好電影看起來緊張刺激,全程無尿點的緣故了。至於文藝片,除了劇情問題,還是節奏問題。一些賣得好的文藝片,人家雖然是文藝片,可劇情節奏都非常合適,那怪不得大賣了。

接下來,就沒有方既明的事了。因為一部戲,主要還是主演,方既明在旁邊學習一下怎麼演戲,但在現場看起來,他們兩個主角演得挺尷尬的。

這一天,劇組是給方既明算錢的。散場之後,導演的臉色並不好看。

方既明知道,這是因為這幾場戲完成的質量不高,好幾次NG重來的。沒辦法,都沒到及格線啊,交不了差的。這會的導演,還算有點節操,寧願在前面花多點時間去磨,把演員的默契給磨出來。但實在磨不了,拍攝時間又緊湊的話,那就只能勉強拍下,利用前後鏡頭轉換的剪輯,彌補一下整體差距了。要是劇情辣雞的話,那這部戲是徹底沒救了,就算賣出去,也是砸招牌的。

拿了錢,吃著盒飯,方既明似乎有點明悟。

配角好當,也不好當。主角好當,也不好當。配角好當,是因為跑龍套真的很容易,沒台詞,只是做動作,自然就行了。可攝像機懟到臉上,固定機位拍攝的話,走位、表情和台詞就很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中戲那邊把舞台劇當做培養核心,因為表演是相通的,而舞台劇只有一次的表演機會,在行業來說是最難的。配合走位、表情和台詞,那難度堪稱五顆星。而中戲的演員,往往是演技全能的代表。

唯一的缺陷就是,中戲表演系的畢業生往往做不了主角。也不知道是不是詛咒,反正方既明是相信這個的。沒辦法,都特麼重生了還能不信咋滴。

「想啥呢?」

彭正偉端著盒飯也坐了過來,問道。

「我在想,趙寅亮都算是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了,拍電影應該也有人認識吧?為什麼沒人請他拍電影?」

彭正偉笑了,說道:「電視劇有先來後到,電影界一樣有。你既然選擇電視劇做起點,那你攀升到高峰的時候,你會選擇去電影裡面做配角嗎?很少當紅明星能如此自降身價的,因為這都關乎片酬高低,哪裡是這麼容易的事。」

方既明想了想,明白了:「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演技不過關。」是啊,只有是經濟角度才解釋得通,除非是真的不差錢的演員,不然肯定不敢放開一搏的。

彭正偉嗤之以鼻:「這些明星啊,有哪個是真正科班出身的?不都是半路出家的演技?包括那些電影明星,說句時候,演技都太辣雞了。」

「然而人家人氣高啊?」方既明笑道。

「所以才帶壞風氣。算了,反正也是約定俗成的,主角一定是帥,是漂亮。」彭正偉說道,「至於演技,多拍幾次吧,只要投資方不哭不鬧,誰不想追求高質量?又要高質量,又要快,那就做不到了。」

方既明想了想,也是這麼一回事。

「彭哥,如果給你選,你是想拍電影,還是想拍電視機啊?」

彭正偉脫口而出道:「當然是電影了,孫子才拍電視機呢,這不是沒轍嘛!」

「那如果你很想自己籌拍一部電影,你會怎麼做?」方既明開始套話了。

彭正偉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方既明,說道:「去遊說富豪砸錢投資啊,第一步當然是弄錢了。沒有這一步,你計劃有上千步都白搭。」

「那如果有錢了呢?」方既明好奇地問道。

「嗯,找個靠譜的製片人。」彭正偉自嘲地說道,「中國就沒幾個靠譜的製片人,拍出來的電影,都不知道受眾是誰。不像外國,從立意到取材,再到審核通、融資、拍攝、後期和推廣,往往是環環相扣,而且籌備動不動就一年半載。如果不是文藝片,是放到市場上的商業片,那各個環節就更加嚴格並分工明確了,你這個片子為什麼要拍、拍給誰、該怎麼拍、怎麼推廣?都必須極其明確,不存在先稀里糊塗拍完了再說。

國產電影,很多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就是一衝動就拍了,拍完了就黃了,或者還沒拍完就折了,血本無歸;這個製片人要負很大的責任。你第一部電影就不賺錢,誰還敢給你再投錢?!你說是不是?」

方既明點了點,這個是實話,找個靠譜的製片人太重要了,他能控制成本,能判斷市場的方向。可惜的是,方既明基本不需要太具備眼光的製片人,因為他是重生者,已經是逆天的製片人了。方既明要想拍電影,找個製片人控制成本就好。

「不過也不排除一些煤老闆有錢,就想著拍部電影來玩玩的。等於把錢扔進水裡,聽個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